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携带供者抗原的第三方树突状细胞(DC)是否具有与供者源未成熟DC相似的免疫功能.方法 雌性C57BL/6小鼠、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分别为皮肤移植的供者、受者和第三方.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供者源未成熟DC组、第三方未成熟DC组、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每组8只.后4组大鼠皮肤移植术前4 d用环磷酰胺(200 mg/kg)预处理,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后3组术前2 d用1 ml相应DC悬液(1×107个/ml)预处理,并在术后12 d重复给予1 ml DC悬液(1×107个/ml)1次;前2组于上述2个时相点同法给予等量等渗盐水.记录各组皮片平均成活时间(MST)并于术后5 d对皮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16.1±3.5)d比较,供者源未成熟DC组和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小鼠移植皮片的MST明显延长,分别为(38.3±7.7)、(34.9±7.7)d(P<0.01);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与供者源未成熟DC组皮片的MST相近(P>0.05),但与第三方未成熟DC组(23.7±2.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见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移植皮片结构较清楚、排列有序,与供者源未成熟DC组情况相近.结论 携带供者抗原的第三方DC与供者源未成熟DC,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DC是抗原提呈过程的中心环节,而且在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双重作用,本文就DC的分化、发育与迁移、功能,阻断DC的抗原提呈作用,DC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凋亡,胸腺内DC和免疫耐受,不成熟DC与免疫耐受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DC是抗原提呈过程的中心环节 ,而且在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双重作用 ,本文就DC的分化、发育与迁移、功能 ,阻断DC的抗原提呈作用 ,DC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凋亡 ,胸腺内DC和免疫耐受 ,不成熟DC与免疫耐受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生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GM~(low)DC)对异体抗原的摄取能力,以及负载异体抗原后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对处于增殖期的C_(57)BL/6小鼠单个核细胞(MNC)作氚标记亮氨酸(~3H-Leu)掺入处理,制备~3H-Leu标记的抗原上清液。将此抗原上清液分别与昆明小鼠GM~(low)DC和成熟树突状细胞(DC)孵育30、60、90 min,检测细胞每分钟放射性荧光闪烁计数(cpm)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负载异体抗原前后GM~(low)DC表面I~A/I~E、CD80分子的表达情况。分离C_(57)BL/6小鼠的T淋巴细胞,根据加入的刺激因素分组并进行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对照组(不加刺激因素)、GM~(low)DC组、GM~(low)DC+异体抗原组、GM~(low)DC+异体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CTLA-4Ig)组。检测各组细胞cpm值,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加入异体抗原上清液后30、60、90 min,GM~(low)DC的cpm值均明显高于同时相点的成熟DC(P<0.05或0.01)。负载异体抗原前,GM~(low)DC细胞表面I~A/I~E的表达率为(32±8)%,CD80的表达率为(25±10)%;负载后两者分别为(54±10)%、(71±18)%,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MLR:GM~(low)DC+异体抗原组细胞cp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2.0;GM~(low)DC组以及GM~(low)DC+异体抗原+CTLA-4Ig组细胞cpm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均<2.0。结论GM~(low)DC具有较强的抗原摄取能力,负载抗原后,细胞在表型及功能上渐趋成熟。应用CTLA-4Ig可阻断其免疫应答效应,建立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5.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免疫低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联合骨髓移植(BMT)对大鼠移植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DA(RT1a)大鼠为供者,Lewis(RT11)大鼠为受者,Wistar大鼠为无关第三品系.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后进行肾移植.(1)阴性对照组受者不接受任何预处理;(2)imDCs诱导组受者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经60Co照射(30 Gy)灭活的、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2×107/只;(3)BMT诱导组受者术前4 d经尾静脉注射供者来源的新鲜骨髓细胞2×108/只;(4)imDCs+BMT联合诱导组受者术前7 d经尾静脉注射经60Co照射(30 Gy)灭活的、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2×107/只,术前4 d经尾静脉注射供者来源的新鲜骨髓细胞2×108/只;(5)第三品系组预处理与imDCs+BMT联合诱导组相同,但供者肾脏来自Wistar大鼠.术后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白细胞介素2(IL-2)逆转实验;体内细胞转移实验(DTH);流式细胞仪检测RT1a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各组大鼠肾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阴性对照组(7.12±1.25)d;imDCs诱导组(24.38±3.20)d;BMT诱导组(7.87±2.10)d;第三品系组(6.63±1.06)d;而imDCs+BMT联合诱导组延长到(80.75±16.88)d;后者与上述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耐受的大鼠脾细胞增殖程度(SI值,3.41)明显低于对照组(7.56),P<0.01;转移耐受的Lewis大鼠(FI值,0.55)明显低于对照大鼠(0.93),P<0.01;在免疫耐受的受者体内检测到RT1a阳性细胞.结论术前输注供者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可成功诱导受者产生免疫耐受,显著延长肾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可能机制为特异性T细胞克隆无能、T细胞的负向免疫调节以及嵌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皮肤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虽然在体内的数量较少,但是其强大的抗原呈递和处理功能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DC的发育分化过程伴随着其由未成熟的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的转变,未成熟的DC(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与成熟DC(mature dendritic cell,mDC)在表型特征以及生物学功能上都有区别,而imDC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体外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特异性低应答。临床上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是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早期创面覆盖最直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扩增培养大鼠未成熟DC,采用术前预先输入受体体内的方法,了解未成熟DC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应用不同细胞因子(GM-CSF或GM-CSF+TGFβ1)培养骨髓和肝脏来源的未成熟DC,阴茎背静脉输入Wistar大鼠体内,1周后建立SD→Wistar同种异基因大鼠并列式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监测移植小肠的免疫排斥反应强度.结果:术后第3、5、7天移植肠出现不同程度排斥反应.结论:大鼠未成熟DC细胞能够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作为肝脏终末期疾病和急性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肝脏移植已愈发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但由于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使其成为左右移植器官功能的关键.因此, 针对排斥反应机制及相关治疗的探讨一直是各国移植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目前已知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树突状细胞(DCs)在肝移植术后对维系免疫耐受状态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肝移植术后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以及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树突状细胞(DC)被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潜在工具,通过阻断其抗原提呈功能以及利用某些DC本身诱导免疫耐受的特性,在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性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效果,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发育、迁徙、功能,以及其诱导Treg细胞,与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IκBα突变体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降低同种T细胞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κBα突变体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IκBαM-DC)对同种T细胞的反应性。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将IκBαM基因转染WF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Western-blot法检测DC中IκBα、IκBαM基因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中共刺激分子MHCⅡ、CD80、CD86、CD40的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DC分泌IL-12的含量。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析Lewis大鼠T细胞对IκBαM-DC刺激的增殖能力,二次MLR检测IκBαM-DC诱导的T细胞抗原特异性的低反应性。结果IκBαM抑制DC共刺激分子MHCⅡ、CD80、CD86、CD40的表达及IL-12分泌。同种T细胞对IκBαM-DC刺激的增殖能力较未转染的DC反应明显降低;T细胞低反应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表达IκBα突变体基因的DC能降低同种T细胞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0诱导的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诱导的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体外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在经典诱导方案的基础上 ,应用IL 10 ( 10 μg/L)抑制大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 (IL 10组 ,10例 ) ,并设对照组 (IL 4组 ,10例 )。培养期间观察DCs形态 ,检测DCs表型、摄取抗原能力、体外免疫功能及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IL 4组比较 ,IL 10组DCs细胞表面CD80 、CD86及OX6低度表达 ( 2 5 .3 %、42 .4%、3 2 .3 % ) ,吞噬能力较强 ( 81.9)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该淋巴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 ;培养上清中IL 12水平 ( 4 0 6.5pg/L)及初次MLR培养上清IL 2水平 ( 2 45 .4ng/L)均较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IL 10作用的大鼠imDCs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状细胞组、联合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6.9±1.9)、(10.3±3.0)、(17.0±3.4)、(20.8±3.6)d.方差分析提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检验提示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供者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联合使用雷帕霉素可延长免疫耐受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载供肾抗原的致耐受性受者树突状细胞(DCs)对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Wistar大鼠为无关供者。将受者的骨髓分离培养,未经其它处理得到的DCs,将其作为DCs1;DCs1经CTLA-4Ig基因重组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vCTLA-4Ig)转染后作为DCs2;DCs1先经BN大鼠供肾抗原负载后再进行AdvCTLA-4Ig转染,作为DCs3。将受者随机分为DCs1、DCs2、DCs3及对照组,每组6只。术前24h,前3组分别注入1×106个DCs1、DCs2和DCs3,对照组不注射DCs。肾移植后观察各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术后第20d检测受者脾细胞对负载供肾抗原及无关供者肾脏抗原DCs的反应。结果DCs1、DCs2,DCs3和对照组的移植肾存活时间分别为(8.1±0.8)d、(8.8±0.9)d、(62.1±13.7)d和(8.6±0.9)d。DCs1、DCs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3组与对照组比较,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肾移植术后,DCs3组脾细胞对负载供肾抗原的DCs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负载无关供者抗原的DCs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供肾抗原的受者DCs经CTLA-4Ig基因修饰后具有致耐受性,可以抑制受者对供者抗原的免疫反应,明显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共刺激分子阻断剂CD80单克隆抗体(CD80mAb)在协同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4E5杂交瘤细胞株BABIMC小鼠腹腔注射,抽取腹水,分离纯化后获得CD80mAb;分离供体大鼠骨髓来源DC细胞前体,经GM—CSF、IL-4体外刺激后。再加入IL-10共培养,鉴定为imDC;移植前7d,将2×10^6imDC经静脉途径注射至受体体内,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CD80mAb5mg连续14d。结果 四组受体大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7d、32.4d、50.2d、92.0d,实验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组织学观察发现移植后7dCD80mAb+imDC组移植物形态尚完整,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证实移植后7dCD80mAb+imDC组供受体间呈低反应性。结论 共刺激分子阻断剂CD80mAb能够协同imDC诱导受体T细胞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降低宿主对移植物的急、慢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源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方法,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小鼠骨髓源性DC,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表型检测,检测其在体外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比较不同剂量GM-CSF下培养细胞内IL-10和TGF-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常规剂量GM-CSF培养出的DC为成熟DC和未成熟DC的混合体,经脂多糖(LPS)刺激后迅速分化成熟,表型为CD11c+、CD25±、CD80+、CD86+、MHCⅡhi,在体外可强烈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分化增殖;而低剂量GM-CSF培养出的DC为较单纯的未成熟DC,LPS不能刺激其分化成熟,表型为CD11c+、CD25-、CD80-、CD86-、MHCⅡlow,不能有效活化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其IL-10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细胞。结论用低剂量GM-CSF可培养出表型和功能均未成熟的小鼠骨髓源性DC,其自身高水平分泌IL-10可能是其成熟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胰腺癌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及功能变化并探讨胰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培养树突状细胞,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40μg/L、白细胞介素(IL)-4 40μg/L,培养到第6天时得到大量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加入大鼠胰腺癌细胞(AR42J cell)培养上清液诱导,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CD86、CD80的表达(n=6),观察能否延缓或阻断imDC的成熟及其在脂多糖(LPS)刺激后这种作用能否被逆转.并观察AR42J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的Dc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加入胰腺癌癌细胞上清液培养的DC,与正常成熟的DC比较,CD80+CD86+阳性率由(70.88±3.60)%降至(7.15±0.71)%,LPS刺激后DC细胞的表面分子CD80+CD86+表达仍然较低(7.43±1.05)%,表明胰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DC的成熟有阻断作用.AR42J细胞上清诱导培养的imDC组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培养的imDC组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强度.结论 体外大鼠胰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诱导DC处于不成熟状态,且这种不成熟状态不容易被逆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酪(MMF)处理的供音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同种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经尾静脉注射培养7d的供音源未成熟DC或培养的同时以MMF处理的供者未成熟DC,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以及受鼠血清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接受未成熟DC回输的受者移植心脏存活期较单纯移植组显著延长,而以MMF处理未成熟DC可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得到进一步延长,并且显著抑制了TH1细胞因子的产生。结论 MMF对比的功能成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MMF处理的DC能够诱导针对移植供者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