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严重危害患儿的视觉发育,已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的患儿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是理想的屈光矫正方式,但其植入时机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 分析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IOL植入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探讨二期IOL的植入时机.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摘除-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二期IOL植入的患儿29例5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于出生1年内接受双眼白内障摘出术及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行配戴框架眼镜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后于2岁之后接受双眼同期二期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时行双眼扩瞳验光并记录BVCA(LogMAR),比较二期IOL植入前后单眼BCVA的差异、分布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患儿接受白内障摘出术的平均年龄为(3.26±2.07)个月,二期IOL植入时平均年龄为(4.79±1.38)岁,2次手术间隔时间平均为(4.28±1.33)年.二期IOL植入术前1周患儿单眼BCVA(LogMAR)为0.790±0.422,术后3个月为0.570±0.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P<O.001).二期IOL植入术后单眼BCVA≥0.5的眼数明显多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31,P<0.001).二期IOL植入术前1周与术后3个月间单眼BCVA呈正相关(R2=0.232,F=17.037,P<0.001).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实施白内障摘除-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二期IOL植入的系统性治疗,有利于BCVA的改善和弱视治疗,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依从性差和效果欠佳的患儿应及时行二期IOL植入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评估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预留度数人工晶状体(IOL)或足度数IOL植入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轴(AL)、等效球镜(SE)的变化,评估IOL度数选择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部发育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者20例(20只眼),年龄(2.73±0.91)岁(2~4岁),所有患者的双眼均进行了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IOL植入手术,并均以右眼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植入的IOL度数不同,分为预留度数IOL组(A组,10例10只眼)及足度数IOL组(B组,10例10只眼)。A组患者以预留2~3 D的度数选择IOL,B组患者以足度数矫正选择IOL,并结合术后1周的屈光结果排除测量误差,将术后1周的SE和AL作为首次记录指标。评价指标包括术后1、6、12、24、48个月的SE和AL,以及术后48个月随访时记录的logMAR BCVA。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88±1.14)岁,B组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0.58±0.71)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术后1周A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椭圆体带完整性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临床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106眼纳入研究。术前检查后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wk,1、3、6mo患眼BCVA变化,比较不同BCVA分段手术前后患眼椭圆体带的完整性,同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术前和术后1wk,1、3、6mo患眼BCVA分别为0.80(0.50, 1.70)、0.51(0.28, 1.30)、0.50(0.09, 0.60)、0.30(0.22, 0.90)、0.30(0.22, 0.70),有差异(P<0.001); 术前和术后6mo不同BCVA分段患眼椭圆体带完整性,均有差异(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6mo时BCVA与术前BCVA和椭圆体带完整性具有相关性(P<0.05); 和性别、年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眼轴无相关性(P>0.05)。

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视力改善,术后视力与椭圆体带完整性和术前视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8-12在本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PACG患者75例75眼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ACG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PACG患者术后眼压均下降,BCVA均改善(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500)、房角隐窝面积(ARA)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PACG、术前眼压是PACG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PACG疗效及安全性俱佳,但需重视术前眼压控制,对慢性PACG患者或应慎重考虑是否需行该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视力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预估术后视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46例(77眼) 高度近视(球镜度≥-6.00 D并且眼轴长度≥26 mm)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详细检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前、术后的BCVA、白内障严重程度(LOCS分级)、眼轴长度、眼底照相模糊程度及眼底病变程度,并进行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以术后6个月BCVA为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BCVA与术前BCVA、术前球镜度、眼轴长度、术前眼底像模糊程度、白内障严重程度、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力与术前BCVA(P<0.01)和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P<0.01)。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与术前BCVA和眼底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荟萃分析评价术中联合植入囊袋张力环(CTR)对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7个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1990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0日,收集CTR在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检索文献、提取数据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涉及1292例(1630眼)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方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CTR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组患者的BCVA均显著优于IOL植入组(均为P<0.05);在IOL倾斜角、偏心量方面,术后6个月时CTR联合IOL植入组患者较IOL植入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晶状体前囊口面积方面,术后3个月时CTR联合IOL植入组患者大于IOL植入组(P=0.048);术后PCO发生率方面,CTR联合IOL植入组患...  相似文献   

7.
YZ53白内障视力检查仪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估YZ5 3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对白内障术后视力预测的可靠性。方法 :连续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6 2眼 ,术前散瞳后使用YZ5 3白内障视力检查仪检查 ,比较YZ5 3术前预测视力 (PPVA)与术后 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 (BCVA)。结果 :14 6眼能配合检查 ,占 90 .12 %。术后BCVA与PPVA符合率为 80 .14 %、术后BCVA好于PPVA者占 16 .4 4 %、低于PPVA者占 3.4 2 %。结论 :YZ5 3白内障视力检查仪能较准确预测出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力提高程度 ,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紫外线阻断型(AcrySof)及蓝光滤过型(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后患者主观感觉、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function,CSF)和色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人(62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植入AcrySof IOL32眼、AcrySof Natural IOL30眼.术后6个月问卷调查患者主观感觉、检查BCVA、CSF和色觉.结果植入AcrySof Natural IOL的患者主观感觉较好.所有患者术后BCVA、CS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所有空间频率,两组IOL植入术后CSF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色觉检查差异不显著.结论 AcrySofNatural IOL中加入黄色载色基团是安全有效的.AcrySof与AcrySof Natural IOL植入术后患者视力、CSF和色觉差异没有显著性.尚需进行长期临床随访以确定AcrySofNatural IOL是否能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进展的危险性.(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92~94)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IOL混浊的特点以及IOL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随机选取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诊断为IOL混浊的50例(5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混浊IOL的材质、型号, IOL混浊的类型(暂时性或永久性), 混浊IOL的外观变化, IOL置换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前后BCVA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术中植入发生暂时性IOL混浊的有4例(4眼), 均为表面疏水处理的亲水性丙烯酸酯IOL, 包括1枚球面L-312(Oculentis), 2枚809M(Carl Zeiss)和1枚839M(Carl Zeiss), 这4枚IOL在使用之前均从室外低温环境转移到室温环境, 且从发现IOL混浊到恢复不超过3 h;46例(47眼)为永久性IOL混浊, 包括37枚亲水性丙烯酸酯球面860UV(US), 3枚水凝胶折叠式H60M(Bausch and Lomb), 5枚表面疏水处理的亲水性丙烯酸酯球面L-312(Oculentis), 2枚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MA60MA(Alco...  相似文献   

10.
AcrySof Toric 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白内障病人植入AcrySof toric 人工晶状体(IOL)对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矫正的疗效.方法 选择伴角膜规则性散光的白内障病人23例(33只眼),行超声乳化术并植入AcrySof Toric IOL,术前术后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查角膜散光,术后检查残余散光、Toric IOL散光轴的偏离情况.结果 术后UCVA为0.71±0.21,85%≥0.5,67%≥0.8,BCVA为0.82±0.25,94%≥0.5,82%≥0.8.术前角膜散光(2.57±0.95)D,术后残余散光(0.64±0.32)D(P<0.01).术前预计矫正散光(1.98±0.39)D,实际矫正散光(1.89± 0.77)D(P>0.05).实际矫正散光度数/预计矫正散光度数≥50% 为91%,≥70%为(79%),≥90%为52%,≥100%为33%,>100% 为18%;术后IOL散光轴位偏离为(3.15±1.79)°,100%≤10°.结论 AcrySof toric IOL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预测性好的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杜蕊  郑博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82-2284
目的:探讨散光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8/2016-08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375例39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植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球面IOL组和Toric IOL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视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和总和散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Toric IOL组患者的视力优于球面IOL组,总和散光低于球面IO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和术后3mo,Toric IOL组的轴位旋转度均低于球面IOL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Toric IOL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比敏感度函数下面积(area under the log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AULCSF)、峰值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maxium,Smax)和截止空间频率(cut-off spatial frequency,CutSF)水平均低于球面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黄斑水肿和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4).结论:Toric IOL能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效果优于球面IOL,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和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白内障术中植入一片式散光型人工晶状体(IOL)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疗效和旋转稳定性.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Acrysof toric IOL植入31只眼,其中T3(柱镜为1.50D)19只眼,T4(柱镜为2.25D)7只眼,T5(柱镜为3.00 D)5只眼.另外,对照组30只眼,手术方式相同,术中植入SA60AT型IOL.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通过颞侧角膜切口进行.观察术后早期(1周)和远期(3月)术眼散光和角膜散光,晶状体的旋转度数,裸眼视力(UCVA),球镜矫正视力(S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 在最后随访时,观察组全部患眼的UCVA均LogMAR 0.3(20/40)以上,而对照组有86.7%的患眼达到LogMAR0.3(20/40)以上.平均眼散光观察组为(0.44±0.24)D,对照组为(1.44±0.34)D.观察组有21只眼(77%)的IOL轴旋转小于3°,所有患眼IOL旋转不超过9°.结论 术后早期和远期观察表明Acrysof toric IOL,植入可以有效和稳定地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前即存在的散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11只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IOL植入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术后BCVA较术前BCVA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4.55%(6/11)提高明显。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再发、IOL移位等特殊并发症发生;余留晶状体前后囊膜均有不同程度混浊,中央部因无囊膜组织而透明。结论 该联合手术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以及具备相当成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焦点(AT LISA 809MP)和三焦点(AT LISA tri 839MP)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共收集2018-03/2019-02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多焦点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28例49眼。两焦点组18例30眼,年龄40~85(平均67.08±10.80)岁。三焦点组10例19眼,年龄38~79(平均62.21±14.50)岁。所有患者均行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离焦曲线等检查。结果:两焦点组近BCVA优于三焦点,三焦点组中UCVA和远BCVA均优于两焦点组(P<0.05)。三焦点组+1.5、-1.0、-1.5、-2.0、-2.5、-3.0D视力显著优于两焦点组。两组间OQAS视觉质量参数两焦点组OV 20%、OV 9%、SR均优于三焦点组(P<0.05)。结论:两焦点和三焦点IOL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远和近视力,视觉质量均较高,而三焦点IOL可获得更佳的中间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OL)位置及前房改变。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开封市中心医院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后发性白内障60例(70只眼)。所有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 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MAR)、眼压和眼前节, 并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AutoCAD软件相结合对患者IOL的倾斜度、偏心量以及前房深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BCVA依次为0.60±0.14、0.27±0.20、0.25±0.23;眼压依次为(13.79±2.50)mmHg、(14.49±2.28)mmHg及(14.10±1.92)mmHg(1 mmHg=0.133 kPa);IOL的倾斜度分别为3.0(2.0, 4.0)度、2.0(1.0, 4.0)度及3.0(1.0, 4.0)度;IOL的偏心量分别为0.104(0.100, 0.200)mm、0.104(0.100, 0.200)mm及0.102(0.000, 0.200)mm;前房深度依次为(4.63±0.40)mm、(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双眼白内障患者单眼及双眼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多维立体视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眼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患者的数据。比较不同类型IOL植入术后各阶立体视的差异,并比较单眼术后和双眼术后各阶立体视的变化。对影响各阶立体视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双眼白内障患者在行双眼手术后比单眼手术后各阶立体视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眼术后立体视与患者年龄和双眼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相关,年龄越小、双眼间BCVA差值越小,则立体视越好。IOL的不同类型对立体视无显著影响。结论 不同类型IOL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立体视,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不同患者对立体视的需求不同,在单眼术后可依据双眼BCVA差值选择另眼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伴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8-12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30眼,患者均伴有2型糖尿病。将所有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3眼行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对照组67眼行3.0mm传统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手术前后分别检查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角膜散光,同时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7d,1、3mo时BCVA均较术前提高(P<0.05)。两组患者间AVE有差异(t=3.89,P<0.05),而两组间EPT无差异(t=0.773,P=0.221)。术前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t=1.21,P=0.114);通过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84.216,F时间=132.435,F交互=42.173;均P<0.05)。两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术源性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2.256,F时间=21.436,F交互=10.224;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发生严重角膜水肿10眼,其中观察组4眼,对照组6眼,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较传统3.0mm切口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更小,且不易造成手术源性散光,因此对伴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裂隙灯显微镜下前置镜检查在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及预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671例87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根据白内障混浊(C,N,P)级别相加分为三组,A组:3级及以下;B组:4级;C组:5级。术前分别采用直接检眼镜及前置镜(+90D)检查眼底,结合晶状体混浊程度与术前BCVA匹配性分析预测术后BCVA,术后2wk再次检查眼底、BCVA。比较直接检眼镜检查和前置镜检查的眼底病变术前检出率及术后BCVA预测符合率,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非校正法)。结果:直接检眼镜检查方法眼底病变术前检出率分别为A组:96.8%(30/31);B组:69.5%(66/95);C组:35.3%(18/51),术后BCVA预测符合率分别为A组:94.8%(163/172);B组:87.4%(416/476);C组:60.6%(137/226)。前置镜检查方法眼底病变术前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31/31);B组:93.7%(89/95);C组:84.3%(43/51),术后BCVA预测符合率分别为A组:95.9%(165/172);B组:92.0%(438/476);C组:76.1%(172/226)。B组及C组前置镜检查眼底病变术前检出率、术后BCVA预测符合率明显优于直接检眼镜检查,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置镜组总体眼底病变术前检出率92.1%,术后BCVA预测符合率88.7%。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前置镜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眼底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直接检眼镜,结合晶状体混浊程度与术前BCVA匹配性分析可以粗略预测非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术前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囊袋内旋转稳定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32例(47眼)角膜散光均大于1D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25 mm).术前通过生物测量及软件计算确定IOL型号及放置轴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将IOL准确放置于目标位置.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充分散瞳后裂隙灯照相,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行IOL轴位分析,记录各组术前、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残留散光、术后实际散光、IOL旋转度数及其他并发症.采用单项有序资料列联表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91%患者UCVA大于0.5,显著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7,P<0.05).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2.11±0.83)D,预计残留散光为(0.31±0.26)D,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为(0.44±0.35)D,术前、术后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8,P<0.05).预计残留散光与术后3个月实际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P>0.05).术后3个月IOL旋转度数为(3.75±1.39)°,其中旋转度数>5°的有3例(占 6%),无旋转度数超过10°的病例.结论 Toric IOL能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预测性强,且植入后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角膜球差患者植入相同非球面IOL后的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探讨白内障术后不同全眼球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在我院就诊拟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9例46眼。依据术前角膜球差将患眼分为3组。角膜球差≤0.2μm者为 A 组,~0.3μm者为B组,>0.3μm者为C组。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 ArcySof IQ 非球面 IOL 植入术。术后3mo 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对比敏感度及6.0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高阶像差。采用方差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3mo,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87,0.115)。对比敏感度在不同亮度背景下、不同空间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mm瞳孔直径全眼总高阶像差均方根A组与B组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间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彗差及三叶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88,0.590)。
  结论:不同角膜球差患者植入相同非球面IOL后的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相似。白内障术后全眼球差的少量差异对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