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应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后再行胎盘的剥离,探讨其对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放置球囊导管,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先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予球囊阻断.结果 所有患者均证实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包括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该方法的技术成功率为86.3%(19/22).19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并保留子宫.子宫切除率约13.7%(3/22).术中出血量为(686±355)ml.22例患者中仅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术中输血,其余19例患者均未输血,术中球囊阻断时间以及胎儿的辐射剂量分别为(25.4±7.2) min和(30.2±8.9) mGy.术后和随访期间并无介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能够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剥离时引起的术中大出血,降低输血需求及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联合超声科,协助产科完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共13例,13例产妇均经彩色超声和MRI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于双侧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预置封堵球囊,胎儿娩出同时立即充盈球囊对目标血管进行临时封堵,并根据产科医师止血状况,适时撤出球囊.结果 13例中1例为腹主动脉封堵,12例为双侧髂总动脉封堵.13例中12例经超声导引封堵成功,平均阻断时间<15 min,术中出血量800~1 500 ml.结论 剖宫产前超声导引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安全可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无X线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预置球囊辅助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腹主动脉预置球囊辅助剖宫产,其中33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A型),36例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B型),3例为无剖宫产史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C型).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球囊预置术中X线辐射量及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结果 剖宫产术中A型、B型、C型产妇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 461 ml、947 ml、533 ml;9例子宫大部切除,32例子宫修补;2015年17例、2016年55例球囊预置术中平均X线辐射量分别为(28.5±14.1) mGy、(3.7±2.5) mGy;住院期间发生右股浅动脉血栓1例,右下肢静脉血栓1例,皮下血肿2例.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辅助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率;手术操作简便,X线辐射时间短;熟练操作,能进一步减少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本院经B超、MRI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21例,剖宫产前实施腹主动脉球囊置管,剖宫产术中充盈球囊,临时阻断腹主动脉,记录术中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腹主动脉阻断后,剖宫产平均出血量1 038 mL,1例出现股动脉血栓,其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操作简单、安全,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顺应性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对降低术后髂股动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140例PPP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前置入腹主动脉球囊,对照组70例应用14 mm×40 mm Atlas扩张球囊导管,观察组70例应用14 mm×10 mm Fogarty顺应性球囊导管;剖宫产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充盈球囊,术后撤出球囊并压迫包扎穿刺点。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血栓形成情况等。 结果 两组患者顺利置入球囊,术后撤出顺利。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均予保留。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出现髂股动脉血栓形成分别为1例(血栓长3 cm)、7例[血栓平均长度(11.8±1.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 结论 Fogarty顺应性球囊可有效减少PPP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降低术后髂股动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球囊封堵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采用球囊封堵术协助产科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16例.15例经彩色超声或MRI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并高度怀疑胎盘植入,择期于剖宫产前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胎儿取出同时立即充盈双侧球囊对目标血管作临时封堵,根据产科医师止血状况适时撤出球囊;1例行急症腹主动脉临时球囊封堵术,开腹发现胎盘穿透至前壁浆膜下,予子宫切除术.结果 16例球囊封堵术均获成功,平均阻断时间15 min,出血量300~1200 ml.结论 剖宫产手术前球囊封堵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安全可靠,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迅速有效止血、为剖宫产提供清晰术野及挽救产妇生命,充分体现产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0例,其中20例入院后直接行剖宫产手术,将其纳入对照组,另20例在行剖宫产术前先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治疗,将其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子宫切除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球囊阻断技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施行剖宫产术的1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减少术中出血并尽可能保留子宫,其中7例接受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A组),8例接受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中辐射剂量,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介入相关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均为中央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广泛,在球囊临时阻断辅助下均顺利实施剖宫产手术.7例(A组4例,B组3例)作子宫次全切,两组各1例术后出现下肢动脉血栓栓塞.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产后住院时间及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但病例数有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阻断技术辅助剖宫产术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安全有效方法,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球囊腹主动脉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52例接受非顺应性球囊腹主动脉阻断术(研究组),50例接受顺应性球囊腹主动脉阻断术(对照组)。观察两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实施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腹主动脉阻断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统计两组球囊阻断时间、X射线辐射,剖宫产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均成功置入球囊,腹主动脉阻断术成功,无死亡病例。两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前后患者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X线辐射剂量、胎儿射线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球囊阻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输血率、红细胞输注量、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顺应性和非顺应性球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均安全有效,但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在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时性球囊置入髂总动脉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超声或 MR 检查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其中1例为 Rh(-)血型患者。剖宫产术前预置临时球囊于双侧髂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球囊导管位置后,固定导管送产科手术室,术中待胎儿娩出后迅速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6~8 h拔除球囊导管。观察并记录失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接受 X 射线照射时间及剂量。结果5例临时性球囊置入髂总动脉均获得成功。出血量<500 mL 者1例,500~1000 mL 者4例。1例因胎盘组织植入过深达浆膜层,穿透性胎盘,短时间内出血较为凶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4例保留子宫。结论剖宫产术前髂总动脉置入临时球囊能够减少剖宫产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且能降低因术中不可控制的出血而继发子宫切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室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复合手术室治疗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产妇病例资料,手术方案采用"一站式"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剖宫产术。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例数、球囊阻断时间、孕妇接受射线剂量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30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29例术前置入球囊,1例行子宫切除术。18例出血量在500ml以内,500~1 000ml 5例,1 000~1 500ml 3例,2 000ml左右的2例,1例患者出血量约5 000ml,平均出血量(843±934)ml。仅对术中出血大于2 000ml的4例产妇给与输血,平均输注红细胞(2100±1321)ml。球囊阻断时间以及胎儿的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20.4±5.2)min,(18.2±5.9)mGy。无产妇及胎儿死亡,无介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复合手术室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正常状态下X线引导与非正常状态下无X线引导定位植入球囊临时低位阻断腹主动脉,辅助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术前诊断PPP 67例,分A组14例为不接受X线照射但接受球囊阻断的孕妇,无X线引导定位、利用解剖标志和手法定位实施球囊植入行腹主动脉低位阻断辅助剖宫产手术;B组19例为既不接受X线照射也不接受球囊阻断的孕妇直接实施剖宫产术;C组34例为术前同意接受X线导向下预置球囊阻断辅助剖宫产手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约200~900ml,平均(670±247)ml,B组约900~4 900ml,平均(2850±720)ml,C组约200~1 100ml,平均(630±261)ml;术后仍出血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A组7例,B组12例,C组16例;子宫切除:A组0例,B组4例,C组0例。腹主动脉低位阻断术全部成功,随访期无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球囊低位阻断辅助剖宫产手术是有效的,对手术有帮助,可降低子宫切除风险,对非正常状态下无X线引导定位实施球囊植入需有丰富导管导丝操作经验和手感知能力的医师尝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尚存在隐性风险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5例均经超声和磁共振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待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24 h去除球囊,记录所受射线剂量、出血量,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5例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均获得成功.出血量< 500 ml者3例,>1000ml者2例.3例保留子宫,2例因难治性出血,行子宫全切1例,子宫次全切1例.以上5例均未发生球囊置入并发症.结论 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量,并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封堵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其对患者生育功能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腹主动脉球囊封堵联合剖宫产术治疗.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0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与常规剖腹产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疗效.方法 搜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62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32例患者行间隔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联合组),30例患者行常规剖腹产术(对照组).结果 联合组中31例患者和对照组中的23例患者成功进行剖腹产并保留子宫.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586±355) mlvs (2485±560) ml,P<0.05],缩短手术时间[(65.5±10.6)min vs(109.4±21.9)min,P<0.05],减少宫腔填塞序贯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vs 10例,P<0.05)及子宫动脉结扎例数(1例vs 6例,P<0.05),降低子宫切除率(1例vs 7例,P<0.05),缩短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5.5±2.6)d vs (9.0±3.4)d,P<0.001].联合组中累计球囊阻断时间为(22.4±7.2) min,胎儿接受射线剂量为(4.2±2.9)mGy.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行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术后行子宫动脉栓塞可降低子宫切除风险、子宫动脉结扎/栓塞率,减少剖宫产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介入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双介入技术治疗1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17例均超声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待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即拔出球囊及一侧导管鞘,12h后如无再次出血给予拔出另外一侧导管鞘,如有出血,给予急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球囊置入照射剂量,子宫切除情况,对胎儿有无影响等.结果 17例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均成功;17例患者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加部分膀胱修补术,1例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余14例术后均无出血;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120 s(最长时间为200 s,最短时间为65 s),放射线剂量平均为20 mGy(15~35 mGy);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 600 ml(300~6 000 ml);所有胎儿术后均给予随访,至今未发现畸形等情况.结论 双介入技术不仅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术中出血量,同时大大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通过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应用高、低位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对比分析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6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不同程度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前置入球囊导管,133例患者将腹主动脉球囊置于T12-L1椎体之间(高位组),133例患者将球囊置于髂动脉分叉上方、腹主动脉肾动脉下方(低位组),剖宫产术中按手术要求充盈球囊,术后球囊撤出,再拔出鞘管压迫穿刺点,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2天的主要肝肾功能指标。结果:266例患者均顺利经鞘管置入球囊于腹主动脉,术后均顺利拔出,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高位组、低位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95.5±415.8)mL、(707.5±366.2)mL,术后高位组、低位组的主要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肌酐分别为(21.3±12.6)U/L、(14.1±1.2)U/L、(35.4±8.5)g/L、(41.6±15.4)umol/L和(24.7±12.9)U/L、(19.0±1.6)U/L、(35.8±9.5)g/L、(42.4±16.4)umol/L,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肝肾功能主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位或低位球囊阻断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肝肾功能影响并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1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行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患者给予围术期的全程管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多学科评估、术前准备及病情观察、术中辐射暴露风险防护及球囊导管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术肢护理。 结果16例孕妇均顺利行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及剖宫产术,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均良好。 结论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改善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比较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剖宫产分娩的6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术前介入术式不同,分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组(A组,n=45)和双侧髂总动脉球临时囊阻断术组(B组,n=19)。观察记录和比较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介入手术均获得成功。A组、B组平均透视时间分别为(194.58±77.41) s、(77.62±51.51) s,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522.22±831.18) mL、(1 042.11±478.79) mL,术中输血量分别为(986.67±739.04) mL、(715.79±433.6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介入球囊阻断术均可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阻断术操作更简单,且剖宫产术中透视时间和出血量更少,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球囊导管临时封堵双侧髂内动脉+选择性血管栓塞术"一站式"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应用复合手术室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23例;所有患者于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待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取出球囊导管并行子宫供血动脉栓塞术。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球囊置入过程X线曝光时间及照射剂量、子宫切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3例均成功置入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球囊规格为8 mm×40 mm 5例,10 mm×40 mm 11例,12 mm×40 mm 7例);胎盘娩出后撤出球囊导管,产科医生按压宫底,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活动性出血,遂行子宫供血动脉栓塞术,其中,22例子宫供血动脉均源自髂内动脉;1例同时合并髂外动脉供血,活动性出血经栓塞治疗后均好转;1例因胎盘植入子宫下段肌层至浆膜层,并部分植入膀胱,行全子宫切除及膀胱部分切除修补术;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88.7±16.8)s,球囊置入过程接收放射线剂量平均为(18.2±4.5)mGy;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0 ml(500~3 000 m1);术后24 h出血量580 ml(70~1 200 m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4~10 d);产出23名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10分19名,9分2名,8分、7分各1名;5分钟Apgar评分均10分;随访期间未发现术中及术后的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一站式"双介入技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复合手术室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提供了理想的治疗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