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对手术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触诊阴性但超声检查阳性的乳腺隐匿性病灶进行超声下定位针定位、外科手术切除活检,统计分析病灶良恶性、病灶大小、完全切除率等。结果105例隐匿性病灶中,恶性病灶18例(17.1%),良性病灶87例(82.9%);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操作方便、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临床资料。结果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有乳房胀痛、乳头溢液(血)或乳房外观改变,临床上诊治相对困难。85例中良性病变69例,占81.2%,恶性病变16例,占18.8%。结论通过超声引导下或X线立体定位针吸细胞学检查、穿刺病理学检查、手术活检以及乳腺导管镜检查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基本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在非常微小时就能被检查发现。以往对于乳腺病灶的活检,局限于切除活检以及穿刺活检,包括核芯针穿刺活检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对于微小病灶来说,由于定位困难,切除活检会留下明显瘢痕,而穿刺活检又可能取材不足,无法准确诊断病变,因此对于医师及病人来说很难选择。Burbank等~([1])成功研制出真空辅助活检系统,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更利于乳腺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病灶手术活检的临床意义,确定超声定位下隐匿性乳腺病灶精准切除的操作方法,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44例患者的48例隐匿性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定位针与体表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定位,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开放手术切除.结果 通过病理诊断证实病灶全部被准确切除,未发生定位针断裂、脱出等情况,术后乳房外形均未发生变化,未发生乳头乳晕坏死的并发症.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Ⅰ期)4例,占8.3%;乳腺非典型增生15例,占31.3%;其余为乳腺腺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良性病变.结论 超声定位下隐匿性乳腺病灶的精准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需要一定的手术技巧,在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乳腺活检手术的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钼靶、超声、乳管镜三种不同方法放置定位针在引导切除触诊阴性乳腺病变(NPBL)中的应用。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对83例临床NPBL病人进行手术,根据检出病灶的影像学方法及病灶特性的不同,术前分别采用钼靶、超声、乳管镜等不同方法放置定位针,引导切除病灶。回顾性分析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穿刺定位方法、手术情况、病理组织学及综合治疗情况。结果 钼靶下穿刺定位并接受手术的乳腺钙化灶27例,术后证实27例钙化灶均准确切除,定位针均较好固定于病变附近,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8例。超声下穿刺定位并接受手术的乳腺病变32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准确切除病灶30例,未见明确病灶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4例。乳管镜下放置定位针或联合亚甲蓝染色并接受手术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24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24例病人均准确切除病灶,除1例回形头脱落外,其余23例定位针均较好固定于病变乳管侧壁,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5例。结论 钼靶、超声及乳管镜放置定位针引导切除NPBL,提高了临床中手术切除NPBL的准确性,有助于NPBL的定性诊断,促进触诊阴性乳腺癌病灶的早发现与早诊断,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乳腺病灶(NPBL)早期有效的诊断措施,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改变但不能定性的乳腺病灶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中采用细针定位乳腺活检27例、立体定位核芯针活检22例、病灶染色定位活检11例、体表圈划定位活检3例;病理证实浸润癌31例、导管原位癌5例、纤维腺瘤18例、囊性增生7例、不典型增生2例;36例乳腺癌中行改良根治2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7例。结论NPBL可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及病灶的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定位来指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可有效提高NPBL活检的准确性及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与BARD活检针在乳腺触诊阴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经乳腺钼靶X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发现而临床触诊结果为阴性的90例乳腺肿瘤患者(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活检,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种活检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9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有3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乳腺癌,其余60例乳腺肿瘤为良性病变。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更高(P0.05);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而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中等。②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活检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更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活检可提高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定性诊断准确性,还可提高其穿刺活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也逐渐向减少损伤和微创方向发展。其中,通过微创方法诊断乳腺可疑病灶并治疗已经确定性质的良性病灶已获得肯定。在空芯针活检基础上,真空辅助乳腺活检(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VABB)系统已广泛用于临床。目前,不同品牌的VABB系统已经可以在超声、X线及MRI引导下对临床乳腺可疑病灶进行活检和对良性病灶进行切除~([1])。但是VABB作为一种新型的乳腺疾病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22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经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乳腺肿块220例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可触及肿块137例,不可触及而超声检查出肿块83例。220例中有病灶共287个,单发病灶153例,多发(2~5个)病灶67例,肿块0.1~2.8cm。结果所有乳腺病灶被准确完全切除。切除组织标本均行病理检查,乳腺纤维腺瘤225个,乳腺腺病22个,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17个,乳腺囊肿11个,导管内乳头状瘤8个,早期乳腺癌4个(4例,经再次手术局部切除、保乳,无针道种植)。局部血肿2例,经局部引流治愈。全组随访3~36个月,平均17个月,1例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可能为残余肿瘤组织生长),再次微创旋切。结论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对良性肿瘤能够完全切除;对恶性肿瘤提供足够的病理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定位在乳腺微钙化灶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钼靶下对微钙化病灶三维定位,插入双钩定位针,到达病灶后固定位置;以超声探查双钩针,找到病灶的位置后,划出皮肤标记线,再插入单钩定位针;在标记线上作3 cm切口,用特制拉钩显露并固定病灶部位的乳腺组织和单钩针,对微钙化病灶区进行旋切;切下的圆柱体标本,放在带刻度的标本台上摄片,验证钙化灶是否已被完全切除,同时确定钙化灶在标本中的三维位置供病理检查。结果:共108例乳腺微钙化病灶分类为BI-RADS 4A的患者采用以上方法。定位时病灶距双钩针距离平均为4.1 mm(小于传统方法),标本平均重量为8.5 g(小于传统方法),病灶全部被一次性精准切除。108例中阳性20例,包括不典型增生7例,导管原位癌7例,导管原位癌伴局灶浸润性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阴性病例88例。微钙化灶部位及形态与乳腺癌检出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定位对病灶定位准确、手术方法合理、切除标本小,并能提供病灶在标本中的精确位置进行病理检查;良性者乳房外形完全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六年来乳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探讨其在临床上应用价值。对594例具有病理诊断的乳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采用国际通用准确性统计标准统计。结果:594例中383例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敏感性90.5%,假奶性9.5%,211例乳腺良性疾患中特异性为99.5%,假阳性0.48%。我们认为乳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乳腺普查及乳腺X线检查的普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明确这些病灶的病理性质,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和制定合理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我们2004年1月~2006年12月完成57处(50例,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37例,南京妇幼保健院13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活检及病理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真空辅助活检术(vacuum-assisted biopsy,VAB)是继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核芯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CNB)之后的一种影像学引导下的新型活检技术,由于它能够一次将较小的乳腺病灶完全切除,并能提供充足、连续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可减少乳房组织损伤,保持良  相似文献   

14.
应用麦默通乳腺抽吸旋切系统行乳腺病灶活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麦默通乳腺抽吸旋切系统的适应证、禁忌症以及该设备的组成和操作步骤,并比较麦默通、核芯针和开放手术对乳腺可疑病灶活检的效果。认为麦默通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乳腺活检设备。利用该系统行乳腺病灶活检,简单、精确、微创,还可用于良性肿块切除。  相似文献   

15.
Ling H  Gu YJ  Wang XH  Liu GY  Huang O  Wang LP  Shen KW  Shen ZZ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36-103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需要活检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诊治的108例患有乳腺疾病的妇女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和(或)乳腺X线检查,共发现116个病灶。在这些病灶中,三项检查中至少有一项提示恶性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活检。另外,在开放活检前还接受术前MRI检查。通过与病理对比,得出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16个病灶中70个(60.3%)为恶性。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62.0%,准确性为74.1%,阳性预测值74.3%,阴性预测值73.8%。乳腺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68.1%,准确性为78.0%,阳性预测值75.4%,阴性预测值82.1%。MRI检查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73.9%,准确性为87.9%,阳性预测值85.0%,阴性预测值94.4%。结论MRI对需要活检的乳腺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临床上不可触及病灶的辅助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MMT)与传统Bard活检针穿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灶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经乳腺超声、X线钼靶发现且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167个乳腺病灶,其中80例(120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经MMT旋切活检(MMT组)、33例(47个病灶)采取Bard穿刺活检(Bard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MMT组活检成功率100%,显著高于Bard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T法活检鉴别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7.78%、漏诊率为3.33%、误诊率为2.22%;Bard法活检鉴别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2.22%、漏诊率为16.67%、误诊率为7.78%。MMT法活检的并发症率为10.00%,显著低于Bard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MT活检较BARD活检针穿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发现的隐匿性乳腺肿物手术前B超引导定位的意义。方法对63例中的68个肿物术前采用B超引导金属导丝定位后手术活检。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4岁,68个乳腺病灶经病理检查及术后B超复查证实全部被准确切除。病理结果:乳腺导管癌1例,不典型增生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纤维腺瘤37例,乳腺腺病25例。结论超声引导定位针定位手术切除乳腺隐匿性肿物具有定位准确、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Intact乳腺活检系统对非扪及性乳腺病灶整块切除活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后,36例非扪及的性质不确定的乳腺病灶患者,用Intact乳腺活检系统行乳腺病灶完整切除活检,并行病理学检查,并观察其切缘.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共62个病灶均完整切除,病灶平均大小9.8 mm(2~ 13 mm).其中46个病灶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2个病灶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2个病灶为乳腺纤维腺病,1个病灶为良性分叶状肿瘤,1个病灶为浸润性导管癌.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均耐受.1例患者发生术后血肿,保守治疗后治愈,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结论 Intact乳腺活检系统对于性质不确定的乳腺小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活检方法,并可获得完整的病灶切缘.  相似文献   

19.
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96例,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扫查各个象限,观察腺体和导管及异常回声,发现肿块,仔细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回声、形态、结构、有无血流,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全部经针吸及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本组96例乳腺肿块,全部经病理确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1.3%。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术在乳腺小病灶术前定位中的操作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个超声探及但临床未触及、钼靶未检出的乳腺小病灶,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将乳腺定位导丝置入乳腺小病灶内部,供临床依据导丝位置将其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术对乳腺小病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依据导丝定位,80个乳腺小病灶均被找到并切除,导丝一次定位准确率为98.75%(79/80),二次定位准确率为100%(80/80)。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术对于乳腺小病灶、尤其是临床不可触及、钼靶不能检出的小病灶定位准确,安全方便,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