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淋巴结的基本结构、淋巴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分化入手,对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中30多种类型的淋巴瘤进行深入浅出介绍,使复杂的淋巴瘤简单化,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以促进WHO淋巴瘤分类在中国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从淋巴结的基本结构、淋巴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分化入手,对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中30多种类型的淋巴瘤进行深入浅出介绍,使复杂的淋巴瘤简单化,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以促进WHO淋巴瘤分类在中国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Ki 1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Ki 1positive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 ,Ki 1ALCL)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 应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 12例Ki 1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性进行观察 ,并设置阴性对照组。结果 淋巴结外Ki 1ALCL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12例淋巴结外ALCL均为Ki 1阳性 (CD30或BerH2 ) ,其中 5例为白细胞共同抗原单克隆抗体 (LCA)、上皮膜抗原单克隆抗体 (EMA)阳性 ,2例LCA阴性、EMA阳性 ,1例LCA阳性、EMA阴性 ,其余 4例LCA、EMA均为阴性。T、B细胞标记表明 ,7例为B细胞性 ,2例为T细胞性 ,另 3例为非T非B细胞性。结论 淋巴结外Ki 1阳性ALCL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上有一定特异性 ,与其他肿瘤能够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SFT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用免疫组化(S-P法)技术检测CD34、CD99、Vim Des CD68和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肿瘤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呈束状、编织状及席纹状排列,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及多量瘢痕形成,细胞无异型,核分裂少或无,CD34、CD99和Vim弥漫强阳性,而Des、CD68及S-100蛋白均阳性。结论SFT大多为良性,可以根据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来加以诊断及鉴别诊断,当镜下出现细胞丰富、密集,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相增多(〉4个/10个HPF),明显的坏死和出血并侵犯周围组织时,要考虑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全部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光镜下的细胞形态的多样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以均未找到黑色素颗粒为主要特点,免疫组化染色S-100蛋白、HMB45及Vimentin的阳性率分别100.0%、80.0%和70.0%.结论 10例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诊断比较困难,组织结构的变化特点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几种新近被认识的女性下生殖道软组织肿瘤(包括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和颗粒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后骨外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腹膜后骨外骨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膜后巨大肿物。巨检示肿瘤有假包膜,切面灰白质硬;镜下示肿瘤细胞呈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胞浆嗜酸性,核呈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无明显核仁,核分裂像易见,瘤细胞产生的骨样基质相互连接成花边状、网格状。免疫组化: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和CD99(+),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D34、角蛋白(CK)均为(-),Ki-67阳性细胞指数为15%。结论腹膜后骨外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诊断上应与转移性骨肉瘤、骨化性肌炎和恶性间叶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袁峥 《抗癌之窗》2011,(6):14-15
疾病的诊断方法有许多种,包括临床诊断、血液检验和生化诊断、影像学诊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等,其中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级别最高。尤其在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原发性恶性间叶组织肿瘤12例分析王万忠王维屏刘宇王家耀网状纤维环内侧,免疫组化呈Ⅷ因子阳性;(2)平滑肌肉瘤3例,梭形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瘤细胞由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及原始间叶细胞组成;(4)纤维肉瘤1例,瘤细胞为长梭...  相似文献   

11.
介绍几种新近被认识的女性下生殖道软组织肿瘤 (包括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和颗粒细胞瘤 )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杨琳 《抗癌之窗》2011,(6):21-2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病理学诊断已经不仅局限于形态学诊断。分子病理诊断在病理学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3.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被公认是难度最大的,即使是一个不复杂的病例也可能让医生难以作出肯定的病理诊断.可是病理诊断又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最终的评判标准.一旦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临床就会采用相应的化疗或放疗方式,大多数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有一半病例可以治愈;如果病理诊断为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当然就不需要上述治疗.二者万万不可搞错,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微波-LDP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病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免疫组化技术已在大多数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但一般免疫组化方法存在步骤繁多,耗时长、灵敏度不高及背景深等缺点,难以在肿瘤病理快速诊断中发挥作用.标记葡聚糖聚合物法(LDP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组化二步法[1],我们将微波技术与其结合,经反复实验、比较,认为完全可作为肿瘤病理快速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新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HO2001年新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反映了最近10余年来对霍奇金淋巴瘤研究和诊断的新认识,并且影响到对其的治疗。参照近年来的文献对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新分型、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以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强调霍奇金淋巴瘤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B细胞淋巴瘤,对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详尽地描述,以供病理学家和血液学和肿瘤学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5例PH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免疫组化分型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5例PHL患者中,男25例(71.4%),女10例(28.6%);平均年龄52.6岁.主要症状为发热、右上腹疼痛和肝占位等.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1例,血清抗丙肝病毒抗体阳性1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3例,血清CA199水平升高2例,伴有肝硬化12例,伴有肝癌2例.病理分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19例(54.3%),T细胞PHL 13例(37.1%),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淋巴瘤3例(8.6%).32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加术后辅助治疗.DLBCL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31.7±3.2)个月,明显长于T细胞PHL患者[(22.9±2.2)个月,P<0.05].结论 PHL的发生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关,手术切除加辅助治疗是PHL的主要治疗模式,PHL的预后与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生化比色法对311例(15类)恶性肿瘤患者、115例非恶性肿瘤患者及26例正常献血员的血清进行TSGF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84.56%、15.65%、0。结论TSGF的检测具有广谱、敏感性的优点,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高级别转化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依据。方法报道1例少见的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高级别转化趋势并文献复习。结果肿块囊实性,包膜完整。肿瘤组织大部分呈实性片状生长,缺乏导管成分。肌上皮样肿瘤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多见20~30/10HP。免疫标志:导管样上皮细胞EMA(+)、CAM5.2(+)、p63(-)、SMA(-)、S-100(-);肌上皮样细胞EMA(-)、CAM5.2(-)、p63(+)、SMA(+)、S-100(+)、PSA(-)、p53(++)、CyclinD1(+20%~30%)、Ki-67增殖指数约60%。结论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伴高级别转化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需依靠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20.
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属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最初见于非洲儿童,以后亦见于欧美和成人病例,并分为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性。这种类型的淋巴瘤类似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和白血病,如未分化型淋巴瘤、小无裂细胞性淋巴瘤、高度B细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等。最近WHO造血细胞和淋巴系肿瘤分类系统称之为Burkitt s淋巴瘤。近几年致力于改善对此种快速增殖的肿瘤治疗,将治疗相关毒性减少到最低限度。该种努力已导致发展高强度、短期联合化疗,并已证实对高比例的Burkitt s淋巴瘤患者极其有效。Burkitt s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是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