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北京市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针对北京地区4 081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超声指标包括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E/A比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其他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和治疗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扩大和E/A比值异常分别占所有患者的50.6%和70.0%,是高血压心脏损害最常见的两种表现。60~79岁老年人合并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比例均高于中年人。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呈现出随血压水平升高,异常率增加的趋势。合并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更多的使用联合用药。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左心房扩大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合并心房颤动、肥胖、高龄、高血压病程长以及收缩压增高。与左心室肥厚有关的危险因素同样有高血压病程长、收缩压增高和高龄。与左心室扩大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合并心房颤动和肥胖。结论:①左心房扩大和E/A比值异常是高血压心脏损害最常见的两种表现;②老年人合并更多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③血压水平越高,合并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者越多;④男性、高血压病程长、收缩压增高和高龄是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共同的危险因素,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合并更多的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基线时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随访期间发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1984-1993年在北京地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入选的25~64岁男女两性共7023人进行随访,对随访期间发生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进行登记,排除非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211人后,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基线7023人中有高血压2240例,高血压人群中左心室肥厚的患病率为11.8%,男性为16.1%,女性为7.5%.(2)与血压正常且无左心室肥厚者比较,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发生急性冠心病、急性脑卒中、总心血管病事件和总死亡的相对危险(RR)分别为4.92(95% CI:2.25,10.74)、4.24(95% CI: 2.58,6.97)、4.06(95% CI:2.60,6.34)和3.26(95% CI:1.99,5.34).(3)与有高血压但无左心室肥厚者比较,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发生急性冠心病、急性脑卒中、总心血管病事件和总死亡的RR分别为1.47(95% CI:0.71,3.05)、1.79(95% CI:1.14,2.80)、1.65(95% CI:1.19,2.28)和1.70(95% CI:1.08,2.69).(4)急性冠心病、急性脑卒中、总心血管病事件和总死亡归因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危险百分比(PARP)分别为13.0%、11.0%、10.4%和7.9%,其中男件急性脑卒中归因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PARP为15.5%;女性急性冠心病归因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PARP为21.7%.结论 高血压左心窒肥厚是急性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独市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2 0例 ,男 5 9例 ,女 6 1例 ,年龄 33~ 78岁。全部患者分为两组 ,年龄≥ 6 0岁为老年组 (6 0例 ) ,年龄 <6 0岁为非老年组 (6 0例 )。每组根据心脏超声分为左心室肥厚和无左心室肥厚两个亚组。左心房内径大于 4cm为左心房扩大 ,面积 长度法左心室重量指数男性 >89g m2 ,女性 >77g m2 为左心室肥厚。结果 非老年组 4 3%、老年组 73%合并左心室肥厚 ;非老年组 14例 (2 3% )、老年组 2 2例 (37% )合并左心房扩大 ;37%患者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同时并存 ,2 0 %患者仅有左心房扩大 ;两组左心房扩大者共 36例 ,其中老年组合并左心室肥厚占 5 0 % (18 36 ) ,非老年组合并左心室肥厚占 2 2 % (8 36 ) ;多因素分析提示超重、血压水平与左心房扩大无显著相关性 ,年龄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同左心房扩大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与左心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依据血浆Hcy水平进行分组,Hcy水平10μmol/L为H型高血压组,共96例;Hcy水平≤10μmol/L为正常组,共43例。通过免疫荧光偏振法检测血浆Hcy浓度,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形态与结构,分析血浆Hcy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47例,正常组左心室肥厚3例,H型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H型高血压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浆Hcy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预防与临床诊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进一步了解ACE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方法应用PCR技术、高分辨率熔解(HRM)技术测定100例健康对照者和112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的患者,以及96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的ACE基因型。结果高血压LVH组DD基因型频率30.2%,ID基因型频率37.5%,II基因型频率32.3%,高血压非LVH组DD基因型频率11.6%,ID基因型频率41.1%,II基因型频率47.3%,两组比较(P0.05),正常对照组DD基因型频率18.0%,ID基因型频率36.0%,II基因型频率46.0%。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中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ACE的三种基因型即DD型、ID型、II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但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有关,其中DD基因型的高血压病人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重量增加对房室传导、心肌细胞复极离散度及脑卒中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病人188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心电图测量P—Rd、Q—Td、J—Td。结果:合并左室肥厚者108例,不合并左室肥厚者80例。左室肥厚组患者P—Rd、Q—Td、J—Td及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左室肥厚者。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房室传导时限、心室肌复极的一致性及脑卒中发生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3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根据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价值。结果382例高血压患者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1~0.75,中位数为0.34,高表达组(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0.34)194例,低表达组(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0.34)188例。高表达组血尿酸、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白昼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24 h动态脉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382例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108例,未发生左心室肥厚274例。发生左心室肥厚患者HDL-C、血尿酸、24 h SBP、DPP、NPP、24 h动态脉压、LVEDD、LVESD、IVST、LVPW、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未发生左心室肥厚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24 h SBP、DPP、NPP、24 h动态脉压和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AUC为0.706〔95%CI(0.651,0.761)〕,最佳截断值为0.42,灵敏度为57.41%,特异度为78.47%。结论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0.34)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较高,血尿酸、24 h SBP、DPP、NPP、24 h动态脉压和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且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机制,主要是左心室肥厚(LVH)、合并冠心病和肥胖等因素引起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治疗时判断 CHF者是收缩功能还是舒张功能障碍甚为重要。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利尿剂适用于收缩功能障碍者,钙桔抗剂可改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513例,根据诊断分为高血压非MS组(266例)和高血压合并MS组(247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结构相关参数,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测定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E/A值和LVEF。结果与高血压非MS组比较,高血压合并MS组LVMI和左心室肥厚率明显升高,E/A明显降低(P<0.05,P<0.01);与单纯高血压比较,合并2项组分和合并3项组分患者左心室肥厚率明显增加(17.1%υs 30.9%υs 37.5%,P<0.05);分别以LVMI、E/A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MS及其他因变量相关因素为自变量,MS与LVMI相关(R~2=0.306,P<0.05);以MS各个组分及其他因变量相关因素为自变量时,收缩压、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与LVMI相关(R~2=0.419,P<0.05),收缩压、体重指数与E/A相关(R~2=0.303,P<0.05)。结论 MS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重量增加有关,合并MS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15 5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45例)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110例) ,比较两组患者2 4h血压监测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等浓度,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肥厚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年龄、体重指数、体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高血压病程、2 4h平均脉压、平均收缩压及纤维蛋白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4h平均脉压升高可能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伴发左心室肥厚是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脉压增大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12.
AND     
《Der Diabetologe》2008,4(7):573-574
  相似文献   

13.
AND     
《Der Diabetologe》2009,5(2):146-146
  相似文献   

14.
AND     
《Der Diabetologe》2010,6(2):145-146
  相似文献   

15.
AND     
《Der Diabetologe》2009,5(4):305-308
  相似文献   

16.
在体外美洲钩虫成虫接触药物后活动性明显下降,体表皱缩,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蠕动缓慢,咽收缩无力并且不规律,体态膨胀不均匀,48小时内虫体趋于不动。药物对体内蛔虫和体外钩虫作用的超微结构显示:微绒毛变性且部分消失;肠细胞分泌颗粒积聚并融合,出现自噬空泡,糖原减少,线粒体变性。蛔虫卵细胞间出现溶酶体,子宫细胞内质网疏松,分泌颗粒融合,糖原缺乏;精细胞充满致密小体,线粒体广泛变性。未见钩虫生殖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