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桥本甲状腺炎中Bcl-2和Bax与PCNA关系的免疫组化双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 Bcl- 2和 Bax与 PCNA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表达及分布的关系 .方法 以 16例毒性甲状腺肿(NTG)为对照 ,采用 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分别检测 16例 HT患者甲状腺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水平及 PCNA与 Bcl- 2和 Bax的分布 .结果 凋亡率 (AR)在 HT组为(34.0± 14 .7) % ,NTG组为 (0 .9± 0 .6 ) % ;增殖率 (PR)分别为 (8.5± 3.6 ) % ,(4.2± 2 .4 ) % ;AR/PR比值各为 4 .5± 2 .4和 0 .5± 0 .9.显示 AR,PR及 AR/PR比值在 HT组均显著高于 NTG组 (P<0 .0 1) .在 HT中 ,Bcl- 2 ,Bax免疫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88%和 82 % ;共表达细胞占 Bcl- 2或 Bax阳性细胞的比例各为 33%和 16 % .结论  HT中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与增殖活动均活跃 ,凋亡水平增高更为显著 ;浸润淋巴细胞增殖活跃 ,凋亡少见 .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 PCNA与 Bcl- 2或Bax共表达 .其凋亡和增殖的失平衡可能与调节蛋白 Bcl- 2或 Bax的作用有关 ,也可能是 HT病理改变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在桥本甲状腺炎(HT)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TUNEL法检测HT及非毒性甲状腺肿(NTG)患者各17例甲状腺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和Bax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HT组细胞凋亡百分率(32.5%±12.3%)比NTG组(1.3%±0.7%)显著增高(P<0.01),其甲状腺细胞Fas、FasL、Bcl-2和Bax染色阳性率(88%~9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5%~47%,P<0.01)。HT中凋亡细胞及Fas、FasL和Bax染色强阳性甲状腺细胞多分布于浸润淋巴滤泡附近,Bcl-2染色强阳性细胞则多分布于远离浸润淋巴滤泡的区域。浸润淋巴细胞中Fas,FasL,Bcl-2和Bax染色均较弱。结论 HT中有较高水平的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和Bax在甲状腺细胞中呈特征性分布的高表达,而在浸润淋巴细胞中表达较少,这些改变与甲状腺滤泡萎缩、破坏及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增殖及相关基因Fas、FasL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0例大肠腺癌、15例腺瘤及 15例正常组织Fas、FasL、PCNA蛋白的表达 ,并以TUNEL法对相应标本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 :凋亡指数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 ,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增殖指数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 ,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 .0 5 )。在正常粘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癌中Fas表达逐渐降低 ,FasL表达逐渐增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as、FasL异常表达促使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攻击 ,细胞凋亡、增殖的平衡失调及Fas FasL系统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Wang YC  T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4):965-968
目的 探讨Fas和Fas配体(Fas/FasL)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黑素瘤中表达情况及其与黑素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按不同病理分级,将标本分为恶性黑素瘤(MM)组、黑素细胞痣组和正常皮肤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及PCNA在各组标本中表达情况.结果 Fas、FasL及PCNA在三组中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组PCNA阳性细胞指数(PI)(55.0%±14.8%)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4.0%±2.0%)和黑素细胞痣组(6.2%±3.0%)(P<0.01),而后二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I增加MM浸润深度增加、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差、恶性度越高(P<0.01);但是PI与MM病理分型之间没有直接量效关系(P>0.05).结论 Fas/FasL及PCNA表达情况反映人黑素瘤恶性程度,PCNA表达越强,恶性度越高;Fas/FasL及PCNA表达与黑素瘤发展过程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胃癌组织Fas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Fas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 胃癌组织53例,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Fas mRNA,Fas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胃癌组织表达Fas mRNA 28例(52.8%),表达Fas蛋白24例(45.3%),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非常显著(P<0.01).胃癌53例增殖期细胞标记物PCNA表达及凋亡细胞的阳性率均为100%,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指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0.982,P<0.01).随胃癌细胞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CNA阳性细胞指数相应减少,肿瘤凋亡细胞指数则相应增加.Fas蛋白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 组(P<0.01),Fas蛋白组PCNA指数显著高于 / 组(P<0.01).结论: 胃癌细胞Fas基因表达可引起细胞凋亡增加与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肠癌组织细胞的表达以及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1例(包括各个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大肠组织的Fas/FasL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Fas阳性率为48.8%,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阳性率92.7%(P<0.01)。大肠癌组织FasL阳性率为53.7%,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L阳性率4.9%(P<0.01)。在不同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中,Fas阳性率分别为:A期87.5%,B期66.7%,C期25.0%,D期21.2%。而FasL阳性率分别为:A期25.0%,B期33.3%,C期66.7%,D期88.8%。随着Dukes分期的递升,Fas阳性率呈递减趋势,而FasL阳性率呈递升趋势。【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Fas表达下调,以及FasL表达上调,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这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Fas/FasL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双重酶标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凋亡上皮细胞Fas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明确诊断的35例UC病人和15例对照人群的活检标本分别进行Fas、FasL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M30 Cytodeath特异性地检测结肠上皮细胞早期凋亡;对Fas及M30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连续切片和双重酶标染色中Fas和M30的共表达关系.结果:UC组上皮细胞表达Fas、FasL及M30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Fas与M30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通过连续切片分别染色Fas与M30,以及双重酶标法同时染色Fas与M30,发现UC病变肠道凋亡的上皮细胞均为Fas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可能是UC上皮层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as和Fas配体(Fas/FasL)在人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按不同病理分级,将标本分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伴淋巴结转移组(A组)、MM无转移组(B组)、良性黑素细胞痣组(C组)和良性黑素细胞痣旁正常组织对照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在4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Fas/FasL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Fas在A、B、C、D 4组中表达率分别为31.25%、57.89%、76.19%、92.85%(P<0.01),而FasL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5.0%、52.63%、19.04%、3.57%(P<0.01).AI比较:C组明显高于D组(t=3.054,P<0.01),B组高于D组(t=2.018,P<0.05),同时C组高于A组(t=2.051,P<0.05).结论 Fas/FasL表达情况反映黑色素瘤恶性程度,细胞凋亡的异常与黑色素瘤发展等过程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及其Fas、FasL的表达,探讨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3例二期梅毒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LC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的表达。结果:梅毒患者CD3+、CD4+及CD16,56+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凋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CD3+、CD4+及CD16,56+细胞Fas与FasL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Fas与FasL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CD3+、CD4+及CD16,56+细胞凋亡率分别与其Fas、FasL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5,P<0.01;r=0.712,P<0.01;r=0.705,P<0.01;r=0.694,P<0.01;r=0.716,P<0.01;r=0.727,P<0.01)。结论: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淋巴细胞凋亡过度有关,而淋巴细胞凋亡过度与Fas、FasL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茶多酚对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生长、Fas/Fas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不同浓度茶多酚(0.05、0.1、0.15、0.2 g/L)组处理对数期生长ACC-M细胞;(2)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茶多酚对ACC-M细胞生长的影响;(3)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浓度茶多酚对ACC-M细胞中Fas/FasL和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茶多酚对ACC-M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P<0.05);(2)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未加茶多酚相比,加入茶多酚后,在ACC-M细胞中Fas蛋白表达增高(P<0.05)、FasL和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更为明显.结论 茶多酚可抑制ACC-M细胞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茶多酚促进ACC-M细胞中Fas表达和抑制FasL、PC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壬基酚对雄性大鼠支持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境类雌激素物质壬基酚 (Nonylphenol,NP)对雄性哺乳动物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 方法 :体外实验 :以NP作用于支持细胞 ,MTT法测定支持细胞的增殖 ,用细胞流式仪测定支持细胞的凋亡率 ;NP作用于混合培养的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 ,用RT -PCR法测定两种细胞中Fas和FasL表达的变化。体内实验 :分离纯化支持细胞并计数 ;Trizol法提取睾丸组织中的RNA ,以RT-PCR分析Fas和FasL表达量的变化 ;以TUNEL法分析凋亡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 :NP使支持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混合培养细胞体系中Fas和FasL的表达量提高。体内实验显示 :NP使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中的凋亡颗粒增多 ,支持细胞数目减少 ,Fas与FasL的表达量都升高。结论 :NP可引起睾丸内支持细胞的凋亡 ,可能通过Fas/FasL凋亡通路引起生精细胞的大量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可见强弱不等的FasL及BcL-2表达,B组中FasL呈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1.8%,A组中则为31.2%,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明显间质浸润以及缺少淋巴细胞反应和肿瘤周边邻近正常组织区域癌细胞FasL表达,并均较强.A组和B组中BcL-2呈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45.5%,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asL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有关,FasL表达愈强则预示其预后不良.甲状腺乳头状癌BcL-2的高表达与其浸润性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13.
5-氟尿嘧啶诱导肾癌细胞凋亡对Fas/FasL途径依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Fas/FasL凋亡途径在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肾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Western blot及TUNEL、MTT技术,检测肾癌细胞株786-0在化疗药物5-FU作用下Fas、FasL的表达变化,分析5-FU、抗Fas单抗CH11、中和性抗FasL单抗NOK-2对癌细胞凋亡与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Fas、FasL蛋白产物在786-0中均有表达,不同浓度5-Fu作用后,中等剂量5-FU 70μg/ml作用肾癌细胞株48 h时Fas、FasL的表达最显著;786-0在化疗药物5-FU作用下,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抗Fas单抗CH11作用于786-0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增殖活性显著降低;CH11与5-FU共同作用于786-0细胞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FasL单抗NOK-2阻断786-0 FasL与Fas相互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指数及增殖活性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5-FU诱导肾癌细胞凋亡可能不依赖于Fas/FasL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其其发病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鼻息肉组(29例)和下鼻甲组(11例)上皮细胞Fas、FasL、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上皮细胞Fas、FasL和Bcl-2阳性细胞指数(PIFas、PIFasL、PIBcl-2)均大于下鼻甲组(P<0.01),PIBcl-2/PIFas也大于下鼻甲组(P<0.01),但鼻息肉组PIFasL/PIFas与下鼻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鼻息肉组PIFasL/PIFas和PIBcl-2/PIFas均大于1(理论值,P<0.05)。结论:Bcl-2介导的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和FasL介导的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可能对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产生部分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失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38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组织Fas、FasL的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鳞癌细胞的凋亡。结果:Fas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广泛表达,鳞癌组织表达明显下调(P<0.05);FasL在正常口腔黏膜不表达,鳞癌组织表达明显上调(P<0.01);Fas、FasL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无关;口腔鳞癌细胞Fas表达阴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明显低于Fas表达阳性组(P<0.01),Fas表达阳性组中,随Fas表达的下降,癌细胞AI逐步降低,各组间AI差异有显著性(P<0.01);口腔鳞癌细胞FasL表达阳性组癌细胞AI明显低于FasL表达阴性组(P<0.01);不同程度FasL表达间的癌细胞凋亡指数有差异。结论:口腔鳞癌细胞Fas、FasL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凋亡及肿瘤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肠癌组织细胞的表达以及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1例(包括各个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大肠组织的Fas/FasL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Fas阳性率为48.8%,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阳性率92.7%(P〈0.01)。大肠癌组织FasL阳性率为53.7%,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L阳性率4.9%(P〈0.01)。在不同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中,Fas阳性率分别为:A期87.5%,B期66.7%,C期25.0%,D期21.2%。而FasL阳性率分别为:A期25.0%,B期33.3%,C期66.7%,D期88.8%。随着Dukes分期的递升,Fas阳性率呈递减趋势,而FasL阳性率呈递升趋势。【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Fas表达下调,以及FasL表达上调,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这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Fas/FasL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c-erbB-2、PCNA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7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LNM),35例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30例甲状腺腺瘤(TA)进行了c-erbB-2、PCNA检测.结果 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erbB-2、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8%和87.1%,在甲状腺腺瘤分别是10%和20%,PTC LNM组的c-erbB-2、PCNA的共同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PrC组和TA组.结论 c-erbB-2、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并在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IL-1Ra腹腔注射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并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标记检测(TUNEL) 染色、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及Fas/FasL的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组1、2、6、12 h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胰腺炎组相应时间点(均P <0.01);对照组见较弱的Fas的表达,干预组各时间点胰腺细胞Fas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均P < 0.01) ;胰腺炎组、干预组中均没有见到胰腺腺泡细胞中FasL 表达,但是在间质中均可见浸润的炎性细胞Fas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 IL-1Ra减轻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不仅限于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它可能是通过上调凋亡调控基因Fas/ FasL系统的表达,诱导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的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中,用抗CagA试验、原位末端标记、PCNA免疫染色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凋亡率(AI)HP 或NSAIDs 且HP-组较HP-组明显升高,HP 组比NSAIDs 且HP 组高。增殖细胞阳性率(LI)HP 组高于HP-组和NSAIDs 且HP 组,在HP 组和NSAIDs 且HP 组中不论有无CagA表达AI或LI均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胃炎组织学分级与凋亡细胞敷或PCNA标记细胞数间无相关性。提示NSAIDs能抑制HP引起的凋亡或增殖作用,且HP对胃上皮细胞增殖或凋亡的作用不受CagA表达及胃炎症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Fas,FasL和TRAIL分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Fas,FasL和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尖锐湿疣皮损中Fas,FasL,TRAIL的表达。结果所有尖锐湿疣标本中(100%)均有Fas阳性,23例(76.7%)FasL阳性,21例(70%)TRAIL阳性,三者分布基本一致,正常表皮基本不表达。且FasL和TRAIL分子与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呈显著负相关(r=-0.506和r=-0.450,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Fas,FasL和TRAIL表达异常,且FasL,TRAIL分子表达影响局部免疫反应,考虑凋亡失控可能参与尖锐湿疣发病,引起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