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最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互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85例60岁以上的老年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成好转组(66例)和死亡组(19例)两组。病人入院后作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前),并同步测定静脉血电解质。比较两组病人PH、PaCO2的情况,并对其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①血气分析结果PH≥7.25时,死亡率明显升高;PaCO2≥80mmHg,(死亡率也明显升高,P<0.01);②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其他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时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尤其当合并其他两种类型时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患者血气分析PH值和PaCO2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预后;②合并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死亡率高于单独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3.
12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指标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入院后未吸氧前取动脉血,使用MediCa Easy BloodGas血气分析仪测定12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气指标。结果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病死率越高;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aCO2越高,病死率也相应升高;PaO2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pH值对预后有影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PaCO2对预后同样有重要影响,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aO2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参数,用静脉血测定血钾(K+)、血钠(Na+)、血氯(Cl-)。采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2例肝硬化患者中,单纯呼吸性碱中毒的有23例,病死率为69.6%;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的有39例,病死率为59.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可能为年龄、pH、剩余碱(BE)、PaO2、HCO3-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H、BE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它们的死亡优势比(OR)分别是0.30和0.91,其95%C.I.为0.12~0.71和0.84~0.98。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酸碱失衡时病死率颇高,pH、BE是影响肝硬化酸碱平衡紊乱患者预后的指标。在救治时,应动态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尤其是pH、BE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时立即为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动脉血PaO2、PaCO2及发生酸碱失衡的情况,并比较这些患者中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7.1%,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10.0%。本研究中的70例患者均存在以轻、中度缺氧为主的低氧血症,其发生高碳酸血症后的PaCO2在46-70 mmHg之间所占的比例最高。在这7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7%。与非死亡病例组患者相比,死亡病例组患者的PaO2和pH值更低且PaCO2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常可出现低PaO2和高PaCO2的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常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其发生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的情况与其病死率呈正相关。进行血气分析在评估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的病情、判断其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此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可及时了解其病情的进展及变化,及早对其进行机械通气等干预,有效纠正其缺氧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降低其病死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及时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进而确立其临床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急诊危重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测定,分析各种疾病出现酸碱平衡紊乱的不同类型,根据患者最后的治疗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并分析两组间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96例患者中出现酸碱平衡紊乱者89例(92.71%),其中存在一种酸碱平衡紊乱者58例(65.17%),双重酸碱平衡紊乱者30例(33.71%),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1例(1.12%)。生存组血气分析结果为pH(7.36±0.08)、PO2(74±8.3mmHg)、PCO2(42±6.9mmHg),死亡组血气分析结果为pH(7.21±0.42)、PO2(48±5.7mmHg)、PCO2(65±10.4mmHg),两组间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酸碱平衡紊乱,对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头皮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的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血气分析是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最精确的方法[1]。危重患儿除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外,常并发机体内环境失调,导致酸碱平衡紊乱,通过血气分析通常能及时发现酸碱平衡失调,并正确判断其类型[2]。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及CT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患儿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及CT。结果:(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低钙血症倾向。(2)酸碱平衡紊乱与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中不可缺少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浅谈影响血气分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素颖 《当代医学》2009,15(30):59-59
血气是血液气体分析的简称,它是测定人体内酸碱平衡的方法。近几年来临床应用很广泛,对指导治疗酸碱紊乱,呼吸、循环及肾脏功能不全等有着重要的价值。血气是指在当天大气压条件下,用隔绝空气的血标本与一定浓度的气体相结合,而取得人体内的pH值(酸碱)、P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BE(剩余碱)、SB(标准碳酸氢)、AB(实际碳酸氢)、TCO2(二氧化碳总量),根据这些指标的数值,来判断病人是单纯的还是复合的酸碱失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疗效,分析影响其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手术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不同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及术前PASP等级患者的疗效。结果年龄〉60岁组患者的术后PASP变化值[(25.86±4.27)mm Hg]及LVEF变化值[(2.64±1.62)%]均低于年龄≤60岁组患者[(28.37±3.53)mm Hg,(3.71±1.9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及死亡率(13.33%)均高于年龄≤60岁组(12.50%,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各项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术后PASP值逐渐升高,LVEF值逐渐降低,并且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ASP越高,术后PASP值及LVEF值变化越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无关;心功能越差,术后的整体疗效越差;术前的PASP水平越高,疗效越差,应对其高危因素加以注意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的特点及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36例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按其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21例和死亡组15例,采用PICCO plus检测仪监测两组患者 EVLWI、全心射血分数( GEF )、系统血管阻力( SVRI )、中心静脉压( CVP)、心指数( CI )、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并监测 APACHEⅡ评分及血乳酸。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EVLWI高于存活组(P均<0.05),两组CI、GEF、SVRI、CVP、HR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描绘EVLWI的ROC曲线发现以EVLWI≥10 ml/kg为界点,预测死亡发生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0.48%,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79.17%。结论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EVLWI明显增高者死亡率高,以EVLWI≥10 ml/kg为界点可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技术(BiPAP)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检测各组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氧合指数(OI)、前白蛋白(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结果 64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为60.94%(39/64).通气后两组的pH值、PCO2、PO2、OI和PA均较通气前明显提高(P<0.01),且生存组的PCO2、PO2、OI和PA水平较死亡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而pH值两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生存组的hs-CRP水平较死亡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 BiPAP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通气前动脉血气、OI、PA和hs-CRP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68例COPD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应用,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改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注射剂,首剂负荷量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2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缓慢持续静脉滴入,每12小时1次,24 h纳洛酮总剂量为4 mg,连用3 d.结果:治疗组痊愈出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陈艳  董琼  王波  蒲青 《西部医学》2011,23(1):42-4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常规予以氧疗、通畅气道、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呼吸兴奋剂等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其中54例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经口鼻面罩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组),治疗持续7~14天。42例未行无创通气患者为对照组。观察通气前、后血PH值、PaCO2、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意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H值纠正,PaO2明显升高,PaC02明显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也相应的减慢,意识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改善幅度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PaO2,并使PaCO2下降,有效改善患者的意识,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涛  周青山 《医学综述》2014,(13):2436-243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氧治疗组和呼吸机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氧治疗组60例给予12 L/min低流量吸氧;呼吸机组60例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插管率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中的pH值、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呼吸机组的有效率达91.67%,显著高于吸氧治疗组的76.67%(P<0.05);而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低于吸氧治疗组(8.33%vs 26.67%)、(1.67%vs 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时,血气分析改善迅速、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但需注意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NO)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儿科临床学院治疗的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NRDS)患儿7例,均经机械通气及PS治疗无效或加重的,给予吸入NO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h的吸入氧浓度(FiO2)、经皮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OI)等数据。结果7例患儿经iNO治疗后1、12、24h的SP02[(89.57±4.68)、(91.28±1.38)(92.14±1.86)%]、Pa02[(56.85±9.63)、(62.42±8.99)(62.71±7.91)mmHg,1mmHg=0.133kPa]均高于治疗前,且Fi02[(65.00±13.22)、(52.85±14.09)(58.57±22.67)%]、OI[(16.21±2.82)、(11.84±4.11)(11.61±5.49)]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难治性呼吸衰竭疗效不满意的患儿可以加用iNO治疗,此疗法能够迅速改善氧合,纠正低氧血症,缩短高浓度氧使用时间,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已经成为难治性呼吸衰竭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喘息气急症状缓解率[95.0%(38/40)]高于对照组[70.0%(28/40)],观察组半年复发率[0(0)]低于对照组[10.0%(4/4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3±1.0)d]较对照组[(8.7±2.1)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清楚病情特点和变应原比例[95.0%(38/40)]、遵医嘱按时服药比例[92.5%(37/40)]、掌握雾化吸入技术比例[72.5%(29/40)]均高于对照组[45.0%(18/40)、50.0%(20/40)、42.5%(1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O2[(41.7±10.1)、(40.4±9.2)mm Hg]及SaO2[(75.9±13.1)%、(76.1±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2 h PaO2[(90.4±11.3)mm Hg]高于治疗前[(41.7±10.1)mm Hg],对照组治疗后72 h PaO2[(83.3±10.5)mm Hg]高于治疗前[(40.4±9.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2 h SaO2[(98.7±5.1)%]高于治疗前[(75.9±13.1)%],对照组治疗后72 hSaO2[(90.1±3.4)%]高于治疗前[(76.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PaO2[(90.4±11.3)mm Hg]及SaO2[(98.7±5.1)%]均高于对照组[(83.3±10.5)mm Hg、(9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是否给予BiPAP,将120例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及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转归。结果①经治疗同时间点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aritory rate,RR)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有不良反应出现,但都能配合与耐受,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③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能有效改善预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予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化痰、吸氧、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茶碱片并使用面罩进行NIPPV,对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及肺动脉压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CO2为(44.3±6.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2±7.2)mmHg(P〈0.05);Pa02为(63.7±21.6)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19.5)mmHg(P〈0.05)。实验组患者肺动脉压为(43.6±15.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2±16.7)mmHg(P〈0.05)。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76.1%.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NIPPV能改善呼吸,提高Pa02,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