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2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影像学指标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χ~2=1.917,P0.05,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97.9%,准确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99.4%,阴性预测值为49.5%。淋巴结转移组纵横比2、内部回声不均匀率、边界不规则率、钙化率、有血流信号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有利于术前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22例患者资料,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例微癌为单一小结节低密度,20例表现混杂密度灶;15例原发病灶及9例颈部转移淋巴结颗粒钙化,2例原发病灶囊壁钙化;22例原发实质病灶及10例颈部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呈"强化一致性",16例原发实质病灶及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乳头结节状强化。结论原发实质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强化一致性"、原发病灶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重要征象,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乳头结节状强化、颈部转移淋巴结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表现。对肿瘤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应慎重,以组织器官管腔僵硬及管腔内肿物突出为诊断肿瘤外侵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能量图)在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因颈部包块、腋窝包块、腹股沟区包块就诊的恶性淋巴瘤或者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浅表53个淋巴结,回顾对照分析淋巴瘤性淋巴结及淋巴结转移癌的二维超声、CDFI表现。结果两组淋巴结形态、髓质回声消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内部回声减低、淋巴门血流及动脉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超声对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特征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 102 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观察组(54 例)与未发生颈部淋巴结 转移对照组(48 例),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特征,并分析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 转移的灵敏度为 72.22 %,特异度为 85.42 %,阳性预测值为 84.78 %,阴性预测值为 73.21 %,准确度为 78.43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癌结节、距被膜的距离 d = 0、纵横比≥ 1、回声不均匀、微钙化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 险因素。结论:超声检查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特征中癌结节大小、距被膜 的距离、纵横比、回声质地、钙化类型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0例,作为研究组,未出现转移者5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结节部位、边界、回声状况等灰阶超声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并且使用ROC曲线对预测诊断指标进行预测。结果 2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的部位、结节突破甲状腺被膜、结节最大径≥0.7 cm及钙化类型的灰阶超声表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可见,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具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的超声表现中的2项及其以上后,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71,且敏感度为71.3%,特异度为83.2%,诊断准确度为78.9%。结论灰阶超声对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价值,能够作为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检查过程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兵团第九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彩超进行临床检查,将彩超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60例患者中,经过超声诊断后,高频彩超检查出转移性淋巴结100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2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主要在患者II、III以及IV区域分布。在纵横比<1.5、门部高回声消失、囊性变、周边型血流以及点状高回声等超声指标方面,转移性淋巴结均高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对于数据差异,证明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检查过程中,通过高频彩超诊断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医疗人员对患者淋巴结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提高彩色多普勒CDFI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FI高频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包膜、边界、后方回声、内部回声、纵横比、腋窝淋巴结、钙化、血流流速、分布、阻力指数RI等情况;对体积较小的肿块,采用局部放大成像.结果:81个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包膜、边界、后方回声、内部回声、纵横比、腋窝淋巴结、钙化、血流流速、分布、阻力指数RI 11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6.2%.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DSV)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06-2010年共搜集DSV13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声像图特征。结果:13例DSV甲状腺内部呈弥漫性不均匀改变和沙粒状钙化,无肿块及结节表现11例,2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颈部淋巴结转移9例。结论::DSV多发生在年轻女性,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内部回声弥漫性不均匀且伴有广泛沙粒状钙化,甲状腺内无明显肿块及结节,应与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107例乳腺癌和腋窝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病理比较、计算超声多类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超声检查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79.9%,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直径〈10mm的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有待提高。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诊断与鉴别诊断在颈部肿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1年12月来我院以颈部肿块就诊的患者120例,病理类型诊断为淋巴结核20例,淋巴瘤25例,淋巴结转移癌75例,都进行螺旋CT灌注观察。结果: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形态表现大致相同淋巴结病变异常21例,发生率为17.5%,少数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出现钙化,同时淋巴结转移癌的淋巴结强化程度和密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病理类型(P<0.05)。结论:颈部肿块复杂,最常见的是淋巴结病变。CT灌注可结合肿块和淋巴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1.
熊秋华  洪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12-1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51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40例良性肿大淋巴结77个及29例恶性肿大淋巴结74个的形态、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边界及毗邻、彩色血流特征等.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呈长椭圆形,边界光滑、规整,L/S〉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2,周围包膜不清晰或有切迹,浸润周围血管或组织,淋巴结呈融合现象或分叶状,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不规则、偏移、缩小或消失,皮质回声常不均,伴钙化灶或坏死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为无血流型和淋巴门血流型,淋巴门血流型血流较丰富,呈低速低阻型;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为混合血流型、不规则点状紊乱血流型、边缘血流型血流,且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肿大淋巴结.结论:彩超对诊断和鉴另4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0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比较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及非转移患者的病灶边缘超声特征(毛刺征、回声、血流速度、肿瘤最大径、钙化灶)。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91%(40/44),特异度87.93%(51/58),准确率89.22%(91/102),阳性预测值85.11%(40/47),阴性预测值92.73%(51/5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肿瘤最大径均大于非转移组,且毛刺征阳性率(54.55%)高于腋窝淋巴结非转移组(25.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情况、钙化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高,且超声检查显示血流速度高、肿瘤最大径大、毛刺征为阳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乳腺癌患者38例,对其超声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有2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9例为导管内癌,6例为小叶原位癌;38例患者中有9例病灶内可见微小钙化;12例病灶内可探及高阻血流,9例患侧能探及肿大淋巴结,其中手术证实6例出现了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结论:妊娠期乳腺癌的预后差,恶性程度高,而超声检查能够早期诊断妊娠期乳腺癌,有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好发于颈中组,绝大多数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病变中最大淋巴结二维声像图表现为淋巴结炎型、低回声团块型或液化型。彩色多普勒表现为淋巴结门部及周边探及血流信号。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与其他影像学诊断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颈部淋巴结MRI常规平扫资料、增强扫描资料、DWI影像学资料等。对患者的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组、转移性小淋巴结组、良性淋巴结组的ADC值进行测量。进而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移性小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5±0.43)×10~(-3)mm~2/s,而转移性大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3±0.23)×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淋巴结组的ADC值跟转移性大淋巴结组ADC值以及鼻咽癌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组ADC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对患者的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ADC诊断阈值进行总结,分别为90.90%、83.22%、0.907×10~(-3)mm~2/s。结论对于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使用1.5TMRI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诊断价值以及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高频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结核,分析归纳其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型。方法本文通过对45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例的高频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发现颈部淋巴结结核声像图存在多种表现,总结归纳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特征并尝试进行分型。结果高频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结核,因淋巴结结核病程发展的不同,其声像图复杂多变,大致可分为早期炎症型、干酪坏死型、脓肿形成型和钙化愈合期。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因病程不同,存在多种声像图改变,可以进行粗略的分型。  相似文献   

17.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许多病症的临床表现,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可发现肿大淋巴结,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分布情况及其血供特点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良性、恶性),为临床明确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肿块的边界、形状、内部回声、包膜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血流情况.结果:130例甲状腺肿块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对照,超声诊断符合者120例,符合率为92.31%.结论:无论二维超声还是多普勒超声,在单一条件下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都十分困难,二者结合,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肿块的边界、形状、内部回声、包膜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血流情况.结果:130例甲状腺肿块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对照,超声诊断符合者120例,符合率为92.31%.结论:无论二维超声还是多普勒超声,在单一条件下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都十分困难,二者结合,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6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治疗的PTC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PTC患者31例)和观察组(HT合并PTC患者2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对照组中出现甲状腺肿大以及颈部压迫痛的患者均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分布、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超声下癌结节的形态、边界、回声情况、血流信号等特征的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HT合并PTC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甲状腺肿大、颈部压迫等,并且中青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较少,且临床分期早,预后较佳。临床上对于HT合并PTC患者依旧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