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栓塞老年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分析60例确诊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方法。结果: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多样性,以长期卧床常见,其次为肿瘤及下肢血栓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者88%最常见,其次晕厥35%,胸痛为15%最少见;血气分析、心电图、及化验室检查均不具备诊断特异性,只有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为其主要诊断手段。结论:老年肺栓塞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非简单易行,普通检查均不具诊断特异性,CTPA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必要时可以行肺动脉造影及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45例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 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69.00±12.79)岁,其中内科患者36例,占80%,外科患者9例,占20%。临床表现为胸闷38例,气促20例,休克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10例,胸痛7例,心悸8例,咯血2例,晕厥1例,30例以上同时有2个以上上述症状。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或骨折手术、吸烟、卧床超过3 d、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本组患者中,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9例,均为肺血栓栓塞症,心脏彩超确诊1例,通过手术取栓确诊1例,病情危重通过临床综合分析讨论诊断4例。D-二聚体阳性率达93%,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静脉彩超及血气分析均有一定特异性改变。6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取栓术后昏迷不醒家属放弃治疗,其余进行了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 结论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溶栓与抗凝治疗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功能不全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单纯急性肺栓塞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响及预后因素。结果观察组82例患者中,发生P2亢进、颈静脉怒张、收缩压小于90 mm Hg、晕厥、胸痛、呼吸困难等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2例患者脑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特征,且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包括:肌钙蛋白(cTnI)含量、B型利钠肽(BNP)含量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3配比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和经疾病、年龄与性别匹配的4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生物化学指标及手术时间等围术期状况,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史、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脑梗死、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尿酸、血钾、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围术期血压、围术期入量以及术后Caprini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合并高血压病和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手术时间延长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病、手术时间长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风险增加,改善此类危险因素可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因素应在APE疾病中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攘讨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14例围手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结果:14例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氧分压下降,呼吸困难是急性肺栓塞,5例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只有4例出现心电图的典型改变(SⅠ、QⅢ、TⅢ),5例D-2二聚体检查阳性C有鉴别诊断价值)。7例CT及肺灌注扫描确诊。结论:高龄、肿瘤、长期卧床、孕产妇、麻醉及手术等是导致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主要因素;加强CT及肺灌注扫描是安全、可行的检查项目,具有诊断价值;围手术期加强监测及积极的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0年-2008年抢救的23例肺栓塞患者的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高龄、手术、心房纤颤、长期卧床等是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等主要症状.溶栓及抗凝可提高急性肺栓塞的存活率.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栓塞危险因素、症状与危险分层关系,希望能通过肺栓塞某些症状快速评估病情。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肺栓塞危险因素、症状和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各种原因的制动及卧床与危险分层间呈负相关关系,呼吸困难和发绀与危险分层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卧床与制动能降低肺栓塞的危险分层。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绀时,其肺栓塞的危险分层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肺栓塞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特征及误诊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误诊发生原因。结果:急性肺栓塞在临床中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晕厥、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缺乏特异性。41例患者中,22例首次诊断即确诊,准确率为53.66%;19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46.34%。误诊病症主要为:6例支气管炎、5例胸膜炎、4例心力衰竭、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误诊的19例患者经初次诊治后无效,采用影像学诊断,最终17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2例未确诊。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不明显,对出现昏厥、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的患者要加强关注,利用影像学诊断方法提高确诊率,使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肺栓塞病例的诊断情况,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对30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诊断情况、症状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27/30)患者有危险因素,合并下肢静脉血栓者确诊率高;80%(24/30)患者有呼吸困难症状,反复发作性晕厥对诊断有意义;90%(27/30)患者心电图出现Ⅰ导联S或s波、Ⅲ导联Q或q波;60%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增宽或肺动脉压力升高。结论肺栓塞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多为非特异性,但只要临床医生对于有危险因素患者提高此病的诊断意识,将会减少更多的误诊,提高肺栓塞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术后肺栓塞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及心内科介入术后患者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情况,提醒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术后肺栓塞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6至2004年期间于外科手术及心内科介入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期间住院患者诊断肺栓塞303例,其中50例发生于各种手术后,占16.5%(50/303);患者平均年龄57岁(27~79岁),死亡者14例;术后肺栓塞不仅常见于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等大手术后,也见于小手术甚至心内科介入术后;病死率28.0%(14/50)。结论手术是急性肺栓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术后肺栓塞不限于老年人,也常见于年轻患者,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胸部肿瘤术后急性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术后急性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方案的选择。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6年6月发生的术后急性肺栓塞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学习。结果947例胸部肿瘤术后患者中发生急性肺栓塞5例(0.53%),抗凝3例,溶栓2例;5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2例,死亡率40%。结论胸部肿瘤术后急性肺栓塞可无特异性表现。但对排除了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咯血等后,特别是对有晕厥者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及早抗凝治疗,适当放宽溶栓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96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本病的危险因素、症状、年龄以及性别的特点,得出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05年至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与性别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96例患者存在不同危险因素,以血栓性静脉炎占61%、慢性心肺疾病占3.1%,手术及外伤各10.4%,恶性肿瘤占4.1%;糖尿病占6.2%;无明显诱因占4.2%;②发病高峰为61--70岁。其中女性患者占59.3%,男性患者占27.1%;③临床症状以不明原因的气促或者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结论:①危险因素以血栓静脉炎多见;②男性较女性好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栓塞的发病率随之增加;③临床症状以不明原因的气促或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居多。通过对肺栓塞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症状、体征的,正确评估,提出了相关的整体护理和出院指导,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治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峰 《大家健康》2016,(11):270-271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从而为早期干预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热、心悸、肺部湿啰音、咯血、胸痛、胸腔积液等,临床特征具有叠加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及外伤、长期卧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性。治疗及预后:患者接受了抗凝及溶栓治疗,随访一年后,4例死亡,2例再发。结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均具有叠加性,临床医师应准确把握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莫松全 《当代医学》2010,16(25):83-85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救治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救治的6例的骨科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我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骨盆及/或下肢骨折患者458例,其中6例发生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发病率为1.3%,其中1例发生于术中,5例发生于术后4周内,经抢救,4例死亡,1例脑死亡,随访3个月仍未恢复自主意识,1例治愈出院,死亡率为66.7%。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创伤骨科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突然,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死亡率高。骨科医生应加以重视,围手术期内早期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发生是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4年的6月至2016年的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患者中选取40例,查阅这些患者在我院的治疗资料,分析其的临床特点。结果选取患者在我院的治疗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要病症表现包括胸部存在疼痛感、咳嗽以及呼吸困难三种,我院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34例,所占比例为85.00%,失去生命的患者6例,所占比例为15.00%,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患者22例,所占比例为55.00%。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慢性基础疾病属于导致肺栓塞出现为危险因素,因此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中,应当注重早期诊治,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老年人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线索.方法:确诊老年肺栓塞患者24例,年龄65岁~75岁,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因素中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3.3%).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79.2%)最为常见,其次是胸闷(58.3%)和咳嗽(50%),晕厥者占29.2%.血气分析中低氧血症者占66.7%.D-二聚体阳性率62.5%.心电图中以右胸导联(V1-V2)ST-T改变最为常见,其次是急性肺心病表现.超声心动图中肺动脉压力增高最多见(62.5%),其次为右心系统扩大(50%)和心包积液(33.3%).结论:高危因素存在及临床上常见心肺疾病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胸闷、晕厥,结合D-二聚体超过500 μg/L或血气分析中PaO2下降时就应考虑肺栓塞,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基本可确定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刘玲  李晓静  王玉兰 《安徽医学》2013,34(8):1100-1103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易患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危险分层、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中呼吸困难93.0%、肺动脉高压57.0%、晕厥16%最常见;高危患者占20%,中危者占33%,低危占47%;治疗上,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者90例,占90%;尿激酶溶栓者7例,占7%;介入碎栓2例(2%);手术取栓1例(1%),治疗好转86例86%,死亡14例(14%)。结论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和晕厥是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结合D二聚体、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根据危险分层,采取溶栓或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患者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护士对肺栓塞的认识,积极提供预防措施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手术科室肺动脉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手术及创伤是重症患者肺栓塞发生的主要病因。临床症状多为呼吸困难、咯血或血痰、胸痛,甚至晕厥、呼吸心跳骤停。常见体征为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增加,血压下降,发热。23例患者中,11例死亡,病死率47.8%。5例行溶栓抗凝治疗,其中1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手术及创伤后患者具有多种肺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易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且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及采用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栓塞9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或突发性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可伴胸痛,严重者出现发绀、低血压、休克、晕厥甚至猝死.入院时心电图呈SⅠQⅢTⅢ型、SⅠQ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84%,D-二聚体明显升高者占88%.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联合血清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等无创性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早期预防、诊治及教训。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3年3月,在外科发生急性肺栓塞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及教训。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诊断及时,其中单纯抗凝治疗5例,抗凝并溶栓治疗2例。结果死亡4例,治愈2例,1例好转后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针对高危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并同时使用机械性预防措施,及时诊断并采取抗凝溶栓治疗,有望降低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