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预警中的作用。方法以装有祸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共297例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分离前AFP和分离后AFP(AFP—L3),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阳性率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01),AFP低浓度(AFP〈200μg/L)原发性肝癌组AFP-L3(%)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01);而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不同AFP浓度组的AFP-L3(%)均值与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AFP—L3(%)对肝癌和良性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低浓度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L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70例治疗前PLC患者和13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L3和AFP。结果PLC组的AFP—L3敏感性和中位水平分别为84.12%和16.85,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20〈AFP%200ng/ml时AFP—L3的敏感性为74.36%,特异性为74.65%。AFP—L3水平及阳性率随肝癌分期和肿瘤增大升高,I期肝癌和小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0.87%和66.67%。结论AFP—L3在PLC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小扁豆凝集素(LCA)可将甲胎球蛋白(AFP)分为结合型和非结合型。我们采用亲和交叉电冰技术对临床246例肝癌患者检测AFP异质体,结果显示AFP异质体≥25%作为原发性肝癌(PHC)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97.3%,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7.5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诊断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检测甲胎蛋白阳性(≥20μg/L)的78例肝癌和72例非肝癌患者.使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比较它和甲胎蛋白在鉴别肝癌的作用.结果 以甲胎蛋白异质体≥10%作为诊断指标,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升高者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01);对78例临床确诊为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诊断灵敏度是71.79%(56/78);在72例临床诊断为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诊断特异性达到91.67%(66/72);甲胎蛋白异质体的符合率81.33%[(56+66)/150].结论 应用新型亲和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诊断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检测甲胎蛋白阳性(≥20μg/L)的78例肝癌和72例非肝癌患者.使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比较它和甲胎蛋白在鉴别肝癌的作用.结果 以甲胎蛋白异质体≥10%作为诊断指标,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升高者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01);对78例临床确诊为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诊断灵敏度是71.79%(56/78);在72例临床诊断为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诊断特异性达到91.67%(66/72);甲胎蛋白异质体的符合率81.33%[(56+66)/150].结论 应用新型亲和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离心柱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预警中的作用。方法以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共52例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分离前AFP和分离后AFP(AFP-L3),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阳性率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01)。肝癌术后AFP-L3(%)含量比例显著下降(P<0.001)。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测定AFP-L3对肝癌和良性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亲和离心管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临床检测甲胎蛋白阳性(≥20ng/ml)。使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并且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用于临床在鉴别肝癌的作用。结果以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10%作为诊断指标,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升高者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1);对69例临床确诊为肝癌的患者AFP-L3的诊断灵敏度为81.16%;在82例临床诊断为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AFP-L3的诊断特异性达到91.46%,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符合率86.75%。结论应用新型亲和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80例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组)、80例良性肝病(良性肝病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P-L3含量及检出阳性率,分析AFP-L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良性肝病组和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P-L3含量、检出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检出阳性率随肿瘤直径增加、临床分期进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腹腔积液脱落癌细胞、肝组织AFP、AFP-L3含量和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FP、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6.25%,特异性为93.75%.结论 AFP-L3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21例甲胎蛋白AFP阳性患者血清(≥10ng/ml).使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方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并且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用于临床在鉴别肝癌的作用.结果 以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10%作为诊断指标,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升高者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1); 对58例临床确诊为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诊断灵敏度是79.31%;在63例临床诊断为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诊断特异性达到92.06%,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符合率85.95%.结论应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检测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L3的百分含量(AFP-L3%),同时检测血清中AFP总含量.结果 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47例肝癌患者血清AFP-L3阳性率为72.3%,肝硬化和慢性肝炎AFP-L3%分别为0和1.8%,肝癌AFP-L3%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P<0.01);以AFP>20 μg/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FP阳性率分别为85.1%、35.7%和37.8%;以AFP、AFP-L3%作为诊断肝癌指标的灵敏度分别是85.1%、72.3%,特异度分别是55.4%、97.2%.结论 AFP-L3%是肝癌鉴别诊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外周血AFP、AFP-L3、肿瘤直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1年、2年存活率.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FP、AFP-L3、肿瘤直径、ALT、TBIL、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LB、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55.00%、67.50%,观察组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67.50%、80.00%,观察组1年、2年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AFP-L3是能够准确反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与AFP比值(AFP-L3%)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的PLC患者212例,依据治疗后3个月近期疗效分为有效组(98例)和无效组(114例),于术前和术后30 d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计算AFP-L3%,分析其对PLC患者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PLC的总有效率为46.23%(98/212)。有效组肿瘤病灶直径小于无效组(P<0.05)。两组术后30 d,血清AFP水平和AFP-L3%均较术前降低(P<0.05),有效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大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AFP和AFP-L3%预测PLC经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有效的AUC分别为0.715[95%CI(0.646~0.783),P<0.05]和0.673[95%CI(0.602~0.745),P<0.05],术后30 d为0.625[95%CI(0.547~0.703),P<0.05]和0.852[95%CI(0.803~0.900...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开展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以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细胞癌( HCC),鉴别良恶性肝脏肿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 HCC)30例,慢性肝病78例患者血清中AFP-L3和AFP的含量,血清 AFP-L3分离检测采用亲和微量离心纯化柱法,血清中获取的AFP-L3,AF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计算AFP-L3占AFP的比率即AFP-L3%。结果30例HCC患者AFP的值为8.8~1524.1 ng/ml,其中AFP-L3%的阳性率为80%,而78例慢性肝病患者中AFP的值为3.2~580.1 ng/ml,AFP-L3%的阳性率为14.1%。 HCC组AFP异质体的阳性率与慢性肝病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胎蛋白对HCC,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浩  李家军  马怀幸  高仁焘  孟水平 《安徽医药》2016,37(10):1211-1214
目的 系统评价甲胎蛋白(AFP)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在原发性肝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重要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诊断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数据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AFP联合AFP-L3检测原发性肝癌的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分别为:0.697(0.663,0.731),0.813(0.792,0.832),4.891(3.219,7.432),0.276(0.171,0.447),20.953(10.233,42.900)。汇总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7,Q指数为0.8214。结论 AFP联合AFP-L3检测原发性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重要的筛选指标,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胃部疾病患血清中的幽门螺旋菌(HP)抗体滴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P抗体与HP培养,尿素酶试验和涂片革兰氏染色作镜下形态检查相比较,并同时与变形杆菌蛋白包被测定法作比较。结果 显示该法具有敏感特异性强的特点。结论 该法无需常规内镜检查,活检查HP而单纯用血清学检查,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测定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及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血清AFP及SF含量。并计算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SF值高于肝炎肝硬化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及SF平行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69.5%。串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93.6%。结论: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诊断梅毒感染的区别,探讨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到我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病患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研究对象,实验组采取TPPA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而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在实验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6.92%(35/130);在对照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0.00%(26/130)。如果将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PPA测定结果的敏感度为93.65%,测定的特异性为97.68%。结论在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测方面,TPPA检测法的特异性比酶联免疫吸附法好,但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性较TPPA检测法高。在临床中应将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梅毒的筛选试验,对于筛选阳性的样本,应用TPPA方法去确诊,只要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避免漏检和误诊,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