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敬业  周建华 《华西医学》2009,(10):2715-2717
目的: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1986~2006年间取T管后发生胆漏的1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改进手术技巧,适当延长拔T管的时间有助于预防胆漏的发生。胆漏发生后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作者对本院1991年~2001年共发生拔T管致胆漏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经及时插入导尿管充分引流、经胆道镜重置管引流及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同时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均痊愈。1例经中转手术,开腹重置T管延迟拔管时间,杜绝胆漏。非手术治愈率约占92%。结论 预防拔管后胆漏是必需的,但出现胆漏并非均需行急诊手术,只要处理得当,而且及时,避免了病人短期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T管拔除后胆漏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拔除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7例拔T管后出现胆漏患者均立即给予禁食,经T管窦道置入导尿管引流,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解痉及对症等处理。结果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拔T管时间应“个体化”,一旦发生胆漏应积极处理,24h后无效者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总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出现胆漏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例胆总管术后拔T管出现胆漏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总结预防胆总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出现胆漏的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保守治疗,3例剖腹探查,定向放置T管引流,均治愈。结论:预防是关键,拔管时间要因人因病而异,在2周基础上,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5.
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操作致拔除T管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和同济医院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共进行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265例患者中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10倒患者的诊治经验。结果由于早期诊断,其中8例经及时置管引流后治愈;2例经非手术治疗未缓解,经再次开腹置T管后治愈。结论拔T管后造成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其发生非常重要。手术和拔管应操作规范,术中应注意T管的选择和正确置放;拔T管的时间应个体化;对年老体弱、营养状况不佳、贫血、合并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应延长拔管时间。一旦发生胆漏应积极处理,应用各种非手术方法充分引流胆汁,无效者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23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血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4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胆总管损伤1例,T管早期脱落1例,胰十二直肠切除胆肠吻合口瘘1例,拔T管后胆漏5例.保守治疗19例(82.60%),再手术4例(17.40%),除胰头癌术后胆肠吻合口瘘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多发生在胆囊切除术,肝、胆管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根据胆漏的大小,腹膜炎的轻重,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T管拔除后胆漏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8例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瘘管形成不佳7例,瘘管过长弯曲成角1例。置导尿管引流成功5例,成功穿刺引流1例,中转手术2例。结论:要选择适当的T管;术后留置2周以上,营养不良者需留置更长时间;发生胆漏及时置管引流是处理拔T管后胆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手术是胆道外科常规手术之一。一般情况下拔T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病例偶有发生。临床对胆瘘的处理多采用再次手术胆总管置管加腹腔引流,也有重置T管、导尿管或ERCP等治疗。笔者1979/2005年间遇11例,采用单腔引流管(简称单管,下同)原位引流为主获得治愈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T管拔除后胆漏外科处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重新认识T管拔除后胆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991年7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6例T管拔除后胆漏患者,结果:36例中28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其中19例行瘘道内导尿管引流治愈。6例行穿刺或置管引流治愈,8例手术治疗,无死亡,非手术治愈率77.8%,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平均值25%,结论;根据“置尿管瘘道内引流,穿刺或置管引流,手术治疗”三步处理方案,绝大部分拔T管后胆漏患者可行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切开探查时放置T管对胆总管可取得良好的支撑引流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多在术后2~3周且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无狭窄、无残余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并见T管窦道形成完全即可拔除T管。常规拔除T管后,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2001—2008年本院治疗拔T管后胆漏患者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0年~2005年共进行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手术211例,其中7例(3.32%)拔T管后出现胆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中,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71.43%);2例再手术(28.57%),治疗后愈合良好。认为胆漏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出现胆漏后保守治疗是首先考虑的,但必要时需再手术。  相似文献   

12.
胆道术后胆漏2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 323例胆道术后出现胆漏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迷走小胆管及副肝管损伤14例(48.3%),胆总管癌切开探查后胆漏1例(3.4%),胆囊管残端漏2例(6.90%),T管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10例(34.5%),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2例(6.9%)。结论胆漏多发生在胆囊切除术,肝、胆管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的部位、量及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脓肿、有无胆道梗阻及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是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管拔除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2例剖腹探查,重新置入T管,腹腔冲洗引流,3例经原瘘道置入导尿管引流,2例B超引导肝下缘积液穿刺置管引流,2例残余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另行多次胆道镜下取石,均顺利恢复。结论:拔除T管胆漏原因多种多样,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多个环节着手,根据胆漏多少,病情轻重选择手术、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庄浩  田清水  李锴  曹建英 《临床医学》2009,29(11):42-43
目的研究T管拔除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8年肝胆管结石病例T管拔除后胆漏的12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通过T管窦道放置导尿管造影引流、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以及内镜微创引流:结果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好转出院。结论T管拔除后出现胆漏,首选非手术治疗,而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科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组(78例患者)和T管引流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术后胆漏发生率、输液量、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行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组78例,术后2例出现胆漏,平均输液时间(4.57±1.22)d,平均输液量(8.06±2.35)L,平均住院(6.27±2.43)d,而传统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组103例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8.06±2.57)d,平均输液量(13.6±4.05)L,平均住院日(12.06±4.35)d,且传统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组6例在术后拔T管后发生胆漏,2例再手术,2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术后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液量、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具有避免放置T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恐惧心理、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护工作量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常规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9年1月治疗的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常规拔除T管后致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胆结石并胆总管结石7例,胆总管结石并重症胆管炎2例;伴肝硬化3例,糖尿病2例.全部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均发生胆漏,其中经原漏口置管保守治疗成功6例,置管失败后再手术治疗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发生胆漏的原因除病人自身因素外,也与术者操作不仔细有关.对已发生的胆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胆总管切开取石置管引流术后拔T管发生胆漏[1],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拔T管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7例的诊治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术148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7例,发生率4.7%。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70岁。该7例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3例,糖尿病3例。1.2拔管时间术后2周夹闭胆管,4周行T管造影,显示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结石,造影后3d无腹痛、畏寒、发热、黄疸,拔除…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道手术,要放置T管引流。胆道术后胆总管内放置T管的目的主要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和防止术后胆漏。根据胆道术后留置T管的作用及生物学效应机理、应何时拔除T管,无疑对胆道术后病人很重要。近期时有报道T管拔后致胆漏,腹膜炎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韩娟  王超  任晓琼  柳莎 《护理研究》2013,27(16):1615-1616
随着胆道外科微创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已逐渐取代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但术后T管引流存在着各种弊端(延长住院时间、电解质紊乱、感染、胆漏等)[2],特别是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为顺应微创外科的发展要求,我科室对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2006年12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1221例患者进行治疗的经验。结果:即时缝合671例中634例和T管引流550例中501例治疗获得成功。中转开腹9例,胆漏46例,术后残余结石内镜未取净11例,死亡5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和腹腔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