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患者女,70岁,因言语不清并进行性加重5d,于2007年5月1日入院。患者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并进行性加重,伴双手精细动作不协调,记忆力轻度下降,无意识障碍,定向力无改变,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及听力障碍。2007年4月30日查颅脑MR示:①左侧额叶不规则形2.0cm×1.5cm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边缘呈等T1等T2异常信号,FLATR呈略等信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VP)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VP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信息。结果共收集VP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0.8岁。均表现为发作性头晕,8例头晕发作时表现为不稳、不平衡感,7例表现为眩晕感;15例患者在应用卡马西平治疗1 w后头晕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12例患者MRCISS检查提示存在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其中1例患者责任血管为椎动脉,11例患者为小脑后下动脉。3例患者MRCISS序列检查未见压迫血管。结论 VP与神经血管压迫机制相关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3岁,因“头晕4a,癫痫发作2a,脾气暴躁等性格改变3个月、加重1个月”人院。患者于4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在当地医院检查后以“脑炎”收入院,期间行抗炎及对症治疗,症状减轻后出院,其后仍有阵发性头晕,未行特殊治疗。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规律癫痫小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min,于某省级三甲医院行头颅MR检查,示右侧枕叶、顶叶、双侧苍白球、脑干及双侧小脑半球内片状或点片状等或略短T1信号,长12信号,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系列(FLAIR)呈高信号(与4a前MR片比较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徐琴 《临床内科杂志》2014,(11):775-776
例1,女性,43岁.因“间断性发热、头痛1个月”于2013年8月24日住院.既往体健,无家禽密切接触史.体格检查:T37.8℃,颈部抵抗,双侧kernig征阳性,余体征阴性.辅助检查:头颅MR检查见双侧额颞枕叶多处皮层肿胀,病变区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在水抑制序列上呈高信号影,增强后颅内多处脑沟内可见异常强化(图1).头颅MRA、MRV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清病毒、传染病、结核杆菌等检查均阴性;血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因间歇便血1年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便,持续2d自愈,之后时而出现血便。便血时,大便略发黑,为成形软便,约2d后恢复正常。患者无腹痛、头晕、心悸及其他症状。既往无肝炎、心脏病、肠道病等相关病史。体检:仅右下腹轻压痛,余无异常。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无异常,便潜血阴性。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头晕1天,间断心悸、头晕、胸闷3小时,意识障碍1次,心脏骤停1次”于2022年7月10日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患者1天前慢步走时突发头晕,随即倒地,呼之可应,自行缓解。3小时前家属发现患者睡眠中呼吸异常,呼之不应,给予心外按压约10min后患者意识恢复。为进一步诊疗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急诊医师询问病史,患者目前无胸痛、头晕、喘憋等不适。初步查体:患者平卧位,神清,精神弱,反应略迟钝,血压140/68mmHg(1 mmHg=0.133kPa),心率80次/min。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可,无肢体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脑囊尾蚴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方法 对166例经临床确诊的脑囊尾蚴病患者的CT及MRI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结果 1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中, 脑实质型108例, 脑室型15例, 脑膜型3例, 混合型40例。各型 脑囊尾蚴病CT、 MRI特点: ① 脑实质型脑囊尾蚴病可分为急性期型 (囊泡型、 脑炎型、 多发环形或结节状强化型) 和慢性 钙化型。囊泡型: 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状影, 边界清楚, 囊内可见高密度头节; MRI表现为类圆形长T1、 长T2信号, 囊 内可见偏心附壁的点状影, 囊壁及头节为等信号, 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脑炎型: CT呈散在低密度灶, MRI表现为斑片状稍 长T1、 长T2信号, 多数无明显强化或不规则强化; 结节状或多发环形强化型: CT平扫为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 呈多发结节或环形强化; 慢性钙化型: 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点状高密度影, MRI上表现为等或长T1、 短T2信号。② 脑室型: 常发生于第三、 四脑室, 可并发阻塞性脑积水。③ 脑膜型: 脑脊液间隙局限性扩大且不对称, 可出现交通性脑积 水, 增强扫描后可出现软脑膜强化。④ 混合型: 表现为上述2种或以上类型并存, 急、 慢性期影像混合存在。结论 结论 不同 分型脑囊尾蚴病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 分析这些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对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判具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8.
病例:例1,患者,男,72岁。半年前曾无意间左头顶部碰到墙上硬物。当时头部皮肤无异常,也无头晕仅有局部疼痛数分钟就自行缓解,无其他异常。近一周因头晕有肢麻木行动乏力就医,既往有陈旧脑梗塞史。查体:神清语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右肢肌力Ⅴ,病理征(-),外院头C-T检查示左额、颞、顶硬膜下积液己压迫近一半脑组织,转专科医院行头硬膜下积液引流术好转出院,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性,81岁。于2022年7月9日因“头晕黑矇1天”入院。患者入院当天下午3点左右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出汗、视物旋转,伴耳鸣、胸闷心悸,无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无腹痛腹泻,无双下肢浮肿等,头晕持续5分钟后自行好转。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心电图(图1):心率:48次/分,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窦性夺获,提示:窦性停搏,异常q波(Ⅱ、a VF)。患者以“窦性停搏,头晕待查”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1岁,已婚。发现血压高1年,头晕1d。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并伴活动后轻度胸闷、心悸,就诊发现血压180/90mmHg(1mmHg=0.133kPa),诊断为高血压。经氨氯地平加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血压多数时间控制在140/80mmHg水平。1d前再发头晕,同时伴面部发热。肢体活动无明显异常。门诊血压为122/68mmHg;超声心动图示:室间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 ,13岁 ,学生 ,江西鄱阳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 ,左上肢不自主抽搐 ,持续 2min ,几天后又出现同样症状 ,并晕倒 ,2~ 3min后恢复正常。病人无家族史 ,无血吸虫病治疗史 ,但有疫水接触史。体检 :体温及血压正常。肝、脾及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 :IHA和ELISA呈强阳性。头部MR平扫 :T1WI示右额叶见大量长T1信号 ,水肿影内有数个结节状等T1信号区并被水肿影包绕呈“岛状” ,其右侧脑室及局部脑沟受压(图 1、2 )。T2 WI示同侧病变范围内见等T2 的结节占位 ,周围为大量长T2 信号区 ,其内缘呈一弧形 ,外缘呈“爪状”…  相似文献   

12.
例1 患者女,41岁。无明显诱因起立后前额部疼痛,次日骑自行车时呕吐1次伴头晕,半个月后就诊,无头部外伤、腰椎穿刺、发热等病史,既往健康。体检:T36℃。意识清楚,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反射阴性,颈强(-)。病人起床站立时剧烈头痛伴恶心,平卧位后症状消失,腰椎穿刺:无脑脊液(CSF)自动流出,接管测压测不到,用注射器抽出极微黄色CSF2ml化验。结果:蛋白质80mg%,细胞数5个/mm3。头CT扫描正常。头MRI:双侧额、颞、顶、脑质外硬膜下可见新月状异常信号,T1加权呈等信号,T2加权…  相似文献   

13.
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SAE)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收集有完整资料的SAE患者 330例 ,其中男性2 0 3例 ,女性 12 7例 ,年龄 5 6~ 95岁 ,全部病例均作CT扫描 ,5 4例加作MRI。记忆力减退 2 73例 ,社会适应能力减退 10 6例 ,性格改变 6 3例 ,头晕、头痛、失眠 2 41例。CT扫描见脑内白质区低密度灶 ,呈小斑片对称或不对称分布。MRI见脑内白质区病灶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成像病灶呈高信号 ,5 1个高信号影 ,16个低信号影。SAE是一种以慢性高血压 ,脑深部小动脉硬化 ,皮层下白质变性 ,多发腔隙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联合磁共振(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0例作为化脑组,收集同期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作为脑炎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名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与MRI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化脑组CT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增强后病灶及其周围呈高密度强化;MRI主要表现为多发性、不规则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灶。脑炎组CT主要表现出多发性、散在性的低密度灶,并呈现环状或结节状强化;MRI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网球状或囊状长T1长他异常信号病灶。化脑组CT与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0.0%、95.0%;脑炎组CT与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5.0%、97.5%;对照组CT与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5.0%、2.5%。化脑组与脑炎组CT、MRI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脑组与脑炎组MRI检查异常率高于CT检查异常率(P0.05)。结论 CT联合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快捷、无创等优点,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示颅脑各种横断面的组织结构,有利于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例1 患者男,71岁.2004年8月无任何诱因出现近事遗忘,词不达意,右半身不完全瘫痪.MRI示:左侧脑室前角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边界欠清楚,周围水肿,中线结构右移,增强呈均匀强化.诊断: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6.
王卫 《山东医药》2010,50(6):33-33
患者,女,21岁,因进行性肢体无力、视力减退4a余入院。患者200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肢麻木无力,当时无昏迷,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医院行颈椎MRI示C6脊髓节段长T1、长他信号改变,诊断为脊髓胶质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排除胶质瘤诊断,肢体麻木感有所好转,遂出院。2005年12月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至当地医院眼科就诊,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农民,55岁,辽宁省人。2005年10月头晕,经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治疗未见好转。2006年2月因站立不稳,不能独立行走,时有头痛,到医院就诊,行头部磁共振(MRI)检查,怀疑“多发性脑转移瘤”。近日上述症状加重,于2006年3月3日入本院。主诉头晕6个月,站立不稳15d。头部MRI检查提示:两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四脑室及侧脑室布满大小不等的囊状长T1及T2信号,病灶周围伴有少许的水肿信号。一般检查: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精神萎靡,表情呆滞,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第一股间肌有1结节,质硬、活动、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时间、空间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减退。双眼向右侧斜视,右眼内收不能,向左视时有复视及分离性眼震,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无异常。无面瘫,软腭抬举一致,咽发射( ),伸舌居中。肌张力不高,四肢肌力较正常减弱,轮替、指鼻及跟膝胫试验不准,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5岁。一个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几秒钟后症状消失。96年11月15日又出现头晕以及黑朦现象,持续约1分钟后症状又自行消失。就诊于本院门诊。查ECG,为I”A-VB,其P-R间期为0.40s。门诊拟诊:病毒性心肌炎。收住本院、病案号96一5239。人院后查体:患者神清。T36.SC,P78次/分,R20次/分,BP15/gkPa。HR76次/分,心律齐无杂音。X线胸片示双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SO<250u,ECRIOmm/h,血K”4.Zmmol/L,血Ca’“2.3mmol/L。动态心电图示(图B):长P-R型I…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8岁。阵发性胸闷,心悸伴头晕或晕厥2月余,每次发作后即来院检查:血压96/60mmHg,听诊心肺无异常,常规心电图正常:X线胸透,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均未见明显:晕常。行24h DCG监测。14:24分患者坐在沙发上看书时突然感到胸闷、气促头晕,经5min.症状自行缓解,其余时间无不适感。DCG分析可见(图1)14:24:22分在规整的90次/min窦性心律中,  相似文献   

20.
巨长基底动脉(MDBA)是一种罕见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男,55岁,表现眩晕、左耳失聪及左眼外展肌麻痹等脑干梗塞症状。最初MRI检查显示桥脑前池内有一迂曲呈水平方向显著扩张的基底动脉并延伸至小脑桥脑角,血管腔内有栓子环绕。T_1加权影象表现等强度周围有高强度环;T_2加权则显示显著低强度。扩张的动脉明显压迫脑干和左侧小脑桥脑角,但无明确脑干梗塞的征象,血管造影确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