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里,人们日益关注工作压力。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职业。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研究表明,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内科护士。ICU护士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承担的护理任务多,病人病情危重多变,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压力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导致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工作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减缓工作压力,增加适应能力,本文旨在了解ICU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来源、压力程度和应对方式,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工作中,掰安瓿加药是护士每日进行频率最高的一项操作。据统计,95%的护士在此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手割伤,其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而且增加乙肝、艾滋病等血液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机会。为了简化操作程序,避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受伤,笔者设计了安瓿断离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是社会、医院、病人,还是日益进步的医学,护理工作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做好身心护理,因此护士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一项针对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显示:经排序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最大,排在首位,其次是ICU护士和儿科护士。急诊科的护士既要承担院前急救的任务,又要负责院内急救的工作,现就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减压对策进行讨论,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日益延长,我国已步人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转变,这种包括心理、社会和文化在内的全面护理,是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国内研究表明,护士工作高度疲倦的人占59%,而高度的工作疲倦感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有多达15%的护士因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辞职。而老年病房护理人员因其具有特殊的服务对象、较高的职业风险及心理调适力不足等原因,更易产生心理压力,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这类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可采取的缓解策略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ICU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护理科学的发展要求当代ICU护士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ICU护士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一、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1.缺乏适应职业压力的优良心理品质:ICU病房由急危重症病人组成,病人病情变  相似文献   

6.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害.有关资料表明,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差.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仪关系到自身,而且直接影响到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阶段护士的心理状态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护士的心理状态与应对措施 新护士初到医院,感觉生活变化很大,大多进取心强、好奇,处处感到新鲜,事事感兴趣。期待把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以自已辛勤的汗水为患者解除病痛。做个真正的白衣天使。凭着丰富的想象,勾画出自已美好的前程。这些护士工作积极,努力,勤学好问,业务技术很快得到提高。对这些护士多分配工作,给以认真的指导,促进其健康成长。有的因初次接触临床,心理难免紧张、恐惧、工作不尽满意,如果得不到同事的理解及患者的谅解,长期会出现负面的自我评价,感到自已没有价值,不被人喜爱,因此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合同制护士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急救技能、工作质量、沟通交流技巧、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等综合能力。方法从选拔与招聘、培训管理、考试、考核管理、质量管理、医疗满意度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培养。结果合同制护士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与在编护士接近。结论合同制护士在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医院经济效益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文明进步、护理科学的文明发展,要求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然而部分护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影响着护理质量和病员的康复,制约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探讨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护士对供应室工作的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对供应室工作的认识及心理状态。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护士对供应室工作性质及重要性了解程度和认识。结果对供应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是辅助科室,有重视临床工作,轻视供应室工作思想,忽视供应室工作重要性。结论应认识到供应室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而且又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芳  蔺鲁 《山东医药》2007,47(26):137-138
“首席护士”是在感动服务的基础上对护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和服务升华,是把业务精英、有高度责任心、对护理事业有献身精神的护士推到工作前沿,为护理工作做出典范。我院自2004年8月起逐步实施“首席护士”竞争上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由93%升至98%。  相似文献   

12.
王怀荣  韩血银 《山东医药》2005,45(29):75-75
为促进青年护士工作、学习、沟通协调等方面能力的自我培养,使其较快提高整体素质适应临床工作,我院近2a对青年护士实行年度综合考试考核,并以此作为晋升、加薪的依据。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爱信  薛继芳  陈娟 《山东医药》2003,43(17):67-68
随着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事业及工业化的发展,心理测试工作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心理分析的界限。要求心理测试护士(下称心理护士)必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水平。心理护士是实施心理测试的操作者,要使心理测试发挥应有的作用,心理护士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相似文献   

14.
军队精简整编后,聘用护士进入临床人数增加.为了使新毕业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程序,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提高工作能力,我们结合临床上聘用护士特点及工作需要,提出了一个对聘用护士上岗第一年的临床培训流程管理方案,实践证明此方案可明显提高新护上工作能力.为独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水冰 《内科》2008,3(4):622-623
“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等的肯定。当前基层医院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学习机会少、晋升晋级难、待遇相对低;而护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与日俱增,护士承受的身心压力大。护理管理必须“以人为本”,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桂芳 《内科》2008,3(4):624-626
临床护理人员缺编是目前护理工作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少,护士人力配备不能满足病人护理需求。据2006年国家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最低为0.26:1。据报道某省医院外一科病房,白天护士平均每天负责15~20名病人,公休、节假日和夜班,护士平均每人要负责40~50名病人。  相似文献   

17.
医院里各种病人聚集,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量,接触病人也最频繁。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洗手成了护士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8.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英  徐晓英 《山东医药》2007,47(32):167-168
我院从2006年起承担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已完成了两届社区护士的培训任务,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本文通过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新模式的实践,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提高培训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护士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捍卫人类健康,被人们赞誉为“白衣天使”,护士的工作很繁琐,压力大,容易引起身心疲劳,加强敬业精神的培养,对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悦  文姝  程春青 《传染病信息》2020,33(4):344-346
目的 总结分析感染性疾病科护士日常工作压力特点,探讨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对改善其心理状态的效果以及提升整体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感染性疾病科2018年1—12月在职护士16例,设为传染组;选取同期非感染性疾病科在职护士25例,设为非传染组,调查2组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状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传染组护士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8例,对照组不予干预,试验组应用EAP管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护士焦虑情绪和护理质量变化。结果 与非传染组相比,传染组护士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状态较差。EAP干预后试验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整体护理质量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感染性疾病科护士日常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应用EAP管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