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后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和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组(A组)和PCIA组(B组)。A组患者缝皮前在切口皮下处放置镇痛泵导管,继之通过导管快速给予0.5%罗哌卡因5ml,术毕48h内以2ml/h持续输注0.5%罗哌卡因。B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舒芬太尼3μg,术毕接PCA泵以2ml/h(3μg/kg舒芬太尼配置成100ml)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术后2、8、12、24、36、48h安静和活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需哌替啶镇痛例数、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总体满意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嗜睡26例(87%)、头晕11例(37%)(P0.05)、呼吸抑制2例(6%)。A组满意率29例(97%),B组25例(83%),患者术后需哌替啶镇痛A组8例(26.7%),B组7例(23.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和PCIA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比较长效止痛剂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在痔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选择混合痔外切内扎术58例,分为长效止痛剂组(28例)和PCEA组(30例)。长效止痛剂组用1%亚甲蓝2ml加0.25%布比卡因8ml组成复方亚甲蓝注射液,于手术结束时沿切缘及基底作点状及皮内注射。PCEA组以丁卡因、舒芬太尼、氟哌利多配成混合液100ml置于PCA泵内,行自行给药经硬膜外镇痛,持续72h。于手术后12h,24h,48h,72h,96h,120h分别观察记录疼痛评分(VAS)、尿潴留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术后72h内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长效止痛剂组(P〈0.05),两组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应用PCEA镇痛效果优于长效止痛剂。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6):1449-1453
[目的]观察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组(SA-PC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IV-PCA)。SA-PCA组为0.2%的罗哌卡因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5 ml/h,负荷量为8 ml,单次剂量为5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IA-PCA组为2μg/ml的舒芬太尼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2 ml/h,负荷量为2 ml,单次剂量为2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术后2、6、12、24、48 h的静态、动态VA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患者对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SA-PCA组在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与IV-PCA无明显差别,SA-PCA组在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IV-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P<0.05)。[结论]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心脏手术后的疼痛很大程度上与胸骨正中切开有关,并且在术后2 d内最为剧烈.传统的镇痛方法为自控镇痛泵输注吗啡等阿片类药.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腘窝坐骨神经处持续输注局麻药可减轻足部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减少其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本研究对在胸骨正中切开部位持续输注0.4%罗比卡因用于心脏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将三种不同浓度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持续镇痛泵分娩镇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术后镇痛的研究在国内兴起已近10年。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犤1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术后镇痛600例,男368例,女232例;年龄3~85岁,平均40岁;其中脊柱病人占23%,创伤病人占43%,手外病人占12%,其他病例占22%。2.镇痛设备:培新2ml/h持续镇痛泵、人工自控镇痛泵。3.镇痛方法:(1)持续输入:连续恒量静脉注射镇痛术(CCIA)和连续恒量硬膜外注射镇痛术(CCEA);(2)病人自控输入:病人静脉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痛泵应用于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管理,使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方法:选取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一次性止痛泵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度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术后使用一次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准确及时护理,可提高一次性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腔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剖宫产术后病人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自控镇痛泵 ,泵内药物 1%罗哌卡因 10ml ,芬太尼 0 .3mg ,格拉斯琼 3mg ,地塞米松 5mg ,加生理盐水到 10 0ml。持续输注2ml h ,自控按键 0 .5ml 次 ,锁定时间 15min。结果 :镇痛效果好 ,利于早期母乳喂养 ,副作用少。结论 :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简便 ,但若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 ,术中硬膜外腔麻醉一定要充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自控镇痛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组(Ⅰ组)和普通电子镇痛泵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无线镇痛泵监控系统进行术后镇痛并选择多个时间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镇痛宣教,Ⅱ组采用普通电子镇痛泵.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使用镇痛泵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麻醉医师被动回访率等. 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4、8、12、24 h的NRS评分均较低(P<0.05);麻醉医师被动回访率Ⅰ组3例占10%、Ⅱ组13例占43.3%(P<0.05);Ⅰ组通过远程数据监测发现报警信息8次,Ⅱ组接到病房反馈镇痛不足有13次,至病房进行有效处理的时间Ⅰ组(9±3) min、Ⅱ组(13±7) min(P<0.05);Ⅰ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Ⅱ组(P<0.05).结论 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可以为患者实施个体化镇痛管理,改善了镇痛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恒量输入模式在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为实验组(镇痛组),对照组30例为非镇痛组。术后实验组通过硬膜外导管连接注有0.75%利多卡囚,0.00033%芬太尼,0.0067%氟哌啶混合液的持续恒量输入泵,容量150ml,输入量4ml/h。对照组则拔除导管。观察两组术后循环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镇痛全部有效,对照组因切口疼痛90%患者应用止痛剂;实验组循环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讨论:持续恒量输入泵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CEA)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与连续静脉的自控术后镇痛(PCIA)在术后镇痛及病人满意度方面的综合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60例均在连续硬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或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均于L1~2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常规使用并根据术中情况追加数量。手术结束后按术后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经硬膜外导管连续用药,并设置泵液90ml(布比卡因30ml,由0.9%NS稀释),以2ml/h药量持续输注,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B组选静脉持续用药,仍设泵液90ml(芬太尼按0.42ug/kg·h,由0.9%NS稀释)以2ml的剂量输注。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仍为15min,分别于手术后4h、8h、12h、24h、36h进行随访。结果:术后4h、8h,PCA用液量均较A组PCA的高,而在12h、24h、36h,A组PCA用液量高于B组,表明术后镇痛效果优良B组居多,副作用A组较B组高。结论:术后镇痛0~36h选用连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总体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开腹手术后患者应用硬膜外镇痛泵药物镇痛后排尿异常的护理治疗及预防。方法上腹部手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药物镇痛术后患者174例,在手术前指导其在床上练习排尿训练,手术后定时开放尿管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在术后24 h膀胱充盈状态下拔除尿管。结果与结论对开腹手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药物镇痛的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排尿异常的发生,减少患者手术后的痛苦,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镇痛药复合液多模式静脉自控镇痛,用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40例,随机分成传统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传统镇痛组为手术结束麻醉清醒后,待患者自述疼痛时,肌肉注射杜冷丁1mg/kg。多模式镇痛组为临近术毕,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氯诺昔康0.1mg/kg,患者麻醉清醒后仍存在疼痛者亦可缓慢静脉滴注芬太尼0.001mg/kg,连接镇痛泵,镇痛泵内含曲马多500mg、芬太尼0.5mg、氯诺昔康20mg、氟哌啶5mg,加0.9%氯化钠溶液至液体总量为100ml,流速2ml/h,自控量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测定手术后疼痛情况,每2h评定1次,术毕48h后回访,计算手术后24h、48h两时间段的平均值并收集不良反应情况,多模式组120例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轻微,视觉模糊评分法评分均在2分以下,平均为0.67分,仅见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及少量呕吐等。传统组120例,手术后有中重度疼痛存在,不良反应较明显。结论多模式镇痛组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镇痛组,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镇痛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镇痛泵追加用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术后需用芬太尼等药物及镇痛泵镇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抽取0.05~0.10mg芬太尼从茂菲氏管追加负荷量;观察组抽取泵内混合液3~5ml(含芬太尼0.03~0.05mg)作为追加量直接静脉推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泵内混合量作为追加量直接从静脉推入镇痛有效,较常规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5.
传统镇痛泵配制方法是用20 ml注射器分次将镇痛药物和稀释盐水注入镇痛泵药囊,配制过程中存在操作繁琐、无菌操作不严格的现象[1],致使工作效益低下,镇痛泵污染可能性大。2009年9月,我科利用自主研制的密闭式镇痛泵药囊配液器批量配制镇痛泵中的药物,效果满意。现将其制作与应用介绍如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已广泛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本科对手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效果进行观察,了解其镇痛、镇静效果及肠蠕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镇痛泵追加用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全身麻醉术后需用芬太尼等药物及镇痛泵镇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抽取0.05~0.10 mg芬太尼从茂菲氏管追加负荷量;观察组抽取泵内混合液3~5 ml(含芬太尼0.03~0.05 mg)作为追加量直接静脉推注.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泵内混合量作为追加量直接从静脉推入镇痛有效,较常规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8.
肛肠病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肛肠病术后最佳的镇痛方法。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和自愿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长效止痛剂;对照组采用白控镇痛泵装置。结果两组在治疗费用,手术后疼痛,尿猪留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效止痛剂是较自控镇痛泵更实用,更有价值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100例术后镇痛病人分别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泵持续输注,或静脉镇痛泵持续输注两种用药方法,本文比较两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老年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病人60例,年龄65~82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S组(舒芬太尼200μg)、K1组(舒芬太尼200μg+氯胺酮100 mg)和K2组(舒芬太尼200 μg+氯胺酮200 mg),于缝合皮肤前连接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均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负荷剂量5 ml,背景输注速率1 ml/h,按压单次给药剂量2 ml,锁定时间5 min.VAS评分≥分时,静脉注射哌替啶25 mg,记录术后48 h内哌替啶及镇痛泵药液的用量,观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K1组和K2组术后48 h内哌替啶用量均明显降低,K2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药液用量降低(P<0.05);与K1组比较,K2组术后48 h内哌替啶及镇痛泵药液的用量降低(P<0.05);各组术后48h内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可增强腹部手术后舒芬太尼老年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自控静脉镇痛泵中加入氯胺酮20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1)时效果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