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伟  王一民  黄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59-3461
目的 探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的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多脑叶发病,5例双侧颞、枕、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具有一定对称性,3例右侧额叶、颞叶、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2例左侧颞叶、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FLAIR序列呈高信号,急性期病变于DW1序列呈高信号,有3例累及脑深部核团,累及豆状核2例,累及豆状核和尾状核1例,累及小脑2例,累及脑干1例,并有不同程度脑萎缩4例.增强扫描少有强化.结论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6例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有感觉神经分布区的刀割样疼痛、带状分布的疱疹,受累神经涉及肋间神经、颈丛、臂丛神经及多组脑神经.4例有角膜损害,3例有腰背部束带感,2例伴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6例出现脑膜刺激征,3例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均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0.4~1.2 g/L,脑脊液压力110~283 mmH2O.脑电图检查12例出现广泛θ波,头颅CT检查7例出现多灶低密度影.结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早期应常规行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明确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及早干预,以减少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秋婷  万媛  刘丽华 《中国康复》2014,29(3):225-226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10d后,2组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57%、87.86%,P<0.05)。结论:氦氖激光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8例BB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例,腹泻2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例。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含混3例;意识不清、双下肢无力、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面部和手指麻木、头晕伴行走不稳的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眼肌麻痹(眼外肌麻痹7例,眼内肌麻痹1例),共济失调4例,意识障碍4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例,病理征阳性8例,累及面神经4例,累及舌咽和迷走神经6例,同时累及脑神经(面神经、舌咽、迷走神经、舌下神经)3例。2例患者脑脊液检查正常,4例头颅MRI检查无特征性表现,2例在脑干内相应部位有异常病灶,1例硬脑膜广泛强化。5例行血清抗GQ1b抗体检查者均为阴性。8例患者均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患者预后较好,1例患者死亡。结论:BBE多呈单相良性病程,确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清抗体、脑脊液病原基因组、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作为辅助诊断,免疫球蛋白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累及多组颅神经的Ramsay-Hunt综合征2例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分别在社区医院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痛、咽喉部疼痛、耳鸣和听力降低等症状。经查体及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确诊为Ramsay-Hunt综合征。给予神经营养、抗病毒和(或)激素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2个月随访时,患者已基本痊愈。结论:Ramsay-Hunt综合征以耳带状疱疹复合外周神经麻痹和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但常常伴随三叉神经痛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一旦诊断,应及早给予抗病毒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喉炎临床常见,多由呼吸道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β-溶血性链球菌~([1,2])。疱疹病毒,尤其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喉炎并不常见。带状疱疹喉炎可表现为声门或声门上方水疱、水肿和溃疡性破损~([3])。带状疱疹病毒也可侵犯脑神经,Ⅱ、Ⅲ、Ⅳ、Ⅴ、Ⅵ、Ⅶ、Ⅷ脑神经都可受累,其中面神经受累最常见。我科收治一例带状疱疹病毒喉炎,未累及面神经,而累及Ⅴ、Ⅷ、Ⅸ、Ⅹ脑神经,十分少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手足口病4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7月本科室接诊的46例手足口病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29例(63.0%)伴发热,39例(84.8%)累及臀部,2例(4.3%)患儿为复发病例,32例(69.6%)为幼儿园及小学群居儿童。所有惠儿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几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应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惠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迁延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的临床、脑脊液、影像学、脑电图特点及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缺乏前驱感染症状,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3个月至2年;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蛋白波动在54-60mg/ml,病变多累及颞额叶,脑电图多为慢波改变。抗病毒治疗疗程1~3个月,预后较好。结论迁延性病毒性脑炎可无前驱感染症状,早诊断、长疗程抗病毒直接影响预后,脑电图改变作为抗病毒疗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852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有出血倾向,常累及心、肝、肾及胃肠道,治疗以补液为主,并辅以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针对不同损害器官灵活用药。治愈率达99.06%。结论 流行悸出血热累及不同器官时,应及时针对性用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后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微血管减压术后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文献共有7例符合纳入标准,加上本文报道的2例,共9例患者。其中5例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例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例病毒类型不明。6例原发病为三叉神经痛,3例为面肌痉挛。其最常见症状为面部疱疹(5例),部分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4例)、眼结膜炎(1例)、面瘫(1例)、面肌痉挛(1例)。经阿昔洛韦抗病毒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且预后较好。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后如出现发热、面部疼痛、面肌痉挛、面瘫、眼部症状时,需考虑有无疱疹感染可能,确诊后需及时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老年糖尿病单侧脑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国顺顾23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单侧动眼神经损害,7例单侧面神经损害,4单侧外展神经损害。头颅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或脑退性型变。结论 被损害的脑神经多在1.5-3个月恢复正常,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对36例糖尿病合并脑神经损害的病例的临床分析表明患者多为糖尿病病史长,该并发症发病前均有血糖控制不良,且微循环障碍在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单侧颅神经损害为主。多为第Ⅲ、Ⅳ对脑神经,治疗上需积极控制血糖,应用营养神经药物,配合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较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疾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可累及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临床表现为剧烈神经痛及皮肤疱疹,不及时治疗疼痛迁延数月,近年来该病有所增加。碘苷系抗病毒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及腺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漫性淋巴管瘤(LA)累及脾脏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综合诊断的L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其中5例同时接受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本病累及脾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的脾脏可见单发或多发薄壁囊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其中2例囊内有分隔;5例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及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所有患者均同时伴有至少1个其他部位的相似病变。结论 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LA累及的脾脏影像学特征。伴有淋巴管发育不良并累及多个部位时,结合病史及临床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邹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13-1114
对我院1995-01~2005-11以多发性脑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脑神经侵害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1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6~61(43±3.5)岁。急性起病者5例,亚急性起病者6例,慢性起病者1例。四季均有发病,5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例发病前有腹泻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者2例。1.2主要症状头痛10例,头昏、头晕5例,复视或伴视力下降2例,眼球运动障碍3例,面部麻木5例,口角歪斜2例,耳鸣或伴听力下降3例,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齿不清4例,肢体运动障碍1例。1.3脑神经损害所有患者为2条或2条以上脑神经同时受累,为统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MRI特征征象,评估患者鼻窦累及范围,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其在MRI上的特征影像表现,结合手术记录评估病灶累及范围。结果①24例病例中,21例行CT扫描,24例均行MRI扫描;②病变单侧发生23例、双侧1例;③病变发生于单侧窦腔17例(单侧上颌窦16例、单侧蝶窦1例),同时发生多个窦腔7例(累及上颌窦、筛窦及额窦2例,累及蝶窦及筛窦2例,累及上颌窦及筛窦2例,累及双侧上颌窦及单侧筛窦1例);④21例CT检查病变窦腔内均充填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9例病灶内可见结节状、斑点状、絮状高密度钙化,2例未见钙化。21例中13例伴窦壁骨质硬化;12例伴窦腔扩大,其中9例伴部分骨质吸收、破坏;⑤MRI可见病灶多数位于窦腔中央(15/24),部分位于窦口区(6/24),少数同时累及窦腔和窦口(3/24),T1WI表现为稍低至稍高信号,T2WI均呈现特征性低信号,低信号范围大于CT钙化灶的范围;受累窦腔黏膜增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增厚黏膜明显强化,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T2WI呈现特征性低信号,范围大于CT所显示钙化灶范围,结合增强扫描MRI能更准确地判断病灶范围、邻近组织受累情况,有助于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在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合并脑实质损害的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CVST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经临床资料及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作常规MRI的T1WI、T2WI序列及MRV.MRV采用三维对比增强法,分析、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实质损害的MRI表现。结果本组38例经MRI及MRV检查均提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存在,14例患者并发脑实质损害,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结论MRI可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同时能较好的显示脑梗塞、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综合应用常规T。wI、’r2wI序列及MRV可无创诊断CVST,同时为CVST的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是神经节 (主要是感觉神经节 )及其所属神经相应分布区域皮肤的复发性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单用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病毒、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 ,病程长 ,部分病人会遗留神经痛。我们采用硬膜外腔置管连接PCEA泵持续注药 ,配合全身和局部治疗带状疱疹 ,效果满意。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中男 19例 ,女 2 2例 ;年龄 3 1~ 78岁 ;病程 1~ 6d ,均为单侧发病 ,病变均位于胸腰部 ,11例患者仅出现红色丘状疱疹 ,3 0例患者已出现疱疹。住院病人 2 4例 ,门诊病人 17例。1 2 方法 根…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腔置管注药治疗4l例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是神经节 (主要是感觉神经节 )及其所属神经相应分布区域皮肤的复发性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单用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病毒、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 ,病程长 ,部分病人会遗留神经痛。我们采用硬膜外腔置管连接PCEA泵持续注药 ,配合全身和局部治疗带状疱疹 ,效果满意。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中男 19例 ,女 2 2例 ;年龄 3 1~ 78岁 ;病程 1~ 6d ,均为单侧发病 ,病变均位于胸腰部 ,11例患者仅出现红色丘状疱疹 ,3 0例患者已出现疱疹。住院病人 2 4例 ,门诊病人 17例。1 2 方法 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以多组脑神经受损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0例以多组脑神经受损为首发症状的GBS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测与CSF变化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均以脑神经Ⅶ、Ⅸ、Ⅹ受损为首发症状,男性患者为女性的4倍,发病年龄以18~55岁年龄段为主(8/10例),感染的前驱症状少见,膝腱及跟腱反射均减弱或消失,4例患者存在明显的脊神经根刺激症状.病程中有4例患者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均在发病3周内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波异常率分别为81.25%及94.44%.与治疗前Hughes评分(4.00±0.82)相比,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2周后Hughes评分为(2.25±0.96)(P=0.012),治疗后4周为(0.50±1.00)(P=0.000).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多组脑神经受损,特别是累及双侧脑神经Ⅶ、Ⅸ、Ⅹ的患者,应考虑GBS的可能;早期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IVIG可作为治疗以多组脑神经受损为首发症状的GBS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