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56例,根据终止妊娠时机分为3组:A组(〈34周,22例)、B组(34-36周,41例)、C组(〉36周,9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2组:经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118例)。分别对比不同妊娠时机、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B、C组(P〈0.01),B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B、C组(P〈0.01或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不同终止妊娠时机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而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孕周较小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适当延长妊娠时间,于妊娠36周左右时终止妊娠,并应尽可能选择剖宫产,从而降低经阴道分娩对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伤害,降低新生儿及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与新生儿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收集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资料按终止妊娠的孕周分为3组,Ⅰ组为孕28~31+6周,Ⅱ组为孕32~33+6周,Ⅲ组为孕周≥34周。按终止妊娠的方式分为3组,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引产组。结果不同孕周新生儿在体重和住院时间上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Ⅲ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Ⅰ组(P<0.05),而Ⅱ、Ⅲ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Apgar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和引产组(P<0.05),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应严格筛选期待治疗病例,尽量延长妊娠至32周。孕32周后的患者,终止妊娠前常规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促进肺成熟,适时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终止妊娠时机与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 11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母婴结局。结果 ≤ 32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 (P <0 .0 1) ,33~ 36周与≥ 37周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各孕周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剖宫产组比较 ,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降低 ,其围生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 ,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 32周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相似文献   

4.
苏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4034-4035
将180例孕妇按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分为ΔBMI增长较小组(A组,36例)、ΔBMI增长适中组(B组,104例),ΔBMI增长较大组(C组,40例),比较分析A、B、C三组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A组的低体重儿、高危新生儿发生率明显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的GIGT、GDM、PIH、剖宫产、巨大儿、高危新生儿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的GIGT、GDM、PIH、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而C组的低体重儿发生率要显著低于A组(P0.05)。妊娠期体重增长指数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合理控制妊娠期体重增加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孕产期安全,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效果与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不同妊娠时间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28~29+6周,B组30~31+6周,C组32~33+6周。三组患者均行期待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期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B组延长孕龄时间、新生儿平均增加体质量明显多于A组和C组,终止妊娠时间低于C组,高于A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新生儿脑病、新生儿透明膜病、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密切监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情况,在不损害母婴安全情况下,适当延长孕周,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不同时间段再妊娠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在本院定期孕检和(或)分娩的24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剖宫产后再孕间隔时间段分为A组(剖宫产后2年内再孕,n=112)、B组(剖宫产后2~3年再孕,n=128).比较两组妊娠期一般情况、分娩时母婴的结局.[结果]A组流产率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缺氧、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妊娠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剔除流产者后,A组、B组母婴结局观察例数分别为86例、120例;A组胎盘异常率、子宫切口破裂率、产后感染率、产后24h出血量均高于B组,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均高于B组,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不同时间段再妊娠对母婴具有重要影响:再妊娠间隔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降低流产率及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32例妊娠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单胎孕妇,按照孕期体重达标情况,将其分为A组(增重不达标)、B组(增重正常)和C组(增重超标),比较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分娩后,记录并比较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剖宫产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会提高孕妇孕期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分娩危险,应合理控制孕妇体重。  相似文献   

8.
赵瑞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608-4609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8-01-2011-10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86例,按发病孕周分为2组,A组56例(孕28~32周),B组30例(孕32~34周)比较期待治疗两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孕周、分娩孕周及治疗时间均较B组小(P<0.05),A组围产儿病死率、FGR/新生儿窒息率较B组升高(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终止妊娠的时间越早,对围产儿结局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可能的危险因素、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终止妊娠的方式及母婴结局,为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青岛某三甲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56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156例胎膜早破产妇及169例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胎膜早破的孕周将其分为A、B、C、D四组,A组破膜时37周、B组破膜时34~36周、C组破膜时28~33周、D组破膜时28周,对收集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不同孕周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及母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可能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感染、宫颈机能不全、人工流产及引产史、双胎及多胎妊娠、孕期阴道流血、饮食不均衡等;A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C、D组(P0.05),B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D组(P0.05);A组绒毛膜羊膜炎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C、D组(P0.05);A、B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D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越早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病死率也越高。根据胎膜早破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根据不同孕周分娩的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策略,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70-5471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终止妊娠孕周分为A、B、C、D组及患者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孕周组及不同分娩方式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不同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孕周越早,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在孕34周后终止妊娠对围生儿结局相对较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剖宫产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例终末期先天性心脏病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并同期心内畸形矫治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措施。方法:术后给予科学的护理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本例患者顺利康复,生存质量良好。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和正确地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例终末期先天性心脏病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并同期心内畸形矫治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措施。方法:术后给予科学的护理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本例患者顺利康复,生存质量良好。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和正确地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的诊治迄今无重大突破,其早诊率低、切除率低、存活率低,而发病率却呈增高趋势。胰体尾癌较胰头癌诊治更难。本文通过对我院26年65例胰体尾癌的回顾,复习文献,进而对本病的误诊原因、提高早诊率的途径、胰体尾癌切除手术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吴菲  刘娟  张波 《护理研究》2009,(5):1231-1233
介绍了护士能力的定义、能力评价内容、能力进阶制度,从临床理论、实践技能、心理测试等方面阐述了临床护士能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足第二趾及足背皮瓣再造拇示指及手背皮肤缺损的临床运用原则。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就诊的12例行拇示指再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足第二趾带足背皮瓣进行拇示指再造及皮肤移植手术。观察手术后患者拇示指及皮肤再生情况,随访6~47个月,评定患者拇手指再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患者行双足第二趾及足背皮瓣再造23指,手术后移植组织全部再生存活,足部功能未受影响;随访后,根据拇、示指再造功能评定结果为:优12指,良6指,可3指,差2指,优良率为78.26%。结论采用双足第二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示指并修复手背皮肤缺损手术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血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单发型结节13例(占28.2%),表现为甲状腺内单个实性、囊性和混合性回声。多发型结节14例(占30.4%),表现为多个囊性和混合性回声,对称性分布在一侧或两侧叶甲状腺内。弥漫性结节19例(占41.4%),表现为甲状腺不对称肿大,其内布满了大小不等的结节。对其中9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血流信号无特异性,对多个囊实性混合回声结节首先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对单个边界尚清的实性和囊实性混合回声结节,结合内部回声、囊壁厚度和液性暗区内有无光带分隔、包膜是否完整、有无晕环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南海区西樵镇15~49岁育龄妇女的死固顺位和死亡相关因素,明确本辖区15~49岁育龄妇女保健的重点,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15~49岁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南海区西樵镇各辖区上报的15~49岁育龄妇女的死亡相关资料。并与公安、疾病控制中心复核,由妇保医生再进行调查、核实。结果 在137例15~49岁育龄妇女的死亡中,死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0~49岁,其次是30~39岁。死固前五位首位为各系统恶性肿瘤,其它依次为车祸、自杀,心脏病和脑溢血。结论 应结合死因分析,定期对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并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做好育龄妇女保健工作,关注其思想动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才能进一步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19.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刘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的诊断效果。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2例(BPH15例、PC7例)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内容有病变形态及大小、信号特点及肿瘤浸润情况。结果:12例BPH前列腺呈明显增大,T1WI呈均匀性稍低信号改变。T2WI显示中央腺体显著增大,增生的中央腺体显示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小结节状中等高信号或低信号灶。外周叶受压变薄,T2WI呈高信号改变,3例外周叶呈窄带状低信号。3例前列腺大小与形态正常,但中央腺体及外周带比例失常,外周叶可见明显受压情况。7例PC中,有4例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T2WI上位于外周带内见局灶性信号减低区,其中1例,肿瘤在骨骼内广泛转移。3例病灶突破包膜向周围扩散;3例病变侵犯周围神经血管束,2例侵犯精囊,1例侵犯膀胱,1例盆腔内淋巴结广泛转移。结论:MRI能很好的显示BPH的增生病灶以及能较好地显示PC的病灶范围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利于指导临床正确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