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周口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情况,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方法分析全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情况,对2005年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出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截至2013年底,周口市共报告母婴传播病例278例。2005年后,报告的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出生儿童总数的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χ2=94.3,P<0.01);2005年后出生的病例22例,其中1例(4.6%)为母亲孕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阳性,采取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阻断失败的病例。19例(86.4%)为母亲孕期未检测HIV或检测时间过晚,以致未采取或未能规范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造成的感染;2例(9.1%)母亲孕产期HIV检测"阴性",从而未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关键;加强HIV检测管理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我国某村0—7岁儿童2000—200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出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中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我国中部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与控制--深圳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艾滋病病毒 (HIV)经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的首要原因。自艾滋病 (AIDS)流行至今 ,全球约有 4 0 0多万 <15岁儿童死于AIDS ,存活的HIV感染儿童估计有 2 5 0多万。目前仍以每年 80多万、每天 2 0 0 0多例新生儿HIV感染者的速度递增 ,其中 >90 %是因HIV感染母亲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 ,>95 %HIV感染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1] 。HIV的母婴传播可以发生于HIV感染妇女的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 ,其自然传播率通常为 15 %~ 4 8%。自1994年艾滋病临床治疗合作组 0 76号 (AIDSClinicalTrialGroup 0 76 ,简称ACTG 0 76 )研究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连续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共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孕产妇艾滋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进展,为推进消除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1年桂林市报告孕产妇病例信息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测孕产妇HIV抗体402 559人、抗体检测率99.99%,HIV感染率5.34/万;215例HIV感染孕产妇平均年龄(31.13±5.17)岁,汉族占70.23%(151/215),初中文化占67.91%(146/215),农民占52.09%(112/215)。孕期保健时确诊HIV感染102例、占47.44%,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5—2021年HIV感染孕产妇用药202例、用药率93.95%,各年用药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62.123,P<0.05),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用药212人,用药率98.60%,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1.741,P<0.05)。2021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0.00%,新发感染0例;2019—2021...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首例新生儿经母婴传播感染HIV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4年3月末,全省共报告HIV感染者134例,除近日发现1例新生儿经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外,其余均经性和血传播途径感染。现将首例母婴传播途径感染新生儿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某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母婴传播情况,分析影响传播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现场询问调查和常规体检并采静脉血,检测血清抗-HIV及HIV的前病毒DNA或RNA,分析母亲及其子女配对的资料,回顾性分析HIV的母婴传播。结果107例HIV阳性母亲生育的136名子女中.50例HIV阳性.HIV的母婴传播率为36.8%(50/136)。38例经血感染HIV阳性育龄妇女的外周血基因组核酸扩增HIV前病毒DNA gag区。鉴定均为HIV B’亚型。两埘HIV阳性的母婴的外周血核酸扩增HIV gag区P17的片段,Mega软件分析其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5.0%、94.9%。基因树显示子女的病毒与其母亲同属一支。艾滋病状态母亲组HIV母婴传播率为67.4%(31/46)显著高于HIV携带状态母亲组的21.1%(19/90),P〈0.05。奈韦拉平(NVP)阻断的7例儿童.6例末被HIV感染,1例感染HIV。结论被调查地区HIV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未采取干预措施是造成传播的主要原因。NVP阻断母婴传播较易被接受并可能减少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因母婴传播感染的比例由1998年的0.1%上升到2007年的1.6%。在HIV感染的儿童中,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国内外成功经验显示,孕产期应用抗逆转录药物干预、产时住院安全分娩、产后婴儿采取人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9.
至2008年6月30日,方城县累计掌握HIV/AIDS病人190例,已死亡71例,存活119例。自2003年以来方城县共发现3例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为了解母婴传播的情况,对这3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病例1:某女童,2005年1月8日生。2006年12月21日首次在方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艾滋病病毒(HIV)监测,结果待查;2006年12月29日在南阳市CDC确诊为HIV感染者。其父朱某,1972年10月20生,HIV初筛阴性。其母王某,30岁,原籍云南省德洪州人,曾与当地一吸毒男子结婚,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高发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流行的4省(自治区)的6个县(市、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研究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及其所生儿童的随访登记卡,分析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结果2007-2010年,研究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和孕期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分别从78.4%和27.8%增加至93.7%和78.8%(趋势χ2=17.636,P〈0.01;趋势χ2=76.835,P〈0.01);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方案的比例自19.8%增加至89.9%(趋势χ2=161.757,P〈0.01)。满18月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HIV抗体检测比例为84.8%(318/375),13例儿童抗体检测阳性,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为4.1%(95%可信区间:2.98%-5.20%)。结论研究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指标逐年提高,HIV母婴传播水平显著下降,孕产妇及早抗病毒用药以及儿童随访检测仍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以人群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系统中导出并整理了广东省2013-2015年127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监测随访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127例HIV感染孕产妇,分娩婴儿135人(包含6例双胎,1例3胎),其中感染HIV婴儿6例,母婴传播率4.44%。孕期接受HIV检测的占69.29%(88/127);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孕产妇占74.80%(95/127),其中孕期(36周前)服用药物的占91.58%(87/95),产时和产后服药的占8.42%(8/95),两者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11%、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5)。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占85.93%(116/135),未服药的占14.07%(19/135),两者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5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5);采用人工喂养方式的婴儿占92.59%(125/135),未采用人工喂养的占7.41%(10/135),两者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3.2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结论通过孕期尽早检测HIV,尽早对HIV感染孕产妇及所娩婴儿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加强对孕产妇及所娩婴儿的监测随访指导,提倡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母婴传播情况及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市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的相关信息,分析HIV感染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时期、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孕期异常情况及暴露婴幼儿一般情况等因素,比较不同组间母婴传播率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12例HIV感染孕产妇,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发生母婴传播14例(3.40%),其中2010-2015年母婴传播率为3.98%,2016-2020年母婴传播率为2.69%。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药物328例(79.61%),未应用抗病毒药物84例(20.39%),其中联合用药317例(76.94%)、单一用药11例(2.67%),孕期用药273例(66.26%)、产时用药55例(13.35%);孕期发生异常情况121例(29.37%)、孕期未发生异常情况291例(70.6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孕产妇孕期开始用药(OR=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最新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对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方法利用经过查重、核实后的截至2015年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数据,对其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传播途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底,报告现存活15岁及以上的HIV感染者57.1万,报告病例数超过1万的省份达到了15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58.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0.1%,经注射吸毒传播占13.6%;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是农村的构成比分别为60.2%、59.6%,同性性传播病例现住址为城市的构成比为69.1%;现存活病例的男女比为2.6∶1;15~19岁、20~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3.3%、65.8%、52.7%。2015年新发现15岁以上HIV感染者11.5万,超过5 000例的省份达到了9个;经异性性传播病例占66.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8.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注射毒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现住址为农村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7.1%和60.4%,男男性行为传播感染者现住城市构成比为66.1%;2015年新发现病例男女比为3.7∶1;15~19岁、20~24岁、25~29岁男男性行为传播分别占该年龄组病例的73.8%、68.0%、55.6%。结论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程度较高,整体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和城乡流行模式也表现不同。流行模式表现复杂,未来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南阳市2003-2007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南阳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现状并评估工作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南阳市2003年以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报表、数据库资料为依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底,全市共发现HIV感染的20~49岁育龄妇女1 489例,占全市HIV感染者总数的30.54%;死亡369例,占HIV阳性育龄妇女总数的24.78%.阳性育龄妇女分布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下同),其中唐河、镇平、宛城、卧龙4个重点县占全市阳性育龄妇女总数的66.69%.有偿采供血感染者1 047例,占阳性育龄妇女总数的70.32%;异性性传播者280例,占18.80%.存活者中在婚者814例,占总存活者的72.68%.每年仍有新发现的HIV感染者.42.71%的HIV阳性孕产妇是经性传播.HIV阳性产妇分娩存活的60例婴儿中,未采取阻断措施的2例婴儿均确认为HIV阳性;采取阻断措施的58例婴儿中,≥12月龄且接受HIv检测的有29例,仅1例(3.45%)HIV检测为阳性.结论 南阳市HIV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危险依然存在,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多种措施并举来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5.
双胞胎经母乳传播感染HIV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的三条传播途径之一。母婴垂直传播又分妊娠期宫内传播、分娩期经产道传播以及母乳传播三种方式。感染HIV的妇女将HIV传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15%~50%,其中宫内传播的发生率约占14%,产程中约占65%,通过母乳喂养方式约占20%~40%。近期在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新乡市某县同村的3例HIV阳性报告病例,经我市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调查证实,3人为母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苏北农村地区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苏北农村地区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的流行病学规律,分析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的发生率、夫妻之间传播率和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方法对铜山县1998-2008年间报告的166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选择其中的110例进行分析。结果110例因受血感染HIV的已婚者中,男性28例,女性82例;夫妻间二代病例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艾滋病家庭内夫妻二代传播发生率为19.09%。男性传给女性的发生率为28.57%,女性传给男性的发生率为15.85%,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P0.05)。29名HIV抗体阳性的育龄妇女共生育活产婴幼儿33个,有6例确认HIV阳性,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8.18%。29名中11名妇女为感染HIV后生育,活产的15名婴儿中4名HIV阳性,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26.67%;有18名是产后输血感染,活产18例婴幼儿均采取母乳喂养,有2例感染HIV,单纯母乳喂养造成的垂直传播发生率为11.11%。结论苏北农村地区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发生率较高,必须建立和完善艾滋病早期发现机制,遏制艾滋病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卫生和社会问题。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均可能将HIV传染给其所娩婴儿。近年来,全国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为1%左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防治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1型母婴传播回顾性追踪调查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母婴传播的现状,特别是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以地方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哨点监测,产前筛查,日常检测 和门诊中发现的HIV-1阳性孕产妇为对象,对其所生子女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测。结果:对来自云南,河南、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7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的94名儿童进行追踪,最后追踪到75例母亲及其所生的80名儿童,HIV-1母婴传播发生率为35.0%(28/80)。而河南省的母婴传播率为41.7%(10/24),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为33.3%(11/33)和27.3%(3/11)。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母亲的感染途径,生产胎次和喂养方式对HIV-1母婴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中输血传播、初产和母乳喂养是高危因素,相应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5.5%、39.2%和36.2%,而性传播,多胎生产及人工喂养分别为32.1%、25.9%和22.2%,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表明,中国HIV-1母婴传播率与亚非发展中国家相似,而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相关的高危因素(如孕妇的感染途径,特别是输血传播)有必要作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疏附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感染途径及规范化抗病毒治疗(HARRT)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8~2013年疏附县监测的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HIV感染儿童均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接受HARRT治疗的4例患儿,1例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半年后,肝脾肿大、贫血症状消失,治疗2年后CD4由基线检查的54(cells/mm3)上升到治疗后的915(cells/mm3),CD4由1.0%T淋巴细胞上升到24.0%;通过1~3年治疗,HIV感染儿童的身高与体重均有显著变化,基本达到同龄儿童平均体重和身高标准。结论疏附县HIV感染儿童主要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应加大宣传教育及母婴传播干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抗病毒治疗以提高儿童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自198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涉及面广,累及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正在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扩散,累积的大量感染者正在集中发病和死亡。新发现的HI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逐步多样化,从过去的主要是有偿供血(浆)者之间相互交叉感染为主,逐步转变成以性途径、静脉吸毒及母婴传播途径传播。性乱行为增长、卖淫以多种形式存在(但以娱乐场所较为集中),在性工作者中尤其是低层暗娼中,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安全套使用率低,已成为传播艾滋病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