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样体切除术适合由于腺样体增大影响通气功能的病人,此类病人多见于小儿。鼻窦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比较,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手术彻底的优点。该种手术部位深、术野小、操作困难、患儿多不合作。为了要尽量使手术做得彻底,麻醉必需使腭部和咽上缩肌松弛,手术野暴露好和时间充足,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我科在2003年8月到2004年10月行了46例小儿鼻窦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鼻内窥镜下采用电动切割器切除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6年在内窥镜下采用电动切割器切除3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鼻内窥镜下采用电动切割器切除儿童腺体肥大,具有直观、术野清晰、切除彻底、创伤小等优点,是腺样体切除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长期不治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听力损害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2008-02/2009-01我科共收治了146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手术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住院共146例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患儿,其中男79例,女67例,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临床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鼻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现就我科2008年收治的112例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鼻联合径路鼻窦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26例患儿在全身麻醉后行口鼻联合径路鼻窦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并配合术前后的护理。结果治愈110例(87.3%),好转14例(11.1%),无效2例(1.6%),总有效率为98.4%。术后1例出现恶心、呕吐物潴留,2例出现鼻腔出血,12例出现创口疼痛。结论口鼻联合径路鼻窦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效果好。术前应做好患儿的心理安抚,耐心鼓励安慰患儿,减轻患儿紧张的情绪;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预防窒息、创口出血及继发感染,其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为咽淋巴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6—7岁发育到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如果腺样体增生肥大,引起相应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等症状时.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使症状改善.发育和营养状况尽快恢复正常。我院2004年4月-2006年5月采用经口径路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40例,效果良好。现结合个人体会。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院采用了鼻内窥镜下经口切除腺样体的手术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一些新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吸切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越男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915-1915
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是小儿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两者常相伴发生,这也是小儿鼾症的原因之一[1].现将我院对鼻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59-1260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窥镜结合切割吸引器技术行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麻醉方法及管理对手术及小儿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 3例患儿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实施血液稀释 ,先用乳酸钠林格氏液 10mL·kg-1·h-1,继之输注贺斯 10mL·kg-1·h-1,速度均为 5mL/min ,然后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手术开始时实行控制性降压 ,用尼卡地平及艾司洛尔 ,先分别给予负荷量 ,前者为 10ug/kg ,后者为 0 5mg/kg ,继之分别用微量泵输注维持量。尼卡地平以 1~ 2 μg·kg-1·min-1速度调整MAP 60~ 70mmHg之间 ,艾司洛尔 5 0~ 10 0μg·kg-1·min-1速度使HR在 70~ 80次 /min。术中麻醉维持用安氟醚或异氟醚 ,静脉点滴阿曲库胺。手术结束前3 0min停用吸入麻醉药 ,加用异丙酚分次静注 1~ 2mg·kg-1·次 -1。结果 :全组 5 3例患儿术中麻醉及血流动力学均保持平稳。术中出血量少 ,无需输血。术后均清醒拔除气管导管 ,无误吸及肺不张 ,无心衰及肺水肿。结论 :通过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 ,加强术中监测、强调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彻底清醒是手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臧志敏 《临床医学》2014,(2):100-101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参考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匙切除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彻底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496-1497
腺样体肥大多发生在3~5岁儿童,成年人罕见[1]。笔者1995-03~2005-05为44例患儿在行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导尿管,牵拉软腭游离缘及悬雍垂,使其向前移位,直视术野区扩展,减少了损伤咽部组织引起出血的概率,有效降低了术后主要并发症原发性出血及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2]。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3~10(3.80±0.77)岁;3~4岁3例,4.1~5岁23例,5.1~6岁13例,>6.1岁5例。有分泌性中耳炎等耳部症状者22例;鼻塞及流涕鼻部症状者17例;阵咳、喉及下呼吸道症状者30例;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表情愚钝等腺样体面容者23例…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腺样体刮匙刮除增殖的腺样体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可能引起咽鼓管咽口损伤及腺样体残留等。作者将鼻内窥镜技术及耳鼻喉科动力系统(XPS)应用于腺样体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电动刨削器下腺样体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为确保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对患儿进行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使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我院2009-01-2009-12共收治65例,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等离子小儿腺样体切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等离子技术切除肥大腺样体的疗效。方法对61例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OSAHS和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在鼻内镜直视下行等离子性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并辅以鼓膜穿刺、扁桃体切除、上颌窦穿刺等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21例(4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20例痊愈,1例未愈;25例OSAHS和1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均痊愈。结论鼻内镜下应用等离子技术切除腺样体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先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常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为腺样体刮除术,缺点是手术欠彻底,易残留、复发。我科采用鼻内窥镜引导下腺样体切除术23例,无一例复发。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腺样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由于能引起耳、鼻、咽、喉等诸多器官组织的并发症 ,治疗上尤应重视 ;目前 ,临床上采用的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为探求更为先进的手术方法 ,于 1996年7月~ 2 0 0 1年 6月间 ,我们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 ,共治疗 82例 ,效果令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腺样体肥大患者 82人 ,其中 ,男 4 6人 ,女 36人 ,平均年龄 2 3.5岁 ,最小 3.5岁 ,最大 4 2岁。根据李学佩等腺样体肥大分度 ,Ⅰ度 2 7例 ,Ⅱ度 31例 ,Ⅲ度 2 4例 ;合并分泌型中耳炎 4 7人 ,化脓型中耳炎 13人 ,并发鼻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49例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患儿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访视、用物器械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249例手术配合成功,腺样体无残留,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随访症状减轻。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视野暴露好,定位准确,微创安全的特点,术前围手术期的护理,用物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师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鼻阻塞、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的可导致儿童颌面部发育畸形,出现“腺样体面容”^[1]。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开展此类手术153例,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鼻阻塞、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的可导致儿童颌面部发育畸形,出现"腺样体面容"[1].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开展此类手术153例,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88例患儿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前做好全身评估,提供心理护理及各种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提供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恢复均良好,未发生护理并发症,5~7 d出院,术后2周~2个月患儿入院时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较理想的方法,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术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