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研究旋股外侧动脉(LCFA)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规律、体表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LCFA穿支皮瓣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观察60例患者左侧LCFA穿支(管径≥0.5mm)数目、管径、起点位置、穿深筋膜位置、峰值流速,并据血管走行分为Ⅰ~Ⅲ型。结果 60例患者共检测到穿支动脉132支,平均2.2支。其中Ⅰ型96支(72.7%),Ⅱ型34支(25.8%),Ⅲ型2支(1.5%)。最粗大穿支动脉分布于以髂髌连线中点为圆心5 cm为半径的圆内。LCFA降支外径和最粗大穿刺动脉的外径、PSV男性高于女性(P0.05),而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向频谱。结论 CDFI可直观地显示股外侧LCFA穿支血管走行分布,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对股外侧LCFA穿支皮瓣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研究前臂内侧尺动脉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前臂内侧尺动脉穿支皮瓣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健康志愿者双侧尺动脉穿支血管(管径≥0.5 mm)数目、管径、起点位置、走行位置、穿深筋膜位置、峰值流速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0侧尺动脉共检测到穿支动脉345支,平均2.15支(1~3支),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肌皮穿支(10.3%);Ⅱ型,肌间隙皮穿支(87%);Ⅲ型,直接皮穿支(2.7%).最粗大穿支分布于前臂内侧上1/3近段、中1/3近段和远段、下1/3近段,峰值流速左右侧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向频谱.结论 CDFI技术可直观地显示前臂内侧尺动脉穿支血管走行分布,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对前臂内侧尺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评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性,为术前供区选择双侧中的优势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30例健康志愿者及13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患者的双侧穿支血管数目、管径、起点位置、走行位置、穿深筋膜位置、平均流速进行检测,并与术中观察到的穿支血管数据及Dopplar超声探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健康人及13例患者共检测到穿支动脉192条,其中肌皮穿支型占79.3%;肌间隙皮支型18.6%,直接皮血管型2.1%。穿支管径(外径)(1.02±0.41) mm;平均血流速度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稍高于女性(P<0.05)。Dopplar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谱显示:收缩期正向波,舒张期流速极低或没有血流,呈低速高阻单相频谱。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较粗大穿支的数量、管径、管壁结构、走行方向、分布区域、血流动力学性状,评价血管质量以及进行体表定位。13例手术患者中检测到的穿支结果与手术中所见的穿支数量、位置、管径基本吻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较精确地了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血管穿支的情况,为临床选择优势侧皮瓣供区提供了较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频彩超对穿支皮瓣血管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超声探测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血管,探讨高频彩超在穿支血管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43例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行穿支血管探测,其中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36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5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2例。重点为探测各穿支血管出肌点的精确位置,并在该处体表作标记。结果43例穿支皮瓣血管均能显示,并较为精确地定位。穿支血管管径极细,平均约0.7mm;变异较大。出肌点极不恒定。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是目前唯一精确有效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拟行旋股外侧皮瓣手术患者,术前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血管数量、走行、内径以及穿支血管穿出点进行探测并体表标记,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 21例患者中,CDFI检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41条,内径为0.8~1.6 mm。血管频谱表现为明显收缩期正向波及较低舒张期波形,CDFI所探测血管走行与术中符合率100%。除1例因血管不符合手术条件,1例术者判断失误外,其余19例皮瓣设计成功,移植后均存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动脉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显像技术在设计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18例拟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手术病人,术前均采CDFI探测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于主干发出的部位、动静脉内径、穿皮瓣位置、数量,并予体表标记和记录,与手术对照.结果 共探及49条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皮支动脉内径0.5~1.47 mm,皮支静脉内径0.6~1.8 mm,手术证实CDFI定位准确,18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CDFI显像客观,无创使用,能够准确测定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穿出部位和血管内径,对临床皮瓣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下肢皮瓣移植选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荣  游晓波  刘全 《华西医学》2010,(7):1216-121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下肢皮瓣移植术前供区血管进行检测,掌握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皮瓣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7月,采用CDFI技术对38例下肢皮瓣内深部动脉干及其肌皮穿支动脉血管的数目、内径、走行方向及分布范围等形态学表现进行检测和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结果检出供区皮瓣内深部动脉干38条,肌皮穿支动脉72条。手术所见与此一致。38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CDFI显像客观,简便易行,判断血管走行及功能可靠,能够准确测定下肢血管穿出部位和血管内径,对临床皮瓣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在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61例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测血流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前未应用超声检测皮瓣血管;观察组术前经多普勒血流探测并测出其速度及波形。结果观察组术中测得穿支动脉起始处内径平均为0.92±0.21 mm,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为0.18±0.07m/s,皮瓣筋膜蒂长度平均为8.31±3.34cm,皮瓣成活30例,成活率为100%,术中测得皮瓣筋膜蒂长度为5.13±2.42cm;对照组皮瓣成活27例,成活率为90%。两组皮瓣筋膜蒂长度及皮瓣成活率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能够选择一定流速的腓动脉穿支作为血管蒂,能够显著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皮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拟行ALT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0-55岁,平均34岁。其中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2例,病程3个月及10个月;肿瘤均侵及部分颅骨,硬脑膜完整,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腹股沟区隆突性纤维肉瘤、腹股沟区黑色素瘤术后缺损各2例,均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外伤致头皮撕脱后2 d及4个月各1例,颈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坏死1个月2例,创面伴颈动脉鞘外露。产伤致面部凹陷畸形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cm×8cm-20cm×16cm。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选取管径较粗、流速快、穿肌肉走行距离最短的穿支血管设计皮瓣,并将术前检测结果与术中观察情况进行比较。皮瓣切取范围为10cm×8cm-20cm×16cm。供区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共发现皮瓣范围内穿支血管26支,术中证实穿支血管25支,准确率为96.1%。术中见穿支血管出肌点及肌肉内走行方向与术前检测基本一致。术后3例出现皮瓣下部分脂肪液化,经换药2周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ALT皮瓣术前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并选取合适的穿支血管可以更好的修复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提高皮瓣切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B-flow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0例于本院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分别用CDFI和B-flow检测皮瓣供区的穿支血管;比较两者检查耗时及显示穿支血管数目的优劣。并根据穿支血管的内径、走行、峰值流速、RI等指标选择最优穿支血管,术前分别用CDFI和B-flow定位并标记最优穿支的穿出点,术中分别测量其到术中确定穿出点的距离,分别计为AC值和BC值,比较AC值与BC值的差异。结果 ①B-flow检查耗时小于CDFI耗时(t=12.721,P<0.05)。②B-flow检测穿支血管优于CDFI(Z =-3.528,P<0.05)。③BC值小于AC值(t=3.328,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检测技术对下肢皮瓣移植术前供区血管的检测,了解皮瓣血供分布状况。【方法】采用Acuson soquoia 512及百胜AU4彩色超声检测仪,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对42例下肢皮瓣内深部动脉干及其肌皮穿支动脉血管的数目、内径、走行方向及分布范围等形态学表现进行检测及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例拟行移植皮瓣的供皮瓣区动脉血管形态学表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检出供区皮瓣内深部动脉干42条.肌皮穿支动脉82务,均与临床手术中检查动脉的内径,长度及其分布范围相符。上述供区皮瓣深部动脉干与皮支、穿支检出率100%,通过测得下列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每分血流量(CQ),提示供区血管质量良好与术中检查结果一致,42例移植皮瓣术后全部成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直观,无创性检测方法.可以为术前正确选择皮瓣类型.合理设计手术,以及准确评价皮瓣供血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1998年9月-2009年3月,应用此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42例。术前对创面作充分准备,术中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的足底内侧血管及穿支走向为轴心,根据需要设计皮瓣,沿皮瓣两侧向中间显露,在展肌与趾短屈肌之间解剖出足底内侧血管主干,显露动脉穿支及伴行神经。将血管向近端分离获得足够长度后,掀起皮瓣,切取完成并将皮瓣行明道转移修复创面。结果除2例术后4d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40例皮瓣均全部成活。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皮瓣是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灰阶血流成像(B-flow)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30例,术前分别应用CDFI和B-flow检测皮瓣供区的穿支血管,定位并标记最优穿支的穿出点;术中分别测量CDFI、B-flow定位穿刺点到术中确定穿出点的距离(AC值、BC值),比较二者检查耗时及显示穿支血管数目,以及AC值与BC值的差异。结果 B-flow的检查耗时少于CDFI检测耗时[(6.700±1.207)min vs.(10.333±1.398)min],检测穿支血管数量多于CDFI所测[(3,1)vs.(2,0)],BC值小于AC值[(4.233±1.194)mm vs.(5.667±1.91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flow对穿支血管的检测优于CDFI,且其定位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手足皮肤缺损应用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动脉动脉皮瓣修复.切取面积从5.0 cm×4.5 cm~12 cm×9 cm.其中28例以肌皮穿支动脉动脉为蒂,4例以肌间隔穿支动脉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采用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发生动脉危象,经重新吻合后成活.随访6月~2年,皮瓣略臃肿,外观及弹性良好.结论 腓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皮瓣的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较腓动脉皮瓣简化,是修复手部及足背远端软组织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对穿支皮瓣认识的逐渐深入,股前外侧皮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缺损。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多为1~3支,穿支血管的口径、位置及走行方式均存在较大个体差异[1],如术中发现穿支血管管径过细,或血管在肌肉中曲折走行过长,均会延长手术时间,甚至影响皮瓣成功切取。为了使股前外侧皮瓣更容易被解剖和游离,本组通过术前运用高频超声对皮瓣的穿支血管检测、定位,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轴型皮瓣设计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指导临床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CDUS对24例原位或游离皮瓣供血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进行探查,重点探查供血动脉及穿支血管的管径、走行与分布以及穿支血管的穿出点,并在体表进行定位,以指导临床进行皮瓣设计。 结果 24例皮瓣均属于轴型皮瓣,其中10例皮瓣轴心供血动脉和14例穿支皮瓣的穿支血管在CDUS图像上显示清晰,另外1例因接受过手术治疗使供血动脉遭破坏。轴心动脉的走行和穿支动脉穿出点均在体表标记,结合临床要求指导皮瓣设计,其中24例设计成功,供血动脉与术中所见符合率100%,移植后均成活。 结论 CDUS可清晰显示皮瓣的供血动脉及穿支血管,并能在体表准确定位,可于术前指导皮瓣的设计,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超声探查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探讨其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术前超声检查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女性患者36例,重点为探查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穿出肌肉进入腹壁脂肪层的精确位置,并在该处作标记.结果 36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均能显示,较为粗大的穿支血管数量每侧约有1~3支,另一侧往往与对侧呈对称性出现,这些穿支血管主要分布于脐下9 cm为半径的范围内,其中以脐下外侧3~7 cm处最为常见,管径为(0.7±0.2)mm,血流峰速为7~42 cm/s,阻力指数为0.62~0.96.结论 超声能清晰显示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是目前影像学中唯一精确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国内外最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穿支血管的诊断学技术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MRI等影像技术。血管显影清楚、精准性高,但有一定的创伤,且不易普及。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探测胸背动脉及其穿支血管,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例拟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患者,术前用高频超声探测穿支血管,重点探测各穿支血管走形、直径、穿支的位置,并进行体表标记。选取直径粗、位置表浅、血管走行平直的穿支血管为主干血管,设计并切取皮瓣。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胸背动脉全部发自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13例大于1 mm的主干穿支显示清晰,并与术中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小于1 mm的穿支血管仅能显示点条状血流信号或基本无血流及频谱信号,且与周围组织分辨不清。1例经术前探测发现血管扭曲、变异,改行其他手术。2例穿支血管术前非探及,经术中解剖发现并证实。结果表明高频超声在穿支血管术前体表定位方面作用显著,结合计算机辅助断层增强扫描或核磁辅助增强扫描等影像技术,可发挥更全面、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检查中的应用。方法:以术中所见为标准,采用单盲的方法比较手持式声学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数目、位置、血管直径检查及判断血管走行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移植8例皮瓣,共计24支穿支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声学多普勒超声分别确诊22支及17支,误诊为2支和6支,漏诊为2支和7支,二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血管直径与术中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支血管主干分叉点16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术中所见一致,二者吻合率为100%。8例皮瓣存活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检测和皮瓣设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高皮瓣移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高频超声观察腹直肌内动脉对转移肌皮瓣手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扫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最大血流速度。结果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症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