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臌胀,又称鼓胀、蛊胀、单腹胀,是中医学“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临床以腹大坚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水,肝硬化是其最常见原因之一,75%以上的腹水是肝硬化引起的。中医治疗臌胀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将臌胀的古籍文献进行整理,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用药规律分析,探讨古代中医对臌胀证治规律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文献(民国以前)中耳鸣的中医证治规律进行探讨,以期为耳鸣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光盘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纳入条文所涉及的书籍、朝代、证素、病种、药物的频率;用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分析耳鸣"病位-病性-药物"的关联关系。结果纳入文献共546条,其中耳鸣所涉及的病种多样;证素以风(包括内风和外风)、火、虚为主;中草药以息风药和祛风解表药、清热药和疏风解表药、补益药为主。结论传统中医药针对耳鸣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在治疗上建议病证结合,随证用药并巧妙加减。  相似文献   

3.
对先秦至明清时代的黄疸病,从病名、病因、主证以及辨证治疗原则及方法,进行文献疏理及分析,发现许多文献中记载了"脾"在黄疸中的治疗作用,但缺乏有力的证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葆青  周朋  贾广媛 《光明中医》2014,(6):1128-1129
本文通过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文献中有关治疗癫痫病的方药进行因子分析,客观总结出此期癫痫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5.
先秦两汉时期,关于肝脏的生理病理,及肝病的病因病机,在《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均有相关论述,尤其在肝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用药规律等方面发挥甚多,基本形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肝病诊疗体系。文章对此做了较为全面深入地总结,以探究先秦两汉时期肝病中医证治规律,为中医中药治疗肝病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病名自张仲景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病因病机经过了外风-内风-内外风三个时期。"内风"时期主要集中于金元明时期,文章试图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医论入手,分析"内风"立论时期各医家对中风发病规律、证候类型的认识,以期探讨其病机变化规律,为中风病的临床证治服务。  相似文献   

7.
五善散为仲景名方,在《伤寒论内《金匾要略》中有相关记载的条文共8条,论及的病证有蓄水、水逆、霍乱、癫眩等,提到的主要症状有脉浮、小便不利、渴欲弓体、发热、身疼痛、水入则吐、心下痞、脐下悸、吐诞沫等。近代对五警散的运用早已超出仲景原治病证,已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数十种病证。然就五等散证的水蓄部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等仍是各抒己见。为此,本文查阅古今医籍及1993年前医学刊物,共收集五苓散汤剂验案384例,经过全面统计,系统分析,以探求其证治规律,使之规范化,从而为该方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汲取前人治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临证探索,将黄疸分为三型治疗,收到较为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湿热蕴滞,重在清利表现为身目小便俱黄,食少恶心,口干口苦,腹胀便秘,舌苔黄腻。以口渴、便秘、苔黄为辨证要点。为湿热蕴滞,胆汁外溢。治宜清热化湿,利胆退黄。用小陷胸汤加味。  相似文献   

9.
黄疸证治探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疸病名,首见于《内经》,张仲景提出具体治法,唐宋以前,对黄疸分类过细,名目繁多,致使医家难以适从。元代罗天益依据黄疸性质概括为“阳黄”、“阴黄”,使病因证治简单明确,至今仍为医界所采用。黄疸之成因无外乎湿邪为患或脏腑内伤。治疗上,阳黄证宜清火邪,利小便;阴黄证则宜调补脾肾;近代医家关幼波先生之宝贵经验亦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吉今医案的统计分析,较全面地揭示了栀子豉汤证治规律,本病证发病的主要病因为感受外邪,情志所伤和饮食劳倦三方面;病机为热扰胸膈、心神不宁;主要诊断见症为心烦、失眠、发热、纳呆、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数、滑、弦、浮脉;当以清除烦为基本治疗原则,具体运用辅以健脾开胃、疏肝理气之品;该病男女老少皆可发病,以青壮年为多;四季皆可发病,以春季为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对过敏性紫癜的证治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将本病分为血热、风热、风湿热、湿热蕴阻、阴虚火旺、脾气虚弱和脾肾阳虚七个证类,分别给予犀角地黄汤、牛蒡解肌汤、三妙散合四妙勇安汤、三仁汤、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茜根散、归脾汤和金匮肾气丸合黄土汤加减.提出了活血化瘀治疗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并于病情缓解后调整不同体质的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防护风寒湿邪侵袭、调节饮食起居、慎用药物对防止复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湿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正常情况下,湿作为六气之一,与燥相对,但在异常情况下,湿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现就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作一肤浅探讨,以期弘扬岐黄之道。  相似文献   

13.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黄疸的定义、主症与病因病机,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也进行了颇为详实的记载,从而为后世医家以"汗、下、清"三法治疗本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把黄疸分为36种,并对急黄、阴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也对黄疸病因病机及预后,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黄疸的病名、病位和分类方法的不同,实为各医家对该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不同,这就为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探讨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思路。古代医家从张仲景开始,多围绕着中焦对黄疸的病因病机进行认识,通过对内因、外感的把握辨别该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由此初步确定了治则治法的要点,并逐步深入细化。在临床辨治黄疸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调理脾胃法则的运用,可在治疗阳黄的茵陈蒿汤、治疗阴黄的茵陈术附汤等方剂中,加入补脾调胃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谷芽、麦芽、鸡内金、神曲、九香虫等。这些法则不仅是用在治疗过程中,而且对预后及后期调养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桂芝 《河南中医》2006,26(3):12-13
张仲景之《伤寒论》很好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太阳病变证(坏病)更是提出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对太阳病变证中诸虚证治疗时,仲景谨察病情之轻重、标本之缓急、以及虚之所在,分而治之。或虽虚而症状轻微,可不药而愈;或细分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虽病机证候相同(或相似),但表现的症状不同,则治疗时方药亦不同;或虽有相同(或相似)症状,但病机证候不同,故治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证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华 《四川中医》2004,22(11):12-13
根据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采用扶正与祛邪治疗,扶正以补气、调整阴阳平衡为主,祛邪着眼痰浊瘀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受损、脂类产物凝聚、纤维粥样板块形成密不可分,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动脉硬化的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势必成为今后治疗动脉硬化的主要方向。动脉硬化主要归属于"心脉病",依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又可将其归于"头痛""中风""脉痹""脉积""胸痹""脱疽"等不同范畴,故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本研究从动脉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进行归纳总结:动脉硬化之病因主要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外邪侵袭、毒邪致病、体质与劳逸五个因素,动脉硬化的病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不同原因引起络脉不通而发病,一般认为本病以脏腑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血瘀、毒邪等有形实邪为标,共同致病,其中瘀血与痰浊始终贯穿于动脉硬化的成形过程中。其成病的关键在于血脉痹阻,经络不通,加之痰瘀附着阻滞,脉道不荣,日趋狭窄。治疗当根据病因病机而审因辨治,总结了临床中不同类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动脉硬化的规律:辨证施治之用药规律、专方专用之治疗规律、中成药之应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联合应用的治疗规律。研究内容均围绕中医药的治疗动脉硬化展开综述,以期为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五苓散有温脾阳、利水湿之功效.现代医学领域中主要用于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从500例分析看,其主要诊断指标小便不利、呕吐、纳呆、口渴、浮肿、舌淡、苔白、滑、腻,脉沉弦细数.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水气不化,湿邪内阻.药用茯苓、白术用量可达60g,桂枝量则宜小.同时从症状、诊断指标、舌象及其诊断指标、脉象及其诊断指标和用量规律,对五苓散证治规律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张艳 《中医药学刊》2001,19(4):330-332
五苓散有温脾阳、利水湿之功效,现代医学领域中主要用于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从500例分析看,其主要诊断指标;小便不利、呕吐、纳呆、口渴、浮肿、舌淡、苔白、滑、腻,脉沉弦细数,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水气不化,湿邪内阻。药用茯苓、白术用量可达60g,桂枝量则宜小,同时从症状、诊断指标、舌象及其诊断指标、脉象及其诊断指标和用量规律。对五苓散证治规律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田耀洲  张伟 《中医杂志》2012,53(24):2127-2130,2141
目的 探寻孟河马派临证痞证证治规律. 方法 搜索整理马派主要医家相关著作及文献中有关“痞证”的医案,对医案中所记录的症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药物组成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并对医案中痞证医案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 频数统计显示,痞证病位主要为胃、脾、肝、胸膈;病性主要为气滞、气虚、湿、痰;用药以理气药、补虚药、祛湿药为主.关联规则显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三者之间均存在强关联规则;R型聚类分析得到5个用药聚类组合.结论 痞证病位在胃,涉及肝、脾;病性以气滞、气虚、湿、痰为主;主要证型为中虚气滞证、中虚湿困证和肝胃不和证;用药以理气药、补虚药、祛湿药为主;治以益气健脾、理气化湿为主,方用归芍六君汤等化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