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刮痧治疗中暑的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9例中暑患者,采取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等穴位顺序刮痧治疗。结果治疗中暑患者39例,总有效率为97.44%。结论中医穴位刮痧治疗中暑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中医穴位按摩减少产后乳房胀痛,乳汁淤积,防止乳腺炎的发生。方法干预组从产后2~4d开始每日由护理人员提供2次中医穴位按摩乳房护理;对照组从产后2~4 d开始由护理人员提供常规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及母乳喂养依从率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穴位按摩产后乳房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妇疼痛,更有利于母乳喂养,方法简便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改善老年排便障碍型便秘的效果研究.方法 以某院收治的87例排便障碍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对照研究,分层区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患者均予以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联合中医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均有效治疗,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宁红 《全科护理》2013,(34):3184-3185
[目的]观察早期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对脑卒中病人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入院24 h内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和再次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便秘、再次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能减少脑卒中病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取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生命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及肢体功能,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严重度评估(constipation severity instrument,CSI)、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中医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便秘,减少便秘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穴位敷贴操作方法进行改进,以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方法 对穴位敷贴的药物剂型及敷贴材料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穴位敷贴的使用率、药物渗漏的发生率、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穴位敷贴的使用率增加、药物渗漏的发生率及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改进后的穴位敷贴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穴位敷贴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穴位手法按摩对解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中医护理理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穴位手法按摩,制定效果评定标准,观察实施穴位手法按摩后患者的大便情况。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穴位手法按摩可解除便秘问题,并对预防和减少猝死、心律失常、复发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中的应用,包括艾灸、耳穴贴压、穴位注射、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按摩、中药热熨等,旨在发挥中医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中优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的延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病护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穴位按摩、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中药雾化熏眼疗法、穴位贴敷疗法、中药热敷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对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23例,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按摩。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拔除尿管自行排尿者22例占95.65%,住院期间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者20例占86.96%。结论综合康复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穴位敷贴疗法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它是将中药配制成丸、散、膏等剂型,直接贴敷于穴位上,利用中药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1]。该疗法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防治肺系疾  相似文献   

13.
中医护理技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的一种护理技能操作技术[1],包括针刺法、灸法、推拿、拔火罐、刮痧、熏洗、气功、穴位注射等。这些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易于普及等优点[2],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疑难病  相似文献   

14.
传统灸法热场分布的热力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朋  殷涛  关晓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18-2819,F003
目的 研究中医传统灸法的热场分布并进行理论和实验验证,指导现代灸疗仪器的设计。方法 研究传统中医灸法穴位点的物理条件和热传递过程,分析比较不同灸法热传递过程的差异。结果 建立描述传统灸法热传递的一维稳态导热模型,给出了温度场二次曲线分布的数学解析,通过红外热成像实验对传统灸法的热场分布进行了验证。结论 传统中医灸法与灸疗仪器两者在穴位处所形成的温度场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郭凌  陈建云  何光梅 《全科护理》2021,19(7):873-876
目的:了解我国穴位按摩在治疗抑郁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今后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将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后获取215篇文献。利用Cite SpaceⅤ软件统计分析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分布及关键词。结果:近年来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的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多,最高为40篇/年。初步形成多个不同研究方向的作者机构合作团队,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代表的院校合作团队人数最多,共计7人,发文量最高仅3篇。脑卒中、围产期、白血病、颈椎病、冠心病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抑郁是应用穴位按摩抗抑郁治疗的热点方向。结论:穴位按摩治疗抑郁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但作者合作密度和发文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将来可围绕上述研究热点进一步拓展,以充分挖掘中医在抗抑郁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庆华 《新医学》2003,34(Z1):10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50例,以曲安奈德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中医推拿和电磁波灸疗;②对照组30例,用中药当归、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率60%,有效率90%.结论以曲安奈德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中医推拿和电磁波灸疗治疗痹症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高效的方法,适宜于在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受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相关血流参数、术后恢复进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预防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5.71%)(P0.05);术后3、7 d,观察组股总静脉血流速、股浅静脉血流速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对腹部术后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静脉血流速度,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足三里、中脘、期门)联合穴位敷贴(疏肝健脾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住院CHB患者8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CHB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观察基础上予以穴位按摩(足三里、中脘、期门)联合该院自研的疏肝健脾贴,比较两组的肝病症候群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穴位按摩联合疏肝健脾贴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研究阶段的2 w、4 w、8 w、12 w、24 w后统计发现,研究组治疗4 w时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w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TBIL)水平在治疗4 w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水平在治疗8 w、12 w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慢性肝病中医生命质量量表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SF-36评分各维度均值比较可见RP、BP、GH、MH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5。可见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穴位按摩联合疏肝健脾贴后患者ALT、TBIL、HBV-DNA定量下降速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疏肝健脾贴能改善CHB患者肝病症候群、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化功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的临床优势,从而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组,每组均51例.常规护理组采用一般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护理,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组采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是临床促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的可靠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自我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穴位按摩循证护理方案,均干预14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指标。结果主要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及自我生活能力积分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肺功能测定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自我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