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医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依其入院顺序分为乙组、甲组,每组60例。本次乙组是常规健康教育,而甲组是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总结依从性、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结果:甲组的总依从性(95.0%)高于乙组(81.67%),差异显著(χ~2=5.175,P=0.023)。甲组糖尿病知识总掌握度(98.33%)高于乙组(86.67%),差异显著(χ~2=5.886,P=0.015)。甲组护理总满意度(96.67%)高于乙组(83.33%),差异显著(χ~2=5.926,P=0.01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并使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知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看图对话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非同期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采用看图对话和传统的健康教育讲座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于患者教育前和教育2周后进行糖尿病患者知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有所提高(均P<0.01),但看图对话教育组患者干预后的得分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P<0.05或P<0.01).结论看图对话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和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改变高原部队官兵军事训练伤行为的效果。[方法]将300名官兵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100例。甲组以训练伤宣传手册为指导进行健康教育,乙组由军医授课进行健康教育,丙组采用情景模拟训练与观看PPT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调查及效果分析。[结果]干预后6个月丙组训练伤发生率低于甲组、乙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自我效能感、健康知识知晓率优于乙组和甲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训练加深官兵对训练伤护理知识的认识和领悟,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觉提高对防护措施的依从性,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官兵自我管理能力及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门诊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贝克(Beck)抑郁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知识掌握和健康行为实施调查表,对222例门诊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评分(118.11+96.49),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得分较低。置管时间为6~10个月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相对较好。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有无得到运动指导、自我效能、抑郁程度、社会支持、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健康行为实施情况等,其中自我效能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门诊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并受自我效能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施以传统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血糖改善、日常自我管理以及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患者相关知识掌握、血糖改善、自我管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知识的普及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贝克(Beck)抑郁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掌握和健康行为实施调查表,分别调查213例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得分较低,术后时间为6-12个月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相对较好.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有无得到运动指导、自我效能、抑郁程度、社会支持、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健康行为实施情况等,其中自我效能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并受自我效能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骨性关节炎疾病知识问卷对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8.96±7.48)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密切相关,可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疾病知识,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同伴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社区为单位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处于社区自然状态,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同伴教育,干预结束后2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教育有利于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提高,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社区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
严秀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08-909
目的 :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开设糖尿病门诊 ,指导患者治疗 ,自我监测 ,预防等 ,并对接受门诊指导的 12 6例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 ,指导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指导 ,12 6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自我监控的能力。结论 :糖尿病门诊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支持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血透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血透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给予自我效能支持,试验组加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及饮食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支持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可显著改善血透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向糖尿病患者发送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解放军第11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信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相同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短信干预组由专科护士通过短信平台向患者定期发送短信,内容主要为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个月,短信干预组在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与医生沟通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得分以及在症状管理及疾病共性管理等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信平台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28周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抽取2017年2—7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28周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孕28周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10.15±3.88)分,得分率为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自我效能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孕28周前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受是否接受过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及自我效能因素影响。建议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普及以及自我效能干预。  相似文献   

13.
李菲  蔡雪  宋开兰 《护理学报》2017,24(5):26-29
对当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干预方法、干预效果评价进行总结,及其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主要方法是亲身体验、行为学方法培训、言语劝说、强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和家庭支持,效果有客观评价指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临床指标;主观评价指标:遵医行为,影响包括提高患者对医疗干预措施和行为方式改变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指出目前国内研究中,自我效能干预对伴有各种并发症的糖尿病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研究较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2例利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的授课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2周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12例(13.0%),对照组5例(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P<0.01)。且试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120名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骨关节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与国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P<0.01).自我管理行为中运动锻炼时间较短,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得分较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骨关节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待加强,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关系密切,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研究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研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20例自愿参加该项目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8例和对照组102例。干预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课程。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项目实施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和代谢指标改变情况。结果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变量差值比较中,2项运动管理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症状管理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从行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自我效能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和代谢指标中,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6个月后可改善参加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代谢指标,该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的实施与推广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地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3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自我效能量表、糖尿病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分(14.44±4.03)分;自我效能总分(4.08±1.04)分;糖尿病知识总分(46.86±16.12)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二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为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情况、糖尿病病程。结论医护人员对二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使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分别调查203名出院后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结果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交流得分较低,肾移植患者术后的自我效能较稳定,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关系密切,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便利抽样,于2019年1月-12月采用一般资料、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下腰痛疾病知识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6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21.76±7.82)分;疾病知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治疗方式、辅助工具使用史进入回归方程,解释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变异的51.3%。结论 慢性下腰痛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社会支持、疾病知识、自我效能、治疗方法、辅助工具应用史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在进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患者个体特点,采用针对性、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多渠道健康信息获取方法,鼓励家庭参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和社会支持水平,增强自我效能,从而改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