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察了交感传出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的作用。先给大鼠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损毁交感节后神经元(SPGNs)末梢后,再给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6-OHDA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连续6周的观察中,发现这组大鼠行为上没有反常表现,它们的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和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也没有显著变化,而糖尿病组大鼠在腹腔注射STZ后,在行为上出现反常表现,实验至第1周时,TFL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2.
大鼠糖尿病痛过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观察其体重、血糖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INCV)的变化,并以伤害性爪回缩反射和甩尾痛指标测量痛阈。结果表明,腹腔注射STZ后,大鼠血糖升高(血糖〉11.1mmol/L),体重增长迟缓,MNCV减慢,实验至第1周时,甩尾反向潜伏期(TFL)显著缩短,第2周时,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大鼠已产生糖尿病,并处于痛过敏状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脊髓部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Walker 256肿瘤细胞,注射在胫骨内建立骨癌痛模型.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Ⅰ组为Hank's液对照组,Ⅱ组为骨癌痛组,Ⅲ组为对照组+CX3CR1中和抗体,Ⅳ组为骨癌痛组+IgG;V组为骨癌痛组+CX3CR1中和抗体.术后第10~12天,鞘内分别注射CX3CRI中和抗体或IgG,每天1次,剂量10μg/10μl.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隔日开始测定大鼠机械性痛阈值.术后第12天鞘内注射抗体后6 h处死大鼠,测定脊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的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第10~12天,与Ⅰ组比较,Ⅱ组、Ⅳ组机械性痛阈值显著下降,脊髓OX-42染色阳性细胞数(Num)及积分吸光度(IA)显著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Ⅲ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Ⅳ组比较,Ⅴ组机械性痛阈值显著增高,脊髓OX-42染色Num及IA显著减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Fractalkine通过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了骨癌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具有镇痛效能的低、高剂量吗啡对大鼠切口痛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低剂量吗啡(LM)(0.6 mg/kg)组和高剂量吗啡(HM)(6 mg/kg)组3组,每组11只.间隔30 min予两次用药后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痛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追加一次用药,NS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自术前至术后第8天,每天以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拟在行为学水平探讨吗啡对切口痛大鼠的致痛敏作用.结果 术后每组机械痛阈值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术后第2天,HM组机械痛阈值显著高于NS组(P<0.05);术后第3天,HM组低于LM组(P<0.05);术后第8天,HM组低于NS组(P<0.05).结论 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全身反复应用镇痛剂量吗啡能产生机械痛敏,且HM组吗啡致痛敏作用较LM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具有镇痛效能的低、高剂量吗啡对大鼠切口痛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低剂量吗啡(LM)(0.6 mg/kg)组和高剂量吗啡(HM)(6 mg/kg)组3组,每组11只。间隔30 min予两次用药后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痛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追加一次用药,NS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自术前至术后第8天,每天以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拟在行为学水平探讨吗啡对切口痛大鼠的致痛敏作用。结果术后每组机械痛阈值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术后第2天,HM组机械痛阈值显著高于NS组(P<0.05);术后第3天,HM组低于LM组(P<0.05);术后第8天,HM组低于NS组(P<0.05)。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全身反复应用镇痛剂量吗啡能产生机械痛敏,且HM组吗啡致痛敏作用较LM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主因左髋间断性疼痛10年.加重伴左大腿肿物2个月急诊入院.经诊断为左大转子结核.于当日晚上在腰麻后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抗结核.支持对症治疗.患者清醒后诉伤口疼痛难忍.给予肌注平痛新20mg.肌注后20分钟患者感肌注部位有烧灼感.痒.未在意.约2小时后.肌注部位出现水疱.而且烧灼感向大腿后侧延伸。 相似文献
8.
9.
氟哌酸过敏所致痛闭治验1例成嘉祚成伟附属医院关键词氟哌酸过敏痛闭中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71.911.51刘某,男,26岁,工人,1995年12月9日就诊。患者5日前外出午餐,傍晚小腹不适,腹泻一次,稀便,虑其饮食不洁所致,即服氟哌酸100mg(厂家、...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KD)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因此对其诊治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对早期DKD的诊断与治疗愈发受到重视。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强大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双重作用,广泛应用于阻塞性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同时,具有显著减少蛋白尿及延缓DKD进展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就PGE1在DKD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观察氯化锂对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切口痛+氯化锂组(IL组);切口痛+瑞芬太尼+低浓度氯化锂组(RL1组);切口痛+瑞芬太尼+中等浓度氯化锂组(RL2组);切口痛+瑞芬太尼+高浓度氯化锂组(RL3组)。每组6只。IL组给予氯化锂36 mg/kg体重;RL1、RL2、RL3组分别给予氯化锂9、18、36 mg/kg体重,均在七氟醚吸入前10 min腹腔注射,体积均为0.4 ml,而C、I、R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R组和各RL组均在七氟醚吸入后15 min在皮下以0.8 ml/h的速度泵入瑞芬太尼40μg/kg体重,C、I、IL组泵生理盐水。除C组外均做切口痛模型。各组均测定并计算出术前24 h(T0)、术后6 h(T1)、24 h(T2)、48 h(T3)大鼠右后爪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MW)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结果:在T1、T2、T3时点,与I组相比,R组的PMW和PWTL明显降低(P<0.05)。与I组相比,IL组能缓解PMW和PWTL的降低(P<0.05)。与R... 相似文献
12.
13.
前列腺素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肾病26例、单纯糖尿病24例和同年龄的健康对照者25例血浆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空腹血糖(FSG)、基础胰岛素(IF)、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TXB2明显高于对照组,6-k-PGF1α明显下降,SCr与6-k-PGF1α呈负相关,与TXB2呈正相关,TXB2/6-k-PGF1α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内源胰岛素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DPN6 6例 ,观察前列腺素E1对DPN患者肌电图、空腹血糖、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39% ,对照组为 5 8 10 % (P <0 0 5 ) ,治疗组显效率 5 1 5 1% ,对照组为 2 2 72 % (P <0 0 1)。治疗组在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下降 (P <0 0 1) ,血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结论 :前列腺素E1治疗DP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素E_1治疗糖尿病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列腺素E_1治疗糖尿病64例临床观察邹立军,李媛明,韩会芹(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132011)庄庆媛,刘海燕(吉林市第二医院132002)宋亚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130062)前列腺素E1(PGE1)是长链脂肪酸,近年来有报道此药多用于心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过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作用及纠正糖尿病肾病代谢异常.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观察10天,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尿蛋白及双肾血管血流情况.结果前列腺素E1能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尿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同时发现其有使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增加的效应.从而改善肾动脉的灌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能纠正糖尿病肾病的代谢异常,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有治疗前途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应用自我效能的理论实施护理干预,为期2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疼痛分值有明显下降,自我效能分值明显升高,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自我效能的干预,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肾脏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探讨培哚普利防治DN的机制。方法:44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论:培哚普利对DN肾功能和保护作用和其介导肾脏PGE2,PGI2合成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 ARF时肾血流改变原因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近几年来 ,前列腺素(PGS)在 ARF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实验证实 PGS的代谢异常与 ARF关系密切 ,并且通过改变 PGS代谢可以对 ARF产生保护作用。ARF初期都有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主要表现为肾皮质血流量少 ,髓质血流瘀滞及微循环障碍许多实验表明这些改变与肾脏 PGS的生成和代谢异常有关 ,并通过干扰 PGS代谢可以影响ARF过程 [1] 。体内前列环素 (PGI2 )… 相似文献
20.
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肾病26例、单纯糖尿病24例和同年龄的健康对照者25例血浆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空腹血糖(FSG)、基础胰岛素(IF)、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TXB2明显高于对照组,6-k-PGF1α明显下降,SCr与-k-PGF1α呈负相关,与TXB2呈正相关,TXB2/6-k-PGF1α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内源胰岛素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