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抗凝治疗机理;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 抗凝治疗机理;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 抗凝治疗机理;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抗凝治疗机理;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5.
学列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 抗凝治疗机制;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6.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 抗凝治疗机理;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抗凝治疗机理; 4.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6.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及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 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 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抗凝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疗法中,溶栓疗法是当前最新的疗法。用去纤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内外尚无系统的临床及实验室报导。去纤酶抗凝、防栓、溶栓作用显著而又无自发出血的副作用,因而远优于肝素、双香豆素及链激酶、尿激酶等抗凝及溶栓制剂。我们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第四室分离提出的尖吻腹蛇(Agkistrodon acutus)蛇毒针剂(简称去纤酶,每支2毫升,含去纤酶200微克),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5例,  相似文献   

10.
应用降纤酶治疗25例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传统方法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进行降纤治疗安全可行. 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再发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本文对50例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头颅CT或MRI、治疗、转归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示再发率为14.3%,再发类型多数与首次发病相同,少数患者再发为脑出血。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其他因素为高血脂、高血粘度、吸烟等。再发次数越多病情越重,预后则越差。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辩膜性及非辨膜性心房纤额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在第三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诊断与治疗;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3.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4,缺血神经损坏的机制:5.神经保护治疗;6,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高,而治愈率低为特点,发病率逐步增高,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大家关注的课题。溶栓治疗是目前较常用且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但因时间简短、易出血、价格昂贵,使用受到限制。注射用纤溶酶是从长白山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具有降纤作用,国内已应用。我科于2005年3月-2006年4月用注射用纤溶酶治疗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疗法中,溶栓疗法是当前的最新疗法。用去纤酶治疗脑梗塞,国内尚无系统的临床及实验室报导。去纤酶的抗凝、防栓及溶栓作用显著,无自发性出血的副作用,故远优于肝素、双香豆素及链激素、尿激酶等抗凝及溶栓制剂。作者应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分离提取的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蛇毒去纤酶针剂,简称去纤酶,治疗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观察了临床疗效和血液凝固性能的变化,同时作了对照性研究,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观察及护理周丽英(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体外反搏;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我院自1984年开始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各种缺血性疾病,其中对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体外反搏时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6.
赖芳芳 《吉林医学》2011,(21):4353-435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疗效。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rt-PA 0.85 mg/kg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UK)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值与治疗前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UK的作用相似,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17.
血压骤降后致缺血性脑血管病(附10例临床分析)解建波(临沂市人民医院)关键词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降压治疗近年来一致认为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降压治疗可预防脑卒中。但在降压治疗中,血压下降过快,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就发病机理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27例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形成,占79.4%。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积极治疗颈动脉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减轻基层医疗经济负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佳疗效法并观察“三联”疗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41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75%对53.66%(P〈0.01);84.38%对73.17%(P〉0.05);1.57%对7.31%(P〈0.01)。结论:“氨三联”疗法具有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及病死率的特点,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愈率及显效率。  相似文献   

20.
1 适应症 缺血性脑血管病. 2 治疗方法 (1)西药:发病24 h以内者均采用降纤、溶栓治疗,药用阿斯匹林、降纤酶、胞二磷胆碱;72 h以内者,部分病例降纤、溶栓;其余病例均用活血化瘀治疗,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维脑路通、红花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