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作为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现象,越来越引起广大。肾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成人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的病理评分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分析成人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的病理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0例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的患者以尿常规检查分为血尿+蛋白尿、单纯性蛋白尿、单纯性血尿3组。全部行肾活检术,予以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其结果用Memphis的半定量标准进行评分,同时查24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全生化等。结果:肾小球病理评分:0级为0例,1级6例(20%),2级17例(56.7%)。3级7例(23.3%)。肾小管病理评分:0级2例(6.7%),1级6例(20%),2级14例(46.7%),3级8例(26.7%)。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程度的关系rs=0.85,P〈0.01。肾小管病理改变与病程的关系分析rs=0.563,P〈0.01;与肾功能的关系分析r3=0.661,P〈0.01。结论:肾小球的病变以血尿+蛋白尿、单纯性蛋白尿组为重,而肾小管病变以血尿+蛋白尿〉单纯性蛋白尿〉单纯性血尿。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程度呈等级正相关。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临床表现轻微者也可能存在较严重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宜尽早肾活检.以免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肾脏病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9年10月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表现为少量蛋白尿 (<1 g/24 h)和(或)血尿,Scr<133 μmol/L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学分级参照Lee分级及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肾脏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共316例,男123例,女193例,肾穿时年龄(33.10±10.69)岁。蛋白尿伴血尿占84.5%、单纯血尿占7.6%、单纯蛋白尿占7.9%。16.5%患者伴有高血压。CKD1、2、3期分别占76.9%、20.9%和2.2%。Lee Ⅲ级及以上患者占31.3%。52.8%患者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0.3%伴新月体形成;22.5%伴小管萎缩;16.8%有间质纤维化;24.7%有血管病变。肾小球硬化积分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与蛋白尿及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与eGFR及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血管病变积分与MAP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活检时尿蛋白量(OR = 8.564,P < 0.01)、Scr(OR = 1.031,P< 0.01)及Hb(OR = 0.975,P < 0.01)是肾脏病理损伤(LeeⅢ级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部分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N患者的病理改变并不轻,且肾功能已减退。尿蛋白量、Scr、Hb是预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肾活检对这些患者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肾内科60例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是否大于150 mg,分为单纯血尿组(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与蛋白尿组(单纯蛋白尿或蛋白尿合并血尿46例,男18例,女28例)。根据肾脏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有无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分为IgA组(36例,男11例,女25例)与非IgA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分别进行2组间统计分析。结果与单纯血尿组比较,蛋白尿组病理类型偏重。单纯血尿组血尿酸水平为(305.5±90.8)μmol/L,蛋白尿组血尿酸水平为(376.7±86.7)μmol/L,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但2组间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清IgA、补体C3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IgA组血肌酐水平为(59.2±14.8)μmol/L,IgA组血肌酐水平为(71.5±21.6)μmol/L,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间Cys C、血尿酸、血清IgA、补体C3、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除了24 h尿蛋白定量外,其他上述检验结果均在日常检测参考值范围内。结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临床表现及其血肌酐、Cys C、血尿酸、血清IgA、补体C3、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对肾脏病理损伤的指示不敏感,肾穿刺活检行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评分体系,建立一个量化的涵盖临床及病理资料的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肾脏疾病评分体系,对实验和临床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呈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单纯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相关性,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肾脏疾病数据库1988-2001年我科收住的248例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伴有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0 g/d)的IgA肾病患者,血压、肾功能均正常,采用单盲法进行临床和病理分级(Haas分级),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结果(1)临床特点:49%(121例)患者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47%(117例)为单纯血尿,4%(10例)为单纯蛋白尿;(2)病理特点:35.5%(88例)病理损伤偏重,Haas分级Ⅱ-Ⅳ级。蛋白尿是病理损伤偏重(HaasⅡ级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6,95%CI:1.54-7.79,P=0.002)。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增加,其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性亦明显增加。结论 相当一部分临床表现轻微的IgA肾病患者病理偏重,蛋白尿是危险因子,即使轻度蛋白尿亦和病理损伤明显相关。对于怀疑IgA肾病患者,尽管只有少量蛋白尿亦应进行肾活检,有助于发现病理损伤偏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血尿属于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临床表现为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多偶然被发现,可为持续性或反复发生[1]。我们应用中药制剂血尿胶囊治疗无症状性血尿39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59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我们对159例儿童HSPN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临床、病理、预后特点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血尿是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且可以是唯一的临床表现,其病理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对于单纯性血尿是否有必要进行肾活检尚存争议[1]。现将我院5年内收治的65例具有完整临床与病理资料的单纯性血尿进行相关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肾炎康复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血尿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把小儿紫癜性肾炎伴有血尿和(或)蛋白尿的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82例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2岁11个月~14岁,平均(8.3±3.1)岁;其中单纯血尿34例,单纯蛋白尿28例,血尿合并蛋白尿20例.对照组男46例,女3... 相似文献
11.
我科收集了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的紫癜性肾炎30例,现将其临床病理及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无症状尿检异常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无症状尿检异常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对54例IgA肾病儿童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起病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尿检异常组和有症状肾炎组。组织病理学分级参照Lee氏和Katafuchi氏半定量积分法。 结果 无症状尿检异常组18例,有症状肾炎组36例。有症状肾炎组尿蛋白量(24 h)明显高于无症状尿检异常组[(2.3±2.2) g比(0.4±0.3) g,P < 0.05]。无症状尿检异常的IgA肾病儿童表现为镜下血尿者,87%有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无症状尿检异常IgA肾病患儿病理表现以Lee 氏Ⅰ~Ⅱ级为主,2例表现为Lee氏Ⅳ~Ⅴ级和 5例发生Katafuchi Ⅱ~Ⅲ级肾小管间质病变。有症状肾炎组Lee氏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两者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全组患儿平均随访(26.9±8.8)月后,1例病理为Lee 氏Ⅴ级患儿进入终末期肾衰竭,其余患儿Scr均无升高1倍以上。 结论 无症状尿检异常的儿童IgA肾病虽临床症状轻微,但可出现病理损害严重的病例,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膜增殖性肾炎(MPGN)是比较少见的慢性肾炎,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8%~15%,临床表现重,预后差,死亡率高.我院1988年至今共2 000例肾活检病例中原发性MPGN仅22例,占1.1%.我们分析探讨了22例MPGN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等资料,以期从中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对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对成人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临床分型以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488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肾脏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肾脏病理类型、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成人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以气阴两虚证和瘀血阻络症为主;不同的年龄及性别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不同;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有关,青年组外感风热型、阴虚内热型和气阴两虚型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瘀血阻络型及湿热内盛型均高于青年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IgA肾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湿热壅盛三型占比例最高;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气阴两虚及瘀血阻络为主;硬化性肾炎而瘀血阻络为主。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则以外感风热型为主;紫癜性肾炎以瘀血阻络为主;狼疮性肾炎以湿热壅盛为主。结论: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及瘀血阻络证为主;中医证型分布与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存在着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以大量蛋白尿表现的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及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9年我科临床以大量蛋白尿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的63例患儿,根据ISKDC分类标准进行肾小球病理分级,并对肾小管间质改变进行计量评分。结果:(1)肾脏病理分级:Ⅲ级最常见37例(58.73%),其次为Ⅱ级13例(20.63%),肾病综合征组Ⅳ级和Ⅴ级比例高于肾病水平蛋白尿组(χ2=4.103,P〈0.05);(2)肾小管间质病理评分:0级最常见49例(77.78%),其次1级12例(19.05%),3级仅2例(3.17%),肾小管间质评分与肾小球病理分级存在正相关(r=0.507,P〈0.01),但并不完全平行。(3)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8,P〈0.05)。结论:大量蛋白尿表现的紫癜性肾炎肾小球病理损害较重,肾小管间质损害轻,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临床需结合病理(包括肾小球及肾小管)全面评估肾组织损害程度,拟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紫癜性肾炎55例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预后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55例紫癜性肾炎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发病年龄〉18岁者46例,病理类型以Ⅲa型多见,Ⅳ、Ⅵ型病理较重,经治疗大部分患者尿蛋白减轻及肾功能好转,预后良好。结论:紫癜性肾炎在成人中并不少见,其预后与病理分级相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对发病时尿检正常的患者应密切随访,曾患过敏性紫癜的妇女妊娠期间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肾小球疾病时蛋白尿程度与小管间质浸润细胞的类型之间相关性,分析其对间质浸润细胞类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对57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随即进行肾活检及免疫组织学检测。结果IgA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系膜增生性肾炎间质浸润以T细胞为主;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GN)则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而在微小病变肾病(MCD)、膜性肾病(M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MCD患者蛋白尿定量与间质浸润细胞总数相关,IgA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MPGN患者,蛋白尿定量分别与T细胞总数、CD4^ 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数量相关;APGN、MGN、FSGS、MPGN(IgA染色阴性)患者,蛋白尿定量与间质浸润细胞总数及细胞亚群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蛋白尿可能是引起在IgA免染色阳性的MPGN和MCD患者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始动因素之一;在IgA染色阳性的MPGN,蛋白尿引起间质损害的机制主要通过CD4^ 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的作用;但在其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不是引起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