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外源性FasL基因诱导Caspase-3的表达及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研究FasL基因转染胃癌细胞中Caspase 3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 3在FasL基因转染的SGC 790 1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结果 Caspase 3在SGC 790 1母系细胞中低水平表达 ,转移FasL基因后的SGC 790 1/FasL细胞的Caspase 3的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1) ,同时胃癌细胞凋亡率升高 (2 5 .4%vs 7.2 % ,P <0 .0 0 1) ,凋亡率与Caspase 3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 =0 .64 7,P <0 .0 1)。结论 Caspase 3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FasL基因转染的胃癌细胞的凋亡与其Caspase 3的表达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外源性p2 7KIP1 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 1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2 7KIP1 全长cDNA转入胃癌细胞系SGC790 1中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以及RNA斑点杂交方法检测 p2 7KIP1 基因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 ;用细胞活力实验显示转染 p2 7KIP1 基因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用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外源性 p2 7KIP1 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 1的体外生物学效应。结果 转染p2 7KIP1 的SGC790 1细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高水平p2 7KIP1 的表达。细胞活力检测显示在外加Zn2 +48h后细胞生长被抑制 42 % ;转染p2 7KIP1 的SGC790 1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外源性p2 7KIP1 基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 1的生长及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3.
ets-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侵袭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ts 1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ets 1反义、正义寡核苷酸转染SGC 790 1细胞 ,并设磷酸盐缓冲液 (PBS)对照组。转染后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ets 1mRNA的变化 ,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体外侵袭力的变化 ,并应用裸鼠胃癌皮下转移模型检测对体内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ets 1反义寡核苷酸后 ,ets 1mRNA表达降低 (0 .42 3± 0 .0 86vs 0 .815± 0 .176、0 .80 7± 0 .169,P <0 .0 1) ,侵过小室滤膜细胞数目减少 (97.1± 11.1vs 198.7± 18.3、2 0 5 .8± 2 2 .2 ,P <0 .0 1) ,裸鼠胃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1.2 8±0 .13vs 1.18± 0 .11、0 .60± 0 .11,P <0 .0 1)。结论 ets 1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胃癌细胞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及其活性与腹膜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方法,比较不同胃癌细胞系uPA表达的差异,并测定其活性。在24孔培养板或Boyden小室中与生长良好的间皮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与间皮细胞黏附的胃癌细胞,而用MTT法评估胃癌细胞在间皮细胞间的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4株胃癌细胞(AGS、SGC7901、MKN45和MKN28)的uPA表达以SGC7901最高,uPA活性以MKN45最高,AGS两者皆最低。MKN45的黏附能力明显强于MKN28(P<0.05)、SGC7901(P<0.05)和AGS(P<0.01),但其迁移和侵袭能力与SGC7901和MKN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GS在3方面均明显弱于其他3株细胞。结论4株胃癌细胞uPA表达量及其活性差异较大,并且与其腹膜转移潜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胃癌血管生成及其与周围静脉血微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及其与胃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微转移.结果42例胃癌组织中,MVD计数范围在9~78之间,平均36.5±16.5,MVD计数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17例(40.5%)胃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13例(30.9%)患者外周血微转移阳性,微转移阳性患者的肿瘤MVD计数(47.2±19.0)和VEGF阳性率(69.2%)显著大于微转移阴性患者的MVD计数(31.7±13.0)和VEGF阳性率(27.6%)(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VD计数和VEGF表达与肿瘤进展相关;胃癌组织血管化程度与周围静脉血癌细胞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去甲斑蝥素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抗癌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an YZ  Zhao ZM  Fu JY  Chen C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9):618-622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在建立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肿瘤增殖、侵袭、转移体内干预实验,实验分空白对照、氟尿嘧啶、NCTD、NCTD+氟尿嘧啶4组。6周末应用链霉素亲和生物素复合物(SABC)法检测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27、Bcl-2蛋白,逆转录PCR(RT-PCR)检测PCNA、cyclin D1、p27、Bcl-2、Bax、存活素(Survivin)基因mRNA。HE染色观察瘤周癌细胞浸润、侵袭,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转移瘤结节,并采用SABC和RT-PCR检测nm23、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2)蛋白和mRNA。结果 NCTD组增殖相关PCNA、Ki-67、cyclin D1蛋白表达下降,p27蛋白表达上升;PCNA mRNA、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p27 mRNA表达增高。NCTD组凋亡相关Bcl-2蛋白表达下降;Bcl-2 mRNA、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Bax mRNA表达增高。NCTD显著减少荷瘤鼠移植瘤的瘤周癌细胞浸润和肺转移结节(P〈0.01);NCTD组转移相关MMP2蛋白表达下降,nm23、TIMP2蛋白表达上升;nm23-H,mRNA、TIMP2 mRNA表达增高。结论 NCTD抑制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NCTD干扰胆囊癌移植瘤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止细胞迁移运动,以及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基质溶解和转移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四唑氮蓝比色法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以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为对象 ,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的影响 ;利用Transwell小室 ,以Matrigel和纤维粘连蛋白构建重组基底膜 ,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能力的影响 ;应用Westen blot法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2 (TIMP 2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抑制胃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及对重组基底膜的侵袭。右旋柠烯 (0 2 5mmol/L)作用后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IMP 2表达升高(2 9 5± 0 6 ) ,MMP 2表达下降 (2 9± 0 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SGC 790 1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并可能通过下调胃癌细胞MMP 2和上调TIMP 2的表达抑制其粘附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胃癌鸡胚移植模型 ,为胃癌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手段。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细胞接种到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上 ,动态观察移植瘤的形态学及肿瘤生物学特性 ,分析影响移植瘤成活的因素 ,并对瘤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成功建立了人胃癌鸡胚移植模型 ,移植瘤组织学结构与人胃癌相似 ;接种癌细胞数量影响接种成瘤率 ,癌细胞数量越大 ,成瘤率越高 ;移植瘤可诱发大量血管生成并向肿瘤呈放射状集中。结论 将SGC 790 1细胞接种到鸡胚上建立鸡胚移植胃癌是可行的 ,本模型可动态观察胃癌生长 ,模拟其在体内生长情况 ,为胃癌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恶性肿瘤进展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是促进EMT的重要转录因子。笔者前期研究表明,PRRX1在胃癌中表达增加,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PRRX1促胃癌细胞增殖、转移与EMT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为胃癌复发转移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SGC7901、MNK45中PRRX1表达。将MNK45细胞分别转染PRRX1过表达慢病毒(PRRX1过表达组)及空载慢病毒(阴性对照组),以无处理的MNK45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RRX1、TGF-β1、Smad2及EMT标志物的表达,以及TGF-β/Smad2通路阻断剂SB-431542干预后以上蛋白表达的变化。将8只裸鼠皮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皮下接种转染PRRX1过表达慢病毒的MNK45细胞(PRRX1过表达组)与转染空载慢病毒MNK45细胞(阴性对照组),比较两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PRRX1在胃癌SGC7901与MNK45细胞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且在SGC7901细胞中高于MNK45(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RRX1过表达组MNK4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RRX1、TGF-β1、Smad2、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阴性对照组MNK45细胞无以上变化(均P>0.05)。用SB-431542处理后,PRRX1过表达组MNK45细胞的PRRX1和TGF-β1表达未受影响(均P>0.05),但Smad2和vimentin表达的升高与E-cadherin表达的降低被明显抑制(均P<0.05)。PRRX1过表达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生长速度与瘤体质量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PRRX1过表达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机制可能与其诱导TGF-β/Smad2通路活化促进EMT有关。对过表达PRRX1及TGF-β/Smad2 通路的干预可能是胃癌复发转移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Culture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human urothelium in vivo and in vitr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ulture human urothelium and generate enough cells for subsequent reconstructive surgery. Using a modification of the Rheinwald-Green method for the routine culture of keratin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burns, we successfully cultured 91% of 57 biopsies from the renal pelvis, ureter, bladder and urethra of paediatric patients. The cells could be split one to three up to 9 times at 7–10 day intervals, giving a surface area of 1000 cm2 after a 2 month culture period. Primary cultures could not be initiated in defined medium MCDB153, although cells initiated using the Rheinwald-Green method could subsequently be propagated in this medium. Cytokeratin patterns in vitro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vivo in the expression of keratins 7, 18 and 19 (characteristic of simple epithelia) and keratin 13 (characteristic of non-cornified stratified epithelia). Cultured urothelium also expressed keratin 14 (characteristic of cornified stratified epithelium) in about 25% of cells and keratin 16 (characteristic of fast-growing cell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rothelial cells can be propagated in vitro for autologous grafting, and the next step is to identify substrates suitable for urothelial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surgical mani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尽管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外科手术病人可防控的潜在并发症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但临床对其认识仍不充分,也缺乏特异性的识别工具,对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反应也很小。因此,迫切需要特异性更好的工具来评估VTE的风险。此外,监测抗栓药物疗效以达到最优效果也是必须的。或许,血栓弹力图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TCH和SMO两种基因在大鼠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SD大鼠肝癌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良性组织中PTCH mRNA和SMO mRNA的表达。
结果:13例肝癌癌组织中与其旁良性组织PTCH mRNA表达量为6.33±0.62与7.18±0.99,而SMO mRNA表达量为7.93±1.00与8.76±0.83,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TCH和SMO是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激活的重要因子;SHH通路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人口老龄化势不可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增龄性的慢病,有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高、病程长、疗程长、生存质量低的特点,社会关注度仍旧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基层”)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基层仍存在知晓率低、药物选择不明确、自我定位不清晰、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立及人才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模式是关键,提出“营养、阳光、运动”六字方针,建议不断推进学科及学术组织建设,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及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呼吁骨质疏松症纳入慢病管理,推进分级诊疗,以实现全程管理及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刀口裂开、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针刺对PONV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目的 概述PONV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以及针刺内关穴(PC6)和足三里穴(ST36)对PONV防治作用的临床应用进展. 内容 针刺PC6和ST36可以减少PONV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也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 趋向 针刺PC6和ST36对PONV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其生理干扰小、无创、安全,可以被很好地应用于PONV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防治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目前单纯的西医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尚存在各种不良反应与疗效不确切等问题,这为临床上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满意的治疗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见解,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笔者对近年来与骨质疏松相关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作一总结,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创伤显微外科病区的感染防控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4日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51名医务人员和收治患者感染COVID-19的情况。2020年1月20日升级感染防控措施,包括病区的预防性消毒、终末消毒及人员消毒管理,急诊患者管理,住院患者管理,疑似患者管理,医务人员的培训、防控管理及心理干预。对比2020年1月20日前后不同感染防控措施的结果。结果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20日期间科室共有COVID-19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2例。确诊病例包括1名医师、1名技师、1名护士,疑似病例包括1例患者、1名护士。截至2020年2月14日,4名医护技人员均已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从2020年1月20日感染防控措施升级后,科室共收治29例急诊患者,其中12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无一例患者感染COVID-19;科室在岗的47名医务人员培训率达100%,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和出现心理疾患。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随着疫情的变化,科室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不断调整升级,最终科学、有效地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了科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克隆人和小鼠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基因片断,建立一种从分子水平检测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 制备特异性的人和小鼠Dspp基因片断的mRNA反义探针,再将其分别与人和小鼠具有成牙本质细胞的牙胚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Dspp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本实验制备出的人和小鼠Dspp基因的mRNA反义探针在特定条件下能对各自的成牙本质细胞中Dspp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论 本方法可以作为一种从分子水平检测人或小鼠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