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43例脊髓拴系综合征MRI表现张立军,王宪刚,吉士俊,周永德,刘卫东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腰骶部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以脊髓低位粘连固定为特征,与隐性脊柱裂、腰能脊膜膨出、脂肪瘤等密切相关。脊髓造影或C...  相似文献   

2.
脊髓拴系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16岁。因腰骶部进行性疼痛 1月余伴尿失禁 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剧烈活动后 ,忽发腰骶部剧烈疼痛 ,休息后症状无缓解。予以牵引、按摩 ,静脉注射川芎 2周后仍无效 ,病情渐加重 ,5天前出现尿失禁。查体 :脊柱无侧弯或后突畸形 ,腰骶部无包块 ,局部压痛 (+) ,无放射痛 ,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X线片无异常发现 ,CT片示骶管囊肿 (见图 1)。入院诊断 :①骶管囊肿 ;②脊髓拴系综合征 ?择期在腰麻下行骶管囊肿摘除、马尾神经探查松解术 ,术中于骶管后壁凿一约 5cm× 8cm骨窗 ,见骶管后方骨性结构变薄 ,骶管异常增大 ,囊…  相似文献   

3.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牵拉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较少。临床资料我院自19...  相似文献   

4.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为脊髓、脊椎等结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继发性原因如手术、炎症等,使脊髓圆锥位置下降并被拴系在椎管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不一,症状复杂,部分患者表现隐匿,容易误诊[1]。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和神经显微外科的不断进展,TCS逐渐被人们认识,治疗效果有所提高。1病因和病理生理1.1伴有先天性畸形的TCS由于脊柱畸形引起的脊髓圆锥低位,常低于L2椎体以下,终丝短粗,直径大于2mm,增粗的终丝可脂肪…  相似文献   

5.
脊髓拴系综合征MRI图像与手术所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5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图像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人皆有脊柱裂,其MRI图像和手术所见完全相符。根据MRI和手术所见,可将脊髓拴系综合征分为:(1)终丝粗大型,(2)脂肪瘤型,(3)术后瘢痕粘连型,(4)脊髓或马尾肿瘤型,(5)混合型等5种类型。文中就各类型病人的MRI表现和手术中所见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脊髓拴系诊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脊髓拴系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对38例脊髓拴系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了解患者泌尿系损害情况.结果上尿路损害组最大逼尿肌压(7.45±1.22kPa)明显高于上尿路组无损害组(4.25±1.40kPa),膀胱顺应性(2.6±0.6ml/cmH2O)低于下尿路无损害组(6.7±0.8ml/cmH2O).逼尿肌与括约肌协调组上尿路损害的发生率(16.7%)明显低于逼尿肌与括约肌不协调组(52.1%).结论逼尿肌压升高、膀胱顺应性下降、逼尿肌与括约肌不协调是上尿路损害的高危因素,尿流动力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病理分型及手术疗效。方法:分析自2000年12月~2003年1月经MRI诊断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16例。其中脂肪瘤型8例,终丝粗大型2例,瘢痕组织粘连型1例,表皮样囊肿2例.畸胎瘤1例,脊髓纵裂2例。全组均于全麻下行脊髓拴系松解术。结果:依据残余尿量、鞍区皮肤感觉及下肢肌力改变.自行设计临床评定标准,本组优2例,良4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37.5%,有效率75%。结论: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效果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手术时机等多种因素有关。手术目的在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8.
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TCS) 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112 例经MRI明确诊断的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硬膜外松解、切除脂肪瘤及纤维瘢痕,硬膜内松解粘连的神经根与脊髓,切断增粗的终丝。其中72 例得到2 年以上随访。结果:手术年龄在10 岁以下者,术后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和并发症改善率达60 % 以上,而年龄大于10 岁者却不足40 % 。经Kendall 等级相关检验,手术年龄与术后功能改善呈正相关( P< 0-01) 。结论:MRI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一经成立宜及早手术,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效果越好;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并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避免加重损伤。  相似文献   

9.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多种多样[1~3].简而言之为各种原因致脊髓不能正常上升导致低位圆锥[4].  相似文献   

10.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病理因素牵托脊髓或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候群,多见于儿童。文献对成人TCS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6月~2002年11月共收治20例成人TC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尿动力学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患儿术后尿动力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4 0例TCS患儿术后行尿动力学测定 ,分析影响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因素。 结果  4 0例患儿中 5例手术前后均无下尿路症状 ,术前 35例有尿失禁伴夜间遗尿者中术后 8例尿失禁减轻 ,2 4例无变化 ,3例加重。尿动力学测定示膀胱顺应性降低 2 1例 ,剩余尿增加 2 1例 ,逼尿肌无力19例 ,膀胱容量减小 15例 ,逼尿肌反射亢进 13例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8例 ,漏尿点压力 >4 0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4例。自述无下尿路症状 5例中 ,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 2例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2例 ,基本正常 1例。术后尿失禁改善率原发性TCS(2 8.6 % ,8/ 2 8)高于继发性(0 % ,0 / 7,P =0 .0 4 8) ,非脂肪瘤型 (10 0 % ,3/ 3)高于脂肪瘤型者 (15 .6 % ,5 / 32 ,P =0 .0 0 4 ) ,脊膜膨出型 (36 .4 % ,8/ 2 2 )高于脊髓脊膜膨出型 (0 % ,0 / 6 ,P =0 .0 4 7) ,出生时无泌尿系症状者 (80 % ,4 / 5 )高于出生时有泌尿系症状者 (17.4 % ,4 / 2 3,P =0 .0 19)。尿动力学测定示术后原发性TCS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发生率 (2 4 .2 % ,8/ 33)低于继发性TCS(71.4 % ,5 / 7,P =0 .0 15 ) ,非脂肪瘤型 (12 .5 % ,1/ 8)低于脂肪瘤型TCS(5 6 .3%  相似文献   

12.
颈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测量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颈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测量,了解突出椎间盘及椎管内软组织在颈椎过伸、中立、过屈三位置下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中立位MRI扫描发现颈椎间盘突出者,行过屈、过伸位扫描。测量三位置下硬膜囊前间隙、脊髓中矢径、硬膜囊中矢径、突出椎间盘大小及椎管/椎体矢径,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14例椎管、椎体比值小于0.75,占45.2%。31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硬膜囊、脊髓中矢径及突出的椎间盘大小在三位置变化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硬膜囊前间隙大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易患颈椎间盘突出,且好发于C4~C7节段,动态MRI可为治疗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前路非广泛减压植骨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医师对骨挫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经MRI检查确诊的膝关节骨挫伤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12~69岁,平均34.5岁。47例外伤后局部均出现疼痛、压痛和(或)软组织肿胀及功能障碍,MRI检查时间自外伤后6h~30d,平均7d。单纯骨挫伤临床采用保守及对症治疗。结果:47例共显示82个病灶,其中股骨下端39个,胫骨上端(包括胫骨平台)35个,髌骨5个,腓骨上端3个。MRI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地图样T1WI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STIR脂肪抑制序列均呈明显高信号,其中伴半月板撕裂20例,侧副韧带损伤1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8例。47例X线、CT检查未见骨折征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减轻或消失,29例获随访,时间1~12个月,MRI异常信号消失21例,异常信号减弱8例。结论:MRI能揭示膝部骨挫伤的病理改变,并准确判断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常规MRI检查并行脂肪抑制序列是诊断外伤性骨挫伤最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MRI图像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辉  董刚  黄海  夏志敏  张政宏 《中国骨伤》2010,23(8):587-590
目的:通过对腰椎旁矢状位MRI图像的分析,探讨影响腰椎间孔形态、孔内神经根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寻找在腰椎旁矢状位MRI图像上评价腰椎间孔狭窄症(LPS)的主要量化指标。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接受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LPS的35例MRI图像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35~82岁,平均54.5岁;病史4个月~8年,平均32个月。同时与37例正常腰椎间孔的MRI图像作对比性研究,观察两组资料矢状位MRI图像上L4,5、L5S1椎间孔有效空间的垂直径、上位矢状径、根孔比例,分析引起LPS的主要因素。结果:LPS组L4,5、L5S1椎间孔有效空间的垂直径、上位矢状径小于正常组,椎间孔有效空间的根孔比例大于正常组。腰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突出,黄韧带肥厚是LPS的主要软组织性因素;关节突关节、椎体后外缘终板平面增生肥大,骨赘突入椎间孔是LPS的主要骨性因素;神经根的水肿、粘连是LPS的主要根性因素,且多种因素往往复合存在。结论:软组织性、骨性、根性因素的复合引起LPS,MRI检查可以充分显示LPS的解剖形态及引起LPS的病理改变,腰椎间孔有效空间的上位矢状径、垂直径、根孔比例可以作为腰椎旁矢状位MRI图像上评价LPS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多囊肾(PKD)的产前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超声和病理证实为胎儿多囊肾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PKD1例:双肾体积增大,T2WI见散在多发小囊状信号增高影,皮髓质分界不清,羊水量正常,膀胱可见充盈;ARPKD13例:①13例双肾体积明显均匀增大。②T2WI上,7例双肾信号呈中等以上增高,均匀一致;9例双肾皮髓质内见弥漫性针尖大小信号增高的囊泡影,呈放射状排列,笔者称为“苦瓜样”改变。③羊水无法显示8例,羊水极少5例。④10例未见膀胱显示。⑤合并9种畸形,其中前脑无裂畸形1例,脑积水3例,Dandy-Walker综合症3例,枕部脑膜膨出2例,颅内出血并孔洞脑1例,肺发育不良6例,多发性肝囊肿1例,唇裂1例,MeckebGruber综合征1例。结论PKD的MRI产前表现具有特异性,不受羊水量与胎儿体位的影响,可作为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可提高其合并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收集83例PR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排粪造影、盆底静息和最大用力排便时的CT、MRI扫描结果。分别测量肛直角(ARA)及其压迹长度、深度和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并与56位正常人的排粪造影、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人ARA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增大。83例PRS患者中62例ARA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减小,且均伴有耻骨直肠肌(PRM)压迹,PRM压迹长度为(3.52±0.65)cm,深度为(1.68±0.49)cm;另外21例患者的静息、力排时ARA均无变化,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CT、MRI断面图像上,PRS患者PRM较正常人厚度明显增加(P<0.01);且还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群、筋膜及其周围间隙。结论排粪造影显示的PRM功能性异常是诊断PRS较可靠的方法。CT、MRI能直接清楚地显示PRM位置、形态大小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对早期、全面诊断PRS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测量喙锁韧带解剖学数据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进行肩关节MRI检查的患者54例,平均年龄39.76岁,男36例、女1例,使用PACS软件测量喙锁韧带数据。通过SPSS23分析比较男女间的数据差异,并根据年龄将54例患者分为18~44岁、45~59岁、≥60岁3组,进行年龄间的数据差异比较,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计算喙锁韧带长度、宽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与身高体重之间的关系。 结果MRI测量得出,斜方韧带长度(17.23±2.74) mm,宽度(4.72±1.24) mm;锥状韧带长度(11.80±2.69) mm,宽度(6.14±1.76) 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5.13±3.36)mm,肩锁韧带下束长度(7.63±2.45)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31±3.14)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7.40±3.81)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1.58±13.28)°,斜方韧带与矢状面角度(48.42±13.28)°;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3.30±15.92)°,锥状韧带与矢状面角度(26.71±15.92)°;喙锁韧带间角度(69.21±18.04)°。男性斜方韧带长度(17.49±2.92)mm,宽度(4.94±1.27)mm;锥状韧带长度(12.14±2.94)mm,宽度(6.22±1.78)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5.44±3.56)mm,下束长度(7.61±2.49)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73±3.10)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8.54±4.06) 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2.49±15.05)°,与矢状面角度(47.51±15.05)°;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1.24±13.67)°,与矢状面角度(28.76±13.67)°;喙锁韧带间角度(70.98±18.50)°。女性斜方韧带长度(16.72±2.31) mm,宽度(4.29±1.10) mm;锥状韧带长度(11.13±2.02) mm,宽度(5.99±1.76) 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4.50±2.90) mm,下束长度(7.66±2.43) 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58±3.42) 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6.14±3.18) 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39.78±8.85)°,与矢状面角度(50.22±8.85)°;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7.41±19.45)°,与矢状面角度(22.59±19.45)°;喙锁韧带间角度(65.65±17.02)°。18~44岁组斜方韧带长度(17.39±2.92)mm,宽度(4.83±1.25)mm;锥状韧带长度(11.93±2.88)mm,宽度(5.95±1.62) 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4.88±3.21) mm,下束长度(7.18±2.31) 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61±3.30) 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8.07±4.04) 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4.67±15.57)°,与矢状面角度(45.33±15.57)°;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59.07±16.06)°,与矢状面角度(30.93±16.06)°;喙锁韧带间角度(69.82±20.31)°。45~59岁组斜方韧带长度(16.61±2.41) mm,宽度(4.69±1.28) mm;锥状韧带长度(11.31±2.31) mm,宽度(6.44±1.84) 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5.86±3.60) mm,下束长度(8.18±2.69) 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9.90±3.28) 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7.43±3.89) 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37.86±8.87)°,与矢状面角度(52.14±8.87)°;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8.56±12.37)°,与矢状面角度(21.44±12.37)°;喙锁韧带间角度(68.55±15.53)°。≥60岁组斜方韧带长度(19.61±2.11) mm,宽度(4.13±1.14) mm;锥状韧带长度(13.59±3.21) mm,宽度(5.87±2.47) mm;肩锁韧带上束长度(12.87±2.05) mm,下束长度(7.77±1.72) mm;斜方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18.97±2.01) mm,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37.12±4.29) mm;斜方韧带与水平面角度(40.44±13.82)°,与矢状面角度(49.56±13.82)°;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63.92±26.69)°,与矢状面角度(26.09±26.69)°;喙锁韧带间角度(68.53±18.53)°。男女之间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方韧带长度45~59岁与≥60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状韧带与水平面角度18~44岁与45~59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状韧带与矢状面角度18~44岁与45~59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与锥状韧带到锁骨外侧端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417,呈正相关(P<0.05)。 结论通过MRI影像测量出的喙锁韧带数据,为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提供了精确的依据。术前通过MRI测量健侧喙锁韧带解剖数据,用于指导术中患侧的个体化解剖重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袁之木  李勇  张宁  殷国勇 《骨科》2013,4(3):120-12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MRI T2 WI病理信号变化的危险因素。MRI T2 WI信号变化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常出现,信号强度的不同反映了脊髓的不同病理改变和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但目前没有对引起MRI T2 WI信号变化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尤其是对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颈椎动态特性。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7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MRI T2 WI信号强度分为三组:组1,信号无增强;组2,信号轻微增强;组3,信号明显增强。颈椎动态指标采用测量直立位颈椎过屈过伸侧位片Cobb角。结果各组间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JOA评分及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颈椎整体过屈、过伸弧度、活动度,颈椎节段过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与组2、组3在节段过伸弧度与节段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和组3在节段过伸弧度与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节段过伸弧度和活动度增加是脊髓型颈椎病MRI T2 WI出现高信号变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