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肝素钠不同的注射方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疼痛及皮下淤血的程度,寻找最佳的注射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冠心病PCI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试验组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的注射法。观察皮下出血的次数及面积,询问患者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组出血次数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应用改进的皮下注射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率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下组织厚度对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患者的CT影像资料,测量并对比分析左/右腹部8个区域、左/右上臂部三角肌4个区域、左/右大腿外缘4个区域的皮下组织厚度,每个区域测量上、中、下3个点取平均值。结果左/右腹部各分区上、下部位皮下组织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腹部8个区域、左/右上臂部三角肌4个区域、左/右大腿外缘4个区域皮下组织厚度不均衡,左/右前上腹部为(21.65±8.69)mm,左/右前下腹部为(21.68±8.59)mm,左/右中上腹部为(18.32±7.63)mm,左/右中下腹部为(18.04±7.42)mm,皮下脂肪平均厚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推荐为低分子肝素轮换注射优选部位。左/右三角肌下缘(17.45±7.28)mm、左/右三角肌外侧缘(17.28±7.06)mm、大腿外侧上缘(17.70±7.38)mm、大腿外侧下缘(17.23±7.17)mm,与左/右中上腹部(18.32±7.63)mm、左/右中下腹部(18.04±7.42)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推荐为低分子肝素轮换注射次选部位。左/右外上腹部(12.13±5.73)mm、左/右外下腹部(13.32±7.82)mm、左/右侧上腹部(12.64±6.25)mm、左/右侧下腹部(13.77±7.42)mm,与其他各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推荐除腹部前上/前下、中上/中下区域受限制的低分子肝素轮换注射部位。结论精准测量左/右腹部8个区域、左/右上臂部三角肌4个区域、左/右大腿外缘4个区域的皮下组织厚度,对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可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席雪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96-229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方法:42位患者共588次在脐周u状区域范围内左右交替皮下注射.结果:患者感觉不痛或微痛局部出现0.2 mm瘀斑者4例,瘀斑直径>2 cm,且有硬结者2例,其余未出现皮下出血.结论:正确有效的注射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轮转图在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实验组依据皮下注射轮转图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血凝状态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皮下青紫、硬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凝状态均显著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采用皮下注射轮转图有利于提高低分子肝素对恶性血液病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抗凝药,它由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而得。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肿瘤和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等作用,其与普通肝素相比,有抗血栓作用强,副反应少,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优点。低分子肝素临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急性脑梗死、肾脏疾病及静脉血栓等。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1]。因其分子量小、使用方便、皮下容易吸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应用中,有17.7%患者注射后出现皮下淤血、硬结等情况,给患者造成心理紧张和压力增大[2]。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探讨更好地给老年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我科对80例住院老年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及低右丹参(低右组)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后10天及3月时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imer)。结果 LMWH组治疗急性脑梗塞(10天和3月)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右组(P<0.05),治疗后t-PA较治疗前增加,以LMWH组为明显(P<0.005),用药后二组D.dimer相比差异显(P<0.01);t-PA相比也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LMWH能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3例 )和对照组 (2 0例 )。对照组常规应用二硝酸异山梨醇 (消心痛 )、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0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对照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间隔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可靠且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61组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为7-10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8%,对照组有效率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致腹壁血肿1例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住院.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11.11×109/L,RBC 7.75×1012/L,Hb 206.1g/L,PLT 106×109/L.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凝血四项正常.尿素氮:12.6 mmol/L.考虑患者血液浓缩较严重,为血栓栓塞高危因素,故内科除对症治疗外,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6150 U,1次/d.但注射3 d 后出现腹痛.查体:左下腹部膨隆,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左下腹最明显,肠鸣音消失,床旁半坐位腹平片检查提示腹部可见几处气液平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反复发作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一般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是安全的,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对急性发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62例 ,效果较好。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者入选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超出溶栓时间 (6~ 12h) ,但在 72h以内 ;(2 )年龄 18~ 80岁 ;(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996年第 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 )在 10~35分 ;(4 )头颅CT或MRI排除颅内出血。以下患者不入选 :(1)明确为脑栓塞者 ;(2 )近期有手术 ,活动性出血及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者 ;(…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临术试验证实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治疗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安全、有效[1,2].急性闭塞是导致冠脉内支架术后心肌梗死和死亡等心脏事件的主要原因[3],本研究旨在观察冠脉内支架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普通肝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9.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脱水剂,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低分子肝素钙0.5ml皮下注射,1次/12h,阿司匹林50mg2次/d口服。治疗10d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1.7%,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多(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中风的疗效。方法:对32例进展型中风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速碧林,杭州赛诺菲圣得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mL/支,2次/d,连用10d,腹壁皮下注射,其间避免使用其他抗凝剂(包括阿司匹林),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28.1%,总有效率93.8%,对照组基本痊愈率13.3%,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中风疗效确切,可降低中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评价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angioplasty,CASA)后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30例患者行CASA治疗,并将患者分为肝素组15例和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组15例。肝素组给予肝素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剂量420 u/h,维持72 h。LMWH组术后给予LMWH 0.4 ml(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续6次。抗凝期间,两组患者于2、8、24、48、72 h各监测1次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栓栓塞和出血性事件。结果在颅内出血性事件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24、48、72 h的PT和APTT值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和LMWH在CASA术后抗凝效果和安全性类似,但鉴于肝素具有剂量可监测、半衰期短、抗凝作用可快速逆转的特性,仍应作为CASA术后的首选抗凝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重度冻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鲁彦  厉建华  程卓鑫 《人民军医》2005,48(11):635-636
目的:观察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重度冻伤的疗效。方法:重度冻伤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54.0%;观察组栓塞血管再通及组织坏死平面恢复程度,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应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重度冻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红斌  吴慧霞  梁晓慧 《人民军医》2001,44(11):649-65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患者血液粘滞性明显增高 ,并有多发性原位小血栓形成[1] 。我们自1999年 5月以来 ,采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 ,取得了良好效果。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5 6例均符合 1980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标准 ,其中男 85例 ,女 71例 ;年龄 5 5~ 81岁 ,平均 64 2岁。汉族93例 ,哈萨克族 63例。病史 <5年 2 4例 ,6~ 10年10 3例 ,>10年 2 9例。合并冠心病 37例 ,高血压4 9例 ,糖尿病 2 1例。心功能Ⅰ级 75例 ,Ⅱ级 4 9例 ,Ⅲ级 32例。随机分为 2组 ,肝素组 80例 ,抗生素组 76例 ,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