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探讨何首乌中6种化学成分(没食子酸、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白藜芦醇、芹黄素)对人孕烷X受体(humanpregnant X receptor,PXR)介导的CYP3A4的转录调控作用。利用前期建立的PXR介导的CYP3A4药物诱导快速筛选技术,采用MTS细胞检测方法考察化学成分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计算IC50;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将PXR表达载体和含CYP3A4转录调控区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HepG2细胞,10μmol·L~(-1)利福平为阳性对照,10μmol·L~(-1)酮康唑为阴性对照,用何首乌中6种成分——没食子酸、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白藜芦醇、芹黄素(5,10,20μmol·L~(-1))分别处理24 h,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空载质粒pc DNA3. 1与p GL4. 17-CYP3A4共转染时没食子酸、白藜芦醇对CYP3A4的调控为抑制效应,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对CYP3A4产生诱导作用; pc DNA3. 14-PXR与p GL4. 17-CYP3A4共转染时,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白藜芦醇、芹黄素均产生诱导效应。综上所述,6种成分对CYP3A4产生抑制或激活效应,PXR参与后,5种成分对CYP3A4产生诱导效应,其中3种成分的诱导效应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提示,在与何首乌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讨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2,3,5,4'-四羟基芪-2-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THSG)、蒽醌类(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对人孕烷X受体(human pregnant X receptor,PXR)介导的CYP3 A4的转录调控作用。利用前期建立的PXR介导的CYP3 A4药物诱导快速筛选技术,采用MTS细胞检测方法考察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计算IC50;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将PXR表达载体和含CYP3 A4转录调控区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Hep G2细胞,10μmol·L~(-1)利福平(RIF)为阳性对照,10μmol·L–1酮康唑(TKZ)为阴性对照,用THSG(2.5,5,10μmol·L~(-1))和蒽醌类成分(2.5,5,10μmol·L~(-1))分别处理24 h,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空载质粒pc DNA3.1与p GL4.17-CYP3A4共转染时,THSG、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对CYP3A4的调控多为抑制效应,大黄素对CYP3A4产生诱导作用;pc DNA3.14-PXR与p GL4.17-CYP3A4共转染时,THSG、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均产生诱导效应。综上,THSG和蒽醌类成分均可对CYP3A4产生抑制或激活效应,PXR参与后,上述成分对CYP3A4均产生诱导效应,提示何首乌中主要成分对CYP3A4的诱导作用是通过PXR实现的。以上结果提示在与何首乌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种中药调节细胞色素P450 3A4转录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通过激活人孕烷x受体(PXR)诱导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转录表达的中药;研究其诱导能力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在HepG2细胞中,采用瞬时共转染报告基因试验筛选对CYP3A4转录表达有诱导作用的中药,研究其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PXR介导的CYP3A4的转录调节作用.结果中药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均能通过激活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在浓度-效应关系中,500 mg·L-1的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在作用时间24 h时,其诱导倍数分别为0.1%DMSO处理细胞的(6.82±0.09),(6.76±0.20),(5.49±0.13),(4.97±0.07)倍.在时间.效应关系研究中,500 mg·L-1的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在作用时间为48 h时,其诱导倍数分别为0.1%DMSO作用细胞的 (7.74±0.54),(7.34±0.10),(5.54±0.11),(5.32±0.18)倍.结论中药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均能够通过激活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明确龙眼叶的降血糖物质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对龙眼叶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9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含10 mmol乙酸铵)梯度洗脱,通过正、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扫描范围m/z 100~1500。结果:利用目标化合物的二级碎片离子信息与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报道的化合物质谱信息进行比对,从乙醇部位中共鉴定出了9个化合物(木犀草苷、山柰酚、槲皮苷、木犀草素、莽草酸、柠檬酸、腺苷、烟酰胺和L-酪氨酸),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了11个化合物(木犀草苷、槲皮苷、山柰酚、木犀草素、莽草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腺苷、烟酰胺、东莨菪内酯和L-苯丙氨酸),正丁醇部位共鉴定出了10个化合物(木犀草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山柰酚、紫云英苷、木犀草素、柠檬酸、没食子酸、腺苷、烟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其中这3个活性部位的共有成分有5个(木犀草苷、山柰酚、木犀草素、腺苷和烟酰胺)。结论:建立的UPLC-Q-Orbitrap HRMS可快速鉴定龙眼叶中3个降血糖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龙眼叶降血糖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及其苷类、有机酸类和含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鸡冠花药材粉末颜色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电子感观分析法(色度计)测量药材粉末L*,a*,b*值,用RP-HPLC法同时测定鸡冠花4种有效成分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鸡冠花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用SPSS 19.0分析颜色值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L*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与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呈极显著负相关。a*,b*与异鼠李素含量不相关,L*,a*,b*与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不相关。结论:鸡冠花粉末颜色越暗、偏红程度越大,其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越高,而偏黄程度大,则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含量越低;鸡冠花异鼠李素含量仅与鸡冠花粉末明暗程度相关(负相关);鸡冠花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与其粉末颜色不相关。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代表了植物中最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因此用它们作对照品来分析药材有效成分与粉末颜色相关性有一定意义,且测定鸡冠花的颜色值用以评价其质量具有简便、节能的优点,可为鸡冠花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途径和参考。另外,鸡冠花主要色素类成分为红色素,鸡冠花粉末颜色值是否反应鸡冠花红色素的含量以及鸡冠花具体发挥作用的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7,(3)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对CYP3A4转录激活、mRNA诱导作用的影响,并对其在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利用CCK-8方法检测苦参碱对人结直肠癌LS174T细胞、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瞬时共转染报告基因方法检测苦参碱对人孕烷X受体(PXR)介导的CYP3A4荧光素酶活性影响;Real-time PCR检测苦参碱对人孕烷X受体、CYP3A4 mRNA诱导作用影响。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苦参碱对Hep G2和LS174T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在Hep G2细胞中,苦参碱可通过激活PXR而诱导CYP3A4转录,并通过诱导PXR mRNA表达进而上调CYP3A4 mRNA表达。在LS174T细胞中,苦参碱可通过激活PXR诱导CYP3A4转录,并通过诱导PXR mRNA表达进而上调CYP3A4 mRNA表达,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苦参碱对CYP3A4的诱导可能与人孕烷X受体通路有关,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有可能干扰其他药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7.
吴婷妮  余长柱  李荣  孙晓梅  李俊 《中草药》2013,44(17):2404-2409
目的 建立HPCE-DAD法测定鬼针草中10种酚类化合物(木犀草苷、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苷、水杨酸、木犀草素、山柰酚、槲皮素、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的方法,比较6种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上述化合物提取效率的影响.方法 实验考察了缓冲液pH、浓度、分离电压、毛细管冷却液温度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在214nm检测波长下,60cm长毛细管中,25 mmol/L硼砂(pH 9.5),分离电压25 kV,毛细管冷却液温度25℃时上述各化合物在16 min内能得到完全分离.结果 木犀草苷、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苷、水杨酸、木犀草素、山柰酚、槲皮素、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分别在5.0~120、5.0~120、5.0~120、5.0~120、1.0~120、2.5~120、5.0~120、2.5~120、2.5~120、2.5~120 mg/L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2.5、2.5、2.5、2.5、0.5、1.0、2.5、1.0、1.0、1.0 mg/L,精密度RSD≤5.17%(n=6),测定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在94.4%~105.8%,RSD在0.32%~4.33%.结论 鬼针草中木犀草苷、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苷、水杨酸、木犀草素、山柰酚、槲皮素、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的量分别为95.04~105.84、78.03~110.45、96.45~177.96、178.78~300.00、62.06~66.54、71.08~72.85、77.39~95.30、68.27~77.43、68.47~88.47、107.24~142.43 μg/g.  相似文献   

8.
4种中药调节细胞色素P4503A4转录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通过激活人孕烷X受体(PXR)诱导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转录表达的中药;研究其诱导能力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在HepG2细胞中,采用瞬时共转染报告基因试验筛选对CYP3A4转录表达有诱导作用的中药,研究其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PXR介导的CYP3A4的转录调节作用。结果:中药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均能通过激活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在浓度-效应关系中,500 mg.L-1的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在作用时间24 h时,其诱导倍数分别为0.1%DMSO处理细胞的(6.82±0.09),(6.76±0.20),(5.49±0.13),(4.97±0.07)倍。在时间-效应关系研究中,500 mg.L-1的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在作用时间为48 h时,其诱导倍数分别为0.1%DMSO作用细胞的(7.74±0.54),(7.34±0.10),(5.54±0.11),(5.32±0.18)倍。结论:中药莪术、苍术、白术和茯苓均能够通过激活PXR诱导CYP3A4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精准、可量化的方法筛选蜂胶影响PXR/CYP3A4通路调控血脂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人结肠癌LS174T细胞给予一定浓度的咪达唑仑注射液,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蜂胶已知成分对照品溶液,孵育后提取样品,采用UHPLC-MS法测定生成的1′-羟基咪达唑仑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筛选出对PXR/CYP3A4通路有显著调控作用的成分,以这些成分为指标,建立同时定量方法,根据结果初步确定蜂胶中影响PXR/CYP3A4通路调控血脂代谢的质量标志物。结果所评价的蜂胶成分中,白杨素、高良姜素、异绿原酸A、槲皮素、咖啡酸苯乙酯均能够显著提高或降低1′-羟基咪达唑仑的量(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提示上述成分能够显著影响PXR/CYP3A4表达;UHPLC-MS-MS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蜂胶中上述成分除异绿原酸A和乔松素外,均具有适宜的含量以达到显效。结论白杨素、高良姜素、咖啡酸苯乙酯和槲皮素可能是蜂胶影响PXR/CYP3A4通路调控血脂的质量标志物,且均具有抑制相关靶标表达,进而调节血脂水平的活性;同时,本研究所用质量标志物筛选、评价方法快速、高效、可量化,能够适应基于PXR/CYP3A4的大通量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仙鹤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对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3),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6),芹菜素(7),木犀草素(8),槲皮素(9)。结论:化合物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银杏成分对人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从银杏中提取的29种成分体外对人肝微粒体5种主要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CYPl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三萜内酯类化合物银杏内酯A、B、C、J和白果内酯以及黄酮醇苷类成分对5种CYP同工酶活性仅有微弱的或无抑制作用;黄酮醇苷元山柰酚、槲皮素、芹菜苷元、4一羟基-甲基芹菜苷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及其萜类单体白果内酯(BB)、银杏内酯A(GA)和银杏内酯B(GB)是否能通过孕烷X受体(PXR)的活化而诱导CYP3A4转录.方法 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在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细胞中转入PXR表达质粒、CYP3A4报告基因质粒和内参质粒,与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萜类单体(BB、GA和GB)共同孵育24 h后,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结果 GBE(100 ng/mL、500 ng/mL、5μg/mL和25 μg/mL)分别通过活化PXR诱导CYP3A4 1.32、1.57、1.71和1.92倍,BB(10 ng/mL、100 ng/mL和1μg/mL)分别通过活化PXR诱导CYP3A4 1.52、1.79和1.89倍,GA和GB则不能通过活化PXR诱导CYP3A4.结论 GBE和BB能通过PXR的活化而诱导CYP3A4转录,GA和GB不能活化PXR,对CYP3A4转录无诱导作用,提示在GBE或BB与CYP3A底物合用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仙茅及其有效成分对不同状态L02细胞PXR-CYP3A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春苗  张冰  林志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3348-3352
目的: 明确仙茅水提液及其有效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正常、虚寒状态L02细胞中PXR-CYP3A的影响,为探讨仙茅在不同状态下药效表达差异的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分别用正常、虚寒大鼠血清培养L02细胞,诱导正常、虚寒2种状态细胞.仙茅水提液及其有效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作用于不同状态细胞后,检测不同状态L02细胞PXR蛋白表达和CYP3A活性. 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仙茅水提液和苔黑酚葡萄糖苷能使L02细胞活力明显增强;仙茅水提液能使正常组L02细胞PX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苔黑酚葡萄糖苷能使正常组L02细胞CYP3A活性和PX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仙茅水提液能使虚寒组L02细胞CYP3A活性和PXR蛋白表达升高,苔黑酚葡萄糖苷能使虚寒组L02细胞CYP3A活性水平显著降低,使虚寒组细胞PX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结论: 仙茅作用于虚寒状态L02细胞,能激活PXR诱导CYP3A活性,但对正常L02细胞的PXR及其介导的CYP3A活性没影响或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车前草中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 SB-C18 (1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360 nm;甲醇-0.2%磷酸(45:5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槲皮素、山柰酚、术犀草素、芹菜素理论板数分别大于5 000、6 000、6 000、7 000;4种化合物的分离度均大于1.5.结果: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回归曲线分别为Y=1 504.412X+9.975 6,Y=1 991.745X+8.605 1,Y=567.591X+2.539 7,Y=1 811.803X+0.307 4,在5.521 6×10-2-19.325 6×10-2μg/mL、4.608×10-2~16.128×10-2μg/mL、12.550 4×10-2~43.926 4×10-2 μg/mL、6.028 8×10-2~21.100 8×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2~0.999 98,槲皮素、山柰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6%,RSD分别为3.7%、3.7%.样品分别含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0.81、0.634、0.0、0.08 mg/g.结论:本法为车前草提供了分析黄酮化合物方法,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数据及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玫瑰Rosa rugosa花蕾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食用玫瑰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玫瑰花蕾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乙酰基-4′,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1)、山柰酚(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芦丁(7)、木犀草素(8)、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9为首次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的IC50值分别为6.8、5.6、2.2、1.8、7.4μmol/L。  相似文献   

16.
飞机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经权  杨峻山  缪剑华 《中药材》2007,30(6):657-660
目的:系统研究既是中草药又是外来入侵物种的飞机草黄酮类成分,为充分开发其过剩资源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飞机草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进行色谱技术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种已知成分,分别为山柰酚-3-甲氧基(Ⅰ),鼠李素(Ⅱ),柽柳素(Ⅲ),槲皮素(Ⅳ),山柰酚(Ⅴ),洋芹素(Ⅵ),木犀草素(Ⅶ),二氢山柰素(Ⅷ)。结论:Ⅰ、Ⅱ和Ⅵ为从泽兰属首次分离得到,Ⅷ为罕见黄酮并首次从菊科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9,(1)
目的筛选30种黄酮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方法改良的HPLC法测定各黄酮抑制率,以筛选活性成分。腹腔注射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后,磷钨酸法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水平,脲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测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12种黄酮在120μmol/L浓度下、9种黄酮在60μmol/L浓度下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抑制作用,以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作用最强,IC50值分别为42. 02、120. 22、135. 98、 184. 36μmol/L。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组(20、 40、 80 mg/kg)、芹菜素组(200 mg/kg)、山柰酚组(150、300 mg/kg)尿酸、黄嘌呤氧化酶、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降低(P0. 05,P0. 01)。结论 3种黄酮(木犀草素、山柰酚、芹菜素)可明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呈现出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玫瑰花糖膏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玫瑰花糖膏中的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3种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鉴别玫瑰花糖膏的抗氧化成分;依照药典测定玫瑰花糖膏中挥发性醚浸出物的含量和相对密度;根据玫瑰花糖膏中主要有效成分黄酮苷,大部分具有相同的苷元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特点,加酸水解后采用HPLC法对总黄酮(以槲皮素、山柰酚之和计)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60∶4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1)供试品(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溶液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玫瑰花糖膏中的没食子酸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3)挥发性醚浸出物平均含量为0.1188%,相对密度平均为1.38。4)槲皮素在0.24~1.2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0.43%,RSD为1.52%;山奈酚在0.08~0.4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2.19%,RSD为1.80%。结论:本实验提高了玫瑰花糖膏的质量标准,为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鞭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sL.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结果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山柰酚(2)、槲皮素(3)、芹菜素(4)和4′-羟基汉黄芩素。其中化合物1,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等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翻白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没食子酸(3)、咖啡酸(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槲皮素(7)、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10)、芦丁(11)、鞣花酸-3,3'–二甲醚(12)、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13)、鞣花酸-3,3',4'-三甲醚(14)。结论化合物9、13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委陵菜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