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院区框架下护理同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优化护理管理构架,采用统一的护理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统筹安排院区间人员的调动和培训,以及借助于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院区间同质管理。[结果]分院区在"以病人为中心"和护理管理两大质量指标方面均优于主院区(P0.05),主院区和分院区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通过优化分院区护理管理构架,借助于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有效促进院区间的同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院二区框架下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优化护理制度、质控标准、护理操作流程、护理规范,一院两区护士轮训轮岗和培训,以及借助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手段,实现一院两区同质化管理。结果 本部和院区护理质控、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基理论考试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通过优化院区护理管理架构,借助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有效促进一院二区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资多院区手术室的管理方法,保障各院区手术室具有相同的护理质量,以满足各专科手术的需求,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设置手术室三级管理构架,实行3个院区统一质量管理;建立统一培训体系,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专业能力具有相同的水平;实行基础人力资源均衡分配,结合高弹人力资源调配机制及轮转制度,使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依托信息集成系统,兼顾手术医生各院区工作的手术排程;通过院区间器械联动机制,实行成本控制。结果 3个院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满意度与主院区相同,均高于97%;器械购置成本节省170.48万元。结论实行多院区手术室管理,可满足临床需求,保证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手术室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的护理实践。[方法]通过自愿及竞聘的原则从胃肠外科、胸外科、骨外科3个专科中选出3个病房试验组,并各设置顾问护士1名,与医生组建医护团队,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系统、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从3个专科中另选择3个病房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结果]同质医疗服务模式改进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医护之间的合作满意度。[结论]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开展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护合作,及时满足病人服务需求,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探讨其在机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基于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建立机动护士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护士排班系统相关联,数据共享,具备人力资源预警功能,借助于动态、便于查询的机动护士人员库,进行应急状态下人力资源的调配、管理。[结果]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充分利用,一次调配成功率得到提升,机动护士和护士长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提升护理管理者和机动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与应用基于IPAD的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模块,应用于病人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调查,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方法]在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基于IPAD+WLAN技术,建立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模块,病区管理者可随时手持IPAD在床边完成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模块应用后,病区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录入、计算、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耗时较前明显减少(均P0.01),病人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应用IPAD进行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可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护理管理的信息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照护结局。[方法]引入信息化技术,运用文献回顾、病例对照研究、专家咨询等科学研究方法,构建护理质量管理系统、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排班等护理管理系统。[结果]运行后较运行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护理防差事件上报例数提高;节约了护理记录时间;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结论]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系统的便捷性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病人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首次功能锻炼时间、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疾病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护理路径有助于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曹国珍 《护理研究》2014,(14):1754-1755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胸外科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胸外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肿瘤病人126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肿瘤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面质量管理,观察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郭辉 《全科护理》2016,(22):2351-2352
[目的]探讨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5年1月实施新一轮岗位设置及绩效管理改革为界限,比较优化改革前后病人、护士及医生对门诊护士的满意度,并从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继续教育与护理科研等方面对优化改革前后门诊护士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优化后病人、护士、医生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优化前(P0.05),门诊护士理论合格率、操作合格率、在职学习合格率、科研合格率均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岗位设置结合绩效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突出的运用价值,能够提升病人、护士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提升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冯世萍 《全科护理》2011,9(32):2969-2970
[目的]探讨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对全院危重病人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得到危重病人的临床一线信息。[结果]实施危重病人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对危重病人护理的监控与指导。[结论]护理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是对危重病人实行全程质量监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临床静脉给药的闭环管理流程,达到保证病人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利用条码技术、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住院病人静脉给药从医嘱开具、药品调剂、交接、运输、发放、给药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在关键环节,通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提示、警告、控制,对医疗行为进行反馈控制。[结果]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用药闭环管理,医院静脉给药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扫描核对率达到95%以上,护理给药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同期降低75%,病区药品签收平均节约时间20 min(P<0.05)。[结论]通过静脉给药闭环管理,可以达到降低护理给药风险、保证病人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在喉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个院区(乐群院区、临桂院区)2年内符合条件的120例喉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心理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分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喉癌病人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有效性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可降低喉癌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郁新  王芳  许超丽  陈颖  王勤芳 《护理研究》2013,27(4):365-366
[目的]探讨"三定"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于2011年8月起,在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对护理人员实施"三定"管理模式,即定员管理、定向培养和定能分级,实施半年后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护士对"三定"管理模式的态度与评价,同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结果]护士对"三定"管理模式的总认同率在80%以上;实施前后特护及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人满意度、护士专科技能考核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三定"管理模式能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明确护士专业与发展的方向,有效利用护士能力分级及绩效激励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强化护士自身素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互联网+护理”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智慧护理信息化平台,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前后的不良事件、护理工作耗时、病人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耗时明显低于使用前(P<0.05),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医院智慧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方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推动医院护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迪麟  罗少芳 《全科护理》2020,18(5):578-581
[目的]观察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在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于某院综合性ICU住院的65例病人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选择2018年7月—2018年12月于某院综合性ICU住院的65例病人设为观察组,给予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制定血糖控制标准化流程,包括血糖监测指证及频率、胰岛素起始静脉输注方案、持续胰岛素治疗时用量调整方法及低血糖处理等。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血糖值(Ave)、血糖值标准差(SD)、血糖变异率(CV)均降低(P<0.05)。[结论]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应用于危重病人的血糖管理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住院行Mile’s手术的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3年入院行Mile’s手术的6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采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肠造口评估、用具选择、扩肛、对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评估、生活社交方面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直肠癌Mile’s术病人护理中,能促进病人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病人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零缺陷"服务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管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从入室到出室时间、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时间明显缩短,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零缺陷"管理,不但可以加快手术的周转,而且可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输液治疗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订细节管理标准、强化护士的细节意识、细化护理工作标准及护理流程进行输液治疗护理细节管理,评价细节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及技能水平、临床科室输液治疗护理专项考核成绩和病人对输液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均提高(P<0.05),输液治疗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在输液治疗护理工作中注重细节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基于管理要素及信息分析技术的护理管理平台系统,评估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在文献回顾、科室调研的基础上融合管理要素并结合信息分析技术、PDCA循环理论初步构建护理管理模块,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通过问卷调查、工时测定方法,对护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运用基于管理要素及信息分析技术的护理管理系统后,病人住院体验与满意度、不良事件上报率、护士执业环境评分均提升,护理质控检查与反馈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使用基于管理要素及信息分析技术构建的护理管理系统可提升病人满意度和不良事件上报率,改善护士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