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肺炎血清CPK—MB活性测定10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海莉  肖丽华 《广州医药》1995,26(6):11-12,10
对105例小儿肺炎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PK-MB)活性进行了观察,105例小儿肺炎中,血清CPK-MB活性升高者51例,占48.5%,随着肺炎的治愈,大部分患儿血清CPK-MB活性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部分重型肺炎患儿血清CPK-MB活性不升高,提示小儿肺炎有心肌损害发生,但并非所有重型肺炎患者都有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2.
对105例小儿肺炎(轻型肺炎75例,重型肺炎30例)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PK一MB)活性进行了观察,105例小儿肺炎中,血清CPK一MB活性升高者51例,占48.5%,随着肺炎的治愈,大部分患儿血清CPK一MB活性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部分重型肺炎患儿血清CPK一MB活性不升高,提示小儿肺炎有心肌损害发生,但并非所有重型肺炎患者都有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婴幼儿肺炎心衰时血清中CPK,CK-MB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肺炎心衰时CPK,CK-MB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肺炎组CK-MB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PK,CK-MB增高的幅度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婴幼儿肺炎心衰时血清中CPK、CK-MB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肺炎心衰时CPK、CK-MB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肺炎组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PK、CK-MB增高的幅度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提示,CPK、CK-BM是判定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尤其是CK-MB是较敏感指标,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与心肌酶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HTACHI7170A自动分析仪测定74例肺炎和肺炎合心衰患儿心肌酶谱,包括CK,CK-MB,LDH,LDH-1,AST,结果显示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心肌酶无均值均高对照组,三组比较P值值除CK对外有统计学意义,CK-MB相对可作为心肌损害相对特异性指标。LDH-1为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由于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作者对64例新生儿窒息及22例正常新生儿进行磷酸肌酸酶同功酶(CPKMB)活性测定,以观察窒息新生儿CPKMB的动态变化,用于评估窒息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程度。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1min0~3分者为重度窒息,4~7分者为轻度窒息。对照组:22例,无宫内和(或)出生后窒息的健康新生儿。窒息组:64例,均为本院住院患儿,其中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33例。1-2 分娩…  相似文献   

7.
邵静茹 《河北医学》2000,6(10):900-90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是否有心肌损害的参考价值及病情较重的关系。方法:采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液中心肌酶的变化,并对其中心肌酶异常的39例患儿在恢复期进行复查,与2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结果:急性期CPK-MB、LDH、CPK、A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病情轻重呈正比,恢复期血清CPK-MB、LDH、CPK、AST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茜  刘瑜  刘作义 《重庆医学》1999,28(6):420-421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引起肺炎的病原繁多,其相当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尤其在婴幼儿。我们用间接酶免法,对1997年1月~1998年10月临床诊断肺炎而住院的婴幼儿387例进行了CMV-IgM检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1.1.1肺炎组: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0月临床诊断肺炎的住院婴幼儿(1月~3岁)387例,平均年龄1.岁。1.1.2正常组:正常体检儿童,近期无明显感染病史,共112例,平均年龄2岁。1.CMV-IgM测定取上述患儿和体检儿童静脉血1ml,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肌瘤组织的人子宫平滑肌细胞(HMC)胞浆和胞膜中蛋白激酶C(PKC)的比活性,比较其异同。方法:根据同位素放射免疫结合实验技术,应用同位素标记的[-32P]ATP测定PKC活性。结果:基础状态下,HMC胞膜PKC比活性为(4.15±0.24)nmol/gPr·min-1,高于胞浆(1.88±0.37)nmol/gPr·min-1(P<0.05);肌瘤组织胞膜PKC比活性为(4.80±0.57)nmol/gPr·min-1,高于胞浆(2.75±0.63)nmol/gPr·min-1(P<0.05);妊娠组织胞膜PKC比活性为(3.98±0.48)nmol/gPr·min-1,高于胞浆(3.24±0.69)nmol/gPr·min-1(P<0.05);且肌瘤与妊娠时HMC的PKC总活性高于正常组织。10μmol/L乙酰胆碱(ACh)、4U/L催产素(OT)可使HMC的胞膜PKC比活性升高、胞浆PKC比活性轻度下降、总活性增加;100nmol/L佛波酯(TPA)则可使HMC的胞膜PKC比活性升高、胞浆PKC比活性下降、总活性基本不变。正常组织和肌瘤组织以TPA作用最强,妊娠组织以OT作用最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有机氟杀鼠药中毒对儿童心肌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舒  苏建友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4):471-471,446
为研究急性有机氟中毒对儿童的心肌损害,将26例急性有机氟中毒患儿分为轻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设同龄对照组。用紫外法对各组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对中毒组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图监护。结果轻中度中毒组HBD,AST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重度中毒组CPK,CK-MB,LDH,HBD,AST各项酶均见升高。尤以CPK,CK-MB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2(IL-2)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 ,笔者1998年2~8月对51例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的血清IL -2水平进行测定 ,旨在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1.对象 :肺炎组51例 ,系本科住院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 ,符合1987年卫生部公布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1],其中男性29例 ,女性22例 ;年龄4月~3岁,平均11.2±8.3月 ;轻症肺炎40例 ,重症肺炎11例。对照组20名 ,系本院正常体检儿童 ,其中男性12名 ,女性8名 ;年龄6月~3.5岁 ,平均13.4±8.1月 ;2周内无感染性疾病史。2.检测方…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肺炎(MP肺炎)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高趋势且常有肺外并发症。现将本院1996年5月~1998年5月收治的35例MP肺炎的肺外并发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5例MP肺炎患儿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月~12岁。诊断依据:咽拭子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其中33例血清MPIgM阳性。1-2 肺外并发症 出现心血管系统表现者8例,表现为烦躁哭闹者1例(2月患儿),心前区不适3例,胸闷3例,心音低钝3例。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伴T波低…  相似文献   

13.
于1987年1月-1992年12月,对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B族病毒阳性32例,占57.1%。其中CVB4IgM阳性占53.1%,CVB3IgM阳性占24.3%,CVB5IgM阳性占21.8%。其中4例表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此病在儿科是少见病。  相似文献   

14.
学龄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炎支原体是学龄期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但目前对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小儿肺炎抗生素的经验性使用也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为探讨学龄期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诊治,本文对83例学龄儿童肺炎中的48例MP肺炎的发病与诊治予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4年11月~1998年7月因肺炎在我院住院的6~14岁患儿共83例,有咳嗽症状并肺部固定小水泡音或X线胸片见肺野有斑片或大片阴影,本次发病前3个月内均无呼吸道感染。其中MP48例,依据为MP-IgM(+)滴度≥1:80,(试剂来自日本FUJ…  相似文献   

15.
我科运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1997年1月~1999年2月住院患儿40例,年龄1~12岁,随机分治疗组20例,男8例,女12例;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均确诊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心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异常升高,多数出现心电图改变。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给予抗炎,化痰止咳,以及能量合剂、维生素C针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1~6岁10ml,6~12岁20ml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脉滴注,10~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合成肽代替完整病毒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抗体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CVB衣壳蛋白VP1及VP3的保守区及CVB3衣壳蛋白VP2的非保守区各选出一段多肽(分别称为VP1-1肽、VP3-1肽、VP2-1肽)进行化学合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这几条多肽与型特异性CVB1~6抗体的结合反应。以VP1-1肽、VP3-1肽作包被抗原,用间接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CVBIgG及VCBIgM抗体。结果VP1-1肽和VP3-1肽与型特异性CVB1~6抗体均有良好的结合反应。85例健康人、67例急性VMC、39例慢性VMC患者血清CVBIgG阳性率分别为23.5%、53.7%、38.5%,CVBIgM阳性率分别为7.1%、49.3%、28.2%。CVBIgM抗体与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P<0.001),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合成肽抗原检测CVBIgM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用普通琼脂糖快速电泳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CK-MM亚型和PK的活力,动态观察AMI发病后不同时间CK-MM亚型和PK的变化,对比CK和CK-MB,以评价各指标在AMI后不同时间的诊断价值。结果:AMI发病5h内首次血清CK-MM3%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MM3/MM1比值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同时限测定的CK、CK-MB和PK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塞后6h内MM3/MM1诊断阳性半天高19~24h内PK和CK-MB诊断阳性率最高;36~72hCK诊断阳性率最高。血清CK-MM亚型,尤其是MM3/MM1是AMI最早、最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衰老与细胞色素P4503A(CYP3A)的活性是否有关,本文用红霉素N-脱甲基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了SAM-R1,SAM-P1和SAM-P8三组衰老加速鼠(SAM)中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3A的活性,每组动物分为7,13,26周龄组,结果发现SAM-P1和SAM-P8组中随年龄增长,CYP3A的活性均降低,13周时,SAM-P1组CYP3A活性下降39.5%(t=2.525,P〈0.05)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可导致许多器官功能紊乱,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极少报道。本文检测28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从而探讨肺炎合并心衰时的免疫功能变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照组 30例住院患儿男1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至6岁;胸片均诊断为肺炎。研究组中28例患儿,男13例,女15例;年龄亦为6个月至6岁;均确诊为肺炎合并心衰。小儿心衰的诊断标准按1985年全国小儿心衰专题座谈会所拟订标准。1.2方法1.2.1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使用美国Coult…  相似文献   

20.
对97 例拟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新生儿和27 名正常新生儿应用免疫印迹试验测定其CVB- IgM,结果阳性分别为33 例和1 例,阳性率为34% 和3 .7% 。97 例支气管肺炎中柯萨奇B组病毒阳性者发生腹泻、皮疹和心肌酶谱异常的比例均高于阴性者。结果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对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支气管肺炎的众多脏器损害的治疗,同时指出免疫印迹试验是检测CVB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