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科及综合科护士如何应对工作疲溃感,并探讨应对方式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包括3个因子)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括2个因子),分别对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96名护士和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科医院110名护士,进行了工作疲溃感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综合科护士工作疲溃感总分及情绪疲倦因子得分均高于精神科护士(P<0.01);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应对方式总分及两个因子得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总分与工作疲溃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工作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与情绪疲倦感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护士面对各样的工作压力,很容易产生工作的疲溃感.应对方式与工作疲溃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护士对多方面的认知,采取有效防治工作疫溃感的措施,加强护士积极应对方式的培训工作是很必要的,尤其应加强对综合科护士工作疲溃感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精神科及综合科护士如何应对工作疲溃感 ,并探讨应对方式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 (包括 3个因子 )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包括 2个因子 ) ,分别对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 96名护士和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科医院 110名护士 ,进行了工作疲溃感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 综合科护士工作疲溃感总分及情绪疲倦因子得分均高于精神科护士 (P <0 .0 1) ;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应对方式总分及两个因子得分 ,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应对方式总分与工作疲溃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工作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与情绪疲倦感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护士面对各样的工作压力 ,很容易产生工作的疲溃感。应对方式与工作疲溃感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提高护士对多方面的认知 ,采取有效防治工作疲溃感的措施 ,加强护士积极应对方式的培训工作是很必要的 ,尤其应加强对综合科护士工作疲溃感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摩斯腊克工作疲溃感量表(MBI)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40名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总工作压力程度较高,工作压力源中占首位的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疲溃感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情绪疲溃感、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应对方式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有一定影响,积极应对可降低护士的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可加重情绪疲溃感。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严重,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建议关注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主要因素,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压力源,对手术室护士加强心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减轻工作疲溃感,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质量的现状,探讨情绪状态、工作疲溃感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工作疲溃感量表对292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为(7.57±3.74)分,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工作疲溃感量表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自评量表、情绪疲惫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得分与睡眠质量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均相关(P0.05);工作冷漠感与睡眠质量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情绪状态、工作疲溃感与睡眠质量有关,管理者需建立睡眠管理策略,通过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独立休息区,强化睡眠改善措施,加强人文关怀等策略来帮助改善一线护士的睡眠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孙新风  曹彦军  郑会珍  袁芳  栾晓嵘 《全科护理》2020,18(10):1260-1264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低年资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工作压力源以及对医院的支持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量表、中文版摩斯拉克疲溃量表(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S)和自制医院支持需求量表对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483名工作1~5年的本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本科护士工作疲溃感评分为(69.95±18.34)分。压力源平均得分(2.57±0.53)分。薪酬待遇问题成为主要压力源和主要支持需求。不同工作时间护士疲溃感和压力源状况不同,轮值夜班护士工作疲溃感较高。[结论]低年资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疲溃感较高,工作压力源有其个性特征。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减少夜班频率,提供更多家庭支持是主要支持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助产士工作沉浸感与工作疲溃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群体抽样的方法,应用工作疲溃感量表(MBI)、工作沉浸问卷对80名助产士进行调查。结果:助产士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工作成就感评分均明显高于临床护士(P0.05);助产士工作沉浸总均分(4.11±0.56)分,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总均分(5.23±0.88)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士工作沉浸与工作疲溃感呈负相关,其中动力、目标、行动、任务控制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助产士工作沉浸与工作疲溃感呈负相关关系,提高工作沉浸是改善助产士工作疲溃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急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情况,探讨工作疲溃感与应对方式及其他因素的关系,为减轻急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北京市4家县级医院107名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处于中高度耗竭。积极应对方式与情绪枯竭(EE)、去人格化倾向(DP)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PA)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情绪枯竭(EE)呈正相关;健康状况、家庭支持、工作态度与情绪枯竭(EE)和去人格化倾向(DP)呈负相关;工作态度与个人成就感(PA)呈正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并采取措施降低急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急诊护士应在生活和工作中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以减轻疲溃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士长工作疲溃感水平,探讨护士长应对方式与工作疲溃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5所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长183名,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分别调查了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和应对方式。结果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水平高于国内常模,护士长情绪疲溃感和工作冷漠感得分分别为(25.23±11.45)分、8.46分,均为中度;工作无成就感得分为(32.38±10.09)分,为高度。积极应对与工作无成就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情绪疲溃感和工作冷漠感呈正相关。结论提高护士长积极应对技巧,能有效降低其工作疲溃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的职业疲溃感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减轻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疲溃感量表对湖北省5所综合医院肿瘤科的86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工作疲溃感处于中高度水平,主要为情绪疲溃感和工作冷漠感为中度耗竭,而个人成就感处于非肿瘤科室护士同等水平,肿瘤科护士职业疲溃感高于普通病房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肿瘤科护士的职业疲溃感,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降低其职业疲溃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郑志惠  谢文  徐朝艳 《护理研究》2006,20(8):673-675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护士工作疲溃感状况,探讨工作疲溃感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情绪疲溃感和个人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结论]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寻求缓解护士工作疲溃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门诊分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疲溃感水平,为提高门诊分诊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I)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量表,对109名分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9名分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成就感明显低于常模(P〈0.01)。50%左右的分诊护士处于中高度疲溃感水平,且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P〈0.01);与工作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门诊护士工作疲溃感水平较高,且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应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和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降低分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以保证分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伟  曹影 《全科护理》2016,(30):3142-3145
[目的]探讨心脏病重症监护室(CCU)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职业认同感量表、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MBI)量表对40例CCU护士及50例心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科室护士职业认同感量、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情况,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CCU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的关系。[结果]CCU护士职业认识评价、职业社交技巧、职业社会支持、职业自我反省、职业挫折应对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CU护士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等应对方式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CU护士去人格化、情感耗竭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个人成就感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CCU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去人格化、情感耗竭维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CCU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较心内科护士低,与其消极的应对方式及明显的职业倦怠感有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CCU护士职业认同感而促进其积极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减轻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3.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应激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应激状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h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简化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58名在职的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并与60名内科护士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应激状况中,工作冷漠感为高度,而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无成就感为轻度,与内科护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应激状况相对较轻,并受工作压力及个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关注引起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特殊成因,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塑造良好的个性,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女性护士群体职业应激表现及疲溃感、疲劳水平。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42例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女性护士为调查对象(观察组),37例门诊各科室相同年龄和相同性别护士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了职业紧张调查表(OSI-R)及Maslach的工作疲溃感量表(MBI)、疲劳量表-14(FS-14)评估。结果 OSI-R调查表测试中,观察组各因子分及ORQ、PRQ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疲溃感状态评估中,观察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个人工作成就感维度分明显低于后者(P<0.01,P<0.05);疲劳水平测试中,观察组的躯体疲劳维度分、脑力疲劳维度分和FS-14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3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女性护士群体职业应激程度重,存在着明确的疲溃感、疲劳水平增加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对临床护士组织承诺的影响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为临床护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运用组织承诺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疲溃感量表对临床1 14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护龄、学历水平、月收入水平护士心理资本、工作疲溃感、组织承诺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士护龄、学历水平、月收入水平、心理资本及组织承诺对工作疲溃感有预测作用,可以解释22.8%的变异量(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资本对工作疲溃感有直接效应(λ_1=-0.46,P0.05),心理资本对组织承诺有直接效应(λ_2=0.72,P0.05),组织承诺对工作疲溃感有直接效应(λ_2=-0.36,P0.05),心理资本通过组织承诺对工作疲溃感有间接效应(λ_2=-0.26,P0.05),心理资本通过直接效应和组织承诺的间接效应解释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28.47%的变异量。[结论]心理资本因素对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有一定的影响,临床管理者应运用适宜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心理资本,从而提高组织承诺,降低护士工作疲溃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士的组织文化、工作疲溃感及工作满意状况,探讨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组织文化量表、疲溃感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94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疲溃感与组织文化和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和-0.277,P0.001),组织文化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366,P0.001);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护龄、月收入、编制、组织文化、工作疲溃感。[结论]医院应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组织文化,以降低护士工作疲溃感,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王惠明  贾娟娟 《全科护理》2013,(30):2844-2846
[目的]了解合肥市助产士疲劳状况、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运用FAI疲劳评定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我市76名助产士和74名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助产士疲劳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产科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士在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上疲溃感高于产科护士,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士积极应对分值低于产科护士,消极应对分值高于产科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士的疲劳程度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助产士的疲劳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护士的疲劳程度,缓解其工作倦怠,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疲溃感与隐性缺勤水平的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工作疲溃感量表(MBI)、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SPS-6)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0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工作疲溃感总均分为(70.23±14.87)分,隐性缺勤总均分为(16.65±4.69)分,均处于较高水平;ICU护士工作疲溃感与隐性缺勤呈正相关(r=0.350,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疲溃感中的情绪疲惫感、工作无成就感2个维度可独立解释隐性缺勤29.6%的变异。结论:ICU护士工作疲溃感与隐性缺勤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工作疲溃感与隐性缺勤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创造有利于缓解ICU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环境,进而减少隐性缺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工作疲惫状况,探讨影响两者的因素及分析其相关性,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提高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水平。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要疲溃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为9分,得分高于常模。工作疲溃感中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睡眠质量指数与工作疲溃中的情绪疲惫感维度、工作冷漠感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障碍,工作疲溃感较高,睡眠质量和工作疲溃感两者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相应的积极措施,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和降低工作疲溃感,护士自身也要积极处理不良情绪,合理休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护士工作疲渍感状况,探讨工作疲渍感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工作疲渍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情绪疲溃感和个人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结论]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寻求缓解护士工作疲渍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