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2009年5月进行的心血管介入术32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处理措施。[结果]326例病人中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共21例,相关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12例;疼痛刺激5例;过度压迫、牵拉2例;血容量相对不足1例;空腔脏器的强烈刺激1例。经过积极处理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作,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0%,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建华 《护理研究》2010,24(7):1836-183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8年5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发生并发症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的并发症有出血或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胸痛、尿潴留。经治疗和护理后,出血停止,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好转,心电图、血压恢复正常,胸痛病人通过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及加强抗凝,胸痛在1h内缓解;尿潴留病人通过诱导排尿,3例无效,后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结论]护士要了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心内科208例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208例患者中有12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通过细致及时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早期发现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早期治疗,并在术前及术后提供心理、生理上的护理干预,同时避免血管迷走反射的各种诱发因素,可预防或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8年5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发生并发症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的并发症有出血或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胸痛、尿潴留.经治疗和护理后,出血停止,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好转,心电图、血压恢复正常,胸痛病人通过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及加强抗凝,胸痛在1 h内缓解;尿潴留病人通过诱导排尿,3例无效,后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结论]护士要了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探讨具体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3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血容量相对不足及空腔脏器的强烈刺激均为引起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减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心脏介入术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30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儿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循证护理组无一例患儿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13.3%)(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循证护理不仅为患儿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将230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830例(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和预见性护理组1470例(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方法:对35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该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因此应强调全程护理。对于发病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做好相关监测和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脑血管介入术并发血迷走反射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严密病情观察等,认为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的应用。[方法]将312例行心脏介入治疗术的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对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循证组的病人则按照循证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各项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例数及住院时间。[结果]循证组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6例(3.2%),对照组24例(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4,P=0.000);循证组病人住院时间(4.1d±1.9d)短于对照组(6.5d±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3,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地降低病人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王艳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57-1158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常发生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及术后拔出血管鞘及压迫止血(股动脉)时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般为良性过程,积极处理多可迅速恢复。分析本院在心脏介入诊疗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为疼痛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血管迷走反射的认识,可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2012年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32例的患者,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32例患者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无死亡。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芳  黄霞 《护理学报》2001,8(5):20-21
探讨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护理。回顾性分析了50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此反射好发于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及拔除动静脉鞘管过程中。年老体弱、精神紧张、术前禁食时间长、术后补液量少为其主要诱发因素。此反射发生迅速、进展快、危险大,须针对发病特点、诱发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冠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将2002年3月。2005年3月进行的冠脉介入860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2005年4月~2008年3月1200例冠脉介入手术患者作为预见性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介入术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103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3例患者均给予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及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治疗,其中102例患者均于积极抢救后0.5~1.0 h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患者胸闷、出冷汗等症状均消失。另有1例患者发生室颤,进行电除颤、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抢救后复苏失败死亡。结论:减少疼痛、压迫、牵拉刺激,减少空腔脏器刺激,及时迅速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对预防和抢救血管性迷走神经反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3年来260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2例的原因与护理经过。结果本组22例均抢救成功,顺利完成心脏介入手术。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中,观察及时、护理到位,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治疗中危险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提出:术前实行完善的术前宣教,预防血容量不足,避免空腔器官的刺激等;术中及拔管配合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急救药品的备用等及术后监护措施,并改进拔管方法,可显著减少甚至消除冠脉介入术拔除鞘管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20.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少见但较危险的并发症,其护理对策关键在于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术中患者主动配合,术后正确合理的一系列医疗护理操作,避免人为因素,保证术后有效体液循环量,严密监测。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应用,临床上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已经极少。如果发生,发现处理及时,抢救效果良好。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单纯心脏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心率突然减慢,由正常心率骤降至30次/m in,严重者出现交界性逸搏,而多数患者出现混合型,既有心脏症状,又有血管迷走反射症状,患者除上述心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