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 选择.方法 我院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7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双侧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 cm,肿瘤≤4 cm但超出甲状腺包膜)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1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19例,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中央区(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23例.结果 乳头状癌68例(87.18%),滤泡状癌10例(12.8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6例.术后并发症:短期低钙手足麻木12例(15.38%),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8例(10.26%),永久性声音嘶哑2例(2.56%),乳糜漏3例(3.85%).7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4.87%,随访6个月~6年.6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7.30%(72/74).结论 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应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对于高危患者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的正确分期。方法4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中央区,锁骨上区,和全纵隔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47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6例(12.8%),无手术死亡,34例(72.3%)淋巴结受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3%、53.2%、12.7%(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收治16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双侧甲状腺癌5例和峡部甲状腺癌1例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10例单侧甲状腺癌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全切除,所有病例均行功能性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2例双侧有淋巴结转移,4例一侧有淋巴结转移;5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补钙后缓解,5周后恢复正常;2例颜面水肿,3周内消退。无喉返神经麻痹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6年,2例死亡。其余病例均健在。结论甲状腺癌进行同期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保证手术彻底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机体功能,安全性高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双侧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选择(附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侧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988—2000年31例双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行甲状腺全切术,16例一侧全切除 对侧近全切除,3例峡部切除 双侧叶次全切除,5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1例髓样癌死于癌转移。结论 双侧甲状腺癌如果诊治得当,能获得与单侧甲状腺癌同样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TM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6例TM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61.54%)术中冰冻切片发现,10例(38.46%)术后病理确诊。行单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8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4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26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和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TMC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淋巴结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清扫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9例临床淋巴结阳性甲状腺患者的颈清扫术,并对颈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进行归纳总结。结果Ⅲ、Ⅳ、Ⅵ区域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Ⅱ、Ⅴ区单独转移少见,Ⅰ区转移少见。结论对有3个与内区域颈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行分区性颈清扫,3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肿大患者则需进行颈功能性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手术野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及其转移规律,指导临床实施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62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双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05枚,其中检出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02枚,淋巴结转移率20.2%(102/505).淋巴结转移区域特征为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影响淋巴结转移,T1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0% (1/10),T2为20.0%(3/15),T3为43.3%(13/30),T4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表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2/14)、39.5%(15/38)、57.1%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5,P <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双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岁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4例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98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其中72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剂量1.5-2.5μg/(kg·d),使术后促甲状腺激素〈0.1mIU,其中79例辅以131I治疗;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a;患儿身高、体质量均不低于WHO推荐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11例(9%)出现颈淋巴结转移,5例(4%)出现远处脏器转移;5例肺转移患儿在131I及内分泌辅助治疗后,肺部CT提示有4例转移灶完全消失,1例病灶明显缩小。结论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以131I内照射和内分泌抑制疗法,可降低肿瘤复发,对转移病灶有较好疗效,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侧非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探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PTC)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123例行预防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且原发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分析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同时统计u PTC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3例患者中,同侧、对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 6%、39. 8%、36. 6%,跳跃转移3. 3%,颈侧区转移率43. 1%。肿瘤直径、同侧转移、颈侧区转移是对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伴有肿瘤直径大于2 cm、患侧中央区转移或颈侧区转移的u PTC患者,应充分考虑对侧转移风险,可考虑行对侧预防性清扫。  相似文献   

10.
史云  吴醒  吴建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81-328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术式和颈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对38例证实TMC患者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对有淋巴结肿大者行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双侧TMC患者行双侧腺叶全切除+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对虽无淋巴结肿大,建议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对于无淋巴结肿大且患者及家属有积极要求的,可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随防3~9 a,内分泌治疗,1例复发伴肺转移;其余均良好存活,无复发、转移.结论 TMC多伴有甲状腺良性病变,术前、术中应仔细检查发现病灶,避免遗漏.冰冻切片对TMC诊断非常重要.确诊TMC者应及时、积极手术,对虽无淋巴结肿大,建议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对于无淋巴结肿大且患者及家属有积极要求的,在充分与患者沟通后可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侧清扫可否应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的颈部治疗。方法 对 6 3例下咽癌颈清扫标本的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颌下淋巴结转移占 2 .5 %。N0 ,N1,N2a和N2b -N3的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 .5 % ,11.1% ,2 5 %和 4 0 %。病理证实仅有颌下淋巴结转移或上中颈深淋巴结转移 ,而无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 5 .6 % ,有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 4 0 %。结论 对于N0和N1的喉癌患者可行颈侧清扫 ,对N2和N3的喉癌患者应行根治性清扫。行颈侧清扫时 ,行下颈深淋巴结冰冻 ,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行颈后三角的清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或未控的病例进行颈清扫术的疗效,探讨颈清扫术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行颈清扫术并成功随访的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术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术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术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年的总的生存率分别为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的因素有关.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未控可采用颈清扫术治疗,不同的术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对有淋巴结外侵及切缘阳性的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 1997年 1月~ 1998年 3月收治鼻咽癌颈N3 淋巴转移者 46例 ,随机分成加预防化疗组 (预防组 )及常规照射组 (对照组 ) ,观察两组远处转移状况及控制率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预防化疗组 2 3例 ,男19例 ,女 4例 ,年龄 30~ 70岁 ,40岁以上占 80 % ;对照组 2 3例 ,男 2 0例 ,女 3例 ,年龄 2 7~ 6 9岁 ,40岁以上占 71%。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预防化疗组鳞癌 2 2例 ,未分化癌 1例 ;对照组鳞癌 2 1例 ,腺癌 2例。颈淋巴结 :预防化疗组单侧 10例 ,双侧 13例 ,直径 7cm以上 3例 ,8cm以上 4例 ,锁骨上窝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茎癌手术同期行改良根治性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腹股沟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双腹股沟淋巴结临床阴性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活检均提示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均在阴茎癌原发病灶手术同时行双腹股沟淋巴结改良清扫术。结果 11例患者共22侧创口,无切口感染,局部皮下创口出现淋巴积液7侧次(31. 8%),经换药后均痊愈。术后住院10~21 d,每侧切除淋巴结6~13枚,临床腹股沟淋巴结阴性患者行清扫术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7. 3%;术后平均随诊3年,患者均未见再发淋巴结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阴茎癌手术同期行改良根治性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在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早期发现隐匿性转移病灶,并可降低患者术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5例cN0的PTMC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双侧PTMC3例行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32例单侧PTMC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例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再行改良颈清淋巴结均未及转移;其余31例中央组淋巴结未及转移。1例术后发生左颈部淋巴漏,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补钙后缓解,2周后恢复正常;2例喉返神经麻痹。经6~42个月的随访,35例患者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对cN0的PTMC患者常规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改善其生存情况,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内膜癌术后9个月,放化疗后,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0-05-17入院.家族史:母亲因结肠癌去世,否认家族其他肿瘤病史.患者因确诊子宫内膜癌于2009-08-24行"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子宫峡部子宫内膜样癌(中分化),侵及子宫肌层1/2,侵及宫颈管间质;(盆腔左侧)淋巴结0/9枚癌转移、(盆腔右侧)淋巴结0/5枚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C)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DIC患者106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6例行改良式颈清扫术(对照组),60例行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观察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面颈部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转移度及远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皮肤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在不影响手术根治性的前提下,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肩颈部等皮肤感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在阴茎癌手术治疗及二期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对阴茎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确定其性质。结果46例阴茎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25例,中分化鳞癌18例,低分化鳞癌3例。其中4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0例活检阳性,二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另22例阴性,其中淋巴结炎症及反应性增生者16例,密切观察随访。结论对阴茎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作双侧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确定其有无转移及进一步对活检阳性者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cN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经4个月至4年的随访,28例患者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NO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较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径5mm以下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需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5mm以下PTM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78例患者中50例有中央区颈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同时伴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包膜侵犯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包膜未侵犯者,年龄、性别、多灶性、合并桥本病等临床因素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肿瘤侵犯包膜与5mm以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