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电话随访,观察组结合移动医疗平台(微信小程序、微信群)开展延续护理,对患者保持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再住院率、自主护理能力、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施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持续高眼压、炎症性水肿、玻璃体再出血、复视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自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自主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DR日间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术前访视的效果在不孕症宫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不孕症宫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及患者术前1 d、术后3 d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对手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对手术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孕症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平台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术后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的微信群平台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的微信群平台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领域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的微信群平台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日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日间手术患者99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日间手术患者1175例为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日间手术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间手术护理管理中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和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形式延续性护理在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形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生活质量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形式延续护理应用于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减轻术后疼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后及术后随访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入手术室后心率、血压、疼痛情况。结果:术前访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手术室后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随访时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日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为日间白内障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2019年6月—8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9月—11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手术前发放焦虑自测量表(SAS),手术后第2天复查时发放日间患者满意率调查表,分别发放150份问卷,对照组收回145份,观察收回143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满意度情况。结果给予患者日间手术延续护理模式后,观察组143例患者入院后手术前的SAS评分为(41.57±4.58)分,对照组145例患者的SAS评分为(48.15±4.62)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7,P0.001);观察组患者对日间手术流程、健康教育、沟通交流、情感支持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住院环境及安全、服务态度及技术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日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值得在眼科日间手术病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麻醉诱导依从性[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术后切口疼痛[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及苏醒期躁动[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麻醉诱导前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ICC、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哭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可减轻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期合作度,减轻术后切口疼痛,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哭闹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凤  林娟 《全科护理》2021,19(6):773-775
目的:探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在日间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例日间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对手术室护士基础护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可降低日间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缩短术前访视时间,有利于降低因生理应激反应而导致的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提高日间手术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李贞彩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1923-192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该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 h、1 d、3 d、5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置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移后延式可视化教育管理在日间病房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日间病房接收的100例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日期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移后延式可视化教育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焦虑水平、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前移后延式可视化教育管理后,观察组的状态焦虑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视力、眼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NEI-VFQ-2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前移后延式可视化教育管理应用于日间病房白内障手术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对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在长征人民医院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的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状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状态评分(49.61±2.34)分低于对照组(54.34±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16±0.56)分低于对照组(3.61±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改善胆结石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治疗配合度,降低术后疼痛度,促进疾病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前心理状态的关系,分析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状态焦虑量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及数字疼痛评定量表,对115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6 h、24 h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19±1.87)分及(3.31±1.63)分,以轻度偏中度为主;术前状态焦虑得分为(40.89±9.05)分,乐观得分为(18.61±2.62)分,两者呈负相关(r=-0.398,P<0.01);术后6 h疼痛与术前状态焦虑呈正相关(r=0.301,P<0.01),与乐观呈负相关(r=-0.288,P<0.01);术前状态焦虑和乐观水平可以解释术后疼痛程度11.2%的变异。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前心理状态关系密切,护理人员术前通过护理干预来缓解患者术前焦虑,保持乐观心态,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5月选取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早日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情志护理在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卵巢囊肿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配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3、7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GW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情志护理干预有利于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升主观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骨窗手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铜梁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2009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不用心理护理,两组其他护理措施相同,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预后。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8±3.9)分和(6.5±3.4)分,对照组分别为(10.8±3.6)分和(9.3±3.9)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但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干预后的评分进行比较,无论是焦虑评分还是抑郁评分,观察组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9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皮质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加快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科住院的56例卵巢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满意度、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前,观察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缩短,显著提升干预效果,同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将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效缓解,促进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焦虑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4.54±0.66)d,对照组住院时间(6.32±0.6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可降低患者感染率,缩短康复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