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母儿保健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通过OGTT试验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共计纳入妊娠期糖尿病(GDM)组患者4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HT)组61例、GDM并发HT组53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5例,比较各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GDM并发HT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及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及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的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高于健康对照组以及单纯妊娠期糖尿病或单纯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监测并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孕早期保健联合饮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中的应用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减少不良围生结局、提高分娩质量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单独的饮食干预,观察组孕妇接受孕早期保健联合饮食干预,对比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围生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血糖代谢指标FBG、2h 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保健联合饮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发生风险,改善围生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小青 《中国妇幼保健》2016,(15):3030-303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38例进行分析,其中经过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的118例为干预组,未经过干预的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干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08%、3.39%、4.24%、2.54%,明显低于对照组(14.17%、20.00%、65.00%、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9%、2.54%、0.85%、5.08%,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21.67%、7.50%、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新生儿及孕妇的并发症产生的影响,从而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结局。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福清市第五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孕妇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个性化干预和动态监测的妊娠结局。方法:对妊娠24~28周以后的孕妇进行75 g OGTT(葡萄糖耐量实验)试验,筛选出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00例,其中50例进行血糖动态监测和个性化干预(观察组)并以同期进行围产保健住院分娩的GDM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通过系统的监测和个性化干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孕妇体重质量的增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GDM孕妇流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早期诊断及早期个性化干预,系统持续动态监测管理,可以改善GDM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期个体化膳食指导,对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结束分娩的体重指数正常孕妇1 490名,比较营养干预组(n=711)与对照组(n=779)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孕妇妊娠结局:干预组的剖宫产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及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38.0%vs.53.7%;11.7%vs.15.9%;7.5%vs.13.5%;1.5%vs.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儿结局: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9.71±0.64 vs.9.53±0.94);干预组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及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vs.5.0%;4.4%vs.8.3%;8.7%vs.13.4%;4.8%vs.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给予妊娠期个体化膳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为习惯的干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适宜的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1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为观察组,均予以孕期营养干预指导,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常规营养管理的孕妇9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行为习惯改变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及自测血糖的行为习惯变化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比例,新生儿中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予以孕期营养指导,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变孕妇行为习惯,进而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孕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妇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血糖控制率为91.67%,对照组为46.67%(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血糖各项指标,同时还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姜雪  孙文霞  齐艳 《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64-2367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课程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活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20例初次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孕妇,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实施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生活方式改变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入组8周后,实验组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1周,实验组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中,实验组母体孕期感染 、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膜早破、酮症酸中毒、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生儿中巨大儿、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课程能促进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孕妇对于妊娠期血糖控制的效果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糖尿病孕妇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护理7d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羊水过多,早产、产褥期感染、晚期流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孕妇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韦亚  赵文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35-4736
目的:研究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脂联素、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TC、TG、LP(a)、LDL和F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和脂联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羊水异常、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新生儿体重异常、胎儿窘迫、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孕妇,低脂联素血症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降低妊娠多种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6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教育,干预组孕妇给予孕期营养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产妇孕期体质量控制情况、产妇分娩方式、产妇新生儿结局及产妇妊娠相关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干预组正常体质和超重体质孕妇体质量增加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现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比率及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生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对于初产妇营养状况的改善、母婴健康的好转以及围生期并发症的降低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61-226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的控制对母体、围生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实施健康干预措施以控制血糖,并根据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另选择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3组母体、围生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和剖宫产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满意,可降低孕期并发症和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硒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硒酵母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硒酵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硒酵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三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硒酵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补充剂能够进一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住院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化营养干预对改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妇提供更科学、可行的孕期个体化膳食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产检)并结束分娩的孕妇2 169例,比较营养干预组(干预组)1 079例与对照组1 090例孕妇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1)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孕次及产次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孕妇妊娠结局:干预组剖宫产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7.53%vs.49.54%)、(12.88%vs.17.06%)、(10.75%vs.1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9、7.44、20.97,均P0.01)。(3)新生儿结局:新生儿体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352.06±466.49)g vs.(3354.12±422.14)g,t=0.12,P0.05],但干预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8%vs.4.40%,5.38%vs.8.44%),(8.80%vs.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1、12.42,均P0.01)。结论孕期系统化营养干预,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症发病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6.
林丽华 《智慧健康》2022,(13):148-150
目的分析规范化诊疗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来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开展研究,随机分配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各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试验组给予规范化诊疗干预,比较两组孕妇血糖、体质量与妊娠结局等指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孕妇的FPG、2hFBG、FINS、HOMA-IR、LP、RBP-4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ADPN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体质量增长值、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早产等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规范化诊疗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孕妇的血糖指标及血脂指标,控制体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孙莉  郭梅  葛艳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6,(15):3012-3013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及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和哺乳期综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站2014-2015年规律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产科医生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联合个体化营养的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重、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体重增长和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难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明显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减少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8.
林旎 《智慧健康》2023,(5):107-110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孕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另外2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验,对比两组孕妇检查结果以及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新生儿指标情况以及观察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HbAlc、FPG以及G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9例,发生率为36.0%,对照组不良妊娠发生2例,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远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分娩孕周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糖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1.1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1%~6.5%,不良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性、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为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32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孕期系统性、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及两组科学饮食、适当运动、自测血糖、定时产检、讲究卫生等行为习惯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自测血糖等行为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施孕期系统的、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婴结局及孕妇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孙玉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4918-49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两种不同诊断标准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在该院进行血糖筛查并分娩的孕产妇9 925例。按照诊断标准的不同分为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组(A组)4 590例、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诊断标准组(B组)5 335例。对比两组孕妇的GDM检出率、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B组GD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GDM孕妇阴道分娩比例明显低于B组,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DM孕妇中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DM孕妇中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的诊断标准能够有效提高GDM检出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