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体内生六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生六气说,是以《内经》“天人相应” 的思想为指导,由金代刘河间提出的卓越观点。但后世却罕有阐发,其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现试作阐述。1《内经》“天人相应”思想 天人相应说(天人合一说)源于儒家,是儒家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之一。其以孟子“天人相通”说,董仲舒“天人相类”说为代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说:“人之身,首■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皆当同而副天,一也”。儒家天人相应理论被引用到医学领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内经》人与天地相参思…  相似文献   

2.
浅论《周易》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易学“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基本思想人手,认为中医学之“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是受《周易》“三才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在《周易》“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的命题下,对人在自然界中所作的价值判断。此外,易学思想的时空观念也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易》重视自然界和社会对人的双重影响的学术思想,也为中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天人相应”理论的最终形成,为中医学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说理工具,从而也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客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延续,是保证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类健康的“科学内涵”,而中医学“治未病”的防病治病的重要思想是其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4.
文献文摘     
“以时测脏”理论的分析和探讨所谓“以时测脏”,是指在中医“天人相应”观指导下,根据中医五脏与“时”(天气、自然之气、时令、时辰等)相通应的特点,观察特定时相下机体的整体功能变化,从而推测归纳中医五脏实质的脏象研究思路。天气的变化,形成了一年的五时(春、夏、长夏、秋、冬),而由五时又产生五气(风、暑、湿、燥、寒),由五气形成五候(温、热、湿、凉、寒),其促使生物的生、长、化、收、藏,五气又连于五位五行,而与五脏相通。即:“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等,从而完成了天人相应的五脏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5.
天人相应理论作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其原理、内容及价值的认识,或有待统一,或不够全面。鉴于此,笔者就有关方面进行探讨,以冀规范和深化对天人相应理论的认识。1天人相应的原理 “天”、“人”何以能息:相关、相互通应,其原理是什么?这无疑是理解天  相似文献   

6.
李晓虎  王上  吕明  袁卫玲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71-1573
鼻衄作为临床多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春季多发。春季为肝所主,肝之疏泄功能在春季多应时增强,藏血功能相对较弱。春季鼻衄多因肝不应春引发,具有量少次多易反复的特点。治疗春季鼻衄可从调节肝应春而变的功能入手。从“肝应春”角度治疗鼻衄有助于充实“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探析五脏     
以《老子》三生万物的理论为基础,对受精卵形成生命个体的过程进行细致研究,阐发五脏的由来。根据五脏由来的特点,结合天人相应的理论,对五脏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理论,旨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应,讲求人与整个自然界均是由气构成,天人一“气”;人与天地万物又遵循共同的规律,天人一“道”。如《灵枢·岁露》所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在临床工作中,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因湿邪为患者甚多,具体论述如下。1湿邪的致病特点与女性生殖道的解脲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内在联系1·1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水性就下,湿类于水,故湿邪有趋下的特征;其致病也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素问·太阴阳明大论》云“湿邪为病,下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浊湿伤下”,亦云“清…  相似文献   

9.
杨丽华  王建国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17-1018
以“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理论为指导,依据人体阴阳消长、气血盛衰、脏腑虚实与整个自然界密切关系,探讨人体阴阳、营卫、五脏主时的昼夜变化,以调整人体“睡眠-觉醒”的生理活动治疗不寐。  相似文献   

10.
郭蕾  乔之龙 《中医研究》2004,17(4):2-3,10
秦汉以前的科学成果,尤其是天文历法、地学和物候学三门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为天人相应论的形成做了大量的知识铺垫.<黄帝内经>构建了天人相应论的基本框架,其中移植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吸收地学研究成果、并采用物候学以象类比的方法,这些成就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天人相应论的有关内容,更是以这些成果为依据,才使其至今仍保持着真理性,因此说中医学天人相应论是生产实践与文化思想相结合的共同产物.  相似文献   

11.
运气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胡作德在学习祖国医学中,曾经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运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生尅制化规律为核心,是阐明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思想。他从气候变化、发病情况和临床治疗三个方面,来说明运气学说的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标准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词典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标准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词典”是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统一整体观和天人相应观,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问题为核心”,  相似文献   

13.
"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精辟论断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肝肾同源”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一直科学地指导着中医药临床实践。近现代国内外学者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对“肾生骨髓”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但对于“髓生肝”的理论精髓鲜有学者深入挖掘其科学内涵。主要原因是经典胚胎发育学认为,在发育过程中一种胚层的细胞不能转化为另一种胚层的细胞,源于中胚层的骨髓不会产生源于内胚层的肝脏。受此观点限制,长久以来缺乏对于“肾藏精、精生髓成肝”的研究,“髓生肝”只能是尚无现代科学依据的科学假说。近些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安迪光教授的研究:中国回回医学理论体系是以天人浑洞的“真一”为核心,以元气、阴阳、四元、三子、七行学说为基础,并兼收希腊医学的四元素、四体液与国际分空学说。天人浑洞的“真一”内涵妙质元气,元气两仪阴阳,阴阳化而生水火,水火交错,万物化生,水得火而生“气”,火暴水而生“土”,土与水合而生“金”,气与火和而生“木”,水、火、气、土四者共合而生“活类”,金、木、活三者在天地化育中称为“三于”,而当三者形成后万物无不靠它而资生,所以又称三母。在自然生化过程中,万物按一定生成次序先后问世,先者为其胜,…  相似文献   

15.
子午流注针法是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独特针法,以“天人相应”为其理论基础,结合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配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子午流注一道,小言之,不过为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概括了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悉秋毫”的一种针法。  相似文献   

16.
金元四大家的“天人相应”观黑龙江中医学院张世英(150040)“天人相应”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内经》认识人和自然界统一的整体观。《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金元四大家创造的独特学术理论,其基本观点仍然是“天人少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体电磁辐射可表征中医之“气”的观点,通过比较地球自转一周地磁DST指数的变化曲线与人机体一天的电磁辐射变化曲线,发现一个太阳日内的地磁静日DST指数变化与中医的营卫气血定时盛衰有一定的对应性,结合天人相应[4]、五运六气[5]等科学内涵,提出子午流注的科学内涵即地球自转一周,机体电磁辐射场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王永哲 《河南中医》2006,26(5):8-10
《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作为其医学理论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自然哲学思想。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源于天地,并分享了一些天地的特性,天与人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并且,人与天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通。以何相通?气也。天人相应,以天作为人的根据,这正是《黄帝内经》认识人体的起始角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的资料,从生命和星球的关系、生命的节律、人体在太空中的变化、遗传学以及疾病的产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祖国医学“天人相应”思想的科学性。提出天人相应思想不仅是传统的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也应该成为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将人放在宇宙中来考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天人相应学说。“天”指整个自然界,“人”指人类,“相应”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能影响人体,并使之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学术思想在经文中有反复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