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科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门急诊输液室承担门急诊各科病人的输液工作,从2006全年至2009年6月平均每目的输液量为1200~2900人次。而承担这些护理工作的护士只有60人,因此,在病人多、流动性大和环境嘈杂、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如何防范门急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输液安全,提高输液病人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是门急诊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我们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重建,运用信息化技术再造门急诊输液流程,优化门急诊输液的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专职巡视护士在门急诊输液室的临床应用,通过分析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在门急诊输液室设立专职巡视护士,负责解决病人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将健康教育融入巡视工作中,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追踪方法学与变频工作制干预联合运用于门急诊输液室输液护理, 探究其对输液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组建输液护理评审小组, 以追踪方法学原理为指导, 追踪门急诊输液室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 同时采取变频工作制, 分析我院门急诊输液室两种干预方式联合实施前(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与实施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效果, 比较输液护理质量及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实施前比, 实施后门急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质量评分表各维度评分均提高, 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急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联合运用追踪方法学与变频工作制能有效降低门急诊输液室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门急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常见细节问题及对策,包括提高门急诊输液室的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出现由于一些管理中的小细节问题而导致的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认为注重细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11月~2010年4月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1 872例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总结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根据其发生原因我院采取一系列对应措施;将2011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2 043例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提高程度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门急诊输液室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及时制定相关处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门急诊输液室承担全院门急诊的输液工作.如何提高输液安全性是近年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06年8月-2009年8月发生的输液反应、护理纠纷、护理缺陷、杜绝差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制订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门急诊输液室是用药最复杂和最多的科室,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近年来门急诊输液已不断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优良的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健康的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门急诊输液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是实施输液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急诊输液的护理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急诊输液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理安全管理是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加快、气候因素等使门急诊输液患者逐年增多.门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就诊高峰相对集中,患者用药又因病种多而量大面广,使护士的输液操作工作极为繁重,短时间内大批输液易出现护理缺陷.如何防范门急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输液安全,提高输液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是门急诊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将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门急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24h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我院门急诊输液病人数量逐年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确保输液室的工作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就门急诊输液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门急诊输液室承担全院门急诊的输液工作。如何提高输液安全性是近年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06年8月-2009年8月发生的输液反应、护理纠纷、护理缺陷、杜绝差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制订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潭月  黄丽君 《护理研究》2007,21(11):2990-299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日门急诊输液达1000多人次,输液室护理人员少,任务繁重,护士工作量不可预见。为了进一步完善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消除病人排长队等待输液的焦急心情,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11月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造,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输液配制中心,优化门急诊输液程序和管理。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潭月  黄丽君 《护理研究》2007,21(32):2990-299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日门急诊输液达1000多人次,输液室护理人员少,任务繁重,护士工作量不可预见。为了进一步完善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消除病人排长队等待输液的焦急心情,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11月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造,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输液配制中心,优化门急诊输液程序和管理。现介绍如下。1输液流程将输液室按功能划分为接药区、配置区、输液区。输液流程:病人交药、刷卡→药剂师审核(输液室配药剂师1名)(核对1)→排座位→打印药签→护士排药(传递)→配置(核对2)→送至护士站→护士查收(核对3)→病人注射→输液完毕→计算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规范输液工作流程、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深入开展舒适护理模式,为门急诊输液病人提供舒适地护理.结果:提高了护士专业价值观,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门急诊输液病人,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仅得到治疗,还使患者的生理、社会、心理达到舒适的状态;同时也激发护士学习、工作的热情,体现护理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茜  田晓岚  陈炜  施雁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9-890,906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感知绩效模型在门急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感知绩效模型,从了解患者及护士需求、制订护理服务规范、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延伸护理服务内容等方面着手,缩小输液患者感知服务质量与需求间的差距。结果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减少(P〈0.01),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达96.70%。结论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感知绩效模型能够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门急诊输液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输液室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我院近2年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情况并详细分析原因。结果2年内输液率护理投诉共78例,有效投诉44例(56.41%)。从管理、护士、病人等方面分析投诉原因,并针对原因制订对策。结论通过改变服务理念、优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增加并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等化解护患矛盾,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降低投诉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便捷、高效、安全、合理的门急诊输液流程,以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流程再造前门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和2011年4月流程再造后门急诊输液患者500例,以及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25名,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患者就诊至输液各环节的等侯时问、患者对输液过程满意度、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用时间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程再造后所测得患者各环节等候时间及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用时间均低于流程再造前,患者及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均高于流程再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符合便捷、高效、安全、合理的标准,有效提高了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门急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2 4h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我院门急诊输液病人数量逐年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确保输液室的工作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就门急诊输液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 输液室现状1.1 输液量迅猛上升。我院输液病人多,年增长快,2 0 0 2年为14 2 36 9人次,与1998年相比上升了6 9.91% ;月平均输液量从1998年的6 982人次上升到2 0 0 2年的1186 4人次。平时日均输液量4 0 0人次左右,高峰时期则达…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分析门急诊输液存在的诸多问题好发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以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并提高门急诊输液安全。 方法 针对门急诊输液中存在的输液室环境嘈杂易出差错、空间小易交叉感染、患者多输液反应观察困难、病情复杂穿刺难、易滑脱等问题,通过加强院感管理、加强巡视和观察技巧及静脉输液技术的培训等,实现安全输液。 结果 有效降低门急诊输液安全隐患,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结论 针对门急诊出现的输液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能有效杜绝护理差错发生并提高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20.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一个多流程、多环节的综合体系,存在病种繁杂、患者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护理人员少的特点,因此改进输液室的管理成为各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1].我院门急诊日均输液患者达1 300人次左右,高峰期达1 500人次左右,工作量大,责任性强,风险性大,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我们制定了门急诊输液室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其中目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2].颜色标识是目视管理中重要的工具之一,统一、规范、细化、明确的颜色标识,在提高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效率及质量、预防差错事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