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平滑肌瘤27例,胃平滑肌肉瘤5例.结果:27例胃平滑肌瘤中,行胃肿瘤楔形切除术18例,胃大部分切除加胃空肠吻合术9例,随访23例,随访率85.2%(23/27),3年生存率86.9%(20/23),5年生存率60.9%(14/23),10年生存率30.4%(7/23),15年生存率8.7%(2/23).5例胃平滑肌肉瘤中,2例于3年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死于肺转移;1例3年后发生肝左叶转移,再次手术行肝左叶切除术,1年后死亡;2例存活5年.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要根据病史、胃镜检查、胃肠道钡餐造影、B超检查、CT检查及术中、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胃平滑肌肿瘤27例(其中肌瘤13例,肉瘤14例),着重探讨其临床表现及有关辅助诊断方法。治疗以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为主。随访23例,其中肉瘤5年存活率60%,高于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23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胃楔形切除术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5年生存率为51.2%。结论:胃平滑肌肉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胃肠钡餐和内窥镜超声扫描是诊断胃平滑肌肉瘤的重要手段,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7月胃平滑肌肿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仪器检查结果、肿瘤发生部位和肿瘤类型等.本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5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中,1例患者因腹腔出现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术后存活时间为1.6年,1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脏转移行肿物切除,此类患者累计存活时间为3.4年,其余3例患者术后存活至今(1例术后1.5年,1例术后2.1年,1例术后2.3年).20例胃平滑肌瘤手术治疗后随访,19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3年后复发,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确诊为平滑肌肉瘤,累计存活时间为3.5年.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在诊断过程中可利用胃镜活检和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快速确诊肿瘤性质,一旦确诊要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肿瘤16例,包括平滑肌瘤11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4例。临床表现不上腹不适、隐痛及饱胀感(8例),呕血或黑便(7例),上腹部肿块(1例)。发病率低.本组术前经多项检查确诊者不过半数,误诊9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本组术后随访,良性肌瘤最长已存活14年(平均9年),2例肉瘤患者已存活8年和5年.对肿瘤性质、分布、大小及手术方式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报告247例小肠平滑肌肿瘤,内Ⅰ级(平滑肌瘤)80例.Ⅱ级(低度恶性平滑肌肉瘤)65例.Ⅲ级(平滑肌肉瘤,包括上皮样平滑肌肉瘤)102例.随访Ⅲ例.内Ⅰ级23例全部存活;Ⅱ~Ⅲ级存活49例.其中21例已发生转移;死亡39例.5年生存率为23.1%,10年生存率为7.7%。预后与分级和瘤体大小有关,>5或<5 cm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其病理恶性指标应综合判断之。该瘤生长慢、转移晚,对其原发瘤及转移瘤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可望治愈或延长生命.随访时间要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侵犯肾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31例,年龄26~76(50.1±12.8)岁,患者均得到病理确诊,并接受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完成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中中止手术.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单纯取栓30例,切除下腔静脉2例(1例右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未行下腔静脉重建,1例左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下腔静脉重建);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中,6例因肿瘤侵犯静脉壁而切除下腔静脉并行人工血管置换,4例切除肿瘤侵犯的部分下腔静脉壁并缝合重建,1例术中探查后无法切除肿瘤而中止手术;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均未行下腔静脉切除及重建.随访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4.4%(27/32)、63.6%(7/11)和100.0%(8/8).围手术期死亡4例,其中术中肾癌下腔静脉癌栓脱落并在围手术期死亡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及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肝淤血导致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各1例;随访期间死亡5例,均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和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在人口学、侵犯血管情况、癌栓/瘤栓脱落风险、疾病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手术,但目前尚无在术前评估手术难度、避免癌栓/瘤栓脱落及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与分析胃平滑肌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患者5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位置、肿瘤分布.对55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进行胃肿瘤楔形切除术的患者共38例,进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7例.结果 对55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有53例患者到随访结束仍存活,2例患者出现腹腔转移而死亡,存活时间或1.6年和2.2年.结论 胃肠平滑肌肿瘤的手术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3例肾脏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估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8年间我院诊治的13例肾脏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随访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评估各项观察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45.7岁,61.5%(8/13)为女性。平均肿瘤直径为〔11.1±10.2(3.0~34.0)〕cm,53.9%(7/13)累及肾包膜,23.1%(3/13)淋巴结阳性,完成随访1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2月(9~81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54.5%、16.2%。8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截止本次随访9例患者死亡。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生存与年龄、病理分级、是否完整切除、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侵犯包膜或肾盂、是否化疗等无相关性。结论原发性肾脏平滑肌肉瘤为高致死率的肾脏恶性肿瘤,需尽早发现、手术切除,否则生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45例平滑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平滑肌瘤行楔形切除10例,胃大切除6例,肉瘤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2例,小肠平滑肌瘤行肿瘤肠段切除12例,肉瘤行根治性切除5例,探查活检1例。结,直肠平滑肌瘤行肠段切除7例,肉瘤行根治术2例。随访40例,死亡7例,健在33例。结论:重视平滑肌肿瘤的结床,病理及形态学特点,及时总结仍的经验教训,是提高本病诊断率的关键。平滑肌瘤行肿瘤局切除,平滑肌肉瘤应行根治性切除,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吴曦  胡康 《广东医学》1997,18(9):587-588
报告1983~1995年共收治的14例胃平滑肌肉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腹痛,贫血,腹部包块为主。根据肿瘤大小(T)病理分级(G)及有无转移(M)进行分期,本组I期4例,Ⅱ期6例,Ⅲ期1例,Ⅳ期3例,胃平滑肌肉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广泛的胃根治性切除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不优于局部胃楔形切除术。肿瘤的分期是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不适、腹痛、体重减轻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本组病例以食管和胃底平滑肌瘤多见,平滑肌瘤73例,平滑肌肉瘤19例。内镜的确诊率为91%,内镜下多表现为隆起结节状,26%病例肿瘤的表面有溃疡形成,以平滑肌肉瘤多见。平均32个月的随访中,16例平滑肌肉瘤患者死于转移,3例平滑肌肉瘤患者有局部复发。结论 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以食管和胃底平滑肌瘤多见,以良性肿瘤居多,内镜为诊断的有效手段,但确诊仍靠病理检查。手术和内镜电凝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直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8例直肠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发生在高位直肠1例,中位5例,低位12例.肿瘤直径≤5 cm16例,6~8 cm 2例.伴淋巴转移1例,肝转移1例,2例侵犯骶盆.病理类型:高分化肉瘤16例、低分化肉瘤2例.高中位的6例行直肠前切除术,低位的12例行经腹或骶前入路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分别在术后4,12,16,18,20个月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死亡,其余13例分别随诊8~7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直肠平滑肌肉瘤表现无特殊性、易误诊.治疗上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Zhao H  Cai JQ  Bi XY  Zhao JJ  Huang Z  Lu HZ  Zhou HT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2):1537-1539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1980年至2005年期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肝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右上腹不适(56.3%)和右上腹包块(56.3%)多见.AFP均为阴性.术前影像学检查无一例做出准确诊断.15例患者接受手术,其中R0切除7例(46.7%),姑息性切除及切取活检8例.1例未行手术,仅行介入治疗.病理诊断为肝平滑肌肉瘤6例(37.5%),肝血管肉瘤5例(31.25%),纤维肉瘤2例(12.5%),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6.25%),黏液脂肪肉瘤1例(6.25%),未分化肉瘤1例(6.25%).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1.7%,33.3%.R0切除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66.7%,明显优于非R0切除组(P=0.011).单发肿瘤直径≤5 cm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75%,优于直径>5 c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结论 肝肉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手术切除目前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是否获得R0切除以及肿瘤大小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发性体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5例体表原发性软组织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5例患者中,2例为初发,2例为术后复发,1例为术后转移。2例初发病例行沿肿瘤包膜或假性包膜解剖去除加包括不多周围组织的局部边缘切除术,另3例则行将肿瘤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术,1例术后接受局部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如期拆线治愈出院。5例患者随访1-34个月,除一例77岁患者因其他疾病术后1年去世,余4例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原发性体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是极少见的一种成人软组织恶性肿瘤,病灶切除或广泛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复发转移可反复切除,不需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应当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27对肢体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平滑肌肉瘤组织中P27的表达,并对所有病例的5年存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63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21例(33.3%) P27 表达阳性,P27 的表达与平滑肌肉瘤的转移及患者的预后相关(P<0.01).结论 P27可作为一个新的指标,用于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8年1月外科手术胃平滑肌肿瘤28例,分析肿瘤生长部位、方式、诊断方法、病理、治疗方式。结果肿瘤位于胃体部17例(61%),胃窦部7例(25%),胃底部4例(14%)。行胃次全切除15例,局部切除9例,全胃切除术3例,姑息切除术1例(肝转移)。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15例,胃平滑肌肉瘤13例。结论结合病史,多种辅助检查综合诊断,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大小、部位及病变良恶性决定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8.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 ,约占胃恶性肿瘤的0 .4 %。我院曾以“胃肿瘤并穿孔”收治 1例病人 ,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平滑肌肉瘤腹腔广泛转移 ,现报告如下。患者男 ,4 8岁。因胃体多发粘膜下实性占位 ,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术前电子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报告 ) ,于 2 0 0 2年 6月 13日在我院施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胃体胃底及多处瘤体 ,并见侵及脾脏和膈肌 ,腹腔及盆腔广泛转移灶 ,肝内转移灶多处 ,大网膜上转移灶尤多。术中决定行大网膜切除减瘤术 ,术后病理报告 :送检 6个淋巴结及大网膜内 10个瘤结节均为平滑肌肉瘤 ,病人术后仅行支持治疗及腹腔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二十指肠癌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治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38例,黄疸34例,腹胀、腹块26例.纤维内镜、十二指脂低张造影、B超及CT检查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1.4%(35/43)、89.4%(34/38)、43.5%(20/46)和58.8%(20/34).本组51例均行开腹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5例、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2例、节段性肠切除术4例、短路手术10例.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无特异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内镜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本组随访率为94.1%(48/51例).无肿瘤残留的根治性切除病倒(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5例、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2例、节段性肠切除术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8%(36/41)、68.3%(28/41)、29.3%(12/41).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1年生存率为87.8%(36/41),5年生存率为28.6%(10/35),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和节段性肠切除术患者5年时各存活1例,而短路手术者(3例失访)无一例生存超过1年,与根治性切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1).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根治性外科切除治疗可提高其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7例,采用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方法.HIPEC采用奥沙利铂350mg溶于右旋糖酐4000ml中,加热至41.5~42.5℃腹腔内循环灌注40~60分钟.结果 25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因术中腹膜种植转移,行肿瘤切除加腹膜种植灶细胞减灭术,全部病例均完成术中HIPEC.治疗后5例体温超过38.5℃,4例血压低于100/60mmHg,6例心率大于100次/分,少数患者血液指标轻度异常,相应治疗后均于5~7天内恢复.术后并发出血1例,肠粘连梗阻1例,伤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瘘.中位随访28个月,死亡7例,2例死于腹腔及全身转移,4例死于远处脏器转移,1例因非肿瘤原因死亡,根治性手术病例总的1、2年生存率88%(22/25)和76%(19/25),胃癌术后1、2年生存率为90%(18/20)和75%(15/20).结论 根治性手术联合HIPEC疗效好,并发症少,是防治消化道肿瘤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