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102例经CT证实确诊为脑梗塞的病人,并对其中1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报告如下: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9~72岁,平均58岁。均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血糖≥11.1mmol/L和(或)空腹血糖≥7.8mmol/L,或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11.1mmol/L。其中无糖尿病症状者7例,平均均年龄52岁;入院后24小时内空腹血糖11.1~20.5mmol/L,,平均15mmol/L。有糖尿病病史者5例,平均63岁;病程1~12年,平均9年,4例空腹血糖>7.8mmol/L,1例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糖尿病患者78例,男57例,女21例,年龄49.2±18.7岁。65例已确诊糖尿病11.3±8.3年,其中59例用口服降糖药治疗,6例用胰岛素治疗。入院时节腹血糖13.2±6.4(7.8~18.7)mmol/L,其中9例血酮阳性,4例合并酸中毒(血pH7.16~7.23)。13例(白内障7例,胆石症并慢性胆囊炎3例,下肢溃疡2例,肺结核1例)术前常规检查才发现糖尿病,空腹血糖11.8±3.7(8.4~21.3)mmol/L。糖尿病诊断符合WHO标准(空腹血糖≥7.8mmol/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1.2需手术治疗的疾病及手术类型78例患者中,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胃转流手术(gastric bypass,GBP)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调控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79年1月~2010年12月发表的关于GBP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素相关的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对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相关文献37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14篇,总的有效量合并RR值为0.79[95%CI(0.66,0.94)]。其中符合术后1、2、4W空腹血糖研究纳入标准的有9篇,其空腹血糖浓度合并RR值0.81[95%CI(0.76—0.86)],WMD为-0.21mmol/L[95%CI(-0.37~-0.04)];符合空腹胰岛素研究纳入标准的有6篇,术后2w空腹胰岛素合并RR值0.93[95%CI(0.84~1.02)],WMD为-0.083mmol/L[95%CI(-0.266~0.099)]。发表偏倚估计t=0.332,P〉0.05。结论GBP手术对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性,84岁,身高175cm,体重80kg,体重指数26.12kg/m^2。因“多饮、多尿3年”就诊,查空腹血糖8.7mmol/L,餐后2h血糖1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诊断2型糖尿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现口服缬沙坦胶囊80m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次/d;辛伐他汀片20mg,1次/d治疗,血压控制满意。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834)100mg,1次/d。  相似文献   

5.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下限值下调对评估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胡世红  余佩玲  王柳宁 《人民军医》2007,50(5):279-280,284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994年进行糖尿病横断面调查的广西柳州市社区人群和1999年选择基线调查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的非糖尿病人群进行随访.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体重指数、腰围与腰臀围比等.结果:(1)基线非糖尿病患者5.2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10.7%,年发病率2.1%;(2)正常糖调节(NGR)及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糖尿病年发病率分别0.2%和3.3%;(3)空腹血糖(FPG)为5.6~6.0 mmol/L、6.1~6.9 mmol/L 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人群,与 NGR 人群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FPG 5.6~6.0 mmol/L 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IFG诊断下限值下调至5.6 mmol/L,适用于我国人群.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例1,女,61岁。8年前因"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查空腹血糖7.8 mmol/L,诊断为"糖尿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85 g/d+格列齐特80 mg/d"治疗,间断测血糖控制尚可。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于入院前20 d测血压180/98 mmHg(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12.7 mmol/L,餐后2 h血糖18.4 mmol/L,尿白蛋白715 mg/L,给予口服"二甲双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并发神经原性膀胱——尿潴留,过去认为预后不良,无特殊治疗方法。我们试用酚苄明静脉注射治疗2例,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71岁。因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1月,尿淋漓不尽5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正常。腹软,下腹部可触及胀大之膀胱,挤压膀胱部可见尿液溢出。空腹血糖330mg/dl,尿糖 ~ ,尿酮体阳性。诊断:①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型;②糖尿病合并神经原件膀胱——尿潴留。入院后经控制欲食,口服降糖药,皮下注射胰岛素。1周后空腹血糖降至120~140mg/dl,尿糖(-)~ 。尿潴留经新斯的明0.5mg肌注1/日,两侧三阴交各0.5mg、1/日穴位注射;电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人院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按患者所在病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如抬高患肢、控制血糖、消肿、促进骨质愈合等),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术后2周切口组织愈合情况。结果高压氧组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空腹血糖[高压氧组分别为(5.5±1.1)mmol/L、(5.4±1.2)mmol/L、(5.2±1.2)mmol/L,对照组分别为(7.6±0.7)mmo]/L、(7.4±0.9)mmol/L、(7.5±0.9)mmol/L]、餐后2h血糖[高压氧组分别为(8.4±1.1)mmol/L、(7.9±1.2)mmoL/L、(8.2±1.2)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5±1.1)mmol/L、(10.4±1.2)mmol/L、(10.9±1.2)mmol/L]及术后7d糖化血红蛋白[高压氧组为(6.7±0.4)%、对照组为(7.3±O.6)%]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术后2周伤口愈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用睡前1次基础胰岛素或早晚各1次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比较两种方案治疗的疗效与低血糖发生率。方法:按照入选标准筛选2型糖尿病40例,随机分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基础组,n=20)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预混组,n=20)。基础组每天22:00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1次,预混组早晚餐前分别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每2W调整胰岛素剂量,以FBG小于6.1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6W。结果:治疗后2组的FBG均明显下降,但基础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P〈0.01);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下降,基础组下降幅度大于预混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基础组发生低血糖事件:前8W共4例(20%),后8w共1例(5%);预混组:前8W共10例(50%),后8W共7例(35%)。预混组的胰岛素总用量大于基础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使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均能较好控制FBG、糖化血红蛋白,但基础胰岛素较预混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更佳,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3岁,因咽部感染致全身不适3天入院。既往血糖正常,无明显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偏瘦体形,咽部略充血,双肺呼吸音正常。否认糖尿病病史和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6×10^9/L,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201×10^9/L,中性粒细胞0.78;尿比重、pH正常,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空腹血糖13.5mmol/L,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又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的全身性慢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可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特点是血糖和尿糖升高,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糖尿病患者起病之初都有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偶尔也会有乏力、倦怠、易怒等容易被忽略的症状,继而时常感觉饥饿、口渴,饭量增加却体重下降。患者此时空腹血糖常高于7.8mmol/L(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mmol/L,部分患者尿糖呈阳性。在秘鲁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缺乏化验设备,许多民间医生…  相似文献   

12.
密红翠  李晓云 《人民军医》1998,41(4):222-223
我院1987~1997年共收治糖尿病低血糖反应17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60.2岁。病程1周~10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3例。本组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1.2 临床表现 低血糖多发生在空腹、夜间或凌晨。发病早期症状轻重不一。无自觉症状4例,心悸、出冷汗、饥饿、烦躁12例,精神异常1例。最终发生昏迷8例,癫疒间样大发作1例。低血糖反应时血糖4mmol/L1例,3~3.5mmol/L2例,2.0~2.9mmol/L6例,1~1.9mmol/L4例,0.5~0.9mmol/L3例,0…  相似文献   

13.
力平脂治疗高脂血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将增高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至正常范围,有助于减轻动脉壁上的粥样斑块,对减少上述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肯定意义[1]。我们应用力平脂(Lipan-thyl,Procetoftn)治疗高脂血症30例,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顺序选择1993年11月至1994年4月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空腹TG均≥1.7mmol/L(150mg/dl),伴或不伴TC≥6.0mmol/L(230mg/dl)。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4~68岁(平均57.2…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张新国  杨学军 《武警医学》2004,15(12):883-884
近日,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为1例重症糖尿病患者做了糖尿病的根治性手术,这位患者同时有重度肥胖症(身高148cm,体重82kg)、全身多发痈、糖尿病皮炎、糖尿病肾病。手术方式为胃旁路手术(Gastric bypass,GBP)。手术后疗效显著,7d后治愈出院。患者术前胰岛素用量至80U/d,但空腹血糖仍高达13.1mmol/L;术后10d已不用胰岛素,血糖降至6.1mmol/L;折磨患者3个月的背痈也已愈合。  相似文献   

15.
殷晓伟  周念东 《人民军医》2005,48(2):123-123
患者男,82岁,以2型糖尿病收入住院,入院时查空腹血糖为20mmol/L,早餐后2h血糖为31mmol/L,入院时自述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格列吡嗪5mg,每天1次(早餐前30min口服),格列吡嗪2.5mg,每天1次(午餐前30min口服)。共服用15mg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6.
张洁  马丽  柳杨 《航空航天医药》2003,14(4):223-224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 ,我国近十年来糖尿病患病率也较十年前增长了三倍左右。由于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因此不易被发现 ,而糖尿病又是威胁人们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之一。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空腹血糖浓度的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 ,本文动态观察了正常健康组和空腹血糖在 10~ 14mmol/L和空腹血糖在 7.0~ 9.8mmol/L的两组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C肽兴奋水平的变化。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空腹血糖在 10~ 14mmol/L之间的 2型糖尿病患者 2 5例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17.
硝苯地平致血糖增高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戴红 《人民军医》2005,48(4):246-246
1病例报告 例1 男性,73岁,因头昏、双下肢无力3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1)脑梗死;(2)高血压病Ⅱ期;(3)冠心病。入院时血压180/85mmHg,空腹血糖5.4mmol/L。口服卡托普利25mg,3次/天,血压无下降,改加用硝苯地平(心痛定)10mg,3次/天,口服7天,血压143/75mm。Hg,但出现踝部浮肿,空腹血糖7.7mmol/L,停用心痛定后1周,踝部浮肿消退,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76岁。烦渴、多饮、多尿、消瘦1月余,加重1周,查空腹血糖29.91mmol/L,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既往有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原了性高血压2级病史,长期服用扩冠、降血压药物。入院前半年体检时查空腹血糖正常。入院后查随机血糖32.3mmol/L、血气分析正常。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7岁。因乏力、心悸、胸闷、消瘦、多饮、多尿就诊。查体:血压160/96mmHg,心率110/min,空腹血糖9.32mmol/L,餐后2h血糖15.26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诊断: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20.
田伟  杨凤英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0):1117-1117
患者 男,61岁。下午饥饿时即出现心慌、多汗、全身无力、晕厥等症状,须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后才缓解。曾到多家医院就诊.空腹血糖29mmol/L.糖耐量实验及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均提示胰岛素瘤.但多次胰腺超声及CT检查均未见异常。此次到我院就诊后即行MR检查: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T1W脂肪抑制像.以及T1平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