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老年EH患者87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EH伴IR组41例和EH无IR组46例。应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IR程度,高分辨率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参数。结果 EH伴IR组患者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和体质量指数高于EH无IR组(P<0.05),而ISI低于EH无IR组(P<0.05)。EH伴IR组颈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斑块检出率、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EH无IR组(P<0.05),而颈动脉血流速度和颈动脉可变系数显著低于EH无IR组(P<0.05)。HOMA-IR与IMT、PI、RI呈正相关(r=0.36,0.31,0.33;P<0.01),与颈动脉可变系数、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28,-0.29;P<0.01)。结论老年EH伴IR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壁顺应性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明  施小梅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655-657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未经正规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利用心脏多普勒技术将左室构型分为4型,观察IR和构型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G0比较,老年EH各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IR大于G0(P<0.05),ISI小于G0(P<0.05).EH各组间FIN、IR、ISI差异无显著性(P>0.05).RWT与IR呈正相关(r=0.34,P<0.05),与ISI呈负相关(r=-0.265,P<0.05).LVMI与IR、ISI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与老年EH患者的各种左室构型中,老年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RWT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痛人的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60例,其中高血压组39例,非高血压组2l例。测定FPG、FINS、TG、TC、HDL、LDL、ApoA、ApoB、BMI,评价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高血压组HOMA—IR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O.05)。两组的HOMA—IR与FPG、PINS、BMI均呈显正相关(P<P.05)。高血压组的HOMA—IR与DBP、TG、脉压呈弱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患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H)并高胰岛素血症 (HIS)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 4 6例EH患者 (EH组 )和 4 0例EH并HIS患者 (EH +HIS组 ) ,2组年龄、性别构成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胰岛素 ,用HOMA I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R) ;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计算左心室质量 (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计算 2组体重指数 (BMI)。结果 :EH +HIS组IR、LVMI、左心室肥厚发生率明显高于EH组 (P均 <0 .0 5 )。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胰岛素抵抗和HIS是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联素(APN)的关系,观察IR指数(IRI)与血清APN水平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各组IRI及血清APN的水平,观察CAS与IRI及血清APN水平的关系.结果 EH患者IRI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APN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组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组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比较,IRI均增高(P<0.05),血清APN水平均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RI增高(P<0.05),血清APN水平降低(P <0.05).EH伴CAS患者IRI与外周血APN水平呈负相关(r=-0.357、P<0.05).结论 EH患者体内存在IR及APN水平的异常表达,其可能参与了EH伴CAS发生发展的过程,此为早期干预EH发生AS提供了理论依据,IRI及血清APN可作为EH的辅助诊断及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 检测80例EH患者的左心室各有关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EH患者分为LVH组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结果 EH伴LVH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N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H患者IMT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γ=0.302,P<0.05).结论 EH患者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哈萨克族与汉族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睾酮及胰岛素抵抗(IR)水平及关系.方法 选取新疆沙湾40例哈萨克族男性EH患者及40例汉族男性EH患者,测定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睾酮水平,以稳态模式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结果 哈萨克族男性EH患者的HOMA-IR为(5.3±1.9),明显高于汉族的(4.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9,P<0.001);哈萨克族与汉族男性EH患者的睾酮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哈萨克族EH患者HOMA-IR与睾酮水平间无相关性(r=-0.351,P>0.05),汉族EH患者HOMA-IR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r=-0.501,P<0.05).结论 哈萨克族EH男性较汉族EH男性具有较高的IR水平,存在着种族差异;汉族EH男性IR水平与睾酮呈负相关,哈萨克族EH男性IR水平与睾酮无相关性,存在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8.
扈利和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277-127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联素(APN)的关系,观察IR指数值与血清APN水平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171例EH患者按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分别测定各组IR指数值及血清APN的水平,观察CASIMT与IR指数值及血清APN水平的关系。结果 EH伴CAS患者130例占76.02%(130/171)。EH患者IR指数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组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组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比较,IR指数值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AP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R指数值显著增高(P〈0.05),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P〈0.05)。EH伴CAS患者IR指数值与外周血APN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357,P〈0.05)。结论 EH患者体内存在IR及APN水平的异常表达,其可能参与了EH伴CAS发生发展的过程,此为早期干预EH发生AS提供了理论依据,IR指数及血清APN可作为EH的辅助诊断及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0例EH患者,根据HOMA-IR公式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将其分为两组:胰岛素抵抗组(IR)、非胰岛素抵抗组(N-IR),测量并比较两组间电解质、血脂、血肌酐清除率、AngⅡ、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结果 LVMI、AngⅡ水平IR组均明显高于N-IR组(P<0.05).结论 EH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AngⅡ水平有关,并可能与左室重构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ngiotensin Ⅱ , th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120 cases of E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sulin resistance group (IR), non- insulin resistant group (N-IR). And the electrolyte, blood lipid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Ang Ⅱ ,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were 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LVMI and Ang Ⅱ levels of I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 - IR group ( P < 0.05). Conclusions Insulin resistance is 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Ang Ⅱ , and may be 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T2DM EH)患者的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方法应用BA-ELISA法测定96例正常糖耐量(NGT)、132例T2DM和148例T2DM EM三个实验组的血清真胰岛素(TI)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l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结果IAI分别为-2.44±0.83,-3.46±0.99和-3.98±0.68;HBCI分别为4.23±0.18,2.39±0.11和2.41±0.14;HomalIR分别为-0.67±0.83,0.35±0.99和0.86±0.68.T2DM及T2DM EH组IAI、HBCI均低于NGT组,经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HomalIR明显高于NGT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T2DM EH组IAI低于T2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omalIR高于T2DM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DM、T2DM EH二组间HBC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敏感性减低,而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损害并无加重.  相似文献   

11.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糖尿病组(DM)、糖耐量减低组(IGT)、高血压病组(EH),每组30例,比较4组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糖代谢改变情况,血脂改变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MS组患者空腹胰岛素(INS)、3hINS、HomaIR指数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S组患者HomaB高于DM组(P<0.05),但低于IGT组、EH组(P<0.05)。TG水平MS组高于EH组(P<0.05),HDL-C水平MS组低于EH组(P<0.05),LDL-C水平MS组与EH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MS组患者颈动脉内膜较DM组、IGT组肥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组患者在BMI、腰围、HomaIR指数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呈现明显的递增性,且与严重程度成正比,其他3组的递增性不如MS组明显。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与严重程度成正比;较单纯糖尿病、糖耐量减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徐丽  薛莉  魏宗德 《四川医学》2010,31(9):1253-125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根据血α1-微球蛋白及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将9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者分为早期肾损害组45例和无早期肾损害组45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技术测量双侧主肾动脉(MRA)、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血流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上各血流参数均取左右肾动脉平均值。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MRA、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PI、RI明显增高(P〈0.05)、AT无明显延长(P〉0.05);且Vs、Vd、Vm随血压分级的增加而降低,AT随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延长,PI、RI随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与无早期肾损害组比较,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AT明显延长(P〈0.05),PI和RI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阶段,存在肾内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 IR)在 IGT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1 2 0名 IGT患者和 96名糖耐量正常 ( NGT)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胰岛素及餐后 2 h血糖 ,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计算相对胰岛素敏感指数 ( RISI)、体重指数 ( BMI)、腰臀比 ( WHR) ,结合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GT组及 N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 ,斑块面积与 RISI呈负相关 ( r=- 0 .45 ,P<0 .0 1 ) ,与餐后 2 h血糖 ( r=0 .39,P<0 .0 1 )、BMI( r=0 .48,P<0 .0 1 )及 WHR( r=0 .41 ,P<0 .0 1 )呈正相关 ,而与 TG、FBG、TC、FINS无相关性 ( P>0 .0 5 )。 IGT组患者有斑块和无斑块者之间 RISI、WHR、BMI、餐后 2 h血糖、TG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是 IGT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因素与脉压(PP)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003~2007年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09例(男185例,女12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脉压(PP)≤60 mmHg、60100 mmHg分为三个组,分析各组的脉压与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血脂、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BMI、血糖、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 脉压与SBP(r=0.48)、年龄(r=0.25)、高血压病程(r=0.23)、LVMI(r=0.65)、颈动脉斑块(r=0.69)、EF(r=0.31)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DBP(r=-0.90)、FS(r=-0.35)、高密度脂蛋白(HDL)(r=-0.22)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资料显示脉压与年龄、高血压病程、SBP、DBP、EF、FS、高密度脂蛋白、LVMI、颈动脉斑块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于强  王占科  王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51-2252
目的探讨晚期肝硬化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相关性及晚期肝硬化患者糖代谢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4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晚期肝硬化患者血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和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晚期肝硬化患者血浆TNF—α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乳酸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血浆TNF—α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及糖代谢障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期居住于青藏高原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95例高原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有斑块组、颈动脉无斑块组。均记录吸烟史、高血压史,测量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脉压差,测定血清CRP、TCH、LDL、HDL、TG、SOD、MDA、NO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组MDA(P〈0.01)、LDL(P〈0.01)、CRP(P〈0.01)及脉压差(P〈0.05)均较元斑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SOD(P〈0.05)与NO(P〈0.01)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DL、MDA为高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SOD为保护因素。结论长期居住于高原缺氧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其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的颈动脉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对6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内股和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舒张末期速度(ED)、Pourcelot指数RI=(Vs-Ved)/Vs,并与25例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组CCA的内径随血压逐步升高而逐步增宽(P<0.05)。ICA的内径随血压升高呈增宽趋势,VA较正常组变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指数随血压升高逐步升高,并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别(P<005)。P指数与SBp、DBp、高血压持续年限、LP(a)呈正相关(P>0.05),其中以SBp的相关性最好(P<0.05)。正常组与高血压三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依次为4%、15.22%、52.28%、90.90%。四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顿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有可能从血管内膜与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脑血管意外和冠脉硬化提供有价值的独立预报因素。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颈总动脉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对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中层厚度(MT)、颈总动脉内径(CCAD)和血流参数的影响,了解EH和CCA损害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选择31例EH病人作为高血压组,31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非高血压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CCA各参数有无差异;两组病例均观察双侧CCA及分叉处有无斑块,只要一处有斑块就计为有斑块,计算两组斑块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IMT及MT高于对照组(P<0.05),CCAD及血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9%vs6.4%,P<0.05)。结论:CCA可做为EH动脉病变的超声观察窗口,高频彩色超声能直观动态地了解CCA病变程度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对临床了解EH病人动脉硬化情况和预防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