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体内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因细胞伸展如树枝状故名。其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抗原递呈分子及免疫共刺激分子等。经抗原刺激后的DC向淋巴结迁移,将其携带的抗原信息传递给相应的T淋巴细胞,启动并激发CD4 /CD8 T细胞  相似文献   

2.
雷美清  张连生  柴晔 《临床荟萃》2009,24(12):1029-1032
目的在黄芪多糖(APS)作用于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过程中,研究其是否可以增加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Dex)表面功能分子的表达水平。方法分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AML—CR)患者BMNC,采用含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uIL-4)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在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至第7天。阳性对照组加常规量的脂多糖(LPS),实验组用APS50、100、200g/L刺激DC,阴性对照组加相同体积的培养基,培养36小时后,分级分离法提取DC培养上清液中Dex,在透射电镜下观察Dex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ex表面分子人白细胞抗原DR、CD80、CD86的表达水平。并对DC进行形态学和表面分子鉴定。结果APS组与对照组所诱生的Dex的形态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APS组中Dex表面分子(CD80、CD86、HLA-DR)表达量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PS可以增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BMNC来源的DC诱生的Dex表面分子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3.
Flt3配体对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造血生长因子Flt3配体(Flt3L)对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以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和rhIL-4的培养体系为基础,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观察加入Flt3L因子后培养的DC的形态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面的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Flt3L能协同GM-CSF、IL-4作用扩增DC。结论Flt3L能使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成为抗原提呈细胞。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抗原递呈分子,免疫共刺激分子,经抗原刺激后的DC淋巴结迁移,将其携带的抗原信息传递给相应的T淋巴细胞启动、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有效地防治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增强放化疗敏感性,这种治疗采用的是患者自身诱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体外诱导免疫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产生的方法及其机制,利用人HLA-G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K562细胞并与DC共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0、CD86、ILT3和ILT4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DC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表达的HLA-G1分子与树突状细胞作用后,DC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而抑制性分子ILT3、ILT4表达上调。HLA-G1作用后DC异基因抗原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明显下降。结论:HLA-G1分子可以在体外条件下,下调DC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水平,促进ILT3、ILT4表达,诱导免疫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hGM-CSF和rhIL-4培养体系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诱导培养。方法分离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观察培养的DC的形态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面的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100ng/mlrhGM-CSF和500U/mlrhIL-4能使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分化发育为高表达CD80、CD86、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DC。结论rhGM-CSF和rhIL-4能使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成为抗原提呈细胞,为DC疫苗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根据APC表面膜分子表达的特点和功能差异,可分为专职性和非专职性APC,前者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以及黏附分子,具有显著的抗原摄取、加工、处理与提呈功能,包括树突状细胞(DCs)、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而后者在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C)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和抗原递呈分子,具有通过表面受体识别并吞噬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激活相应的T淋巴细胞克隆,特异性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与肿瘤细胞接触后通过释放具有细胞毒性的胞浆颗粒物直接杀伤瘤细胞,同时CIK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hGM-CSF和rhIL-4培养体系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DC)的诱导培养.方法分离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观察培养的DC的形态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面的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100ng/ml rhGM-CSF和500U/ml rhIL-4能使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分化发育为高表达CD80、CD86、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DC.结论rhGM-CSF和rhIL-4能使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成为抗原提呈细胞,为DC疫苗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取当归多糖处理和未处理的转基因小鼠脾脏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培养诱导树突状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MTT法检测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2、r-IFN水平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当归多糖处理组小鼠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表达水平、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因子产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以促进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上调其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增强了其促淋巴细胞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r-IFN的能力,加强其抗原递呈能力,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在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抗病毒免疫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1]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 (APC)捕获抗原 ,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 ,B淋巴细胞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 ,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 ,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 ,树突状细胞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 ,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 ,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 ,而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具免疫治疗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而 ,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其抗肿瘤作用目前主要在实验研究及临床Ⅰ ,Ⅱ期应用中。本文主要对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s B e antigen,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20例健康者外周抗凝血淋巴细胞,将贴壁细胞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至第7天,将树突状细胞分为HBcAg组、HBeAg组和树突状细胞对照组,分别加入HBcAg、HBeAg对树突状细胞刺激培养至第10天,检测刺激培养后细胞表型与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对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和淋巴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 HBcAg组、HBeAg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HLA-ABC)水平和分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p70水平、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cAg组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分子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12p70及体外诱导淋巴细胞毒活性与HBeA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cAg和HBeAg可增加人树突状细胞表达成熟活化的分子、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外泌体(exosome)作为肿瘤疫苗刺激免疫应答作用的机制,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外泌体(Dex),研究其在DC有无或DC成熟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通过实验阻断DC外泌体上一些分子(CD11a、CD11b、CD11c、CD54、MFG-E8及CD83)后检测外泌体免疫学功能的改变;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C对外泌体的吞噬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阻断外泌体表面分子对DC吞噬外泌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DC存在或未成熟DC存在的情况下未成熟DC外泌体(imDex)和成熟DC外泌体(mDex)均不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不同的促成熟因子(LPS、TNF-α、CpG、CD40L)诱导成熟的DC所分泌的外泌体在数量上无明显差别,但在功能上有显著差异;Dex表面分子CD11a、CD11b、CD11c、CD54、MFG-E8及CD83与其功能有关,阻断这些分子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Dex对T细胞刺激的作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阻断CD11a、cD54抑制了Dex靶向DC及被DC吞噬。结论:外泌体可以通过其表面分子靶向DC进而引起T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而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具免疫治疗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而,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其抗肿瘤作用目前主要在实验研究及临床I,Ⅱ期应用中。本文主要对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沆式细胞仪分析体外培养扩增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功能变化。MTT法分析树突状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甲胎蛋白可抑制人外周来源树突状细胞增殖,下调DC共刺激分子CD1a、CD83、CD80、CD86、CD11c的表达,甲胎蛋白的免疫抑制效应与其浓度有关。结论 甲胎蛋白下调抑制树突状细胞生长及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1 介绍 针对外来抗原体液免疫反应的启动是一项复杂的生物学行为,涉及众多细胞类型及其分泌产物。反应发生于当抗原如细胞表面糖蛋白首次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作用时。APC通常是MHC-2+的巨嗜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某些情况下是B细胞。抗原肽转载至Ⅱ类分子,装运至APC胞膜重新表达并递呈至抗原特异Th细胞。当MHC-肽复合体以足够的亲和力为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树突状细胞简介 1.1 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特性 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激活T细胞的能力是巨噬细胞的100~10,000倍,也是体内唯一具有激活初始型T细胞功能的APC,因此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外来抗原体液免疫反应的启动是一项复杂的生物学行为,涉及众多细胞类型及其分泌产物。反应发生于当抗原如细胞表面糖蛋白首次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作用时。APC通常是MHC-2 的巨嗜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某些情况下是B细胞。抗原肽转载至Ⅱ类分子,装运至APC胞膜重新表达并递呈至抗原特异Th细胞。当MHC-肽复合体以足够的亲和力为CD4 Th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特异信号1启动并激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其主要来源于CD34+造血干细胞.依据其成熟状态的不同而发挥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如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可激活T细胞促进免疫应答,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及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可负向调节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DC在感染、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及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成为免疫学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DC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就DC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s)是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而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与病毒长期携带状态密切相关。现对树突状细胞在慢性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