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免押金制是计免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接种者与被接种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计免接种一级管理的墓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达到以防养防,提高儿童五苗接种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史建国  金秋良  葛玉蕾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04-2305
目的通过优化管理,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登记建卡发证率和接种率。方法畅通流动儿童计免信息渠道,解除接种经济负担,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接种认知度和主动性;通过流动儿童计免年报和现场随机抽查,分析优化管理效果。结果流动儿童计免登记建卡人数大幅增加,2006年"五苗"接种率除卡介苗外均在90%以上。结论通过优化计免管理措施,极大提高了我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3.
计划免疫即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它是预防传染病经济、有效、方便的手段 ,也是保护儿童健康 ,增强儿童抵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1995~ 1999年 ,我院共为 816 1个计免对象 (不包括流动儿童 )进行预防接种 ,历年来的“五苗”接种率均在 99%以上 ,接种质量逐年提高。我们在自身重视 ,熟悉业务 ,并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积极做好计免工作的宣教 ,逐步增强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 ,提高家长对计免工作的认识 ,促使家长知、信、行 ,以保证我们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在实践中体会到计免宣教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 接生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现况,分析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在南京市大厂各社区登记备案的流动儿童中,随机抽取流动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的345样本中,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有171名,占49.5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父亲文化程度、家庭在南京居住时间、是否愿意在现在接种点接种疫苗、父母或监护人的计免知识知晓状况是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需加大流动儿童免疫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计免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5.
韦芳青  张晗星  蒙福荣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97-2698
目的掌握广西武鸣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建卡及免疫状况,为今后制定计划免疫(简称"计免")工作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1—2007年武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免疫、传染病年报表及相关资料,分析流动儿童计免建卡及免疫状况和免疫效果。结果2001—2007年武鸣县外来流动儿童计免上卡人数共4950人,占总上卡儿童数的11.02%,“五苗”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计免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巩固了计免“3个85%”的成果,无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病例发生,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外出流动儿童共4575人,年平均数为654人,其免疫状况难以掌握。结论流动人口儿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流动儿童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加,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免管理工作是巩固计免成果的重要措施;推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可以解决流动人口儿童全国异地接种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开展儿童计划免疫门诊(下简称计免门诊)是保证疫苗效价,提高接种质量,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免疫保护的重要措施。自1996年苏州市计划免疫月门诊接种改为计免周门诊以来,既方便了群众的预防接种,又提高了儿童接种及时率。为了解实施计免周门诊后疫苗的使用情况,我们对1999-2001年我所计免门诊的疫苗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计划免疫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推广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系统应用前后计免建卡率、计免卡册差错率、完成每人次预防接种时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及时性、完整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计划免疫计算机管理系统后,能自动生成各种相关报表,完成每人次预防接种时间节省6分24秒,常规免疫接种率提高了10%,计免卡册差错率降低了10.4%,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划免疫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使预防接种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较大区域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该系统,是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计划免疫工作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按照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因此须加大力度使计免工作实行科学化管理,逐步走上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惯性运行轨道。 计免工作中的科学化管理,即冷链运转程序化、资料整理规范化、监督管理法制化。儿童从出生到建卡建证;从预防接种疫苗需用计划到实施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现状,分析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服务的影响因素,为探索偏远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两个乡为现场,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监护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400份,进行过预防接种的儿童占78.5%,未进行过任何预防接种的儿童占21.5%。农村地区儿童监护人计免知识匮乏、家长文化程度低,接种意识差、防疫部门计免工作人员宣传力度不够等,是影响农村地区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目前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大对该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宣传和健康教育,应进一步开展以“社区为本”,学校儿童和村民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儿童计划免疫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改善农村计免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本县计划免疫(计免)工作现状,促进全县计免工作进一步健康发展。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全年工作计划,2006年5月对全县计免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全县20个承担计免工作的基层单位为调查对象。1.2内容和方法①按照《容量概率法》随机抽取其中32个村(居委会),调查2004年5月1日~2006年5月1日出生的320名儿童建卡率和疫苗接种率。②计免管理工作现状,包括建卡及收费、疫苗与冷链管理、接种门诊、乙肝疫苗接种及管理、计免相关传染病发病情况、接种劳务费兑现等。2结果2.1接种效果考核情况0~24…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项计划免疫工作日趋完善、规范,计免相关传染病得到了控制,儿童免疫水平稳步提高。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成了当前计免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它直接关系到计免工作的成效。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相继制订实施了《岱山县儿童出生登记核对和迁移转卡管理办法》、《岱山县外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在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引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以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 ,是计划免疫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计划免疫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称为计免金卡工程。为此 ,由我站投资于 2 0 0 0年底开始与某大学合作开发了儿童计划免疫金卡信息化管理系统 ,至 2 0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社区免疫规划工作必须改革目前烦琐的工作方法,引入高效管理模式。方法2002年起虹口区开展了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的探讨,建立了社区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与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相结合,把儿童接种户籍化管理转向属地化管理,在全区接种点依法实施接种一、二类疫苗告知制度。结果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建立了本市儿童预防接种关系转移管理制度并将外来儿童管理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疫苗接种告知制实施后,继续保持计划免疫疫苗的高接种率,异常反应发生率和纠纷有明显下降。结论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免疫规划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使免疫规划工作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模式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搞好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儿童家长对计免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儿童从出生起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到建立接种卡、证,按程序带儿童接种、体验,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家长的直接参与和配合,这是保证计免工作实施的关键。为此我们对所管辖地段儿童家长进行了一次心理需求调查。旨在探讨公众对计免工作的评价和增强儿童家长对计免的参与意识,同时为防保人员在新形势下如何保证计免工作深入持久地发展.提供一些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流动儿童在计免工作中已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如何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一直是计免工作者的一个难题。1999 年元月上旬对郑州市4 岁以下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一次计划免疫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不容乐观。解决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关键在于加强宣传,增强儿童家长的计划免疫意识。  相似文献   

16.
1 计划免疫与扩大免疫规划的概念1.1 预防接种 泛指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 (疫苗 )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机体 ,使个体或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特异性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计划免疫 (计免 )简单地说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即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达到控制以便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目前我国计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四苗六病” ,即对 7周岁或 7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卡介苗 (BCG)、百白破混合制剂 (DPT)、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对所辖8 个县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培训及实施、计划免疫现场督导、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接种率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费投入不足,只有灌南增拨到位15万元;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新浦、灌云、灌南等县区硬件设施仍未配备到位,一些硬件配备到位的接种门诊还未正式使用软件,多为门诊接种后补录数据;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工作薄弱,计免门诊现场督导不合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占25%,以上各种因素是影响连云港市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发展的症结所在. [结论]加大免疫规划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免疫规划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是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醋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批外来人口涌向苏州市区。如何使外来流动儿童能与本市儿童同样享有全程计划免疫,这是城市计免工作中的新问题。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解决这一新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1健康教育是提高接种率的基础我区流动儿童多、散、广,带来了预防接种工作管理难,容易遗漏,“四苗”覆盖率低。造成如此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流动人口缺少计划免疫有关知识,有的不知道接种地点、时间,有的家长对预防接种抱无所谓态度,特别是那些“超生”的,更难管理,产生漏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居委会及卫生防疫…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本镇外来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和管理中的难点,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简称计免)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在本镇郊区随机抽样4个村1995-1999年出生的外来和本地儿童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现场查对疫苗接种记录相符情况,统计外来儿童“五苗”接种宰和接种不全情况,并与本地同期儿童比较。结果 外来儿童计免人保率、“五苗”及时接种率与本地儿童比较经χ^2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流动儿童计免接种宰的低下,是由诸多原因造成,提示从管理着手,广泛宣传,加快全省或全国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县社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免疫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方法总结成绩和发现问题.结果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具有管理方便、接种快速、准确、科学,深受群众和基层医生的欢迎.结论 我县社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计划免疫管理做到了网络化、科学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