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艳芳  王秋平 《当代医学》2012,18(13):133-13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非促泌剂)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而转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经口服降糖药(非促泌剂)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基础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基础胰岛素组在原有方案上加用促泌剂格列美脲2mgqd,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至血糖控制理想;胰岛素组保留二甲双胍,停用基础胰岛素,转用门冬胰岛素30,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比较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变化、胰岛素日剂量、低血糖事件、体重、血脂。结果入选前两组基线资料有可比性,转用门冬胰岛素3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了更有效的控制,且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和重度低血糖事件报告。结论门冬胰岛素30可显著改善基础胰岛素联合OA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FCP和1hCP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HDL-C、TG、LDL-C等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明显,且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需早期诊断治疗以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倪利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53-15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9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血清学指标。结果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高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并发NAFLD组52例,而未并发NAFLD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胰岛素等指标情况。结果:并发NAFLD组患者的TG、TC以及LDL-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并发NAFLD组患者,且其2hPG、Fins以及2hIns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并发NAFLD组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着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临床治疗应予以胰岛素增敏剂量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叶琪  俸东升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60-136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肝脏超分级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超声检查后分为三组:A组54例为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B组46例伴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C组52例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别测定平均颈动脉IMT、HOMA-IR、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相比,NAFL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更明显(各组P<0.05),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与NAFLD的分级增加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T2DM)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赵廷启  王黎明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8):893-895,83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降糖方案(胰岛素和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主的口服药)对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疗效,探讨LADA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把谷氨酸脱羧酶(GAD-Ab)和/或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52例)予胰岛素降糖治疗,拒绝胰岛素治疗的患者(46例)采用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主的口服药降糖,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的糖脂代谢,体质量指数,C肽水平及抗体变化。结果两种治疗方法血糖均可达到良好控制,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及脂代谢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两年后观察发现促泌剂治疗组GAD-Ab滴度及ICA阳性率较前明显升高,C肽水平也较前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而胰岛素治疗组GAD-Ab滴度明显下降(〈0.05),36%的患者ICA转阴;C肽水平较前明显升高(〈0.05)。结论临床确诊为LADA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促泌剂类药物,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留残存的胰岛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腹部推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20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共30 d。治疗组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1次/d,疗程共30 d。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及内分泌代谢指标。结果: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者(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部推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改善高瘦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尤文君  李峰  刘冬娜 《吉林医学》2010,31(5):588-58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2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46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血糖、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C肽、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合并脂肪肝组的腰围、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和超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单独应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吡格列酮组(治疗组)33例,胰岛素组(对照组)31例,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HbA1c、血脂、C肽、C反应蛋白(CRP)、体质量和低血糖次数等。结果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HbA1c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G和CRP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糖脂代谢,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永红 《重庆医学》2007,36(14):1404-140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和B超检查.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伴脂肪肝组与不伴脂肪肝组.结果 伴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脂肪肝组(P<0.05);而脂蛋白(a)(Lp-a)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有利于防止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氧化应激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后,观察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可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状态,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6月邵武市立医院筛选入组的216例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均干预3周。对比两组糖代谢水平、脂代谢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5/108),与对照组的12.96%(14/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糖代谢水平,调节脂代谢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游离脂肪酸(FFA)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9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健康人群4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的FFA、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FFA、ISI、TC、TG和LDL-C分别为(697.58±45.12)μmol/L,-4.99±0.12,(6.72±1.26)、(3.14±0.98)、(3.56±0.99)mmol/L;FFA、TC、TG、LDL-C等各项指标均以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ISI则以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低于其余各组(均P〈0.05);将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FFA与ISI、血脂3项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FA与ISI呈负相关(r=-0.773,P〈0.05),与TC、TG、LDL-C呈正相关(分别为r=-0.791,0.816,0.873,均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中,FFA升高与IR是并存的,并且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二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除噻唑烷二酮类及双胍类以外的降糖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肝功能及脂肪肝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在降低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改善肝功能、血脂、脂肪肝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具有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肪肝的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徐园园  纪易斐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895-895,916
目的临床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30 mg,1次/d,对照组给予除噻唑烷二酮类以外的其他降糖药物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脂及脂肪肝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在控制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及改善肝功能、血脂、脂肪肝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在血糖下降的同时,可明显改善肝酶学的异常,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佟杰 《当代医学》2022,28(3):170-172
目的 分析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糖指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福州总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32例NAFLD患者、29例脂肪肝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浆抵抗素,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抵抗素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低,脂肪肝并2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更严重,抵抗素水平更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浆抵抗素与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0.253,P=0.04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r=-0.313,P=0.037),而与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血脂、血糖无相关性。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抵抗素水平升高;合并2型糖尿病者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抵抗素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血脂水平、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肝脏彩超影像学改变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BMI、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各指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MI、糖调节受损例数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并不能改善肝组织学损害,对于合并有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仍以生活方式干预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在出院后改用“一针一药”方案,直至停用胰岛素,随访治疗方案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0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糖尿病住院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采用门冬胰岛素每日三餐前联合睡前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B组20例门冬胰岛素每日三餐前注射.2组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直至血糖控制达标,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 2hPPG)、C肽、血糖达标时间和达标时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出院后改为口服药配合晚间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每日胰岛察总量<20U时停用胰岛素,仅用口服药(非促泌剂)配合运动饮食治疗,观察至复用胰岛素时的持续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显著下降,C肽水平显著增加,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高.出院随访显示仅使用口服药物仍可在一定时间内良好控制血糖.结论 初诊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黎明  励晶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32-133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伴NAFLD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单纯胰岛素(A组)和胰岛素+吡格列酮(B组)治疗,另择单纯T2DM患者60例作为T2DM组,并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观察三组人群Visfatin水平差异并T2DM伴NAFLD患者治疗前后Visfatin及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结果单纯T2DM组的Visfatin水平、HOMA-IRI、腰围(WC)、TG均高于正常体检组,而均低于T2DM伴NAFLD组(均〈0.05)。FBG、WC、ALT及GGT为影响血浆Visfatin的独立危险因素。A、B两组较治疗前胰岛素抵抗(IR)明显减轻,血浆Visfatin水平下降,胰岛功能(HOMA-BI)改善(均〈0.05)。A与B组相比:治疗前IR、血浆Visfatin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B组的IR及Visfatin水平显著低于A组(〈0.05)。Visfatin与IR呈正相关。结论 Visfatin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机制与T2DM、腹型肥胖及NAFLD的进展有相关性。应用吡格列酮可能干预T2DM患者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