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传梅毒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传梅毒 ,又称先天性梅毒 ,是苍白螺旋体从母体经胎盘进人胎儿循环所致的梅毒感染。近年来 ,随着成人梅毒增多 ,胎传梅毒的发病明显增多。作者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54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 ,女18例。年龄≤24h23例、~28d28例、~2个月3例。早产儿32例 (59.3% ) ,<胎龄儿19例(35.2% ) ,Apgar评分<7分者25例 (46.3% )。患儿父亲15例 (27.8% )是个体经营户、10例 (18.5% )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8例 (14.8 % )是司机。1.2症状和体征有皮肤损害37例 (68.5% ) ,其中表现圆形红色斑丘疹者19例、伴有疱疹者1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传梅毒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遂昌县2001-2007年34例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 结果34例胎传梅毒患儿,无症状和体征的隐性胎传梅毒占17.65%。结论胎传梅毒患儿临床表现复杂,以早产、皮肤黏膜损害、肝脾肿大、呼吸道症状为多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以肝功能损害、胸片示肺感染、梅毒特征性骨损、蛋白尿和/或血尿、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多见;无症状和体征的隐性胎传梅毒占一定比例;总体转归多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0~2011年梅毒阳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梅毒感染和发病情况,为新生儿性病感染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2010~2011年梅毒阳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IgM抗体(19SIgM-TPPA)检测.结果 2010和2011年胎传梅毒阳性率分别为3.8%(11/291)和4.1%(15/370),P>0.05;两年的男性和女性胎传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4%(16/661)和1.5%(10/661),P>0.05;2010和2011年新生儿现症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2.0%(64/291)和20.3%(75/370),P>0.05;两年的男性和女性新生儿现症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0.7%(71/661)和10.3%(68/661),P>0.05;2010和2011年新生儿被动感染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7.5%(51/291)和22.4%(83/370),P>0.05;两年的男性和女性新生儿被动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1.2%(74/661)和9.1%(60/661),P>0.05.结论 2010和2011年胎传梅毒阳性率、新生儿现症梅毒阳性率和新生儿被动感染梅毒阳性率基本持平,应继续加强孕前及孕期的梅毒检测及规范治疗,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早期胎传梅毒28例为此次分析研究对象,将早期胎传梅毒年龄在出生1岁以内设定为A组,将早期胎传梅毒患者年龄为1~2岁设定为B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然后对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皮肤损伤、肝脾肿大以及骨骼受损的临床症状,A组和B组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前经过实验室检查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各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通过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于早期胎传梅毒患者,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 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天性梅毒的监控和诊治价值,为临床诊治早期先天性梅毒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TRUST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类脂质抗原,采用TPPA测定梅毒血清特异性螺旋体抗体.结果 2007~2010 年受检的1 846人次中,TPPA确证的梅毒特异性螺旋体抗体阳性94 例,检出率为5.09%(94/1 846),而TPPA和TRUST同时阳性仅28例,占总受检人数的1.52%(28/1 846),提示TPPA阳性而TRUST阴性的新生儿仍要定期观察和检查,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94 例确证的梅毒特异性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中,TRUST阳性28例,敏感性29.79%,TRUST检出33例阳性标本中,5例经TPPA确证为阴性,特异性为84.85%,TPPA检出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1,P<0.01).2007 年检出新生儿血清特异性螺旋体抗体阳性20例,2008年29例,较2007年增长40.0%,2009年38例,较2008年增长31.0%.由此提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结论 新生儿胎传梅毒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甚至杜绝对患者侵害的最有效方法.母亲在妊娠期内和新生儿出生后在临床监控中同时进行TRUST和TPPA检测,既能提高梅毒血清学的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和误判,也可作为观察病程和疗效的指标,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TRUST 和 TPPA联合检测为临床诊治早期先天性梅毒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更有利于梅毒的监控和诊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梅毒一般在出生后3周,出现各种皮肤损害。本院新生儿科自1997年2月收治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20例。根据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确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侯春玲 《护理研究》2009,(10):2774-2775
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是由被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传给胎儿所致,胎儿可死亡或流产。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下降等,病死率25%~30%。对全身各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给新生儿带来严重后果。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3月共收治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早期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华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2066-2066,2069
目的了解孕早期孕妇梅毒感染情况,采取防治策略,避免先天梅毒发生。方法对孕早期例行优生检查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利用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再进行梅毒明胶颗粒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合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梅毒。告知孕妇知情同意采取驱梅治疗或终止妊娠。结果 2884例孕早期孕妇实验室检查结果为:TRUST阳性18例,其中滴度1∶32有2例、1∶16有2例、1∶4有4例、1∶2有10例。18例TRUST阳性者TPPA皆阳性。诊断为一期梅毒1例,二期梅毒2例,早期隐性梅毒15例。梅毒感染率0.62%(18/2884)。18例梅毒孕妇皆接受驱梅治疗,其中3例选择终止妊娠,15例选择继续妊娠并遵医嘱定期检查。结论孕早期孕妇存在一定数量梅毒感染,应将梅毒血清学检查纳入优生检查项目,可以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避免胎传梅毒发生,保证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多种方法检测老年患者梅毒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住院患者送检的5 314例血清标本应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等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血清标本经TP-ELISA检测有反应性结果占2.35%(125/5 314),阴性占97.65%(5 189/5 314),对125例有反应性的结果经TRUST法检测阴性占87.2%(109/125);有反应性结果占12.8%(16/125),其中阳性(原倍血清)占5.6%(7/125),阳性(1:2稀释)占2.4%(3/125),阳性(1∶4稀释)占2.4%(3/125),阳性(1∶16稀释)占1.6%(2/125),阳性(1∶32稀释)占0.8%(1/125);设诊断界值(OD/cutoff值)为α,TP-ELISA与CLEIA、TPPA的相符率分别为100%、99.1%(α≥4.0),80%、80%(2.0<α<4.0),71.4%、42.9%(1.0<α≤2.0).结论 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因素等影响,建议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应结合多种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详细了解患者生活史、既往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细胞学在神经梅毒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 ,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染色 ,同时进行细胞计数、生化、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试验 (RPR)、梅毒血清特异性试验 (TPHA)检查。结果 发现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率 10 0 % ;2 2例无神经系统损害的梅毒患者异常率 4 5 .5 % (10 / 2 2 ) ,明显高于脑脊液细胞计数、RPR检查 (P <0 .0 5 ) ,而与TPHA、生化检查结果大致相当 (P >0 .0 5 )。结论 梅毒患者未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以前在中枢神经系统已有免疫反应发生 ,脑脊液细胞学对神经梅毒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28-1630
对西乡街道2010~2013年梅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西乡街道累计报告梅毒病例697例,占8种法定性传播疾病总数的26.45%(697/2635)。梅毒发病率呈平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23.67/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5.8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6~40岁人群占75.61%(527/697),70~94岁人群占3.59%(25/697);梅毒男性发病人数与女性梅毒发病人数基本相等;工人发病最高占77.04%(537/697);中学文化程度占84.22%(586/697);在梅毒分期中,以隐性梅毒(72.31/10万)为主,高于I期(17.65/10万)、Ⅱ期(9.76/10万)、Ⅲ期(0.14/10万)和胎传梅毒(0.14/10万),感染途径几乎全是性传播占99.86%(696/697)。梅毒在西乡街道呈快速增长趋势,已进入高流阶段,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和工人为主,应对高危人群青壮年和工人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以控制西乡街道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在不同时期诊断及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010年5年里筛查的24859例孕妇中确诊为妊娠梅毒150例患者妊娠结局及预后情况,并按照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即不同治疗时机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妊娠梅毒近5年的发病率从4.88‰到7.67‰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50例妊娠梅毒患者中,孕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娩出先天梅毒儿4例(7.55%)未发现不良结局,孕中期组娩出先天梅毒儿18例(45%),不良结局的发生率20.45%。孕晚期娩出先天梅毒儿27例(84.38%),不良结局的发生率66.03%。结论早期的治疗对改善妊娠梅毒的预后有积极意义,因此积极规范开展孕前、孕早期血清学的筛查工作,及时有效地抗梅治疗,有效完善的跟踪随访,既可治愈孕妇梅毒,又可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7例隐性梅毒及2例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儿的血清,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结果:27例成人初诊血清中,22例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2例新生儿血清标本中,1例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正规抗梅毒治疗6个月后复查,全部患者的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转阴.结论: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最早期产生的抗体,对推算隐性梅毒患者的病程和对先天梅毒的确诊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情况。方法导出2011—2013年每年一季度被调查单位网络直报的全部梅毒病例,与医院内网(或门诊日志)登记的梅毒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确定报告病例是否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和报告要求。结果 2011年共核查梅毒病例851例,诊断符合率48.88%。其中胎传梅毒诊断符合率最低,只有10.00%;2012年共核查梅毒病例933例,诊断符合率57.56%。其中胎传梅毒诊断符合率只有5.77%;2013年共核查梅毒病例546例,诊断符合率92.86%。其中胎传梅毒诊断符合率只有20.00%。结论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逐年提高,但胎传梅毒的报告准确性仍然很低。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相对真实地反映出温州市的梅毒疫情变化。  相似文献   

15.
早期先天性梅毒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天性梅毒 (Congential Syphilis,CS)又称胎传梅毒 ,是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穿入胎儿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我们对 2 0 0 1~ 2 0 0 2年儿科收治的先天性梅毒 5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例 ,女 4例。早产儿 1例 (36周 ) ,足月儿 4例。体重 2 50 0~ 30 0 0 g 3例 ,50 0 0 g 2例。入院年龄分别为 1 d、1 8d、47d、51 d、2个月。因皮疹入院者 3例 ,因生后皮肤青紫 1 h入院 1例 ,因腹胀伴呕吐 1周入院 1例 ;追述病史生后即发现皮疹者 3例 ,生后 2 0 d余鼻塞流清涕 1例。1 .2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 5例 ,其中 1…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 ,作者应用强力霉素治疗 16例青霉素过敏的早期梅毒患者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来源于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 ,均符合梅毒诊断标准[1] 。以往未经驱梅治疗 ,青霉素皮试阳性。儿童、妊娠妇女及肝肾功能障碍者不纳入本次观察范围。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 2 8(19~ 36 )岁。Ⅰ期梅毒 8例 ,Ⅱ期梅毒 5例 ,潜伏梅毒 3例。 2例为夫妻间传染 ,余均有冶游史。实验室检查 :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阳性 ,滴度在 1∶4~ 1∶32之间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  相似文献   

17.
总结早期胎传梅毒忠儿的护理经验。对8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皮肤护理,脐部及五官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等。8例患儿,3例痊愈,5例好转出院。先天性梅毒患儿要获得显著疗效,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18.
2004-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新凤  沈建勇 《疾病监测》2010,25(8):627-628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2004-2008年湖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湖州市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23.79/10万上升至2008年的88.95/10万,年均增幅为39.06%,5个县(区)中,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安吉县(66.75/10万),发病数年均增幅最高的为安吉县(70.59%);报告病例以Ⅰ期、Ⅱ期和隐性梅毒为主,占96.72%;5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90∶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占54.27%;重点人群以农民为主,占45.37%。结论湖州市梅毒疫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需加大梅毒防制力度,积极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9.
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由感染梅毒的母亲传染胎儿所致,其发生机制为母亲血液中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循环,造成胎儿感染。胎传梅毒的发生,首先取决于患病的母亲,如为早期梅毒患者,则几乎100%可发生传播,病期愈长,则传染胎儿的机会愈低。病期超过4年者,虽然通过性接触临床已无传染性,但仍可传染胎儿。另外,怀孕的前3个月,由于胚胎细胞滋养层的屏障作用可保护胎儿免受传染,所以胎传多认为发生于怀孕的第4个月。梅毒孕妇一旦传染胎儿,如未及时发现及治疗,可引起流产、死产或娩出先天梅毒患儿。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主要…  相似文献   

20.
神经梅毒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毒早期损害皮肤和黏膜 ,晚期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梅毒发病率高[1]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中 10 %可出现神经梅毒[2 ]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易误诊 ,诊治不及时病残率高 ,应引起重视。国内目前多见个案报道 ,我院 1995年1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收治 1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31~ 72岁 ,30~ 39岁6例 ,4 0~ 4 9岁 7例 ,5 0~ 5 9岁 2例 ,6 0岁以上 1例 ,平均年龄 (4 5± 11)岁。病程 4天至 3年 ,平均 (11± 8)个月。 16例均有冶游史 ,5例有明确梅毒史 ,时间分别为 3年、5年、10年、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