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讨论肠套叠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便及早确诊,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肠套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肠套叠患者有60例(55.56%)曾被误诊为肠痉挛、肠炎或菌痢及肠道肿瘤.经手术或B超检查、气灌肠检查全部确诊,经注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肠套叠的发病因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医师学识经验不足,对本病缺乏认识,警惕性不高,体格检查不周到是造成肠套叠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本病一旦确诊,即将其复位.复位有两种方法:灌肠复位、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2.
小儿肠套叠误诊156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自 1985~ 2 0 0 1年经手术或经结肠注气X线检查证实为肠套叠的病儿 15 6例 ,其中 5 4例误诊为儿内科或外科其它疾病 ,误诊率达 3 4 6%。本文就小儿肠套叠诊断问题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5 6例。男 10 5例 ,女 5 1例。年龄 2 5天至 13岁 ,其中 1岁以内者 10 6例 (占 67 9% )。发病时间 ,从发病到确诊时间 :4小时至 3个月。临床表现 :便血 98例 ,哭闹 91例 ,呕吐 87例 ,腹胀 85例 ,腹痛 46例 ,胆泻 3 8例 ,发热 15例 ,腹部包块 83例。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 45例。自行复位 9例 ,结肠注气复位成功 62例。手术治疗 7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误诊疾病及治疗方法。结果误诊为肿瘤性肠梗阻4例,急性阑尾炎3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成人肠套叠误诊原因主要与病因复杂、临床少见、病史采集不全、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及没有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关。  相似文献   

4.
成人肠套叠不同于小儿肠套叠,占所有肠套叠病例的5%,肠梗阻病例的1%[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回顾性分析30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9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成人肠套叠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8例有住院治疗史,症状持续时间最长达1年.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肠套叠误诊为内科疾病14例分析吴素芳婴幼儿肠套叠属基层医院的常见病,一旦延误诊断,将会酿成严重后果。为提高其诊治水平,笔者对1974~1994年间收治的14例婴幼儿肠套叠误诊为内科性疾病的原因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儿均经手术或尸解...  相似文献   

6.
<正> 成人肠套叠较少见,又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故易漏诊、误诊。笔者自1976年3月~1998年9月在安皋、谢庄、潦河中心卫生院共收治肠套叠病人336例,其中巧岁以上25例,占总数的7.4%,术前明确诊断仅5例,误诊率为80%。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A:本组共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5~63岁。以典型的腹部阵发性疼痛、腹部肿块和排粘液血便  相似文献   

7.
1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168例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68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62例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96.4%。“靶环”征和“套筒”征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依据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成人肠套叠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7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79例,占47.3%。167例中15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16例为肠道肿瘤,良性48例,恶性68例;余51例为手术或外伤后、肠道炎症、盲肠过长等。共有117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或相应肠段切除术,50例行单纯复位或复位后固定术。2例术后死亡,余均恢复良好,134例随访2个月~10年,无肠套叠复发。结论 提高对成人肠套叠的认识是诊断的关键,检查应选用B超、CT、钡灌肠等,治疗则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8例病例病因、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为成人肠套叠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腹部外伤或手术。结论肠套叠阜期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成人肠套叠误诊分析(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肠套叠临床上较少见,确诊较困难,容易产生误诊。我院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并经手术证实成人肠套叠4例,现报告如下。清史摘要倒1:女,58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10天入院。体检;T36.8℃,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右下腹们及一约IOcmX8cm包块,质中等硬,表面光滑,活动一般,肠鸣畜存在,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手术确诊为回一结型肠套餐,部分肠壁已坏死,未发现患室、肿瘤,作肠段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痊愈出院。例2:男,43岁,因右下腹疼痛3天入院。体检:T38·0C,痛苦面容,腹平软,右下腹可动及一约scmX6cm包块,…  相似文献   

11.
成人肠套叠     
在成人中,肠套叠占肠梗阻病例的1%,占全部肠套叠的5%.70%~90%病例可找到病因。麻省综合医院自1964年至1993年共收治18岁和以上的肠套叠58例,不包括直肠脱垂、吻合口套叠和发生在长肠腔插管的病例。分析结果示58例经手术确诊.平均年龄54.4岁(19~90岁),男女之比为1.8:1;小肠套叠44例,结肠套叠(涉及回肠和盲肠)14例。4例的病因不明.小肠和结肠套叠中有恶性病灶存在分别占48%和43%。症状以肠梗阻表现为主,78%病例有恶心、呕吐和腹痛.黑粪或粪潜血阳性仅占29%,发热、消瘦、便秘、腹泻或扪及腹块占10%。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2.
成人肠套叠(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成人肠套叠术前确诊率,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人肠套叠46例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46例中表现为急性肠梗阻9例,恶急性肠梗阻13例,慢性肠梗阻24例;术前确诊19例,误诊27例均在术中确诊。属小肠-小肠肠套叠11例,回肠-结肠型29例,结肠-结肠型6例。46例均经手术治疗,44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但只要医生对该疾病认识及重视,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发生、发展及演变经过,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大多数病例术前是可以确诊的。由于成人肠套叠绝大多数继发于肠管的器质性病变或解剖学异常,所以均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峰林  王辉 《腹部外科》2006,19(2):126-127
成人肠套叠临床上少见,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差异较大。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易被误诊。自1985年8月~2005年9月,作者在先后工作过的3家医院共诊治成人肠套叠29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6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56.8岁,50岁以上者17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肿块者29例,呕吐者19例,腹泻黏液便17例,发热15例(38~39℃),肛门排气、排便停止18例。就诊病程27 h~3个月,最多者反复入院3次。2.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109/L者22例,中性粒细胞>0.75者18例。X线检查提示右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前用药的经验。方法 回顾121例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疗效和整复前用药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121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80.1%,其中整复前静滴碳酸氢钠、平衡液者整复成功率为91.4%;统计学分析表明,整复成功与否与整复前是否静滴碳酸氢钠、平衡液有极大关联性。结论 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前应常规补液、纠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普外科1996~2001年收治的8例肝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发热5例,A/G倒置6例,甲胎蛋白均阴性;OT或PPD皮试5例,4例阴性,1例可疑;CT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3例。入院诊断肝结核1例,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3例,肝血管瘤1例,肝脓肿2例,肝包虫病1例。剖腹探查、肝部分切除、活检6例,肝脓肿引流2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证实均为结核。结论:对于肝功能大致正常、甲胎蛋白阴性的中、青年患者,如CT或B超发现肝区有多发性占位病变并伴午后发热、A/G倒置、有肝外结核病史或表现者,应高度怀疑本病。经皮肝穿刺或腹腔镜下行肝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式;如无法与肝恶性肿瘤鉴别,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常规作冰冻检查,术后行正规抗痨治疗,可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16.
成人肠套叠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1971—2001年收治的40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血便或便秘。全组病例有腹痛、腹块、血便三联症者仅占17.4%(7/40)。急性肠套叠者易发生肠绞窄,慢性肠套叠者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早期易于误诊。本组39例行手术治疗,治愈37例,死亡1例;另1例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 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肠道肿瘤、息肉、炎症和解剖学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诱因。肠切除术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成人腹部外伤和手术后的肠套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成人腹部外伤和手术后的肠套叠杨伟明作者单位: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成人肠套叠多有诱套病变,但在腹部外伤或手术后可发生不明诱因的肠套叠。我院曾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8~50岁,平均36.7岁。术前5~2...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肠套叠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诊断、空气灌肠复位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7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中71例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均能明确诊断肠套叠。71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54例,占76.1%。外科手术22例中13例经手法复位成功;9例因合并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其中复合型套叠5例,回结肠型3例,回盲型1例。1例术后2d死于肺炎合并症,其余均治愈。结论 空气或钡剂灌肠小儿肠套叠早期或晚期症状不典型病例诊断有决定意义。技术操作不当是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手术时机要根据发病时间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作出选择,发病时间不能作为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术后肠套叠的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1999年1月-2009年12月期26例术后肠套叠和1416例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术后肠套叠好发于6个月~3岁患儿;88%发生于术后14d内,其中92%为小肠套叠:其手术前诊断率为61%,误诊率为38%。术后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为主,血便和腹部包块发生率较原发性肠套叠低(P〈O.01)。2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22例行肠套叠徒手整复术,4例行肠切除吻合术,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儿童术后肠套叠常发生于腹膜后手术及肠管暴露时间长的手术后,临床症状不典型,其术前误诊率高,确诊后需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手术可以减少肠坏死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全结肠一直型肠套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例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病历资料。结果:7例中3例误诊。7例均手术治愈。结论: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的病因及发病机理,除了其它类型肠套叠有相同的病因病机外,它还同时存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其结肠系膜游离,未将结肠固定于后腹壁,使结肠活动度增大所致。诊断主要依据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肿块,再结合B超、钡灌肠确诊不难。肛门指诊对本病有权重要的意义。发现套叠肠段由肛门突出,或指诊触及套叠肠段,或钡灌肠发现肠套位置较低,要考虑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的可能。全结肠一直肠型肠套叠,套叠紧密,不易松懈复位,且多合并肠坏死,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可同时解决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问题。非手术治疗无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