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雪锋  王彤敏 《重庆医学》2022,(22):3943-3947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在活化的T细胞、活化的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共受体基因。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Ⅱ是其主要的配体,并通过此通路向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使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耗竭,从而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已有研究提示,LAG-3与PD-1及CTLA-4一样,是免疫检查抑制共受体,参与肿瘤免疫反应,阻断其通路可恢复T细胞的功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本文将对LAG-3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主要侧重于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LAG-3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并在多个瘤种中广泛应用。然而免疫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有时会出现肿瘤生长速度加快或者肿瘤负荷快速增大并产生新病灶的情况,临床上将其称为“超进展(HPD)”。目前关于HPD的争议很多,包括HPD的定义和评估标准,以及生物标志物和发生机制等相关问题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HPD的定义及评估标准、高危因素预测、鉴别等进行系统综述,以期对未来HPD的研究及今后临床实践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抗在抗癌治疗中取得的成绩已成为癌症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癌症的基因问题不是故事的全部,驱使研究者转而关注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有多种治疗策略,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以及单抗治疗。由于肿瘤具有极大的异质性和遗传不稳定性,其发病机制复杂,单独依靠某一种治疗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抗肿瘤效果,因此在深入研究不同治疗手段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联合包括肿瘤靶向治疗、细胞毒化合物治疗、以及不同类型免疫治疗的抗肿瘤策略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彻底改变了肿瘤的治疗方法。这一方法改善了各种类型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现有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疗效差异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出更多的ICIS。本文讨论了针对共刺激T细胞受体药物的转化潜力和临床发展,并概述了正在进行的新型ICIS的临床试验,包括共刺激受体相关蛋白和诱导T细胞共刺激受体的激动剂。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如何优化联合ICIS治疗的时机并且根据患者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进行个体化免疫治疗,以及不断推进免疫监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针对肺癌的现有治疗较为局限,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预后差。因此,迫切需要相应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控制肺癌的发展。常规治疗的应用策略还存在很多不足,故寻求肺癌新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肺癌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及细胞因子治疗等,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可从免疫治疗的方向对肺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几年里,临床上针对免疫检查点CTLA-4和PD-1的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免疫治疗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目前的靶点不足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免疫检查点作为治疗靶点。T细胞活化的V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剂(VISTA)是最近发现的免疫检查点之一,在恶性肿瘤、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程进展中均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描述VISTA的结构、表达特点、作为配体或受体在肿瘤及炎症中的不同生物学功能、与其他免疫检查点之间的联系,并讨论VISTA的可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现代免疫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的新里程碑,为许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肿瘤治疗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对分子水平适应性免疫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开发。以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化疗或分子水平精准治疗的靶向治疗,其通过对自体免疫细胞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作用促使自体免疫细胞发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在众多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中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明显的生存获益、更低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接受治疗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使其成为众多晚期实体瘤治疗中的一颗新星,为多种类型的实体瘤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是众多晚期肿瘤患者的新福音。但随着其使用的普及,有临床医师发现部分患者在免疫治疗中非但没有显著的生存获益,反而出现了短时间内肿瘤快速进展,甚至迅速死亡的情况,这一现象被称为免疫治疗超进展。目前,关于超进展现象出现的机制和临床应对策略的研究相当有限。本文拟从定义、临床特征、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及患者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使临床医师在治疗中尽早识别超进展现象,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预后,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中抑制性的信号通路,通过与共刺激分子保持平衡,维持对自身组织的耐受,避免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伴随着共抑制分子与相关配体的上调,引起T细胞功能衰退或耗竭,从而发生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针对抑制性受体与配体开发单抗药物,调节T细胞活性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免疫调节信号通路采取联合治疗也体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本文对肿瘤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与协同作用评价进行综述,并对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免疫方案的选择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陆伟程  谢宇杰  王茂生 《黑龙江医学》2022,46(19):2422-2426
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尽管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结合,全球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食管癌,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经临床试验证实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局部晚期的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增加手术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期,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应用模式,现有资料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对于食管癌治疗极具潜力,因此,就目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夏静  仓顺东 《河南医学研究》2021,(9):1727-1728,后插1-后插2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晚期疾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药物不断更新,但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前景仍不容乐观.近些年,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兴起,食管癌的免疫治疗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同时,过继性细胞治疗、肿瘤疫...  相似文献   

11.
采用榄香烯复合瘤苗治疗615系小鼠乳腺癌和小鼠肝癌Hca的高淋巴道转移亚系。Ca761和HCa-F的生长均受到抑制;结果提示榄香烯复合瘤苗对MHC表达水平不同的肿瘤都可能有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肿瘤免疫疗法(tumor immunotherapy)的兴起,靶向免疫系统的小分子调节剂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免疫激酶作为一类研究较深入发展较成熟的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相互作用激酶(MNKs)位于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可以在保守的丝氨酸209处特异性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并调节mRNA的翻译。MNKs信号通路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MNKs抑制剂在治疗肿瘤及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MNKs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与肿瘤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总结,同时详细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报道的 MNKs抑制剂的发展过程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垂直前庭切口骨膜下隧道(VISTA )手术配合微种植钉对骨内埋伏异位尖牙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病人18颗上下颌骨内埋伏异位尖牙运用VISTA手术暴露并复位缝合,同期植入微种植钉并且术后即可通过微种植钉与异位尖牙之间使用链状橡皮圈进行远中牵引,矫治力量控制在2~3 OZ之间。结果15例异位尖牙在微种植钉的帮助下,8到10个月进入正常牙弓。结论通过VISTA术式配合微种植钉可以高效的将骨内埋伏异位尖牙完全矫正到正常牙列而无需拔除,保持了患者良好的容貌并且恢复了尖牙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手段,并表现出了显著且更加持久的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s)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阻断抑制性信号通路,促进T细胞活化,进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的治疗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该文对ICPIs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进展及目前面临的困境进行综述,希望为后续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副流感病毒-Ⅱ型治疗小鼠腹水型肝癌H22,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经体内实验观察,将小鼠接种腹水瘤次日,采用腹腔注射副流感病毒-Ⅱ型,连续6天,存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节段性肠炎(Crohn′s disease,CD)等疾病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TNF分子在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网络中位于中枢环节,是重要的炎症介质,过量的TNF导致炎症的发生。目前上市的TNF抑制剂种类繁多,治疗效果显著。然而随着TNF抑制剂广泛应用,这类药物的安全性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TNF与疾病关系、上市的TNF蛋白抑制剂分子结构、临床应用等方面,重点关注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并对近期新型TNF抑制剂的研究开发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免疫检查点分子参与T细胞的功能调节,以防止其攻击自身组织,在免疫反应稳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可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能力,为多数恶性肿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恶性肿瘤治疗中ICIs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心血管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其中心脏毒性是较常见的ICIs相关免疫毒性反应之一,如心肌病、心肌炎和致命性心衰,但常常易被人们忽视。本文就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肿瘤治疗药物通常存在水溶性差、靶向性低、稳定性差、不易被肿瘤细胞摄取等不足,开发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仍是肿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具有良好的序列可编程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基于DNA的纳米材料已被广泛用作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载体。大量研究表明,DNA纳米材料可以有效装载肿瘤治疗药物,实现肿瘤组织靶向递送、高效细胞摄取与刺激响应性药物释放。本文从DNA纳米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入手,例举DNA纳米材料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在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其他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一种潜在的可治愈性疾病,接受根治性手术或辅以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化疗)仍是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近期研究结果显示,将免疫治疗用于新辅助治疗的初步结果令人振奋,可使20%~85%的病例获得主要病理学缓解,优于既往新辅助化疗,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应用中非常具有潜力。本文针对免疫治疗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予以综述。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入国家医保,新辅助免疫治疗必将为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模式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