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SCT在儿童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CT明确诊断和手术探查(4例)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儿的CT表现并按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胰腺损伤CT表现的直接征象有:胰腺肿大(7例),胰腺实质裂伤(5例),实质裂伤伴胰管断裂(2例),胰腺内出血/积液(5例).间接征象有: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6例),小网膜囊、胰周及肾旁间隙出血/积液(10例),胰周及腹膜后炎性反应(3例),胰周假性囊肿(10例).合并肝、肾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论 结合临床及外伤病史,MSCT检查对儿童胰腺损伤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胰腺癌患者均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定为30s(胰腺期)和70s(门脉期),造影剂用量100mL(非离子型),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2.5mL/s~3mL/s。观察并比较肿瘤及正常胰腺在两期的增强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1例中肿瘤位于胰头颈部19例,钩突部9例,体部3例。发现小胰腺癌3例,直径均小于2cm。肿瘤一胰腺对比胰腺期与门脉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胰腺期肿瘤增强后呈相对低密度,为特征性CT表现。胰周大血管受侵占不可切除性肿瘤的占62%,胰周小静脉迂曲扩张占32%,肝脏、淋巴结转移灶占38%。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5例急性胰腺炎采取5mm~10mm间隔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胰周液体聚集者作扩大区域扫描.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胰腺肿胀(83/85),胰腺坏死(44/85),胰周积液(46/85),胰腺脓肿(14/85).结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确诊和监测病情的发展等方面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头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头癌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不同CT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45例经临床、内镜超声等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成像中各种特异性表现的诊断敏感性 ,总结其CT扫描技术要点。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胰头癌最常见的CT征象有相对低密度瘤灶 ( 10 0 % )、胰周血管受侵( 86.7% )、胰头、体尾部比例失调 ( >1.2 ,占 80 .0 % )、胆总管扩张伴下端截断征 ( 4 6.7% )、双管征 ( 3 3 .3 % )、淋巴及脏器转移 ( 2 0 .0 % )等 ,螺旋CT动脉期 ( 2 5~ 3 0s)、门静脉期 ( 5 0~ 65s)动态双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采用适时的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能更好显示胰头癌的CT特征 ;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对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CT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CT征象。结果:1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中,胰腺挫伤5例,胰腺完全性断裂6例,胰腺不完全性断裂1例,胰腺出血3例。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增粗是胰腺挫伤的直接征象;胰腺外形不连续、平扫或增强时垂直胰腺长轴的低密度、线条状影是胰腺断裂的直接征象。胰周积液、网膜囊积血积液,肾前筋膜增厚,腹腔积液是胰腺损伤的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较大,CT增强比平扫更能明确胰腺的断裂;CT检查对于主胰管的断裂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CT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CT平扫检查结果分析。结果:胰腺表现为体积增大者5例;胰腺周围脂肪层增厚,模糊并有左侧肾前筋膜增厚者10例;胰头、颈、体区见垂直于长轴的条形低密度影,胰腺密度不均,并有胰周,胰系膜上动脉周围,横结肠周围,脾肾周围间隙内积液者6例。结论:CT能及时准确地检查出胰腺的损伤,确定损伤程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诊断胰腺癌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8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多期扫描,扫描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18~25s、40~45s和60s左右,比较正常胰腺组织和肿瘤在平扫和三期的增强变化。依照CT征象诊断胰腺癌并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正常胰腺组织在胰腺期的增强值明显高于其它两期(F=12.32,P<0.01);胰腺-病灶增强值胰腺期高于其它两期(F=15.11,P<0.01),肿块在胰腺期能够清晰显示。胰周血管在胰腺期显示满意,诸动脉在动脉期、胰腺期与门静脉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诸静脉在胰腺期、门静脉期与动脉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42例不可切除的肿瘤中,血管受侵者24例(57%),其中胰周小静脉扩张者19例(45%)。33例术前认为可切除的肿瘤,术中仍有7例不可切除。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胰腺癌,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应作为首选方案,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常和异常胰腺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正常胰腺组和异常胰腺组CT表现的比较分析,提高对正常和异常胰腺CT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公司的Tomoscan-CX-Q型全身CT机,对患者行上腹部的平扫及增强扫描.正常组有120例,异常组65例.结果CT清晰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位置,并可显示胰实质的密度及造影增强情况,还可以显示胰管、胰周情况.胰腺的异常CT征象为胰腺体积增大、肿块、胰周脂肪层次不清及增强后胰腺内低密度影等.结论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表现及其特点,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胰颈断裂4例,胰头钩突断裂1例,胰体尾断裂1例.CT直接征象为胰腺断裂口,3例于断裂处呈现线条样或宽带状低密度影,与胰腺长轴接近垂直,平扫断裂口边界欠清,增强扫描断裂口边界清楚;3例在平扫上呈楔形不均匀高密度血肿表现.间接表现为创伤性急性胰腺炎:6例均见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及胰周积液(血)、网膜囊血肿3例、肾前筋膜增厚6例,腹腔积液5例,胃肠道积气4例,胰管轻度扩张2例;合并脾破裂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结论 CT是诊断钝性胰腺断裂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急性胰腺炎CT检查有无增强与胰腺局部坏死之间的关系,作者对13例术前72小时内作过CT增强扫描的急性胰腺炎与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对照分析。男11例,女2例。年龄27~73岁。13例中7例(54%)术中发现有明确的胰腺坏死。除1例整个胰腺坏死外,其余6例均有两处坏死。该7例CT扫描均显示至少有一处不增强,其中3例CT扫描不增强部位与术中所见胰腺坏死部位一致,2例位于胰头和胰体,1例累及整个胰腺。另4例显示胰体一处不增强,但术中发现3例胰体和胰尾两处坏死,1例胰体和胰头两处坏死。6例术中见有胰腺实质小灶性坏死,胰腺表面或周围坏死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