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干扰电促进脊柱手术疼痛缓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杰民  许杰  彭焰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5):352-353,358
目的评价干扰电促进脊柱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观察166例脊椎手术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电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其中干扰电治疗组120例,药物治疗组46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止痛消炎药,干扰电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干扰电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0)疼痛程度划分标准进行评定,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扰电治疗组中17例度疼痛者,16例干扰电治疗3 d,转为度疼痛,疼痛降级时间为(3.06±0.24)d,治疗12 d转为度疼痛;1例干扰电治疗4 d转为度疼痛,治疗14 d转为度疼痛,疼痛降级时间为(12.12±0.49)d。度疼痛103例,23例干扰电治疗3 d转为度疼痛,44例干扰电治疗5 d转为度疼痛,36例干扰电治疗7 d转为度疼痛,疼痛降级时间为(5.25±1.50)d。对照组度疼痛者4例,2例7 d转为度疼痛,2例9 d转为度疼痛,疼痛降级时间为(8.00±1.15)d;2例20 d转为度疼痛,另2例23 d转为度疼痛,疼痛降级时间为(21.50±1.73)d。度疼痛42例,5例8 d转为度疼痛,30例10 d转为度疼痛,7例13 d转为度疼痛,疼痛降级时间为(10.26±1.40)d。结论干扰电治疗可加快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患男,35岁,因上腹部疼痛3d,右下腹疼痛1d入院。患入院前3d饮酒后自觉剑突下至脐部疼痛,阵发性加剧。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腰背疼痛。入院前1日疼痛移至右侧腹部,并仍有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经门诊抗炎补液治疗无效而入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评分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作为肋骨内固定手术指征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48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选取其中3d后疼痛评分≥6分、PaO2〈60mmHg患者共24例作为试验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9.294-15.73)岁];另选取3d后疼痛评分≤5分、PaO,≥60mmHg患者共24例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5例;年龄(48.634-13.49)岁]。两组患者均采用爪形钢板行肋骨内固定术。术后3d、1周观察疼痛评分和PaO2。结果试验组术后3d疼痛评分小于术前[(4.09±0.93)分VS.(8-21±1.18)分,尸〈0.05],术后1周疼痛评分小于术前[(3,204-0.98)分VS.(8.214±1.18)分,P〈0.05];对照组术后3d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周疼痛评分小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3dPa02大于术前[(61.004±3.47)mmHgVS.(53.004-3.97)mmHg,P〈0.05];对照组术后3dPaO:大于术前[(66.714-5.15)mmHgVS.(66.004-5.00)mmHg,P〉0.05]。术后3d试验组发生肺炎4例,对照组2例(X2=0.762,P〉0.05)。术后3d疼痛评分下降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4.134-1.45)分VS.(0.004±0.42)分,P〈0.05],术后1周疼痛评分下降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5.044-1.23)分VS.(0.08±0.28)分,P〈0.05],术后3dPaO2升高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7.424-3.59)mmHgVS.(0.214±0.98)mmHg,P〈0.05]。结论将肋骨骨折后3d疼痛评分≥6分、PaO2〈60mmHg作为肋骨内固定手术的筛选指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引起的疼痛规律,评价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局部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直肠行前列腺10针穿刺活检患者150例,随机分3组,每组50例,A组在尖部、两侧的前列腺体部与直肠壁间注入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复合剂(质量浓度为1%利多卡因、0.2%布比卡因、1:20万单位肾上腺素)各3ml,B组在相同位置注射1%利多卡因,C组直接行穿刺活检。对患者术中及术后1周内的疼痛行视觉模拟评分尺评分。结果A、B、C组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2.2±1.5、2.0±1.5、3.5±1.9,P〈0.01;术后1h疼痛评分分别为2.2土1.3、3.1±1.1、2.8±1.4,P〈0.01;术后1d分别为1.7±1.1、1.8±1.1、1.7±1.3,P〉0.05;术后6d均为0.2土0.5,P〉0.05。A组2例患者出现术后寒战高热,C组1例术后当晚出现低热。术后A、B、C组分别有1、3、4例患者需口服止痛药。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引起的疼痛主要在术中及术后1d之内。联合应用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局部麻醉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能消除单用利多卡因麻醉引起的术后疼痛反弹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体重180~2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3d(D3)、7d(D7)、14d(D14)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外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同样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神经。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7、14天及假手术后第3天以Von Frey纤维测定机械痛阈并进行术前术后及组间比较;之后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及假手术后第3天断头处死,取患侧L4~L5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并比较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量。结果7d组及14d组大鼠术后机械痛阈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其患侧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3d组大鼠术后机械痛阈及患侧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脊髓背角的NR2B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此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酚曲马多片治疗骨科常见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组100例正在经历疼痛的骨科患者给予氨酚曲马多片1片治疗,连续观察5d,评价疼痛的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平均年龄(49.6±17.4)岁(18—81岁),患者就诊时疼痛平均评分(5.12±1.10)分(4~8.5分),5d后评分为(1.78±0.94)分。33%患者自我评价获较大程度缓解,67%患者的自我评价获中等程度缓解。患者、医师对治疗的总体满意度为61%和75%。有15%的患者发生一般不良事件,停药后无后遗症。结论氨酚曲马多起效快,显效率高,医患满意度高,安全性好,是骨科急性疼痛临床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肌止痛熏洗剂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10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一、二部肛肠科行肛周脓肿手术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采用生肌止痛熏洗剂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5 d、7 d的疼痛评分、疼痛消失、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3 d、5 d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试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生肌止痛熏洗剂熏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8.
评估微粒化地奥司明片缓解痔术后患者肛缘水肿和疼痛症状的效果。选择痔术后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微粒化地奥司明片,2次/d,3片/次,连续应用4d,然后改为每日2次,2片/次,连续应用3d,同时用PP液坐浴、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对照组仅使用PP液坐浴和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治疗前对患者均进行疼痛及肛门肿胀程度的评价,治疗后第4天、第7天对患者的疼痛和肛门水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痔术后患者疼痛与肿胀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8%VS64%,80%VS52%,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在消除痔术后水肿和减轻疼痛方面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痔腺康治疗仪缓解痔术后患者肛缘水肿和疼痛症状的效果,选择痔术后水肿疼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痔腺康治疗仪治疗,每天2次,每次40min,连续应用4d,然后改为每天1次,每次40min,连续应用3d,同时用1:5000PP液坐浴,美宝换药;对照组仅使用1:5000PP液坐浴和美宝换药。术后当天患者均进行疼痛及肛门肿胀程度的评价,治疗后第4天、第7天对患者的疼痛和肛门水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痔术后患者在疼痛与肿胀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8%vs64%,80%vs52%,P〈0.05)。结果表明,痔腺康治疗仪在改善术后水肿和减轻疼痛方面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Nav1.8反义寡核苷酸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Ⅰ组(CCI+生理盐水组);Ⅱ组(CCI+Nav1.8错义寡核苷酸45μg组);Ⅲ组(CCI+Nav1.8反义寡核苷酸45μg组);Ⅳ组(CCI+Nav1.8反义寡核苷酸90μg组)。按Bennett法制作CCI模型,CCI5d鞘内置管,CCI8d开始鞘内给药,每日给药2次,连续5d。于CCI前2d和CCI1、3、5、7、9、11、13d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CCI 14d取双侧L4-6背根神经节(DRG),测定钠通道Nav1.8mRNA的表达。结果与CCI前2d前比较,Ⅰ、Ⅱ组在CCI5~13d术侧机械痛阈降低,热痛阈缩短;Ⅲ组CCI5~13d术侧机械痛阈降低,CCI3.9d热痛阈缩短,Ⅳ组CCI5—9d术侧机械痛阈降低,CCI3~7d热痛阈缩短(P〈0.05或0.01)。与Ⅰ、Ⅱ组比较,Ⅲ、Ⅳ组CCI 11、13d术侧机械痛阈增加,热痛阈延长(P〈0.05或〈0.01)。CCI14dⅢ、Ⅳ组术侧DRG中Nayl.8mRNA表达低于Ⅰ、Ⅱ组(P〈0.01),Ⅳ组DRGNay1.8mRNA表达低于Ⅲ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45、90μg/次Nayl.8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有镇痛作用,90μg/次剂量效果较好,其机制是通过下调DRG中Nay1.8mRNA钠通道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为建立完善的疼痛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4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行为及态度的调查。结果仅8.1%的护士了解国内外常用的4种疼痛评估方法,18.6%的护士对疼痛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非常熟悉;95.0%以上的护士在疼痛管理方面的态度较积极;63.2%~78.8%的护士能经常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疼痛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结论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尚显不足,在积极进行疼痛治疗及护理的行为方面有待于提高。需对护士加强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促进疼痛管理规范化体系的形成,从而改善疼痛管理现状,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通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AGD-800)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6例患者,每位患者都以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 000次,治疗周期7 d/次,连续治疗3次,分别为0、7、14 d,治疗时间为5~10 min,并随访记录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医生评价评分、患者反应评分及总体评分。结果 36例患者中32例获得完全随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总有效率末次随访达到50%。结论冲击波技术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按压疼痛加剧试验和呼吸疼痛试验对于早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1例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上腹或中上腹部疼痛患者,分别进行按压疼痛加剧试验和呼吸疼痛试验,通过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早期急性阑尾炎或非阑尾炎腹痛)进行对比,来计算两种试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分析其对早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急性阑尾炎,另49例为非阑尾炎腹痛。按压疼痛加剧试验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2.1%,呼吸疼痛试验分别为53.8%和83.7%。按压疼痛加剧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 CI:0.693~0.878),略高于呼吸疼痛试验的0.688(95% CI:0.583~0.792)。结论按压疼痛加剧试验对于早期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特异度不如呼吸疼痛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CCI)后不同时点大鼠脊髓磷酸化cAMP反应成分结合蛋白(p-CREB)含量的变化。方法32只160~180g雄性SD大鼠中,8只为正常对照,其余24只做成CCI模型。用VonFrey细丝测定大鼠后爪触诱发痛的变化,并于术后7、14和30d处死(n=8),取L4~L6脊髓用以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测定p-CREB的表达量。结果CCI大鼠结扎侧在术后7、14d出现明显的机械感觉异常(P<0·01),30d后基本消失。与正常大鼠相比,CCI大鼠p-CREB含量在术后7、14d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术后30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CCI大鼠疼痛模型中脊髓p-CREB含量明显增高,并且随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脊髓p-CREB在慢性神经性疼痛中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鞘内注射硫酸镁或/和吗啡对大鼠切口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鞘内注射(IT)硫酸镁(MgSO4)或/和吗啡对大鼠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均分为12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术前MgSO4 375μg治疗组和术后MgSO4 375μg治疗组、术前MgSO4 188μg治疗组和术后MgSO4 188μg治疗组、术前吗啡5μg治疗组和术后吗啡5μg治疗组、术前吗啡2.5μg治疗组和术后吗啡2.5μg治疗组、术前MgSO4 188μg加吗啡2.5μg治疗组和术后MgSO4 188μg加吗啡2.5μg治疗组。按Yaksh法施行鞘内置管。按Brennan法建立大鼠足底切口痛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2h、3h、6h、12h、1d、2d、3d、5d以von Frey细丝法(机械性痛觉过敏)、热辐射法(热痛觉过敏)和累积疼痛评分法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术前值比较,对照组、术前或术后MgSO4 375μg治疗组、术前或术后MgSO4 188μg治疗组、术前或术后吗啡2.5μg治疗组大鼠在术后2h、3h、6h、12h、1d、2d的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von Frey纤毛刺激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均明显降低(P〈0.01),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前或术后吗啡5μg治疗组、术前或术后MgSO4 188μg加吗啡2.5μg治疗组大鼠的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MWT均明显升高(P〈0.01),TWL均明显延长(P〈0.05或P〈0.01)。结论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单次IT吗啡5μg或MgSO4 188μg加吗啡2.5μg能提供术后早期抗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按腹部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按摩、音乐疗法等措施,术后7 d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7岁。因右上腹疼痛7d,再发10h,于2004年10月28日入院,前7d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绞痛伴右肩部放射痛,伴腹泻。无黄疸、畏寒、高热、呕吐、便秘、黑便,外院予以抗炎、解痉治疗后疼痛缓解。入院前10h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并逐渐加剧而转我院。既往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拆线法减轻伤口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748例拆线患者随机分为观簪组(426例)和对照组(322例)。时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拆线.即用无齿镊央起缝线结.再用线剪剪断缝线;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拆线,即用蚊式钳央住线结,再用眼科剪贴近皮肤平面剪断缝线。结果 观察组拆线时疼痛发生率为56.3%.Ⅲ级及以上疼痛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拆线方法可减轻患者拆线时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期疼痛止痛的效果。方法:将122例LDH急性期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活血汤治疗,依据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止痛效果的差异;患者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缓解程度的满意率。结果:两组LDH患者在治疗后第1、3、5、7天的疼痛均得到逐渐缓解或明显减轻。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LDH患者治疗7 d后对疼痛缓解满意度,观察组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DH急性期疼痛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方面的效果,选择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呼吸训练。音乐疗法、排便护理;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24h、48h、3d、7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建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